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发展本体论与发展认识论统一的方法

共同体研究是共同体本体论研究与研究方法探究的统一,本体论研究与认识论研究的统一。“发展本体论实质上就是要研究社会发展实践的本质和规律,发展认识论实质上就是抽象、概括社会发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为发展的研究理论和政策研究提供思维框架、方法论系统和价值坐标,二者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统一了起来。” 通常意义上的共同体是以把人连接在一起的“纽带”为区别标志的。伴随着每一个人利益和身份的变化都会经历很多不同的共同体关系,比如经济关系、生态关系、社会关系、种族血缘关系、宗教信仰关系,还有个人的学术关系等性质不同,多元、多样的共同体发展变化的。而马克思视界中的共同体是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宏大视阈上看的,有一个从虚假到真实、从暂时到长远、从松散到紧密的发展历史。因此,要把人类“共同体”活动的历史与工业发展的历史相联系,特别是大工业开创世界历史的进程。

二、逻辑与历史辩证统一的方法

从人类历史的角度看,马克思共同体思想揭示了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就是人类共同体由低级到高级,通过建立新的社会关系,即联合起来的共同体逐步实现的历史过程。“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的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史资源来看,研究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不能忽略经典的西方政治哲学史、人类社会生产活动史以及马克思著作的相关文本,这些都应置于研究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逻辑过程与历史过程之中,在特定的思考语境和理论背景中考察其思想内涵的过程性、历史性。因此,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发展史的考察和理解,不能脱离历史整体中马克思关于人类的命运考察,而要从“现实的人”如何生成为“自由人”的逻辑与历史辩证统一出发,回到文本中并结合相关文献获得正确的理解。

三、交叉学科分析法

关于“共同体”问题的研究,一直是社会学、历史学、文化学、哲学研究的重点问题。相较于其他学术问题,“共同体”的研究从来不是单一学科所能涵盖的,对共同体思想的演变逻辑进行整体把握,就要运用交叉学科分析方法。“一般说来,交叉学科的分析方法有三种类型:其一是把某一学科的相关原理成功运用到另一学科的线性交叉分析;其二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的有机结合所形成的结构性交叉学科分析;其三是围绕某个具体问题,多种学科相互配合的约束性交叉学科分析” 。本书主要是采用约束型交叉学科分析法,围绕“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具体问题,力图从哲学研究的基本框架里统摄诸多学科针对“共同体”研究的发展成果。

四、史论结合的方法

科学理解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不能仅仅停留在文本层次,要深入文本所透显的思想史意蕴去把握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历史语境、出场路径与时代关联。从思想史角度探讨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发展对于当代社会思潮的影响,对于理解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当代价值,并以此为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提供理论依据,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共同体思想超越了思想史上诸多哲学家关于个体与共同体、社会分工与人的发展、自由活动与国家控制等问题的理解,既有完整的思想史脉络,又是时代的实践产物,最终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之基础上,达成科学性、价值性和创新性三者的有机统一。鉴此,本书采取史论结合的分析方法展开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历时维度和共时维度的双向研究;结合时代语境,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在当代的发展问题进行分析,彰显理论的当代意义。 0YHRHG+NaOif7ruz1B6VuM05hG2UbPWLij7KZtKi57RyefhICXbqK5KqCyx0xLR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