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义的伦理价值与意义

伦理学一词源出希腊文ετησs,意为风俗、习惯、性格等。在古汉语里,“伦”,显然是顺序、秩序、分类之意;“理”,则是条理、道理等意思。“伦”是人或事物的外在形式,而“理”则是事物的内在,即规律、实质、本来等内涵。在人类的理性范围内,伦理产生并存在的历史,远远长过或早于哲学及人类文化、艺术、社会、国家等文明的历史,也就是说在哲学产生之前的久远的时间内,人类的伦理即人与人的关系和它内在的规则就已经存在,而哲学上或伦理学上探讨这些关系的内在实质已经是后来的事。以“义”为基础构建的伦理思想在不同的社会阶段都得以体现,凡社会的伦理思想体现出“义”的思想的,这种思想就具有活力,建立在此基础上的社会就具有生命力。

最早将“义”的思想伦理化的是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亚里士多德在其《政治学》和《尼各马可伦理学》中的思想体系化,是近代现社会伦理学的基础。亚里士多德也被尊称为现代伦理学之父。

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基础是城邦国家。城邦国家的强大和繁荣并不是在于外在的物质基础,而在于组成城邦的成员:公民。因此,如何发挥公民身上的内在神性就成为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核心命题。虽然物质基础很重要,但是城邦的力量在于组成城邦的人。因为人身上具有的潜力的发挥是城邦真正的力量之源,因此,“一个城邦的目的是在促进善德。这样的宗旨不难给他作证”。而法律的意义应该是促进全邦人民都能近于正义与善德的永久制度。而人的内在潜力或是人的神性的发挥需要依据自然的方法,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和《政治学》正是讨论这种方法。人的发展需要有三种善,“人们能够有所造诣于优良生活者一定具有三项善因:外在诸善、躯体诸善、灵魂(性灵)诸善”。而这三项之中,灵魂诸善是最为重要的,“所有这些外物(财产和健康)之为善,实际都在成就灵魂的善德,因此一切明哲的人正应该为了灵魂而借助于外物,不要为了外物竟然使自己的灵魂处于屈从的地位”。同时,灵魂诸善也是最难的。“人往往由于偶然的机会获得灵魂之外的诸善(财富或健康);可是谁都不能完全依赖偶然的机会而成就其正义和敦厚(节制)诸善。”而且,诸善包括道德德性和理智德性,而只有在城邦中才能提供所有这些德性,就无法全面获得这些德性。因此,除非是不需要环境的圣人,或是无法发展自身的鄙人,其他人都需要在城邦中发展自身,“凡隔离而自外于城邦的人——或是为世俗所鄙弃而无法获得人类社会组合的便利或因高傲自满而鄙弃世俗的组合的人——他如果不是一只野兽,那就是一位神祇”。

“道德德性是人进行选择的品质。”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认为具体的德性包括道德德性和理智德性,而道德德性包括无逻各斯和有逻各斯的。具体而言,道德德性:第一是勇敢,它是恐惧和信心的适度,能够让人克服恐惧,增强信心,“用来激发人们的信心和坚毅”,加强人的行动力;第二是节制,它针对纵欲;第三是慷慨,它是挥霍和吝啬的适度,能够让人突破自身的限制,实现能力的扩张;第四是大方,它是小气和虚荣的中庸,能够让花的钱创造出一种宏大的成果;第五是大度,它是过度谦让和虚荣的中庸;第六是温和,它是怒气方面的适度;第六是友善,它是谄媚和乖戾的中庸;第七是诚实,它相对于自夸;第八是机智,它是滑稽和呆板的中庸;第九是羞耻。一个人做到这些德性,才能源源不断地将自身的神性发挥出来。

但是,这些美德自身无法实践,需要借助于其他的标准,这就是“义”。在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中,其用“理智德性”来表达。只有运用好理智德性,才能成为统治自己的主人,否则,则是被他人统治。“凡是赋有理智而遇事能操持远见的,往往成为统治的主人;凡是具有体力而能担任由他人凭远见所安排的劳务的,也就自然地成为被统治者,而处于奴隶人性的地位。”

理智德性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不变的,另一部分是可变的。理智德性包括下面几个方面。

第一是科学。“科学是我们可以凭借它来作证明的那种品质。”“科学是对于普遍的、必然的事物的一种解答。”

第二是技艺。科学是对不变的把握,而技艺则是对权变部分的把握。技艺同制作相关。

第三是明智。“明智是善于考虑对于他自身是善的和有益的事情。”“明智是一种同善恶相关的、合乎逻各斯的、求真的实践品质。”它与道德德性中的节制密切相关,“节制这个词的意思就是保持明智。节制所保持的是明智的意见”。

第四是“努斯”。科学依不变的“逻各斯”推出,但始点并非科学所能解决,需要有“努斯”。“努斯也从两端来把握终极的事务。因为,把握起点和终极的是努斯而不是逻各斯。在证明中,努斯把握所有那些起点,在实践事务中,努斯把握终极的、可变的事实和小前提。这些就是构成目的的始点,因为普遍的东西就出于具体。”这一点与孔子仁学提出的“叩其两端而竭焉”完全一致,体现了“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的理性精神。

第五是智慧。“智慧显然是各种科学中的最为完善者。有智慧的人不仅仅知道从始点推出的结论,而且真切地知晓那些始点。所以,智慧必定是努斯与科学的结合,必定是关于最高等的题材的、居首位的科学。”“智慧是科学和努斯的结合,并且与最高等的事物相关。”

第六是理解。“理解的对象不是那些存在而不改变的事物,也不是所有生成的事物,而只是那些引起怀疑和考虑的事物。”“理解和明智是与同一样一些事物相关系的。”

第七是体谅。“是对于同公道相关的事情作出正确的区分。”“公道的人最能原谅别人,公道就在于原谅别人。”“原谅是对公道的事情作出了正确的区分的体谅,而正确就意味着真。”

如何能够实现道德德性和理智德性,需要做到两点,即需要自我努力和恰当的共同体。自我努力就是自制,即自我实现。能够将道德德性和理智德性很好地结合起来。人实现德性并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也并非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但是这种安排并非易事,个人独立完成近乎不可能。一个很重要的实现方式就是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通过友爱可以促进这些要素的实现。“友爱也是一种德性或是包含一种德性,它是生活最必需的东西之一。”而友爱正是城邦的基础。“即使享有所有其他的善,也没有人愿意过没有朋友的生活。”“青年人需要朋友帮助少犯错误;老年人需要朋友关照生活和帮助做他力所不及的事情;中年人也需要朋友帮助他们行为高尚。因为当两人结伴时,无论在思考上还是做事情上都比一个人强。”朋友之间的合作可以遮蔽一个人的弱点和缺陷。“友爱还是把城邦联系起来的纽带。立法者们也重视友爱胜过公正。因为,城邦的团结就类似于友爱,他们欲加强之;纷争就相当于敌人,他们欲消除之。而且,若人们都是朋友,便不会需要公正;而若他们仅只公正,就还需要友爱。人们都认为,真正的公正就包含着友善。友爱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高尚的。”

因此,理智德性最终指向城邦政治,如何构建一个最优的城邦是一个人发展的基础,这正是在亚里士多德在《伦理学》完成之后,《政治学》需要解决的基本任务。

因此,这种对度的把握就构成西方传统中浓厚的对正确性(Righteousness)的认识,而这种认识,就是“义”。德只有在“义”的把握下,才会导向“善”,它自身并不会直接导向善。

其他的如基督教的思想、古希伯来的旧约信仰以及中国传统思想都可以在“道—德—仁—义—礼”的框架下得到解释。 +oUI0QZSenTwsl/+y8fazYcoCZFmjW4FQHjzKZPfUL+d5zXKJ3g0rgCTRE463bt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