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概念的界定与研究思路

一、概念的界定

由于本项研究所讨论的是,在一定时间段内以豫北地区宗族与地方社会为研究对象的一项区域社会史研究,因此有必要对本研究中的一些基本概念作一基本界定,以利于本研究的开展。

1.“明清以来”

本研究所指的明清以来,时间起止主要是从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王朝的洪武元年(1368)至今。但有时为了保持叙述的完整性,本研究适当上溯至宋元时期。

2.“豫北”

豫北地区,如前所述,位于河南省的西北部,从广义上来说,大致为河南省黄河以北地区,包括现在的安阳、新乡和焦作地区;从历史上说,即清朝时期隶属于河北道的彰德、卫辉、怀庆三府。出于资料以及技术上的考虑,本研究以明清时期豫北地区的卫辉府为中心,包括汲县、新乡、获嘉、辉县、淇县、滑县、延津、浚县、封丘九县。其中原属河南开封府的延津县、直隶大名府的浚县、滑县,在雍正时期归卫辉府管辖,同时将卫辉府胙城县裁省;乾隆时期,开封府的封丘县、归德府的考城县归卫辉府管辖;光绪初年(1875),卫辉府又将考城县分出。故本研究以卫辉府所领九县为研究对象,当然由于研究的需要,有时还将适当涉及彰德、怀庆二府。

3.“宗族”

在宗族研究初期,学术界一直将宗族与家族互相混淆,互为混用。但近年来,学术界虽然对家族的定义还有所讨论,但对宗族的界定已基本上无异议。我们认为,宗族是由共同祖先界定出来的父系群体,也有出于利益的考虑,同姓外同宗的结合。正如常建华所言:“宗族,既包括内部系谱关系较清楚的‘宗族’(lineage),也含有松懈的同姓继嗣群体‘氏族’( clan)。” 还需指出的是,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宗族在上古、中古以及近世有着不同的含义、功用,本研究所要探讨的主要是在中国近世以来、宗族庶民化时期,有关宗族与地方社会的一系列问题。

4.“地方社会”

本研究所讨论的地方社会,指的是长期以来人们在其所在区域中共同生产生活的、与人的活动最息息相关的基层社会。当然,由于中国传统社会基本上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乡村社会,本研究的研究重心选择在乡村社会当中,并适当延伸到城镇中去。

二、研究脉络与创新

在过去的宗族研究中,一些学者认为宗族作为中国宗法制度下的血缘组织,是从上古、中古一直延续至近世的,具有一定的连续性。但豫北地区的宗族,却更像是在明清时期地方社会变迁中基于某些需求所进行的重新建构,是新兴的制度和组织。因此,本项研究的进行,选择在地域社会的具体情景中,综合运用包括地方志、家谱、碑刻、文集等地方性资料以及官修正史资料,去解读当地的宗族与地方社会。本书在研究方法上,是一项实证性研究,为了研究需要,也会借鉴社会学、人类学的研究理论和方法。当然,本研究是坚持历史学本位的一项研究,在问题的意识、资料的选择与解读以及分析的方法上,依然是历史学的视角、取向和分析方法。

基于前文有关区域宗族的学术史回顾,受前贤宗族研究理论和方法的启示,本研究意在通过长时段的考察,将历时性与共时性结合起来,以豫北宗族为视角,去了解基层民众的物质与精神世界,进而呈现出明清以来国家与地方社会复杂的关系。

本书研究的结构框架如下。

第一章绪论部分,介绍选题缘由与意义,并进行有关区域宗族的学术史回顾。回顾中重点关注的是在宗族研究中问题意识的演进和研究理论方法的更新,另外对本研究中的一些基本概念进行界定,并指出本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主要介绍豫北地区宗族构建的背景、动因。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介绍明清时期本地区生态环境、农业开发、人口增减以及经济商业情况;第二,以辉县百泉书院为中心,论述本地区理学的发展兴盛,重点介绍明末清初当地大儒孙奇逢的理学思想以及对当地的影响;第三,由于国家力量的介入,豫北逐渐尊崇儒教,限制佛道等教。尤其是国家推行科举制度作用,在其作用下,当地士人群体逐渐显现,最终“上下合力”,通过加强宗族建设,实现对当地伦理秩序的整合。

第三章讨论豫北宗族的发展历程和移民宗族。首先,概括总结明清以来豫北宗族的发展历程。其次,重点关注在豫北宗族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两种移民宗族,即山西洪洞移民宗族与军户移民宗族。以豫北谱牒为中心,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继续阐述“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传说,探讨传说背后的原因;接着论述豫北宁山卫军户的演变以及和宗族的关系。

第四章阐述豫北宗族的组织化建设,包括对当地祠堂、家谱、祭田和族规的具体研究,重点关注其地方性的特点。

第五章探讨豫北宗族作为国家和地方社会的中介,如何成为国家控制乡村基层社会的代言人,同时又是地方社会利益的维护者。而宗族内的精英人物,如何利用当地的物质和文化资源,在地方公共事务中发挥作用。在地方发生动乱时,这些宗族内的精英们又是如何组织族人、乡民进行自卫的。在清朝中后期,豫北社会中非正统社会组织群体是如何产生的。宗族内部士绅如何响应朝廷号召,组织团练、修筑寨堡抵御这些非正统组织的侵袭的。在抵御过程中,士绅群体又是如何逐步壮大,并同朝廷政府进行对抗的。

第六章梳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豫北宗族发展的历程,探讨改革开放后豫北宗族得以复兴的原因。详细论述豫北现代宗族与传统宗族的区别与联系,指出豫北现代宗族对现今社会的积极与消极作用,同时,为豫北宗族在现今社会的健康发展,寻求应该采取的政策与措施。

第七章对本项研究做一总结。阐述明清以来豫北宗族的出现与发展,乃是在具体历史情境中,通过国家的力量和当地士绅的努力而逐渐成长起来的,这其中包含了国家中央政权、地方政府、地方士绅精英以及普通民众等种种力量的博弈。此外,进一步对本研究做出思考,指出本研究未有详细论述的地方,以有利于本研究在今后的进一步探讨。

综上所述,本研究所展现的是一个地区的宗族社会史研究,希望为宗族史研究再增添一个地区的例证,以丰富对宗族史,尤其是对北方地区宗族史的研究。本研究力图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已有研究有所补充与突破。第一,在明清大历史背景下,结合豫北地区自身的历史发展脉络,详细阐述豫北宗族构建的背景、发展历程以及组织化建设过程。特别是从社会史与文化史相结合的角度,详细阐述了豫北理学社会化的过程以及其在构建豫北宗族中的作用与影响。第二,立足于前人的研究,结合豫北地方文献,进一步揭示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传说;从地域社会与宗族个案角度出发,展现出明代卫所军户宗族发展演变之全貌。第三,全面阐述豫北宗族作为国家与地方社会的“中介”,在地方各项事务中所起作用。第四,对于清中后期豫北地区天理教等非正统性宗教组织活动频繁的缘由,我们必须将其置于当地特定的历史时空脉络下来找寻根源。第五,全面探讨豫北现代宗族的发展及其作用,对豫北现代宗族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并寻求对其应采取的政策与措施。由于我学识有限,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批评指正。 RZfJrrapVWsHtw1MCW04Lis9qBFzlS1StaEnTSIDisugCA8vqZyIcSD0yKg7a85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