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仁学真谛:窄路中的生存与美德

孔子的仁学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开始,人的内在潜力处于沉睡状态,人人皆为小人,所谓小人,就是内在的人很小。“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所谓“硁硁然”,就是不依环境、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这说明如果我们“志于道”,依真理的道路前进,在理论上可以实现外在的人与内在的人的一致,也就是“大人”。但这条道路,其实并不易行,在《新约》中被称之为“窄路”,需要具备智慧、毅力和勇气,方能通行。

孔子的仁学可以归纳为三十个字,即“志于道、兴于诗、据于德、立于礼、依于仁、辅于友、敏于行、合于爱、游于艺、成于乐”。具体而言,孔子认为,人需要做到“志于道”,即人的发展之路具有共性,“吾之道,一以贯尔”;“兴于诗”,依自己的兴趣、爱好来设计自己的人生路径;“据于德”,道德能够让我们始终如一,不离不弃;“立于礼”,让我们将不可能实现的目标化为点滴的日常行为,这是我们能够实现“大人”目标的唯一路径;“依于仁”,时刻关注自己的外在的人与内在的人的统一,这是我们修正我们的道德、我们日常行为的基本原则;“敏于行”,力行谓之仁,自我潜力的开发是一条窄路,唯有不纠缠于细枝末节,迅速地通过,我们才不至于被各种压力、欲望压垮;“辅于友”,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德不孤,必有邻,志同道合的朋友让我们能够互相鼓励、互相激荡,让我们在窄路上不至于压力过大;“合于爱”,对父母的孝,对兄弟姊妹的悌,对朋友的义,对陌生众人的爱,对敌人的“以德报怨”,在爱中,让我们的能力不断地寻求自我突破;“游于艺”,我们毕竟生活于世俗的生活之中,我们的专业是我们立足之本,既延续我们的生存,也承载着我们的发展;“成于乐”,我们的成功并不全是苦难,愚公移山,最后是众志成城,并非一己之力,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我们可以快乐地成就仁学。

正是在这些智慧思想的指导下,美德的作用被揭示出来了。美德的作用并不是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或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功利交易,而在于“认识我自己”,在人的潜力发挥过程中,人需要各种品格,如“立志”,需要有“仁、知、信、直、勇、恭、慎、刚、毅、木、讷、诚、忠、恕、孝、悌、义、智、好学、中庸、以德报怨”等美德。其中,“仁、义、礼、智、信”被中国传统社会称为“五达德”。在孔子的仁学中,这些美德的基本逻辑是这样的,“十五而志于学”。首先需要“立志”,即“志于道”,这是非常重要的,这里的“道”就是上面所讲的关注于人的力量之源的发展,这是根本,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然后是“志于学”,学习各种“文”理,也就是学习前人各种智慧结晶,如“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了解自己,发现自己的兴趣与爱好,这是人的立世之本;在此基础上,向外扩展,既照顾好自己,也能够照顾好自己最亲密的人——父母,那就是“孝”,或者和自己有血缘关系的平辈,能够做到像哥哥照顾弟弟一样地处理兄弟姊妹之间的关系;那就是“悌”。这是人的能力扩展的第一步。正如《论语》开篇所讲:“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然后扩及自己周边认识的人,那就是“义”,再之后是不认识的人,那就是“泛爱众”“爱人”,最后是能够正确对待你的敌人和对手,即“以德报怨”。这样,在“美德”的基础上,人的能力就实现了逐步地扩展。

“厚德载物”是人成长的必然途径。“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德”需要和日常行为规范结合在一起。正如孔子讲的,德需要与“礼”,即与人的日常行为规范相结合;德如果不与“礼”相结合,就会走向反面。同样,德还需要与“好学”相结合,否则,也会走向反面。

美德的思想在各个文明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在西方传统中,美德也处于基础的地位。美德(virtue)的拉丁文词根是vir,意思是“man”(人),意即一个真正的人。所以,美德的本意是“manliness”,即男子气概、力量和勇气。美德是一种修养,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由后天的学习和感悟得来。在人类社会的历史长河中,美德总是闪烁一种奇特靓丽的光芒。外在,如肤色、美丑、贵贱、贫富、宗教、性别、家庭、出生等,都不是衡量一个人真正价值的标准。只有美德,代表人永恒的价值。

古希腊文明将人理解为神与人的结合,如希腊神话中的英雄阿喀琉斯(Achilles)、奥德修斯(Odysseus)、赫拉克勒斯(Heracles)等。在古希腊的思想中,人与神的属类是共同的,人也具有无所不能的神性。因此,人存活于世上的最大意义是如何在人性的基础上,将人的神性释放出来。古希腊人认为十种美德是人所必须的:(1)智慧:智慧是最重要的美德,这种美德引导其他美德;(2)公正:公正意味着尊重所有人的权利;(3)坚韧不拔:能使我们在面对困难时做我们应该做的;(4)自我控制:克制自我的脾气,节制自身的欲望和激情,并去追求平静的、合法的、适度的快乐;(5)爱:爱远远超越了公正,爱在给予而公正却在要求,爱是为另一个人做出牺牲的良好意愿;(6)积极的人生态度:如果你对人生持有消极的态度,那么你会成为自己和别人的负担;(7)勤奋工作:在人的一生中,工作没有替代品;(8)正直:正直坚持了道德的基本原则,忠于我们的良知,信守诺言并维护我们的信仰;(9)感激:感激常常被描述为生活的秘方,它提醒我们——喝水不忘挖井人;(10)谦逊:可以被视为整个道德生活的基础。古罗马共和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西塞罗曾说,人与神有三个方面是共同的,一是理性,二是灵魂,三是自然。在这个意义上,古希腊、《圣经》、孔子的仁学的思想并无二致。

近代,莎士比亚认为人应该具备如下十二项美德:公正(Justice),正直(Verity),节俭(Temperance),镇定(Stableness),慷慨(Bounty),坚毅(Perseverance),仁慈(Mercy),谦恭(Lowliness),诚敬、虔诚(Devotion),忍耐(Patience),勇气、勇敢(Courage),刚毅(Fortitude)。近代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三杰”之一富兰克林,在其《自传》中对自己提出了十二个要求,便是人自律的十二个美德。

自此,美德成了各个阶段社会伦理的基础。古希腊雅典共和国的生命力在于公民的美德和睿智;中世纪教会统治在于在世俗社会建立上帝之城,让善良、勇敢、有坚定信仰的基督徒来改变世俗之城;近代亚当·斯密基于分工培养人的美德,改变了古希腊以来形成的人在政治社会成长的传统,建立了人在分工与交易中发展的基于财富的社会发展模式。社会制度的变迁源于对美德的认识。 9oWZk1ffeKXrK7qpm8FIitHYG4vSjJmIhtsx7pHvQfWFzMoN19KGNe/flVu3UyM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