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中”字的语源学考察

“中”这个字在现存最早的中国古代文本中已经出现。在现存商代甲骨卜辞文本里“中”字经常以几种略有不同的书写形式出现 。在现存的商周青铜器铭文中“中”字也出现了 304 次 。大致来看,这个字以几种稍微不同的变形出现在这些早期文本中,如图 1 所示。

图 1“中”字在甲骨文和商周金文中的一些不同字形

大多数古文字专家们倾向于认为,图中这些象形文字只是同一个汉字的不同书写形式,这个汉字就是“中” 。根据这个字出现的上下文,我们可以发现,“中”字在这些最早的古代文本中已经是一个可以被用在不同的上下文中表达不同含义的多义词。有时它似乎指的是一面旗帜,有时它意味着中间,有时它意味着中午,它也可以出现在人名或地名中。但是即使是今天的专家们,对这个字本身最初确切含义到底是什么的问题,也还是存在不同的看法 。由于最早的单体汉字大多是象形文字,所以“中”字最初很有可能是指一个具体的、有形的物体。但对于“中”字所代表的最初对象究竟是什么,研究者们的认知和解释却大相径庭。以下是对这个问题的一些主要看法:

著名古文字研究专家唐兰先生认为“中”字最初就是一个表示一面旗帜的象形文字。他在《殷墟文字记》一书中详细辨析了这个字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各种不同的变体之间的关联,然后分析指出,“中”这个字最初的本义就是一面旗帜的图像,上面和下面往往装饰着一些飞动着的飘带。有时表示这些飘带的笔画可能被省略,那么图像就会非常近似于这个字后来的标准书写形式。旗帜是古代部落的象征。当遇到重大事件,如军事行动或宗教活动时,旗帜就被竖立在一个开放的土地上,标志为部落聚集的中心,部落成员就会从不同的方向来这里集中。唐兰先生说:

余谓中者最初为氏族社会中之徽帜……古时用以集众。周礼大司马教大阅,建旗以致民。民至,仆之,诛其后至者,亦古之遗制也。盖古者有大事,聚众于旷地,先建中焉,群众望见中而趋附,群众来自四方,则建中之地为中央矣。列众为陈,建中之酋长或贵族,恒居中央,而群众左之右之望见中之所在,即知为中央矣。然则中本徽帜,而其所立之地,恒为中央,遂引申为中央之义,因更引申为一切之中。后人既习用中央等引申之义,而中之本义晦。

唐兰先生的观点在现存甲骨文献中似乎可以得到一些支持,因为在现存的甲骨文献中有不少“王立中”的记载 ,似乎表明“中”代表着一个具有政治中心的位置。

但是对这字的本义,其他学者也有一些不同的解释。有的学者认为“中”这个字在上古文献中的不同书写形式可能有不同的图形起源。例如,一些研究人员认为,“中”这个字的几种不同的写法不一定都是指氏族的旗帜,有的可能是源于古人用来测量日影以定节气,或者测量风向风速以观气象的仪器 。近年来随着新发现的“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保训》篇的公布,关于“中”字本义的讨论再次升温。因为在这篇新发现的据说是周文王的临终遗嘱的神秘文献中,“中”这个字被提及了四次。这篇本献里的“中”究竟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还是仅仅指一个有形的物体?学者们对此意见不一。在那些相信“中”是指某种具体物件的人当中,有的人认为“中”可能是用来测量和标志地中的土圭和旗表 。也有人引用章太炎的观点认为这个字的字形可能就是书写用的笔和典册合在一起的会意,“中字从丨,谓以笔引书也;从囗,谓书袠也”,“中”象征着官方的簿书,“允执厥中”意即掌管官府里的图籍簿书 。因此,“中”最初可能只是指一些非常重要的官方文书,尤其是与刑法相关的文书,或即《尚书·吕刑》所谓“刑之中”。

尽管我们也许很难确定“中”这个汉字最初产生时的绝对准确的本义到底是什么,但是“中”这个常用字在后来自然语言中的语义还是很清楚的。“中”字无论在古代汉语中还是在现代汉语中都是个多义词,在其出现的不同上下文里呈现出相应的不同语义。这些不同的语义与后来作为哲学概念的“中”关系密切的义项大致可以归纳为如下这些方面:

“中”指与外在相对而言的内在,引申为指内心。汉代许慎《说文解字》对“中”这个字的字义的唯一定义是:“中,内也。从口、丨,上下通。” 从这个语义进而引申用来表示人的内心、内在情感心灵,本性,或最真实的自我等语义。如辜鸿铭所说,“中”是“我们真实的自我或道德存在”,“我们的中心内在自我” 。在先秦文献中,“中”也常指人的主观内心世界或内在精神。例如《大学》在讨论“正心诚意”时说:“诚于中,形于外。” 又如《礼记·乐记》所谓“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左传》所谓“信不由中,质无益也” 等都是。因此“中”经常与“心”复合为“中心”,指人的内心、内在的真实的自我。这就是为什么《中庸》在开宗明义第一章就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新发现的“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中也有一篇名为《心是谓中》的文献,可以进一步证明“中”与“心”相关的语义联系,其中说道:“心,中。处身之中以君之,目、耳、口、肢四者为相,心是为中。” 《逸周书·武顺》曰:“天道尚左,日月西移。地道尚右,水道东流。人道尚中,耳目役心。” 可见,古人认为人道所尚之“中”,也可以理解为就是“心”。此外,我们也可以从“忠”这个汉字上看出“中”与“心”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的蕴意。“忠”的本义是指内在的忠实和真诚。内尽其心而不欺,言行出自于心,谓之“忠”。它由“中”与“心”两字复合而成,恰表明了这两者之间密切的语义关系。所以《大戴礼记》记载,孔子曾经说过,“知忠必知中”,“内思毕心曰知中”

另一方面,“中”字还既可用作动词,也可用作形容词。当用作动词时,“中”读第四声,意思是准确地达到了预定的目标,或成功地做成了某事,或做了完全正确的事,或说话说到了点子上。例如,箭射达了预定目标被称为“中的”,科举考试成功曰“中举”。在现代汉语里“中”也可以用作动词后面的补语,例如“击中”“射中”“看中”等,表示一个动作已经成功地达到了应有的目标。“中”的这一语义进一步延伸为形容词用法,用来描述事物的正确性、恰当性和正义性。例如在《论语·先进》篇中孔子曾经说过,“夫人不言,言必有中”,又称赞弟子子贡“亿则屡中”。《荀子·儒效》说:“凡事行,有益于理者,立之;无益于理者,废之。夫是之谓中事。凡知说,有益于理者,为之;无益于理者,舍之。夫是之谓中说。” 可见所谓“中事”就是正确的、合理的事,“中说”就是正确的、合理的言说。“中”字也可与其他词复合为形容词表示言论和行为的正确恰当,如“中肯”“适中”等。因此“中”字包含有效、正确、正当、适用等语义,表示在实践中有用和可行,比如说某种方法、理论、技术甚至某个人“中用”。在今天中国北方的某些方言中,人们仍然用“中”来表示肯定和接受,与说“好!”“行!”“OK!”等意思十分相似。在这一层语义中尤其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正确”和“有效”二者在“中”的语义中是合而为一的。

当然,“中”还有与“两端”相对而言的两者之间、中等、平均等语义。与大和小相比,“中”指不大不小的中等。与左、右相比,“中”指不左不右的折中。与激进、保守相比,“中”指稳健改良。与极热和极冷相比,“中”指温度适中,等等。一般来说,“中”作为与“两端”相对而言的中间值,代表的是一个相对平衡和均匀的度。这一语义进一步延伸用来表示矛盾对立面之间的折中,对立的事物或矛盾因素之间的平衡状态。由此进一步引申为“中立”“不偏不倚”。由于“中”意味着不偏向于任何一方,因此“中”也获得了“公平”“公正”的语义。

“中”还有指代政治中心或最高权威的语义。我们前面已经提到,“中”字的象形起源可能是指一个氏族或部落的徽帜,用来标记氏族或部落成员集会的中心地点。作为一个中心,“中”是与边缘相对而言的。同时部落徽帜也是权威的象征。因此在某些情况下,“中”作为中心的意义并不局限于地理意义或空间意义上的中间、中央,它往往还具有政治权威的意义。正因为此,在古代文献的训诂中,“中”和“极”这两个词又可以互训。“极”有“最高”“最大”“顶点”的意思。而在某些特定的文本里,“极”恰恰又可以训为“中”。例如在解释《尚书·洪范》“九畴”中的“皇极”这一范畴时,据传是汉代孔安国的“孔传”曰:“皇,大也;极,中也。”唐代孔颖达进一步解释:“极之为中,常训也。” 因此,“皇极”就是“大中”,它是《洪范》“九畴”中最重要的一畴,代表着君主的最高原则。“中”因此具有“极”的语义,意指政治上的中央或权力核心之所在。所以“中国”这个词在古代也不仅仅具有地理学意义上的“国之中”或“中原地区”的含义,实际上具有某种政治权力合法性和政治文化中心的意味。

以上“中”字的这些重要语义在古代汉语的日常使用中都已存在。在下面的讨论中我们将会看到这个词的这些常用语义逐渐聚集在一起,演变成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概念,在早期儒家学说中具有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探究、发现和掌握“中”,坚持贯彻“中道”原则,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成为被反复强调的一件要务,并在后世儒家学者的学说中得到持续的讨论和提倡,形成了“中道论”这一代表儒家哲学的本质特征的悠久传统。而“中”与“中道”的深刻而复杂的哲学意蕴,跟“中”这个常用自然词语所具有的多重基本语义是密切相关的。正是这些不同意义的聚集,赋予了“中道论”以独特而丰富的哲学意义。 xKaUIyrAMhwF7dUBgwiASzrBCeqJHXir2w7z7T0XcYyJpF3vEdqtfOhSx+7WuTz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