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绪论
——人生为何需要艺术

在我们身边,时刻都有艺术,处处都有艺术。艺术是什么?它有什么用?这个话题既简单又复杂。说它简单,艺术就是一首歌、一幅画、一场电影、一幕戏剧、一张照片、一幅书法、一件雕塑或工艺品、一座好看的房子、一首朗朗上口的诗歌、一篇文辞优美的文章、一段生动活泼的舞蹈,等等。甚至一件陈设物品、一盘色香味俱全的菜肴也都无不可以称为艺术。你只要觉得它好看、好听、好吃、好用,都可称为艺术。但是,在今天的生活中,可能也有让你感受到并不那么好看的画或者并不太好听的音乐,一些读着生涩模糊、看着别扭或不解的舞蹈动作、绘画和文字造型,别人也称之为艺术,这又是怎么回事呢?这就涉及一个较复杂的问题——什么是艺术?什么对象才有资格被称为艺术?艺术到底有什么特征和标志?它有什么意义和作用?所以,关于“什么是艺术”的问题和“艺术是什么”的问题,严格追问起来都很难有满意的回答。历史上的许多哲人、艺术理论家们都曾反复讨论过“什么是艺术”的问题,但其结果都难以令人满意。当然,对于我们一般人来说,不需要像哲学家那样刨根问底,去弄明白什么是艺术。而只需要懂得哪些对象是艺术,或者说只要明白你身边天天都能见到的事物哪些属于艺术品和艺术活动,以及我们如何去理解和欣赏这些艺术品和艺术活动。这两个问题中,前者比较简单,它基本属于常识性问题。我们天天看到的电视电影,时时听到的音乐歌曲,到处都能见到的绘画、摄影(老百姓也称之为照片)、书法等都是艺术,似乎没有太大疑义。但是,这些我们基本都能认定的艺术作品,为什么是艺术?它的艺术性或者说可观赏性在哪里?这个问题就复杂一些了,没有经过学习和训练的人是难以懂得的。这就是艺术欣赏,或者也可称为艺术鉴赏知识。在今天,我们绝大部分的普通人对于如何鉴赏艺术,基本上还处于无知状态。这绝不是贬低大众的知识与能力,而是研究者经过对大众的艺术知识构成,对当下艺术的普及教育情况做过调查研究而得出的结论。不要说普通民众,特别是文化水平低于中学以下的人群,即使在大学校园,对于这些有着良好科学文化知识与素养的大学生们来说,如何正确欣赏艺术,也显得很是力不从心。可见,当下社会,民众对于艺术鉴赏的知识与能力是多么的欠缺!

欠缺艺术知识,特别是欠缺对艺术的鉴赏知识,这个问题对于我们人生来说重要吗?甚至有的读者会说,当下社会,我们只要能吃好、喝好、用好、玩好,有钱赚,有名牌衣服饰物,有大房子、好房子住,有车开,特别有好车开,有好的物质生活,我们还需要什么艺术?我们为何还需要鉴赏艺术?

这里我想分几个方面来讨论这一问题。

首先,就前述这些问题,认为只要有丰富的物质生活,能吃好、喝好、用好、玩好,有好房子住,有名牌衣物穿戴,有好车开,哪里还需要什么艺术?!应该说持这种观点的人在当下社会有很大一部分。也可以说这是当代社会实用主义、拜金主义的一种表现。针对这类观点,我想反问一下,你们为什么要住好房子,穿名牌、戴名牌,开豪车、出入高档场所,吃高档宴席?古人常说,“广厦千间,夜卧六尺;家财万贯,日食三餐”。也就是说,即使你拥有数不尽的钱财,有规模巨大的豪宅房屋,但你每晚只能睡六尺之地(一张小床的面积),每天仅能吃三餐,你的肚子容量有限、体积有限,只能吃那么一点食物,睡觉也只能占据那么一点空间(一张床位)。但为何却要追求好的房子、大的宅院,要穿戴漂亮衣服和首饰,吃高档宴席,开高档车呢?或许有人说,这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是生活质量的体现,生活品位的体现。而所谓生活质量、品位,我们用一个比较简单而学术化的名词来概括它,那就是追求生活的美!这个“美”,犹如学者们对它的一种解释,拆开美字看,上面为“羊”,下面为“大”,也叫“羊大为美”。意指我们的祖先在造字时,所谓“美”,就是看到一只肥大的羊,胃口好,感觉好,这就很美。反之,干瘦的、弱小的“羊”是不能称之为美的。这其实也是一种实用主义的审美。就像我们前面说到当今通行的一些实用主义观点一样,豪宅自然就美,简陋的房子算不得美;做工考究、材质昂贵(价格也不菲)的衣服首饰就美,而做工粗率简单、材料低廉的服饰就不美。它是从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而非仅仅是物质需求)方面来衡量的。否则,如果仅从物质需求或实用功能看,夜晚睡在两三平米的斗室中,与睡在数百平米的大房子(或别墅)中,其作用与效果应该没有什么区别。吃着几元钱的快餐(或粗茶淡饭)与一餐消费数千数万者,在充饥和补充能量这些功能方面应该也没有什么大的区别。但我们为什么要追求住豪宅、穿名牌、消费奢侈品和价格昂贵的食物?应该说这其实是一种超越基本的物质需求而走向精神需求的体现。豪华别墅、名贵衣物、高档宴席给你的已不再是生理上的满足,不仅仅是吃饱、穿暖和遮风避雨,免受饥饿、寒冷和风吹雨淋日晒等自然环境中的生存威胁,而是在满足生理需求之后追求一种心理上的慰藉。好房子、名贵衣物看着美观舒适,高档宴席吃着环境舒适、口感舒适,所以,这些其实都应该是精神层面的需求了。

包括我们今天社会高度发达后,人们不仅在吃的、住的、用的方面条件都得以改善,都已超越基本的物质满足而向美的、善的精神层面需求转移。社会进步后一系列新的行为如旅游度假、休闲娱乐,以及不断对一些物质产品、人类居住环境(市政文化、园林、建筑)的美化与改造,都是以满足人类的精神享受为目的的。当然,作为艺术活动(包括各门类的艺术展览演出、艺术活动等)就更是以满足人的精神需求为目的的了。例如,我们每天都在看的电视电影(发展到今天还包括各种网络视频)、体育比赛,在各种场合都在听的音乐、每逢大型活动必有的歌舞晚会,城市大大小小的博物馆、美术馆乃至我们的家庭陈设、宾馆酒店会议厅等各种公共场所都在陈列展出的绘画、书法、雕塑、摄影等各类艺术品,都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可以说,社会越是发达,物质条件越是丰富,满足人的生存越不是问题的时候,对于以艺术为代表的精神层面的需求也就越发频繁,精神需求在人的生活中所占的比重也就越大。

其次,我们从艺术的本质与人类的关系上来讨论。艺术是人类的精神寄托,是人类活动和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社会越是发展,人们对艺术的需求也越大,艺术消费在社会总消费中所占的比重越大。特别是当下高度发达的社会,人们对艺术更是具有深刻的依赖性,我们的社会时时刻刻处处都有各种艺术活动的存在。或者说,正是艺术,使人类一步步从野蛮走向文明,从最低级的物质需求发展到高级的精神享受,它使人们变得更优雅、更有品位,它使社会变得更加文明、更加健康和谐。

从艺术的基本原理中我们知道,古今中外的学者们都曾对艺术的本质与功能,对艺术的起源与发展进行过许多研究。关于艺术起源,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早期对自然社会的摹仿,起源于原始人的巫术活动,起源于人类早期的游戏,起源于人类情感表达的需要。普列汉诺夫和马克思等学者则认为艺术起源于劳动,人类在自己的劳动生活中创造了艺术。

这些关于艺术起源的说法,其实都和人类活动紧密相关。无论是因为模仿自然也好,还是因为在人类初期的游戏活动、巫术活动和情感表现的需要也好,它都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人类在物质生产活动之余进行的一种模仿自然界鸟兽的动作(创造出音乐、舞蹈),描绘自然事物(形成绘画、诗歌等)的一种游戏活动,或者说是巫术活动(祈祷或表达某种愿望,后来演变舞蹈和绘画等)。但归根结底它还是一种人的精神活动,表达某种情感愿望或游戏娱乐,这些活动也就演变成了后来的各种艺术活动与艺术创作。所以,艺术从起源上讲,是人类的一种游戏活动,是人类表现自身情感的寄托。它与人类的精神活动息息相关。当然,它也是人类的一种生产实践活动,与人类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从人类发展初期,经过数千年来的社会演变,艺术活动一直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经过历朝历代,各门艺术活动不断发展繁荣,并出现和流传下来了众多的脍炙人口的艺术作品,也足以证明人类社会对艺术活动的需求与重视。艺术活动、艺术家及其作品对于人类社会来讲是不可或缺的。

从社会发展角度看,社会越发展,人类基本生存所需要的物质保障显得越容易,人们花在物质生产方面的精力也越来越少。相应地,人类用在精神需求方面的时间与精力也就越多。也就是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类从事艺术活动的时间、精力与条件也就越充足,从而使艺术活动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去休闲娱乐,有更好的经济条件去消费艺术品,去看各类演出,去听音乐会,看书画展览,去购买收藏艺术品。所以,按照社会发展规律来讲,社会越进步、越发达,便会有更多的人去消费艺术。社会越发达,艺术活动在人们的生活中所占的位置越重!从当今社会中从事艺术的人越来越多,全国艺术机构和艺术院校越来越多的事实也可以说明这一问题。

另外,人们接触艺术活动与艺术品越多,受到艺术的感染与熏陶的机会也就越多。从艺术所具有的审美、娱乐、教育、认知等功能来看,艺术活动与艺术品又会带给人审美教育的作用,能更好地提升人的综合修养和审美素质,开阔人的眼界与胸怀,提升人的品位,增强人的思想道德境界。反过来,它对社会的整体进步又具有促进作用。古往今来无数政权统治者都认识到这一功能与作用,故而对艺术活动也是鼓励和支持的。也就是说,古今中外、历代社会对于艺术活动历来都是支持的。

从以上讨论我们可知,一方面,艺术是人类精神寄托的体现。任何时候人们都需要进行一种精神表达。特别是社会越进步,人们就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艺术活动,也有更多的精神需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艺术活动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且,艺术活动渗入社会越多,它的审美教育和陶冶功能也就发挥得越突出。艺术反过来作用于社会,也不断促进社会的进步。因为,艺术活动与人类社会,二者具有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

当然,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讲,同样具有类似的作用与价值。从人的本性来讲,人是需要与社会、与他人进行交流的。除了语言交流以外,还有情感交流。喜怒哀乐,各种情感都需要发泄表达。而各种艺术活动就是人们直接(进行艺术创作)与间接(进行艺术欣赏)来表达各种情感的一种很好的载体。这一方面,古人在谈到各种艺术活动的功能与艺术家时,都曾谈到艺术的休闲娱乐、抒情的作用。《毛诗序》中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唐代诗人韩愈《送高闲上人序》中也说:“往日张旭不治它技,喜怒哀乐一寓于书。”说的都是艺术活动与人类情感表达的关系。事实上,我们也常常深刻地感受到艺术活动对于我们每一个人的抒情娱乐作用。如,我们每逢盛大的节日都会举办文艺晚会,全体观众都会陶冶其中;下班在家都要看看电视;每到周末、假期或空闲的日子,我们总要以看电影、听音乐会、看画展、旅游、唱歌(K歌)等方式来放松身心,这就说明,在人们的生活中,实在不能没有艺术活动。 QQ6ldFa1jujZVKb+ClkAD9JZZmxxvuxisiSSK2VTt4HZFS+n0GTknf0+vhyEKru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