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技术与结论:研究的基本思路、方法和观点

本研究的目标是,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实践生存论、马克思主义文化生产理论,以及网络伦理、责任伦理、角色理论等为理论基础,对网络文化异化境遇下大学生虚拟生存的社会责任践行问题进行分析论证,以拓展大学生虚拟生存的社会责任践行路径。在理论层面,主要对大学生网络文化异化现象及其异化机制展开分析,剖析网络文化异化与大学生网络社会责任之关联,探索大学生网络文化生产与传播的社会责任;对大学生网络空间责任生存的基础理论展开分析,剖析大学生网络空间责任生存可能性的哲学基础,揭示大学生网络空间的责任生成机理,为拓展大学生虚拟生存的社会责任践行路径提供学理依据。在实践层面,主要对大学生网络文化生产与传播、虚拟生存的社会责任践行展开调查分析,以社会责任践行之视角,从网络公共参与、虚拟社区共享共治、自媒体内生净化、理性话语表达、网络微文明践行等方面探索大学生虚拟生存的社会责任之践行路径,以优化大学生的网络社会责任行为。以此为目标,我们明确了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实现了研究目的,形成了主要观点。

一、研究思路:从可能性、可行性到实践性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可简明表述为:网络社会责任践行现状审思→网络社会责任践行之可能→网络社会责任生成机理→网络文化异化境遇下大学生虚拟生存的社会责任践行路径。遵循这一内在逻辑顺序,各环节的研究思路如下:

一是对大学生展开网络文化异化境遇下的网络空间责任生存现状分析。对大学生网络社会虚拟生存和网络文化生产与传播等问题展开现状分析研究,剖析大学生网络文化异化机制及其对虚拟生存的道德层面影响,剖析大学生虚拟生存的社会责任迷失根源以及其社会责任践行的动力机制和思想根源,分析网络时代对大学生网络责任生存的吁求。

二是大学生虚拟生存的社会责任践行之可能性论证。深入探索了网络社会责任之依据、网络社会责任之可能、网络社会责任之内生超越等问题,从责任归属、共生共存、以文化人等视角分析了践行社会责任之可能性,并剖析虚拟生存的社会责任践行之有限性、自律性与强制性。

三是大学生虚拟生存的责任生成机理阐释。以网络心理、文化心理、责任心理等理论为基础,探索网络文化异化境遇下大学生虚拟生存中的责任生成机理,分析了“虚拟的人”为现实的人所操控的“影子”特质,深入探讨了虚实耦合、交互融通状态下的社会责任发生系统和内生机制,为探寻大学生虚拟生存的社会责任教育以及践行路径拓展提供依据。

四是网络文化异化境遇下大学生虚拟生存的社会责任践行之现实问题研究。分别从价值重塑和行为重塑两方面探索大学生网络社会责任之引领路径与践行路径。在引领路径方面,侧重研究虚拟认同、利他关怀、责任担当、平等守信、慈善引领、制度规引等方面的价值规范性;在践行路径方面,侧重研究网络公共参与、虚拟社区共享共治、自媒体内生净化、共景监狱场域的话语表达、网络微文明等方面的行为实践性。

二、研究方法:文献研析、问题探究与跨学科分析

一是文献研析法。广泛收集国内外有关网络伦理/道德、责任伦理、网络生存、网络文化生产与传播等方面的研究文献,及由网络文化异化引发的道德(责任)问题的研究成果,通过研究分析、归纳总结,以构建网络文化异化境遇下大学生虚拟生存的社会责任践行及其责任教育的理论框架。

二是问题探究法。本研究紧紧围绕“虚拟生存如何产生畸变”“网络文化如何走向异化”“网络社会责任承担何以可能”“网络社会责任何以生成”等问题而展开,以找寻大学生网络文化异化机制、网络文化异化与大学生网络行为之关联(影响),找寻大学生网络责任缺失的内在逻辑、网络社会责任践行的动力机制和思想根源。

三是比较借鉴法。本研究在域外具有可资借鉴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可通过梳理整合与比较借鉴,并结合我国实际,以形成符合网络时代特征的大学生网络社会责任践行路径及网络责任生存教育理论和方法。

四是跨学科分析法。本研究涉及多学科,将结合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学、伦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传播学等学科,以展开网络文化异化境遇下大学生虚拟生存的社会责任践行路径之研究。

三、主要观点:虚实耦合、责任生存与行为重塑

本研究的主要观点可以简要表述为三个词语:一是虚实耦合,网络时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在操控“虚拟的人”过程中于虚实耦合间交互融通而互塑生成;二是责任生存,网络文化异化吁求大学生以共生共存、共享共治理念打造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三是价值重塑,大学生虚拟生存的行为动机和行为结果均须合目的、合价值,既突出价值对虚拟生存行为的引领性,又强调行为对虚拟生存价值的彰显度。各章的主要观点如下:

第一章分析了互联网技术背景下网络社会之出现与网络文化之勃兴。认为科学技术是人类提高生产力和自身认知与实践能力的重要凭借,随着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所引致的互联网空间的建成,作为文化新贵的网络文化之兴起成为必然。网络文化形成以来,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变得愈发无视空间距离和价值观的束缚,从而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距离与社会分层也会逐渐地模糊,类似观点的层出不穷,对当今网络时代网络社会超越现实社会作出了前瞻性的预判,同时对超越现实社会的网络社会的本质与构成作出合理解读。其人员的代际承接和思想的迭代升级,在科学技术基础的奠定中、对传统文化的扬弃下、多元亚文化的催生里,兴起与盛行了网络文化及其承载主体。

第二章分析了网络文化异化境遇下大学生网络文化的畸形生产与传播。认为网络文化作为活跃于全球空间和网络社会之中的重要亚文化,以自身独有的特质影响着社会整体的文化格局,其勃兴为大学生对道德习得、意识、认知、认同和外化等系列伦理道德发展都带来了巨大挑战。网络文化在促成新锐文化圈崛起的同时,在大学生生活特性的影像中,引领着时代新思想的萌生与发展;它同时为大学生打造了一种全新的外部发展环境,为大学生提供了“生存于网络空间中”“宅于家中”“建构于游戏中”的多重选择,使其自身发展在无声中分流与异化。而这种被异化的个体,于个体基因维度在网络文化的内生机制、外部氛围、发育土壤中,不断被席卷于特异性圈层,并最终于技术与环境的综合作用下,成为蔓延网络文化异化流毒的主体肇因。

第三章分析了责任生存理念下大学生网络虚拟生存与发展之价值选择。认为匿名性和流动性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它们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道德需求的产生,并最终在其他因素的协同影响下生成了道德市场,进而延展为大学生虚拟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向度。大学生的结构性虚拟生存与发展,拓展于其在网络时代所接受的全新教育;其正处于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期的特点,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对网络产品的选择和辨识能力较弱,使得大学生在选择道德的过程中很容易误入歧途,这种内外相合的刺激在整体上构筑了大学生虚拟生存与发展的当代境遇。当这种境遇融合于教育技术革新、大学生教育观念翻新、大学生教育方式迭代,全新教育模式导引下大学生发展,在价值选择上必然地显现出传统与现代道德观念交叠、互联网与传统发展观念的性状。

第四章分析了共生共存逻辑下大学生网络社会责任践行之可能。认为互联网技术和网络应用的普及,使得任何人都可以在网上在最短的时间内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同时也可以最快的时间看到网上的其他的新闻和信息。随之而来的网络市场化环境,以怀疑性和不确定性刺激了个体自主性和道德自我意识的产生,随着个体自主性和道德意识的不断发展,必然会使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担当随着社会道德的发展而呈现出一种自律而自觉的趋势。在此背景下,以文化人的内涵主要是通过网络语言、图片、动画、微视频、音乐等网络文学形式,而在网络新媒体中传播主流价值,教育和改变人们的性格,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达成、形塑大学生虚拟生存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意识,就成为必然趋势。遵循这一趋势,探究大学生网络责任生存的现实基础和理想境界,亦成为引导大学生社会责任践行的题中之义。

第五章分析了虚实耦合场域下大学生网络社会责任之生成机理。认为互联网技术开辟了人类生存的第二空间“网络社会”,大学生在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之间自由穿梭地生存着,构建了虚实耦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新环境。互联网技术仅仅是现实的人展开虚拟生存的工具,“虚拟的人”也仅仅是受现实的人操控的“影子”,而经由“虚拟的人”之虚拟生存体验,必反作用于现实的人而产生真实的情感体验。大学生基于虚拟生存与现实生存交互融通的生命体验场,构成一个虚实互塑、对接完整的社会责任发生系统,形成了虚拟生存以“虚拟的人”为纽带作用于现实的人之社会责任发生机制。因此,在网络时代,大学生之社会责任生成,以虚实耦合为生成机理,以交互融通为必要路径,以“虚拟的人”之社会责任生成为表征,以现实的人之社会责任生成为实质。

第六章分析了价值重塑视角下大学生网络社会责任之引领路径。认为大学生要想成为在道德上有价值的“人”(虚拟的人),其网络行为就必须具有一定的价值合理性,即在网络社会实施价值合理性行为,体现一种善的行为动机。这种价值合理性行为,必须经由现实的人有意识地对自身一系列网络行为的无条件的价值信仰而产生。实际上,这就是从满足网络社会(乃至现实社会)需要出发,使现实的人在实施网络行为时,在内在精神层面上通过反观己身而陶冶、涵养人的整体精神,从而将现实的人之心灵提升到普遍性状态。为此,可从六个引领途径来实现网络行为的价值重塑:一是增强虚拟认同以凝聚大学生虚拟生存的价值共识,二是以利他关怀意识培育集体主义为内核的公共精神,三是以责任担当而激励大学生网络空间的责任行为,四是以平等守信理念培育大学生的网络社会契约精神,五是以慈善之心凝聚网络社会的慈善心愿共同体,六是以制度规引而弘扬大学生网络社会的法治精神。

第七章分析了行为重塑视角下大学生网络社会责任之践行路径。认为大学生虚拟生存应追求行为目的(或结果)之善,以行为结果之合目的性与合价值性而彰显虚拟生存价值。而大学生网络社会责任行为价值之大小与有无,全在于其自觉自愿地为他人、集体或者社会做出了多少自己应做的贡献。其贡献之核心在于网络行为所产生的社会性价值,它不仅体现在有价值的网络行为对现实的人经由“虚拟的人”而产生强烈的自我悦纳与激励以及他人认同与追随的传动效应(即自尊与他尊性价值),也体现在有价值的网络行为产生榜样引领作用所带来的网络社会分工效率提升、网络社会管理自觉规范化和网络社会公共意识自觉增强的蝴蝶效应(即社会性生产价值)。因此,大学生要想实现网络行为价值的最大化,就必须以目的(或结果)之善为标尺,对网络行为进行必要的选择:一是以公共参与行为助推网络时代利益衡平公平正义,二是以共享共治行为引领网络社会虚拟社区价值共创,三是以内生净化行为开启网络自媒体的自清洁新模式,四是以理性围观行为重塑大学生多元利益的话语表达,五是以网络微文明引领大学生践行微责任。 g4ArXipwMntBtWjGWVxzofOfxkOgUe4LsxElxYBqDtmrcrcCd/2c0OWWhZkilRj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