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本篇的解释中,可以看到《学而》篇层层递进,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概括介绍了“仁学”,指出人具有与生俱来的使命,那就是自身的发展和人格的成长。因此,“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指出人的发展是一个递进的过程,从“学而时习之”,到“有朋自远方来”,再到“人不知而不愠”,层层递进,都围绕着人的发展,这也是应变社会挑战的方法。
那么,这种人的发展的始点在哪儿呢?孔子认为,这种始点是人的初始状态,由此而提出“有教无类”的思想。人无所谓贵贱、高低之分,真正的差别在于后天的培养。因此,人的发展的始点在于“小人”,与此相对应的是“小学”。
人成长贵在“好学”,这是一种生活规范的重建,其基础在于“道德”,“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道德和诚信是指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真诚地面对自己,而非以非诚信、投机的方法来获得利益,非诚信则与仁背道而驰,巧言令色,鲜矣仁!
但是,面对不同的社会状况与压力,可能表现出来不同的结果,这就需要根据不同的状况做进一步的讨论。因此,自身的不断反省是提升自身能力的必要条件,而反省的内容是“与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而“习的内容”很重要的方面是参与“政治”,能够实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道德的遵循是有顺序的,是一个不断循序渐进的过程,“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遵循着孝——悌——严谨可信——博爱——学文的路径。由此经子夏的归纳指出这种好学并不是一种形式意义上的,而是实质意义上的,“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这种好学的沉淀,就构成“君子”,因此,君子是一种人格的形成,是“厚德”的表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君子是“好学”的产物,并非天生或是其他因素的产物,而好学的内容是“主忠信”,广交良师益友,“无友不如己者”;同时,能够反省,“过,则勿惮改”,知道变化、进退。既然道德在个人的成长中是如此重要,那么,道德应该如何来理解呢?孔子指出,道德是长远思虑的产物,而非短期功利的要求,“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美德的重要性还在于它决定了为政的高度,正如“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既然“好学”指向了道德,而道德又那么重要,那么,如何实践这种好学和“美德”呢?首先,好学表现于“志”与“行”,“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在于日常生活中的礼,“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即将“志”化为每天的行,将志向化为点滴的行动,这是仁学行动的根本策略。同时,行动需要根据具体的环境、压力作恰当的权宜变化,即“义”,“义”是仁学中最不容易把握的,因此,本篇提出了一个简便的方法,对于初学者而言非常容易掌握的方法,即用道德、静态的方法来初步掌握,用“信”与“恭”来代替复杂的“义”与“礼”,即有子讲的初步、简便的方法,“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正是上述对“好学”含义的阐述,由此而得出“好学”的基本含义,“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好学在于衣食住行的关注和内在规律的探寻,在于将之贯穿于自身的行为之中,按照固有的、内在的规律来安排自身的生活,然后实现自身的“正向”“向上”成长。
实现了好学的结果,就具有了应对变动社会强大的抗压能力,能够实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甚至是“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短期的、功利性的评价让位于长期的、整体性的认识。强大的人格开始形成。这样,假以时日,蔚为大观,正如诗经所去“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正是描绘这种状态。变动社会通过人的自身的内在改造,化为内在的动力,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功用就显现出来了。
因此,本篇的总结是“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是对好学的总结,也是对人的根本认识。孔子对人性的认识并未按善恶来进行评判,在《论语》中孔子对人性的认识从原来的由话语来判断人,到后来的由行动来判断人,对人进行“小人”“中人”“大人”的分类,是按照人的成长过程来进行认识的,而非由善恶来进行认识。
明代的心学大师对人性善恶有四句非常经典的阐述:“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更是非常明确地指出了善恶并非人的本性,而是人的成长方式的安排,依性善抑或依性恶来进行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