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比较优势指数和出口相似性指数分析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农产品贸易的竞争关系,比较优势指数从农产品出口角度来衡量具体农产品种类的贸易竞争力,出口相似性指数从产品和市场两个角度测算贸易竞争程度;利用贸易结合度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以及产业内贸易指数分析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农产品贸易的互补关系,分别从贸易关系的紧密程度、贸易的吻合程度以及产业内贸易的规模与水平对互补性进行测算。
2.在前人对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与金砖国家农产品贸易发展的趋势和特点,确定了影响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的重要因素,包括人均收入、地理距离、贸易开放度、市场规模、贸易不平衡程度、外商直接投资等,并构建引力模型,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分析了各个因素的影响程度。
3.采用比较分析法分析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双边及整体的农产品贸易关系,分为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纵向比较,就是将中国以及其他金砖国家农产品贸易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进行比较,有助于揭示其发展规律,并对未来发展提出启示和预测;横向比较,主要是对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双边的比较,目的在于发现双边发展所遵循的一般规律,找出异同,提出对策。
4.采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CMS)对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农产品贸易额变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阶段分层次的分解,量化分析了各项因素作用强度及其变化趋势,揭示了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农产品贸易增长的源泉与阻碍症结。
主要来自UN COMTRADE,该数据库是目前世界公认的比较完整和权威的数据库。文章根据HS编码加上水产品作为统计口径,将农产品分为谷物、棉麻丝、油籽、植物油、饮品类、蔬菜等20 大类,选取2001—2016 年(从金砖概念的提出至今)这个时间段,金砖国家这 20 大类农产品及其细分农产品种类的进出口数据以及金砖各国农产品整体的进出口数据均来自该网站,数据来源的统一,提高了文章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次在分析金砖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指标以及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的相关自变量时,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数据库(WORLD BANK);分析金砖国家贸易占比以及人均GDP等指标的数据来自联合国贸易发展数据库(UNCTAD)。
除此之外,还参考了《中国农产品贸易发展报告 2016》、《金砖国家经贸合作发展报告 2013》、《国际农产品贸易统计年鉴 2017》、《金砖国家联合统计手册2016》、《进出口商品编码查询手册》、《中国统计年鉴 2017》、《国际农业研究2016》、《2015 国际农业研究报告》、中国海关和国家统计局网站以及金砖各国政府部门的外交网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