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广西历史文化资源

(一)遗址遗迹与纪念场馆

1.桂平金田团营遗址

亦称金田起义地址,俗称金田营盘,位于桂平市北部金田镇金田村西侧的犀牛岭上,距市区 28 千米,有二级公路直达,下辖韦昌辉故居、新圩三界庙、傅家寨、古林社、风门坳共五处文物点,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犀牛岭后枕荆山,前列金田平原,该岭北端为古营盘,中间有太平天国起义时的“拜旗石”。古营盘前的草坪,是当年太平军练兵场。岭的西北坡紧靠犀牛潭,南面是“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历史陈列馆”,为花岗岩体,琉璃瓦歇山顶,外观古朴,与接待室、碑廊、录像室形成园林式布局。太平天国北王韦昌辉故居,在犀牛岭东侧的金田村内。拜上帝会总部曾设其家,会众们在这里开炉日夜打制武器,然后运到犀牛潭中秘藏。起义军北上后,清兵烧毁民房。现存韦昌辉故居是 1987 年恢复的。距古营盘东 4 千米的新圩三界庙,是太平军的前军指挥部,庙内保存有近 30 块碑刻,是研究太平天国历史的珍贵资料。

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也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金田起义地址作为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的历史见证,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和科研价值,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国情乡情教育、发展旅游拉动地方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017 年 1 月,金田起义地址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2.太平天国永安活动旧址

即太平天国开国封王之地。位于蒙山县县城永安新街,与县人民政府毗邻,是太平天国革命重要遗址,现已辟为文化公园。内有永安州古城墙、武庙、玉兰古树、眢井土坑、太平天国诏旨令碑廊、太平天国文物陈列馆。旧址的大门是一幢坐北朝南的重檐歇山式门楼,黄色琉璃瓦覆顶,门楣上刻着“太平天国开国封王地”几个大字,由蒙山籍著名武侠小说作家梁羽生先生题写。门口左侧立的是洪秀全雕像,基座上刻着“天王洪秀全”及其生平简介。城外还有东西炮台、长墙、南王冯云山指挥旧址,其中西城墙、武庙、冯云山指挥所于2006 年 6 月 10 日均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地址(袁瑞晨摄)

清咸丰元年(1851),太平军在桂平金田村起义后,于 9 月 25 日(农历闰八月初一)攻克永安州(今蒙山县城),在此驻留半年多。太平军封王建制,进行了一系列政权建设与军事斗争;颁行天历,刊刻新书;精心布防,粉碎了清军频繁的军事围攻与严密的经济封锁,为进军江南和鼎立金陵奠定了基础。

3.太平军攻城营房遗址

在桂林象鼻山西南麓云峰寺内。相传唐代曾在此建有道家祈雨的温灵庙。宋嘉定七年(1214),广西提点刑狱方信孺在此建舍名“云崖轩”。明代县令邰以仁在云崖轩旧址建“范方祠”,祀范成大、方信孺。清代改祠为寺,名“云峰寺”。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改建为砖木结构的三进寺院。抗日战争期间遭到破坏,1953 年修缮,1966 年被列为桂林市文物保护单位。1979 年改建为钢筋水泥结构的仿古建筑,总面积 1 852.6 平方米,两层、三进、五开间,弧形山墙,朱红柱梁和窗棂,琉璃碧瓦。

太平天国永安活动旧址内景(陈峥摄)

1852 年 4 月 16 日,太平军开始围攻桂林城,以云峰寺为指挥部,并在象鼻山上架炮隔江轰城,5 月 19 日,太平军主动撤围,挥师北上。后人们在此建有太平天国纪念馆,纪念馆云峰寺的门口有一块石碑,写着“太平军攻城营房遗址”,外面建有太平天国东王、西王、南王、北王等诸王塑像,馆内有洪秀全半身塑像,并藏有大量太平天国历史文物。

4.康有为桂林讲学处遗址

位于中山北路与叠彩路交会处的叠彩山上的景风阁。景风阁建于宋代,已于抗日战争时期毁于战火。康有为(1858—1927),原名祖贻,改名有为,字广厦,号长素,广东海南人,戊戌变法领袖。清光绪二十年(1894)十二月,康有为以“孝廉”身份,带着变革维新思想首次来桂,在此讲学 40 天。光绪二十三年(1897)正月至六月,以第八名进士、官工部主事身份,发起了《公车上书》,并以维新派领袖身份再次来桂,重驻景风阁讲学。两次讲学活动均由地方名士龙泽厚等人安排与接待。在桂期间,曾编著《春秋义》《春秋考》,撰写《日本书目志》,并创办圣学堂、《广仁报》,积极进行变法宣讲,在全国都有很大的影响。1987 年 5 月,桂林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在此立有康有为塑像和“康有为讲学处遗址”石碑。

太平军攻城营房遗址(陈峥摄)

康有为讲学处遗址(蔡乾涛摄)

(二)历史人物

1.洪秀全

洪秀全(1814—1864),太平天国领袖。原名仁坤,广东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人。出身农家,读过村塾,屡试不第。1843 年创立拜上帝会。翌年到广西贵县(今贵港)赐谷村宣传拜上帝教真义。后回花县,著《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文。1847 年8 月赴广西桂平紫荆山会冯云山,组织力量,开展政治斗争。1851 年 1 月 11 日在金田营盘岭聚集 2 万多会众举行反清武装起义,建立太平天国;3 月在武宣“登极”,称“天王”;12 月在永安(今蒙山)分封诸王。1852 年攻桂林,占领两湖,再从武昌沿江东下,攻占南京。1853 年定都南京,改称天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再分兵北伐、西征,结果北伐失利而西征胜利。入主天王府后,深居简出,生活奢靡,大权交由杨秀清掌握。1856年,太平军先后击破清军江北、江南大营,杨秀清居功自傲,逼封万岁。洪秀全遂密诏韦昌辉、秦日纲诛杀杨秀清及其家人和部属 2 万多。1857 年石达开带20 万精兵出走后,洪秀全只得重用陈玉成、李秀成等,以扭转局势。1859 年命洪仁玕总理朝政。清廷勾结帝国主义加紧镇压太平天国,安庆、苏州、杭州等地相继陷入敌手,天京被围。1864 年天京陷落前病死。

2.杨秀清

杨秀清(约 1820—1856),广西桂平人。原名嗣龙。烧炭工出身。1846 年参加拜上帝会。1848 年 4 月冯云山被捕后,为稳定众心,假托天父下凡附体传言,取得“代天父传言”的特权。1851 年 1 月参加金田起义,任中军主将,左辅正军师。同年 12 月在永安(今蒙山)被封为东王,九千岁,节制同时受封诸壬,掌军政实权。冯云山、萧朝贵牺牲后,协助洪秀全统帅全军攻取汉阳、汉口和武昌,沿江东下。1853 年占领南京,于此建都,改称天京。后即派兵北伐和西征。在天京颁发安民诰谕,提出“照旧交粮纳税”政策,经洪同意后,在太平天国辖区施行。以其名义函告英国公使文翰,宣布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后因居功自傲,专横跋扈,挟制洪秀全,逼天王封其为万岁(一说未逼封),引起领导集团内部分裂。1856 年 9 月为韦昌辉所杀。

3.萧朝贵

萧朝贵(约 1820—1852),太平天国领导人。广西桂平人,原籍武宣。壮族,一说瑶族。贫苦农民出身。1846 年参加拜上帝会。1848 年假托天兄耶稣附体,取得“代天兄传言”之权。1851 年 1 月参加领导金田起义,领前军主将。9月,率部克广西永安(今广西蒙山),任右弼又正军师,12 月封为西王。次年永安突围,在城东大败清军,进围桂林。旋入湖南,和杨秀清会衔发布《奉天诛妖救世安民谕》等三篇檄文。9 月,太平军围攻长沙时,萧朝贵中炮阵亡。

4.石达开

石达开(1830—1863),太平天国重要领导人。广西贵县客家人,地主出身,因当地土客斗争尖锐,难以安身而入拜上帝会,成为贵县拜上帝会的领导人。与洪秀全、冯云山等结成异姓兄弟,称“天父”七子。金田起义时,率众至金田村团营,后领左军主将,在永安晋封翼王、五千岁。太平军由武昌东下,又任前线指挥,连克九江、安庆、南京,定都天京后,出巡安庆,设官安民。咸丰四年(1854)底,统率大军增援赖汉英的西征军。次年 1 月,于湖北、九江大败湘军,扭转了西征军的不利局面。接着第三次攻克武昌,稳定了长江上游形势。同年冬进军江西,复克五府五十余县,困曾国藩于南昌,使皖、赣、鄂三省基地连成一片。1856 年又率军配合杨秀清部击溃江南大营。9 月,“杨韦内讧”发生,他因反对韦昌辉滥杀而遭迫害。遂逃出天京,誓师讨韦。洪秀全诛韦后,顺应众心,命他回天京辅政。他回京辅政后,因洪秀全对他心存猜忌,以长兄洪仁发、次兄洪仁达为安王、福王,对其挟制,遂于次年 6 月负气出走,率师回抵安庆,遂领 10 多万精锐将士离开安庆远征,给太平天国运动带来严重损失。尔后转战于江西、浙江、福建、湖南、湖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等省,因缺乏根据地,长期流动作战,力量逐渐削弱。同治二年(1863)在四川大渡河紫打地(今安顺场)被清军包围,粮尽援绝,妻儿等投河自尽。他致书四川总督骆秉章,表示归顺,并请求咸丰帝宽宥太平军将士。清政府假作应允,他遂传令弃械,图以停止抵抗换取保全残部。6 月 13 日,带亲信数人及 5岁幼子到洗马店清营,立即被捕解往成都。25 日受酷刑而死。其部属也全遭清军杀害。

5.韦昌辉

韦昌辉(1824—1856),广西桂平市金田村人,壮族,太平天国农民起义领袖之一,家殷富。1848 年加入拜上帝会后,倾其家产资助太平军购置兵器。1851 年 9 月,太平军攻克永安(今蒙山县)后,封王建制,韦昌辉被封为北王六千岁。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改称天京),积极协助洪秀全、杨秀清巩固天国政权,击退清军“江南大营”的围攻,主张革故鼎新,使得天京内外政令清明,井然有序。1856 年,太平天国出现内讧,天王洪秀全、东王杨秀清为争权夺利明争暗斗,洪秀全密诏岀征江西的韦昌辉带兵回天京对付杨秀清。韦昌辉残忍地杀戮杨秀清及其部众、家属二万余人,甚至欲加害对此深表不满的翼王石达开。石达开逃出天京后集部众讨伐韦昌辉。由于韦昌辉滥杀无辜,不得人心,其部下大多归附石达开,其亲兵、亲属 200 多人被诛杀。由于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内讧而引发的“天京事变”之后,韦昌辉被削去“北王”称号,贬称“北孽”。

6.李秀成

李秀成(1823—1864),广西藤县人,太平军后期著名将领。早年加入拜上帝会,1851 年参加太平军,因战功卓著,屡受提拔。1858 年与陈玉成部合力,在浦口等地再破江北大营。1859 年冬,封忠王。1860 年,再破江南大营。乘胜东进苏杭,建立苏福省(苏州为首府),为太平天国开辟了新的重要基地。1862年 6 月,受洪秀全令回援天京。年底天京形势危急,李秀成提出让城别走,被洪秀全拒绝。1864 年 7 月 19 日,失城。城破时,护幼天王突围,混乱中失散被俘。曾亲书供状数万言,述及太平天国历史及其得失,提出“收齐章程”,为敌出策招降太平军。1864 年 8 月 7 日,被曾国藩杀害。

7.陈玉成

陈玉成(1837—1862),广西藤县人,太平天国青年将领,后期军事统帅。少孤,14 岁随叔父陈承瑢到金田入伍,参加起义。1854 年 6 月率五百人袭破武昌城升检点,后反攻岳州失败,弃城退守湖北黄州时,又为湘军所败。1855 年随秦日纲再克武昌,在湖北随州、应州大败清军,后赴援安徽庐州(今合肥市),继又渡江援芜湖,所战皆捷,提官正丞相。1856 年援镇江率突击队破围入城,因内外夹击,大败清军。旋破“江北大营”,击毙江苏巡抚吉尔杭阿,又参与击溃“江南大营”之役。“杨韦内讧”后,他与李秀成苦撑皖北危局,被封成天豫、又正掌率、前军主将,主持天京上游军事。1858 年与李秀成等摧毁江北大营,痛歼湘军主力李续宾于三河。1859 年晋封英王。1860 年与诸王率军摧毁江南大营。1861 年,为解安庆之围,乘虚进军湖北,前锋抵黄州,武汉震动,但因李秀成失约及英国侵略者干涉,乃功败垂成。随后回师驰援安庆,多次与湘军恶战,没有得利。同年 9 月,安庆失守,后退守庐州(今合肥市),受洪秀全贬谪,遣陈得才、赖文光等率军远征豫、陕,欲图出走。1862 年,庐州失守,他为叛徒苗沛霖诱骗,夜走安徽寿州,被擒送清营。6 月 4 日于河南延津就义。

8.冯云山

冯云山(约 1815—1852),太平天国领导人。又名乙龙,广东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人。塾师出身。1843 年与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后入广西桂平紫荆山当雇工、塾师,吸收杨秀清、萧朝贵等贫苦农民二三千人入会。1847 年与洪秀全制定各种仪式和“十款天条”。次年初被捕入狱,经营救出狱。1851 年金田起义时,领后军主将,旋任前导副军师。12 月在广西永安(今蒙山)被封为南王。创制《太平天历》,主持订立《太平军目》《太平礼制》《太平官制》。次年在全州中炮受伤,死于蓑衣渡。 rfEaiB/1cFEcxs+XbQ+PR7WuFWI1TB1/8FFLgqjtDNe9FZeZ9NdGZchClLI/PAu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