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文献综述与国内外研究现状

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是马克思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文本进行深入解读的基础上,学者们提出了各自对“共同体”概念、范畴、思想的不同解读。近年来,随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逐步达成世界共识,不乏有学者意识到有必要进一步挖掘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时代价值,因此相关的学术成果颇丰。学者们从多维视域开展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主要学术成果或以个体与共同体的关系为研究对象,重在厘清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具体内涵和语境研究;或从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来源与发展阶段研究,或从时代价值、内涵分析等问题进行全面梳理;或从马克思对物化的社会关系的批判角度,在私有财产的否定运动中探寻共同体的理论发展;等等,均为后来的研究者们提供了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一、国内研究现状

在研究专著中,秦龙撰写的《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研究》(辽海出版社,2007 年版,2006 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是国内学术界第一部以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为研究对象的理论成果。该书指出虽然马克思的理论成果中并没有系统、专门论述“共同体”思想,但是这一思想却渗透在其理论论证的始终,通过对马克思文本的系统梳理,从有机整体视野把马克思的“共同体”理论加以把握和研究,形成了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系统总结。主要内容有:其一,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形成的历史沿革和理论渊源;其二,梳理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内容;其三,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马俊峰在《马克思社会共同体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1 年版)一书中,提出马克思的政治哲学理念的重要概念:共同体进行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范式转换,进而使得社会正义、自由、平等等价值理念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中,更加清晰地阐明了阶级立场、国家观、市民社会等政治哲学,从而建构了其社会共同体思想。这一著作总结了市民社会的前阶段无中介的社会结构的共同体、在资本主义的异化形态的虚假共同体、在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化的自由人联合体。并从哲学高度深入剖解了马克思有关人的全面发展的“自由人联合体”思想。

聂锦芳在《批判与建构:〈德意志意识形态〉文本学研究》一书中,(人民出版社 2011 年版),专辟一章从文本学视角分析了从古代世界不同共同体以战争为交往方式到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个人”沦落为“抽象的个人”再到未来社会生产力的联合,人的真实共同体的实现的过程。

在相关的期刊论文中,一是以个体与共同体的关系为研究对象,阐明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具体内涵和语境。侯才在《马克思的“个体”和“共同体”概念》一文中提出“人格个体”“真正共同体”构成了马克思所追求的理想社会的密不可分、互为前提的两端。澄明了马克思将“个体”同“个人”,将“共同体”或“联合体”同“社会”有意识地严格区分开来的用意。聂锦芳在《“现实的个人”与“共同体”关系之辨》一文中通过重点解读《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章最后部分的 18 个段落,针对文本中反复出现的核心范畴“现实的个人”与“共同体”关系阐明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实际进程。贺来在《关系理性”与真实的“共同体”》中,以现代性困境问题研究问题,提出“关系理性”概念并以此为建构共同体的基本原则,旨在推动个人自由个性发展的同时,促进人们之间的联合,在此基础上追求真实的“共同体”。赵坤在《马克思个人与共同体关系思想研究》中以“新世界”为建构视角,提出跨越个人与共同体两极对立的现代性困境,实现破解两者关系的现代性危机,达成两者和谐共生的理论探讨。张华波在《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历史性生成研究》一文中把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分五个时期:萌芽时期、初创时期、形成时期、发展时期、完善时期,从历史生成视角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进行了梳理和研究。

二是对马克思涉及共同体的思想进行抽象概括、解读和分析。王贵贤在其《原始积累与共同体的解体》中提出要从理论上说明资本主义虚假共同体的本质属性和发展的内在机理,应当在“共同体→市民社会”的二元框架内分析,才能真正理解原始共同体解体的必然性,并分析东方社会如何跨越“卡夫丁峡谷”问题。秦龙在《马克思“资本共同体”思想的文本解读》中研读和分析马克思的“资本共同体”思想并探讨资本主义本质,提出“货币共同体”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阶段,同时也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人们逐利行为的反映。王虎学、万资姿在《“共同体”“资产阶级社会”“自由人联合体”——从人与社会的关系嬗变看马克思的社会“三形态”》中从历史生成论的视角审视人与社会的相互诠释关系;理解马克思分析人与社会的关系,从关系的嬗变中分析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的“三形态”与共同体发展的思路。刘海江《马克思共同体概念的哲学阐释》中通过对马克思关于共同体概念的不同用法的综合分析,阐发了对马克思共同体概念的解读。他认为,从国家的角度看,共同体是特殊性和普遍性的统一;从货币中介的角度看,是抽象共同体的构成环节;从自然形成的共同体角度看,共同体具有天然的地域狭隘性。梁惟在《马克思虚幻共同体理论之管窥》中提出,“虚幻共同体”以分工、私有制和阶级斗争的存在为前提,对于现实个体来说,这种异己的、冒充的、虚假的共同体在一定生产力条件下,又是必然存在的、现实的。因此,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世界的普遍交往、无产阶级革命是消除“虚幻共同体”的必要条件。

三是关于马克思“共同体”思想来源与具体发展阶段的研究。陈东英在《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的主要来源和发展阶段》中认为,马克思主要是受到了赫斯“和谐共同体”理论的影响。马克思对共同体的分析有三个阶段:早期、中期(18 世纪 40 年代)对虚假共同体的批判与真正的共同体的建构;晚期(19 世纪 50 年代末期)对自然共同体的探索。赵良玉在《正确理解马克思的“自然形成的共同体”》中通过考察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 年草稿)》认为,自然形成的人类共同体是前提和基础,所有制是在一定历史阶段的表征,马克思关于“自然形成的共同体”分析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对于研究前资本主义共同体的生产形式,以及“公社”概念的内涵,所有制的变革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甘永宗、袁宏刚等在《马克思共同体理论三维视界》中认为,马克思通过研究柯瓦列夫斯基的著作,考察了古代群体生活的各种原始群落、氏族、村社在社会发展中的演变,指出原初形态的共同体是“自然形成的共同体”与“虚幻共同体”“真正共同体”共同构成了三种共同体的形态,并以唯物史观演进为逻辑链条,以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社会分工为发展推手,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导向。邵发军在《马克思早期政治共同体思想中的国家治理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马克思“虚幻”共同体思想视域下的国家治理研究》中分别以国家治理为研究靶向,从马克思的资本“抽象共同体”思想的本意上展开对现代性的批判,为当代中国的国家治理提供了政治价值论上的参考。王代月在《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共同体人论的理论关系研究》中提出费尔巴哈秉持感性对象性原则,变革了思辨哲学传统,为马克思共同体思想提供了理论渊源。

四是挖掘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当代价值。

其一是着重研究马克思共同体思想蕴含的人学价值。欧阳康在《在个性自由与集体合作之间保持张力——论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价值维度及其启示》一文从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角度研究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并提出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价值立场对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着重要的现实启示和指导意义。秦龙在《马克思从“共同体”视角看人的发展思想探析》中认为,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是实现人类社会解放的辩证分析,这一思想是同唯物史观这一伟大发现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马克思特别关注共同体的发展为个人的自由发展提供了条件,马克思从来没有脱离历史发展孤立地考察人的发展问题,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条件是在共同体的发展中获得的,两者同生共进。马克思对共同体的探索和论述当中始终以共同体不同形态演变历史与人的个性解放、自由发展为主线。赵艳琴在《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现实价值取向探析》中认为,加强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价值研究是科学辨析当代西方学者关于共同体价值理论的需要,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价值导向作用等现实意义。王有炜、韩沛伦在《马克思与现象学“共同体人论”之比较》中提出“马克思共同体人论”观点,认为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的精髓和核心是共同体中的人,通过对马克思与现象学“共同体人论”比较分析,探析马克思的共同体人论的时代价值,构建和谐社会实践需要把人的本质置于共同体。陶火生在《“真正的共同体”与科学发展观的人本核心——人的社会化与人性化的社会建设》中认为,马克思的“真正的共同体”思想将公平正义作为社会建设的伦理规约,体现了人以全面的方式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的“真正的共同体”价值。梁宇在《走向共同体治理:马克思的国家治理思想及其当代启示》中从国家和共同体关系切入,探析国家发展的共同体方向。

其二是研究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自由之维。李士坤、高振强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对虚幻共同体的论述及其当代意义》中通过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对个人利益与共同利益的关系等问题以及虚幻共同体理论的相关论述,发掘《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时代内涵。马克思恩格斯对国家、集体、共同利益的独特视角对我们认识和解决当前我国政治经济改革中的有关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蔡晓良、陈华森在《自由人联合体视野下现代公民社会的生成》中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共同体”思想的直接批判对象是资本主义国家的虚幻共同体,其价值指向即实现人民大众与国家的融合,使政治国家与人民不再分裂,并在此基础上为自由人联合体创造必要条件。

其三是从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中探寻当代社会生活共同体建构意义。牛先锋在《从“虚幻的共同体”到“自由人联合体”——马克思国家理论及其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启示》一文中通过剖析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发展的否定之否定过程,提出国家产生和消亡的历程与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扬弃路径是一致的。国家要维护自身特殊利益就必须代表社会普遍利益,这是治国理政不可分割的国家职能。因此,要用法约束国家自身的特殊利益、维护社会普遍利益,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胡群英在《共同体:人的类存在的基本方式及其意义》中指出共同体观念和共同体意识的兴起是对 21 世纪全球对抗现代人类现实生活中日益出现的分离主义矛盾及现实问题的共识。池忠军在《马克思的共同体理论及其当代性》中认为共同体建构指涉的是人们和睦、温馨的生活组织体,揭示了马克思历史语境中的共同体类型及其演进与腾尼斯共同体思想的实质差别并致思当下城乡社区发展为社会生活共同体的实践路径。蔡晓良、余娴在《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及其对中国社会组织建设的启示》中认为,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的现实意义在于要把公共权力置放回归社会,体现了人的本质思想、个体与共同体相统一思想、社会-国家共同体思想、自由人联合体思想,对中国社会组织建设具有重要价值。

其四是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学理支撑。刘忠全、陈东英在《自由的个人与和谐的共同体——“自由人的联合体”思想新绎》中认为,自由的个人与和谐的共同体是马克思的“自由人的联合体”思想所蕴含的两个维度,它展示了人、社会、国家、共同体四个因素相互关系的内在统一,是马克思对国家发展问题的价值反思,其价值目标是在个体与整体、权利与善的矛盾张力中寻求和谐的人类社会关系。王有炜在《马克思哲学的共同体问题及其意义》中指出,哲学维度的和谐共同体思想及其价值意义是一个既合乎历史又合乎逻辑的过程,和谐共同体思想是马克思共同体理论的必然结论、最后归宿和价值核心,蕴含丰富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和人学向度的理论内涵,对当代哲学的巨大影响在于为当代人的社会生存和发展提供了价值指向。郁建兴在《马克思的“自由人的联合体”思想新绎》中通过解读《共产党宣言》提出马克思的“自由人联合体”思想是构建在马克思共产主义学说基础之上的人类文明的体现。高石磊在《马克思共同体思想意蕴研究》一文中追溯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内生路径、历史渊源以说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所需要诉诸公共性建构以及和谐理念。

其五是探讨全球化时代的共同体建构的现实意义,反思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现实意义。姜涌在《共同体价值观的可能性与现实性》一文中围绕全球化时代风险共同体的问题展开探讨个体和共同体关系的问题,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是基于马克思共同体价值观的观点。并阐发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的可行性和现实性。梁树发在《认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三个维度》一文中,从共同体建构与人类解放的高度出发论述了共同体是一定关系整体的性质,并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的哲学基础是辩证的历史进步观,在此基础上厘清了人类命运共同体与社会主义的关系。郭湛在《治理的根本:共同体、公共性及其发展理念》一文中以共同体的公共性为国家治理的核心问题,提出研究共同体的公共性问题必须抱持发展的理念,并要以“发展”为核心线索去看待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并提出要从哲学高度关照公共主义发展观的理念。李德顺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体性》一文中提出,不能从共同体内部成员的数量理解共同体,而应当从把人连接在同一共同体的纽带角度上理解共同体的性质。他从马克思对人类前景的思考中分析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反思了霸权主义、战争、人工智能等人类危机,从主体结构的纵向与横向两个维度阐发了多元主体、类主体建构的实质和目标。宇文利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阈下当代中国人全球意识培育》一文旨在唤起当代中国人对共同体的理性认知,分析了人类共同体存在和发展需求和全球意识,通过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阈阐发了中华民族命运和人类命运息息相关的发展关系以及提升共同体觉悟的要义。张雷声在《唯物史观视野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一文中探讨了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区别与联系,提出社会生产关系变革的思路是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发展逻辑,并沿此思路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别于马克思所说的社会共同体本身,是社会共同体的次级范畴的学术观点。

在相关的学位论文中,一是着重梳理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主要思想内涵、核心价值观点,分析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逻辑结构、理论体系,其中有:孙雅文的《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研究》、边国锋的《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及其当代意义研究》、王萍霞的《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研究》、成诚的《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研究》、王汉华的《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生成论研究——基于人的发展“三个阶段”视角》、胡业成的《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研究》。此外,张欢欢在其《从个体与共同体的关系视角透析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中提出,马克思哲学思想的革命性和创造性在于阐释了人在现实生存中通过人的历史性生成,共同体存在,消解了传统哲学的“主—客”二元结构,最终达成人与人的和解,个体与共同体的真正和解。张杰在《马克思的“真正共同体”思想研究》中提出马克思的“真正共同体”思想就是“自由人联合体”思想的产生过程,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私有制的消灭为前提条件,以实现“自由人联合体”为最高价值诉求。

二是探析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对中国社会组织建设、和谐社会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的重大指导价值。如:余娴丽的《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及其对中国社会组织建设的启示》、王言文的《马克思利益共同体理论与构建和谐社会》、郑琳琳的《“自由人”之间何以共处——马克思哲学的共同体思想研究》、杨帆的《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及其当代性》、赵艳琴的《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价值研究》、梁丽的《马克思“真正共同体”构想与构建社会主义》、张齐东的《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及其价值审视》、臧豪杰的《共同体思想视阈下的中国现代政治价值选择》。其中刘栋在《马克思“自由人联合体”思想及其当代性研究》一文中研究了“自由人联合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内在契合性,并论及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走向“自由人联合体”的当代实践。

三是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与西方共同体主义思想的比较研究。樊红敏在《流动现代性视域下的共同体——对鲍曼共同体理论的研究》一文中,以自由与安全的矛盾线索,展开了对齐格蒙特·鲍曼的共同体思想的探讨,并论述了因为鲍曼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背景,其共同体理论在价值旨归上与马克思的共同体理论有一致性内容。李峰在《构建“真正共同体”——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与西方共同体主义比较研究》一文对于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与西方共同主义的异同做了比较研究。

二、国外研究现状

其一,着眼于现代社会发展演进的社会学视角研究。德国社会学家斐迪南·滕尼斯在《共同体与社会——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中将共同体区分为血缘共同体(community by blood)、地域共同体(community of place)和精神共同体(community of spirit)三大类,并将此归功于马克思的启发,认为“只有这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现者能够使这种思想变得清楚而深刻” 。在滕尼斯的社会学体系中,“共同体”(这一概念由费孝通引入中国后译为“社区”)表征的含义是自然形成的、整体本位的;社会表征的是个人本位的、非自然的,带有目的性的人的联合,“共同体”与“社会”形成一对社会学领域研究发展问题的变量模式。“共同体”整合的是小范围的民众,而“社会”的整合范围较之更大更多;“共同体”代表古老的、传统的,而“社会”则代表新兴的、现代的。显然,滕尼斯在社会学研究领域中关涉的“共同体”的内涵和外延不同于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宏大视野,马克思把国家与社会乃至整个人类都看作是共同体的范围,两者截然迥异。

英国社会学家齐格蒙特·鲍曼在《共同体》一书中认为,在全球化条件下,政治运动和社会斗争是无处不在的。而共同体的构建只可能是一个做人的平等权利和责任,体现了确定性的安全感。“我们怀念共同体(community)是因为我们怀念安全感,安全感是幸福生活的至关重要的品质,但是我们栖息的这个世界,几乎不可能提供这种安全感,甚至更不愿做出许诺” ,但同时也剥夺了自由。确定性和自由、共同体和个体之间的冲突,永远也不可能解决。以往的共同体是“想象的共同体”(imagined community)、“表演会式的共同体”(carnival community)。而现在民族国家共同体已经失去了伊甸园式的精神家园,很像建筑学上的“全景监狱”,每一个失去隐私的个体在媒体时代监管下的国家共同体里失去自由。要厘清个体自由与共同体是否相悖的关系问题,统合伦理与政治力量,进而诉诸收入的确定性,以实现个体与共同体的双重自由。

美国哈佛大学政治学教授迈克尔·桑德尔在《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一书中,从道德主体、分配原则、社会契约等角度展开论述,提出正义应从特殊共同体或传统中人们共同信奉或广泛分享的价值中汲取道德力量,共同体的价值规定着何为正义,何为非正义。并着重阐释了共同体的交互性主体的自我观与共和制度的建构。

其二,从马克思文本中梳理共同体思想的哲学意蕴。美国费城天普大学哲学系哲学和政治学教授卡罗尔·C·古尔德在《马克思的社会本体论:马克思社会是在理论中的个性和共同体》中,对马克思《1857—1858 经济学手稿》做了深入研究,提出“关系中的个人”的核心观点,指出资本主义是如何包含人的能力的异化又包含了新的能力的发展。认为马克思著作中的一个根本问题即是个人与共同体的关系问题,是构成社会生活的基本要素,在共同体的发展中呈现相互提升关系。

美国学者肯尼斯·梅吉尔在《马克思哲学中的共同体》一文中,指出马克思的民主联合形式的共同体有三种不同概念表达:第一,作为原始联合形式的共同体是有限的、封闭的,有地域限制的前资本主义共同体。第二,民主的共同体是指无国家和社会的共同体。第三,人类作为社会性的动物只有通过共同体生存才能实现全面的自由。

日本“新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望月清司在《马克思历史理论的研究》一书中,提出了把“劳动和所有的同一性”和“城市和农村的分工”两方面的发展水平作为历史进步标准,并以异化、分工、共同体和市民社会、社会主义核心概念为线索,通过对马克思早期的分工思想和对《1857—1858 年经济学手稿》的经济分析,将马克思的历史理论描绘成一个“包含无中介的社会结构共同体→作为共同体协作和分工关系异化形态的社会→有社会回归了的自由人自觉地形成的社会” 的历史进程,即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发展的顺序是从共同体到市民社会再到社会主义的三阶段过程。望月清司论证了以市民社会为核心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其核心观点是,认为“市民社会”和“共同体”是两个逻辑上前后相继的概念,他严格地论证了本源共同体的三种类型(亚细亚、古典古代、日耳曼),强调市民社会扬弃本源共同体的内在必然性及其积极意义,并得出历史发展的脉络是从本源共同体向市民社会、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结论。

其三,微观层面上的人际交往关系研究主体间的“和谐共同体”之“主体间性”理论。受马克思的影响,20 世纪早期现象学哲学家埃德蒙德·胡塞尔(Edmund Husserl)从人的本质状态提出“作为一个个人活着就是生活在社会的框架之中,在其中我和我们都一同生活在一个共同体之中,这个共同体作为一个视界而为我们共同拥有” 。哈贝马斯提出无限交往共同体是一个自律的世界。 GZZKqau2bNxC5ScVaXZn/wr21WIhSu5gj6ToquJvCKWh7U+24rSVsnuV8pkCfib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