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广西历史文化资源

(一)纪念场馆

1.阳朔中山纪念堂

位于阳朔县城西街南侧、碧莲峰西北麓。1921 年 11 月 29 日,孙中山先生督师北伐,途经阳朔,在当时的县立高等小学(今阳朔镇小学)发表重要演讲,并考察了阳朔市容和寿阳公园(今阳朔公园)。为纪念这一盛事,当地各界人士于 1931 年捐资兴建中山纪念堂。原为两层砖木结构,因年久失修,1981 年人民政府拨款在原址重建为钢筋水泥三层楼房,同年被列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阳朔中山纪念堂(蔡乾涛摄)

2.阳朔孙中山演讲处

位于滨江路阳朔镇小学内。原为清代道光年间所建的寿阳书院,清光绪二十九年(1904)改为“县立高等小学校”。1921 年 11 月 29 日,孙中山先生督师北伐途经阳朔,在学校教室南侧走廊向阳朔各界人士发表演讲,宣传扫除亡清余孽,恢复全国真正共和,实行三民主义,并着重讲了如何开发阳朔之富源,号召阳朔各界人士充分利用阳朔石灰岩地貌的资源条件发展阳朔经济。此后,学校逐渐发展为现在的阳朔镇小学,面积扩大数倍,但当年孙中山演讲的教室仍作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样保留未变。

3.中山纪念塔和仰止亭

中山纪念塔和仰止亭位于广西桂林市独秀峰东麓月牙池畔。1925 年修建,抗日战争时毁于战火。1981 年复原重建。纪念塔为三棱形石塔,正面刻有“中山不死”四字,其余两面则分别刻有“主义常新”“总理遗嘱”。仰止亭有楹联,左联为“故人不见仰山高”,右联为“小筑正宜邀月到”,亭中立有写着廖承志撰写的“中山常在”石碑。

中山纪念塔(陈峥摄)

仰止亭(陈峥摄)

4.蒋翊武就义处纪念碑

位于桂林市翊武路。碑方柱形,正面刻孙中山亲笔题词“开国元勋蒋翊武先生就义处”,其余三面镌刻有蒋翊武传略。蒋翊武(1885—1913),湖南澧县人,近代民主革命者。武昌起义爆发后,曾任湖北军政府军事顾问、战时总司令等职。袁世凯窃国后,拒受高官厚禄。1913 年 7 月在湖南参加讨袁战役,失败后至广西,入桂林途中被捕,同年 10 月 9 日就义于桂林。1921 年孙中山北伐到桂林,追念其革命功勋,在他就义处立碑纪念。现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5.梧州市中山纪念堂

位于广西梧州市中山公园内。占地面积达 1600 多平方米,坐北向南,主体建筑结构成“中山”形。采用中国古典宫殿式与西洋教堂式相结合的建筑结构设计,具有中西方相结合的建筑艺术风格。

为筹备北伐,孙中山曾于 1921 年至 1922 年先后三次驻节梧州。1925 年 3月 12 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后,梧州善后处处长李济深倡议集资在北山公园内筹建中山纪念堂。1926 年 1 月,梧州中山纪念堂举行奠基典礼,是全国最早奠基的中山纪念堂。1930 年建成,是全国第二早建成的孙中山纪念堂。纪念堂前的广场中央立有孙中山先生全身塑像,纪念堂门前两旁有石狮子、花坛等。纪念堂前座是四层塔式圆顶,前门额上书“中山纪念堂”,为当时广东省省长陈济棠所题;后座为千人会堂。该纪念堂前有莲花池,并有石级直通山脚。会堂的正面为主席台,台中央上方塑有古铜色的孙中山头像及书写有孙中山遗嘱全文,主席台两侧有孙中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遗训。会堂还陈列有孙中山生平事迹图片及文物复制品。展厅系统地介绍了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的生平事迹,还着重介绍了孙中山先生在 1922 年初三次莅临梧州,指挥北伐,指导梧州人民建设家乡,治理西江航道的动人事迹。1981 年被列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二)遗址遗迹

1.镇宁炮台

位于南宁市人民公园内望仙坡,是南宁市现存最为完整的炮台,由炮台、铁炮及围墙三部分构成。始建于民国六年(1917)九月,次年七月建成,占地面积约 860 平方米。镇宁炮台为当时任两广巡阅使的陆荣廷决定修建。镇宁炮台建造的目的是“外敌慑,内患平,卫南服,康桂民”。陆荣廷亲自撰写建台记,并刻石建碑以为纪念。

镇宁炮台南门(陈峥摄)

炮台系城堡式建筑,直径约 13 米,周长约 42 米,占地面积约 140 平方米,围墙高 4.8 米,其中女墙为l米,墙上留有枪眼。墙由石灰岩、砂岩砌成,城堡设南北两门,南门上方有“镇宁炮台”石刻匾额。南门右侧有“新建镇宁炮台记”石碑一块,沿墙内建房 20 间,其中靠近门洞的一间设有登炮台的阶梯,其余作为屯兵、贮藏食物和弹药之用。内有水井两口,是官兵饮用水的来源。炮台中央为炮位,安放着一门 1890 年德国克虏伯兵工厂制造的 122 毫米固定型线膛加农炮,炮身长 3.1 米,全长 5.5 米。该炮能沿铁轨自由旋转 180 度,向东南西三个方向射击,射程为 1.2 万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望仙坡被辟为公园,镇宁炮台于 1982 年被公布为南宁市文物保护单位。

镇宁炮台内的克虏伯线膛炮(陈峥摄)

2.马君武故居旧址

位于桂林市正阳步行街杉湖北岸、桂林漓江大瀑布饭店。故居始建于 1936年,1944 年被焚毁,1948 年重建。主楼共两层,一层约 180 平方米,有三间;二层有房四间。主楼后有一排平房。1974 年,故居被拆毁,建有漓江饭店。2001 年扩建成漓江大瀑布饭店。后在饭店门前树丛中建有故居旧址马君武塑像及碑记。

马君武故居旧址(陈峥摄)

(三)历史人物

1.陆荣廷

陆荣廷(1856—1928),桂系军阀。本名陆亚宋,字幹卿,广西武鸣人。壮族。贫民出身。原为绿林头目。清光绪十九年(1893),受广西提督苏元春招抚,任管带。1907 年参与镇压孙中山领导的镇南关(今友谊关)起义。宣统三年(1911)擢广西提督。武昌起义后为广西都督,镇压革命党人。被袁世凯收买,反对孙中山起兵讨袁。1916 年护国运动期间,宣布广西独立,乘机攻占广东,任广东督军。1917 年任两广巡阅使,成为桂系军阀首领。同年参加护法军政府,孙中山任大元帅时,与唐继尧任元帅,勾结政学系改组军政府,逼孙离粵。1920 年被粵军击败退回广西,次年被粤军逐出广西。1923 年受直系吴佩孚指使回广西活动,次年又被驱逐,通电下野。后在苏州病死。

陆荣廷的私人庭院——明秀园(蔡乾涛摄)

2.马君武

马君武(1881—1940),原名道凝,字厚生,号君武,原籍湖北蒲圻,广西桂林人。曾祖马丽文任御史,弹劾耆善鸦片战争误国,被贬为广西思恩知府,遂落籍桂林,家道衰落。少年时入广西体用学堂,受维新思想影响,兼习外语西学。1900 年赴新加坡谒康有为,奉命回广西策应唐才常起义未果。1901 年自筹经费赴日留学,与梁启超办《新民丛报》,半工半读。1902 年结识孙中山,深受革命思想影响,遂放弃保皇立场,转向革命,成为孙中山的亲密助手。

1903 年入日本京都大学学应用化学。1905 年中国同盟会成立,参加起草同盟会章程,被选为执行部书记长。1906 年回上海创办中国公学。1907 年赴德国入柏林工业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

辛亥革命前夕回国,出任《民立报》主笔,呼号革命。后被推为江苏省代表,出席独立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创建“中华民国”,推举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参与起草《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民国始元,任南京临时政府实业部次长和临时参议院参议员,参与起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二次革命”失败后再赴德国入柏林农科大学,1916 年回国。1917 年随孙中山南下护法,任军政府交通部部长和广州石井兵工厂总工程师。1921 年任非常大总统府秘书长,随军入桂讨陆,7 月任广西省长;次年被迫撤退,从此转入学界。1924 年任上海大夏大学校长,1925 年任北京工业大学校长。1926 年 1 月任北京政府司法总长。1928 年回广西创办广西大学,任校长。1932 年兼任两广硫酸厂厂长。1937年,任最高国防会议参谋和第一届国民参政会参政员。1939 年再任广西大学校长;次年病逝于任上。 QF9oNb+vIEBnNUijangbEjVSCOvoK6IRF8t8kEHMcXtGcYeXM4nYxQDNxWRnbbp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