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绪论
《论语》要义:变动社会的生存逻辑

中国的现代化面临着伦理价值的缺失,传统中支持人们的世俗信仰:儒家思想在现代的巨大改革社会条件下,其固化的思想无法支撑其多样性的诉求和多变性的社会要求。《大学》所提供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单一模式无法适应市场经济功利主义的“短平快”。

其实,这种礼乐崩坏的现象在两千五百年前的中国就上演了,但其成就了中国思想史上空前的繁荣,后来人们思考的问题,在那时已被诸子百家所涉及。当时的诸子百家纷纷提出各自安身立命的解决之道,形成了“百家争鸣”的文明奇景,这是中华传统中的一个思想顶峰。礼乐崩坏之下,却奠定了后续两千多年中国传统的精神脉络,这不能不感叹思想力量的强大、真理光辉的耀眼。

孔子的仁学无疑是最为耀眼的思想之光。孔子所创立的儒学影响了后续的中华传统,甚至对整个东亚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探寻孔子的仁学思想,对于如今依然具有强烈的指示、借鉴作用。《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认为可以最迅速、最全面掌握孔子仁学思想的指南。从《论语》上探寻现代危机和问题的答案、从孔子对大变动社会的回答来审视当下社会,无疑让我们再一次站到巨人的肩膀之上,能够拨开层层迷雾,看到远方光明的曙光。

本书的缘起是全校研究生研修的“论语要义”的课程。作为“叩其两端而竭焉”的孔子仁学具有完整的思想体系,而孔子门生编辑而成的孔子与其门徒的语录体著作《论语》也应反映其完整的思想体系。2012年笔者在授课的基础上完成对《论语》119处“仁”的解释,写就《仁的价值与时代精神——大变动时代的生存之道》,指出仁学思想作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一种体系化的思想表达,归纳为“志于道、兴于诗、据于德、立于礼、依于仁、敏于行、辅于友、合于爱、游于艺、成于乐”。仁学作为一种体系化的思想和人的全面发展,要达到“仁”的要求,并非易事,需要根据不同人的禀赋、性格,以及不同的兴趣、爱好,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环境下,做灵活的变通。因此,孔子鼓励学生们“各言其志”,鼓励学生们根据自身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成长路径”,“因材施教”成为其仁学思想的突出特点。做应该做的事情,做正确的事情,这就是“义”,它是“仁”的实践。没有“义”的支持,“仁学”思想就无法落地,无法化为实践。因此,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中,“仁”演变为“义”,“君子义以为质”,“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于比”。在实践中,“义”成为核心,成为“仁”的体现。正是基于“义”的重要性,2015年笔者完成了《仁者无敌:仁的力量——大变动社会的生存之道》(人民出版社)。而完成“仁与义”的单独考察后,重新解释《论语》的条件就成熟了。

两千多年以来,对于《论语》的体系性有很多的研究和考察,但是均未能有充分的说服力。本研究运用法律的目的解释和整体解释的方法,来对《论语》进行整体性、法典化解释。《论语》20篇有严格的逻辑体系,是以孔子的仁义之学为核心思想编辑而成,充分地反应了孔子的仁义思想。对于《论语》其中逻辑关系的误读或是不明,缘于长期以来孔子仁义之学的不明。孔子之仁与义的不明确,直接导致了《论语》体系的不明。而孔子仁义之学是孔子思想乃至中国传统思想的核心,不明白孔子之仁义,对于传统思想的误读就在所难免。本研究是在《论语》体系化解读的基础上,明确孔子仁义之学,从而对中国传统有一个完整的解读。一个民族或是个人对于思想之源缺乏了解,前进之路难免偶尔迷失,难以回归精神家园,难以判断世俗世界的对与错。

《论语》20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对孔子仁学的阐述,之下又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前4篇,是对仁学思想各个要素的阐述;二是仁的应用,即仁学需要与不同的个体相结合,它是个体的发展之学,即如何进行操作,也就是孔子讲的“学而时习之”,即仁学的操作应用篇,即第5—11篇。这一部分是孔子仁学的全部内容,可以称之为中人篇。

第二部分是孔子仁学的权变之学,即义学。从第12—17篇,即在应对大变动社会的挑战中,哪些是需要坚持的,哪些是不能变的,哪些是可以变化的,变化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第三部分是事例篇,即第18—19篇,通过对历史上的人物的分析和孔子门生的语言来明确仁义之学,这一部分的事例有的符合孔子的仁义之学,有的不符合孔子的仁义之学,需要运用上面的仁义之学进行考察。

第四部分即第20篇,是对孔子整个思想的归纳。

整个体系既有理论,又有实操,又有应对之策,又有例题,是一个非常实用的理解孔子仁义之学的入门级教材。但是长期以来,对其中的思想缺乏整体、有效的分析,而且,长期以来,由于仁义思想不明,使得孔子的思想大量地被误解,如“三思而后行”,“杀身成仁”,“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民事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等等。本研究本着仁义思想之本义,以《仁的价值》中探寻所得的仁学要义,以法典解释中的目的解释、文义解释、整体解释等方法综合运用,探究《论语》中孔子仁学的本原意义及编篡者(立法者)的编篡意图和表达的规则的含义,以及希望传递的应对变动社会的生存与发展之道。

仁学形成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大变动社会,礼乐崩坏,人心不古,仁人绌约,但诸子百家诸贤知不可为而为之,阐释世之真知,并付诸实践,成为世之木铎,后世楷模。但是春秋之后的战国,“霸业”思想盛行,而后秦汉开始的大一统社会使得中华大地从多元进入单一模式,仁学所提供的变动社会的生存智慧无法适应大一统社会,仁学面临着被裁剪、被窒息的命运。而后仁学隐晦,义学迷失,《论语》失去了灵魂。“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没有礼义支撑,《论语》只能是松散、语录体的记叙。

在纷繁复杂之中,追寻走来的足迹,追忆逝去的传统,先贤圣哲的“共同话语”会充实我们的内心;当作艰难抉择时,先贤的智慧无异于暗夜中的明灯;在被变动社会带来的压力挤压得无法立足时,先人贤达开启的智慧之门让我们知晓安身立命之法,信心和勇气会代替软弱和犹豫。当我们用真理束腰,用公义作盾牌,就能拨开层层迷雾,看到新的希望。 KtgYYpYo7lVj/pej8nNdzHKmEqErpMAxH6Y2WyL2KiEG75toKOukd/I1FQ/RHG3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