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工程的修建都有一定目的和功效。秦朝修筑长城是为了()
A.军事防御
B.抑制商贸
C.便利交通
D.宣示国威
2.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到梁山宫,见丞相车骑甚众,显示出不高兴。后来身边人告诉了丞相,丞相为之收敛。秦始皇猜测有人泄露了他的话,便把当时在场的人都杀了。秦始皇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显示出自己的暴戾,打击丞相
B.让所有的人都害怕自己
C.维护皇帝至高无上的独尊地位
D.为即将进行的政治改革营造声势
3. 西汉初年,统治者采取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的措施,其根本目的是为了()
A.吸取秦亡教训
B.减轻农民负担
C.发展生产
D.巩固封建统治
4. 《史记》记载:“偃说上曰:‘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嗣代立,馀虽骨肉,无尺寸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上从其计”的根本目的是()
A.加强中央集权
B.让更多的人得到封地
C.加强思想控制
D.让更多的人有机会进入政府做官
5. 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使得东汉王朝走向衰亡的是()
A.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B.丞相专权
C.豪强地主势力膨胀
D.黄巾起义
6. 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旨在借“丝绸之路”这一历史符号沟通历史与未来,连接中国与世界。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开通()
A.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B.加速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
C.促进了区域文明的交流
D.促进了亚非和拉美地区的贸易往来
7.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句话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说的,司马迁是西汉的史学家,他的著作是()
A. 《水浒传》
B. 《齐民要术》
C.《史记》
D.《天工开物》
8. 年代尺有助于我们了解事件的先后顺序。“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诗中的秦王扫六合应该出现在下面年代尺的()
9. “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的主流,为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而做出杰出贡献的人物是()
A.夏启
B.秦始皇
C.北魏孝文帝
D.唐太宗
10. 秦始皇不用几丈高或三头六臂的超人神像代替数目众多的兵马俑,突出反映了秦朝()
A.皇权的至高无上
B.神权色彩较明显
C.按军功授予爵位
D.劳动人民的伟大
11. 汉代陵阳县,故址在今安徽省石台县广阳镇,晋为避杜皇后名讳改名广阳,后又避隋炀帝名讳改名南阳。这种地名的变化反映了()
A.外戚干政
B.战乱频繁
C.皇权至高无上
D.地方权力削弱
12. 2018 年新设立的国家和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为我国反腐败斗争打造了一半利剑。秦始皇为监察官员而设立的官职是()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刑部
13. 以下历史事件发生于公元前 3 世纪的是()
A.商鞅变法
B.秦王嬴政建立秦朝
C.张骞通西域
D.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14.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这一措施的作用是()
A.形成了森严的等级
B.直接有效地控制地方
C.开创考试选官制度
D.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
15. 秦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其主要目的是()
A.沿袭历史传统
B.开创一代帝号
C.加强思想控制
D.宣扬个人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