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意义的聚集与对“中”概念的综合把握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哲学思维与用来进行思维的语言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笔者认为安乐哲和郝大维对“实体导向”的西方语言和“过程性”的中国语言的区分的确捕捉到了中西方语言和思维特别是哲学思维中的某种细微差别。西方哲学思维的出发点是“有”或“存在”,故倾向于视一切抽象概念为“实体”,较难理解非实体但具有意义的概念,故中国哲学中一些非“实体”的概念如“气”“势”“韵”“味”“意境”之类,西方人会觉得特别难理解,因为用他们的“实体导向”语言无法说清这些概念到底“是”什么“东西”。因此这些概念在中西语言的翻译中也殊为困难,很难找到精确的对等词语来进行对译。“中”其实也是这样一个哲学概念,它并非“实体”,但却是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的概念,它的意义并非出自先天的“有”或“存在”,而是无中生有逐渐聚合凝练而成的。

笔者认为,先秦儒家典籍中出现在“执中”“中庸”“中道”等哲学话语中的“中”,已经演变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具有丰富内涵的哲学概念,这个概念聚集了“中”这个汉字在日常语言使用中的多重语义,包括它的本义和后来的各种引申义,并且被凝练提升到了最高哲学原理的高度,被赋予了“天下之大本”的哲学意义。或者我们也可以说,“中”其实不是西方本体论意义上的“概念”,而是一个多重相关语义凝聚而成的意义集群“符号”。正是由于“中”字所凝聚的各种意义之间的原始而内在的联系,使得“中”“中道”或“中庸”汇聚了深厚而丰富的哲学内涵,具有强大的象征力量。

象形是汉字的重要特征,但这并不影响汉字词汇表达抽象意义。而汉字的一个独特之处就在于,许多汉字既能代表抽象概念,又能保留其视觉形象的原始意蕴。一个用汉字表达的汉语词汇可以发展成为一个复杂的哲学概念,表达抽象的意义,但同时却仍然可以保留其原始视觉形象所带有的隐喻意义。就“中”这个概念而言,它作为一个汉字具有原始语义,不管是表示一面旗帜、一个日晷或笔和文书等,以及它的各种引申义,跟它在战国时期儒家学说中发展为一个极其重要的、内涵丰富的哲学概念,这两者之间并不存在矛盾。不仅不矛盾,它的各种原始语义恰恰可以为我们理解这一哲学概念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涵提供重要的线索。

作为儒家哲学重要概念的“中”的抽象意义,并不是独立于日常语言中作为常用词的“中”的各种一般语义之外的。“中”这一哲学概念与自然语言中“中”字的多重语义之间存在着微妙、深刻、内在的关系。然而,人们在研究或理解儒家哲学的“执中”“用中”“中道”“中庸”的内涵时,往往只关注其中的一重语义,即“中间”“折中”。而实际上如前文所述,“中”字在日常使用中还有其他多重语义。仅从一重语义来解读儒家“执中”“用中”“中道”“中庸”等中道论思想,往往既不全面,也不准确。因此,很有必要综合“中”这个词在普通语言中的各种不同但又具有内在联系的意义,对“中”的哲学意义进行综合的阐释和系统的把握。

早期儒家哲学中的“中道”或“中庸”与亚里士多德的中庸之道确有某些共通之处。亚里士多德认为,美德可以被定义为一种与选择有关的性格,即在过与不及两者之间总是选择一种均值。而孔子也认为“中庸”是一种“至德”,也认为过犹不及。然而,由于“中”字的多义性及其丰富的历史背景,儒家的“中道”所蕴含的丰富内涵远不止于这样一种中庸之道。儒家中道论的“中”聚集了“中”字本来就具有的多重语义。作为名词,它聚集了“中心”“内心”“内在”的含义;作为动词,它聚集了“击中”“中节”“切合”等含义;作为形容词,它有“中等”“平均”“适度”等义,在其发展过程中还整合了“公正”“公平”“正确”等语义,具有正确性和适用性的引申意义。要完整全面地理解儒家中道哲学的深刻内涵,就必须对“中”这个概念中所聚合的这些不同的语义以及这些语义之间的内在有机联系进行综合的诠释和阐发。

在这样一种综合的诠释中,“中”作为哲学概念就不仅意味着一个中等平均的值,或者只是一种不偏不倚的调和的立场,它还意味着忠实于内心的真诚,意味着实事求是面对现实、注重实际的实践智慧,还意味着公平、正直和正义的原则。“中道”哲学是一种极高明的智慧,它意味着在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协调、主观与客观整合的动态过程中探寻正确的道,在协调和平衡不同的或对立的因素的过程中依据具体的对象、环境和时势聚焦思想和行动的立足点,等等。然而,重要的是,尽管“中”与“中道”聚集了多重语义和丰富的内涵,它在儒家哲学中却已凝聚成了一个始终如一、一以贯之的“中道”传统。“中”与“中道”作为儒家学说在哲学层面最重要的范畴,不可被消解或解构。因为它是儒家哲学思维的立足点,也是儒家哲学的特色之所在。正像“本体”与“本体论”概念是西方传统哲学的立足点与特色之所在一样。

总之,聚集了多重语义而又统摄为一的“中”概念,是儒家哲学思维的根本范畴。“中道”不仅是儒家学说的基本哲学方法论,也是儒家实践理性精神最鲜明的体现。它贯穿于整个儒家学说的方方面面,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同时它也是儒家最高政治原则和儒家君子的极高道德境界。

在本书后面的章节,我们将深入讨论“中”和“中道”的哲学的内涵及其在早期儒家学说中的具体呈现,描述“中道论”哲学传统发展演进的历史过程,并分析其在各种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和影响,进而讨论其在理解当代中国社会文化方面的现实意义。我们也会讨论“中道论”哲学在解决人类普遍面临的一些哲学问题方面的价值,以及它可能对世界哲学做出的贡献。

但首先,笔者想先在这里就新发现的“清华简”《保训》篇做一个简短的讨论,以说明笔者上面对“中”作为一个聚合了多重语义的哲学范畴的综合理解把握,也可以通过对新发现的《保训》文本的分析解读来加以验证。《保训》全文共约 140 个汉字,全文如下:

“惟王五十年,不豫。王念日之多历,恐坠宝训。戊子,自靧水。己丑,昧爽……王若曰:“发,朕疾捷甚,恐不汝及训。昔前人传宝,必受之以詷。今朕疾允病,恐弗念终,女以书受之,钦哉,勿淫!昔舜旧作小人,亲耕于历丘,恐求中,自稽厥志,不违于庶万姓之多欲。厥有施于上下远迩,迺易位设稽,测阴阳之物,咸顺不逆。舜既得中,言不易实变名,身滋备惟允,翼翼不懈,用作三降之德。帝尧嘉之,用受厥绪。呜呼!发,袛之哉!昔微假中于河,以复有易,有易服厥罪。微无害,迺归中于河。微志弗忘,传贻子孙,至于成汤。袛备不解,用受大命。呜呼!发,敬哉!朕闻兹不久,命未有所延。今汝祇服毋解,其有所由矣。不及尔身受大命,敬哉!毋淫!日不足,惟宿不详。”

尽管对这段竹简文献中的不少文字的解读,专家们还有许多分歧 ,但文本的大致意思还是清楚的。它讲述的是年迈的周文王病重在床,认为自己将不久于人世,担心古代圣王传授下来的“宝训”会丢失,于是把太子发(也就是后来的周武王)召见到身边,给他做最后的交代。在这段临终谈话中,“中”这个词被提及了四次。

首先是文王告诉王子发说古代圣王舜早在尚未成为天子时就“恐求中”,这一方面说明“中”很重要,同时也表明“中”其实并不是个现成的东西,所以需要诚惶诚恐地去探索,去寻求。那么怎样去寻求这个“中”呢?首先需要“自稽厥志”,也就是说首先要考察自己内在的心志,真诚面对自己的内心,因为“中”本来就包含未发之“内心”的语义。但是同时,他又不能只从自己内心出发,他还必须“不违于庶万姓之多欲”。这说明,“中”只能通过既忠实于自我内心之志,又顾及他人及群体之欲的主观与客观双向辩证互动过程中来寻求,或者也可以说,这个“中”是舜与他的人民之间的一种主体间的交流与建构。文王还提到,这个“中”应该可以“厥有施于上下远迩,迺易位设稽,测阴阳之物,咸顺不逆”。所谓“施于上下远迩”,似乎表明为了保持这个“中”,或曰使这个“中”具有合法性,它必须能够实施于上下远近的人。也就是说“中”作为中心的合法性是由围绕着它的上下远近的外围所决定的。这似乎提示王者作为政治权力中心的地位乃是建立在包容上下远近的人民的利益和诉求的基础上。文中还提到所谓“易位设稽”,也即通过与别人换位思考的方法来设立原则与标准,这与后来《大学》《中庸》里所说的“絜矩之道”的含义是一致的,表明“中”的标准是在自我与他人相互对待、换位思考中才能建立的。文中还提到“测阴阳之物,咸顺不扰”,“阴阳”一词在先秦文献中有时就是代表自然界,这表明“中”的确立也不能只从人类自身出发,还要兼顾自然,使人类社会与自然世界之间保持和谐关系,“咸顺不扰”。在这之后,文中说“舜既得中”。由此可见,“中”是政治上的中正之道,需要在自我内心和外在社会的协调互动中去寻求,得到“中”坚持“中”才能成为合法的政治中心,而“中”的合法性又恰恰在于它不违背人民的欲望诉求,能兼顾上下远近的利益,体现正义和公平,并且能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舜就是这样才“得中”的。这与《中庸》里所说的“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是完全吻合的。

《保训》的后半部分,文王继续向王子发讲述了一个古代政治领袖如何运用“中”的原则在现实中解决政治冲突的故事,表明“中道”在政治实践中的运用。这个故事中的政治领袖名叫“微”,专家认为他就是殷商王朝的一位先祖上甲微。《保训》说上甲微借助“中”的原则(“假中”)成功地解决了与黄河流域一个名叫“有易”的古老部落之间的矛盾冲突,文中没有进一步具体讲述这件事的细节,但指出其结果是让有易心悦诚服承认自己有错(“有易服厥罪”),同时上甲微也没有去损害有易的利益,而最终黄河流域的人们却都归顺了“中”(“归中于河”)。上甲微把这件事记在心里永志不忘,并把这种“中”的精神传给子孙后代。最终,上甲微的一个后代汤得到了天赐的“大命”,成为商朝的创始人。这个故事同样也生动地表现了我们在前面已经初步涉及的“中”与“中道”的精神,“中”作为政治中心的合法性就在于其能够以公正之道使人心悦诚服,能够兼顾包容他者的利益和诉求。

尽管学者们对《保训》文本中一些具体词语和句子的理解和阐释仍然存在不少分歧,但笔者认为,本文中的“中”与《论语》《尚书》中所谓“允执厥中”的“中”一样,已经是一个高度抽象或符号化的概念,代表的是一种抽象的“道”,而不是某个具体的东西。同时,只有对“中”这个字的多重语义综合把握,我们才能全面深入理解“中”这个概念的丰富内涵和意义。 laMJ0uNBIkikhjVqqnbK52QdcD4coPF9EpQYbMFh7bbV33f032saWAd/tloAZAT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