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自然美与美育

丽日苍茫、长空明月、隐雷蒙雾、烟楼雨阁、青松参天、红花铺地、秃石奇峰、深谷幽洞、流川飞瀑、惊涛拍岸、黄沙卧雪、凌波载舫,美既在你的脚下,又仿佛远在天边;美时而温情脉脉,时而又性如烈火;时而坦然相迎,如旷野百合,时而又情思隐约,如深谷幽兰。

蓝天白云、日月星辰、起伏山峦、茫茫草原、潺潺流水、艳艳鲜花,月华泻地,树影婆娑,雾霭团团,朝晖夕照……自然之美鬼斧神工,绝妙无比!

人来自自然,最终将回归自然。到自然中去,以青山为挚友,认兰潭为知己,与自然景物亲密无间,相融为一,在领悟自然美的无限魅力之时,陶冶自己的情操、怡养自己的性情,提高自己的生活情趣,增进自己的身心健康,使自己更加热爱生活,并热情、勇敢地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是自然的审美教育意义的重要体现。

优美的环境能促进人的优良性格的形成,完善的人格、高尚的情操,离不开自然美的影响。少年朋友们,让我们走进自然,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去摘取美的硕果,品尝美的乳酪,领略美的风致与情味,促进自己的全面发展吧。

第一节 自然美的意义、特征和类型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浩浩荡荡,九曲回肠,奔流入海。“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从远方的高原奔流而下,冲击着两岸的泥沙,击起冲天的巨浪,那洪大的声音更是震耳欲聋。黄色的泥土大块地剥落下来,摔落水中,又激起巨大的水柱。就像千军万马奔腾过来,声音越来越大,水流也越来越大,黄泥土融化在水流中,原本清澈的河水越来越黄,就成了今天我们见到的黄河。

落日的余晖笼罩大地,那金黄的光辉与黄色的黄河融为一体,共同形成了长河落日的雄奇壮丽景色。茫茫大地上,只有映照一切的太阳和奔流不息的黄河。在它们面前,一切都显得渺小了,我们胸中会不由自主地升腾起一股豪迈之情。这种自然美就是一种阳刚之美。怪不得英雄们要为这样的壮美“折腰”了。

对于自然美有着两种不同的解释:一种认为,所谓自然美,是不加任何人的痕迹的美。如:日月山川,飞禽走兽等就是自然美。而经过人类加工改造的就不是自然美,如:亭台楼阁,小桥茅屋等都是经过人为加工制造的,它们并不能表现自然本身的特性。

相反的观点认为,美在于“人化的自然”。也就是说,在人类出现以前并不存在自然美。这两种观点显然都有些片面,不利于解释自然美之本质。我们认为自然美是客观的,千姿百态的自然万物提供了自然美的物质基础,没有它们也就根本没有所谓自然美。但另一方面自然之“美”又与人的思想情感密切相关。因为它不是一种纯客观的物质世界,而是一种“人化的自然”。简单地说,就是自然美是客观存在的,又往往随欣赏者个人主观情趣的变化而变化。不过且让我们抛开理论的争论,先来看看自然美色彩缤纷的景象吧!

东晋诗人陶渊明的田园诗中所描绘的自然就充分体现了自然美的特性。“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是一幅多么宁静、和谐的自然美景啊!

这里没有任何喧闹,大自然又在宁静中度过了它这一天。傍晚,太阳落山了,树林阴暗下来,仿佛一切都将甜甜睡去。这时,一群群鸟儿相伴着飞回来了。它们忙碌了一天,也该休息休息了。树林告别了白天的生气,进入了梦乡。等到第二天,太阳升起来时,它又会苏醒过来……

历代诗人、词人对自然美的描述可谓不胜枚举,为我们认识自然美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资料。

王维的诗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还有诸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茫茫大漠中,为什么冒出的烟会是直的呢?因为这里没有风,一切仿佛都是凝固的,没有任何生物。但这种荒凉却也是一种静态的美。面对它,我们可以什么都不用想,只需欣赏就够了。

这给我们打开了自然美的广阔天空,让我们认识到自然美包含的无穷内涵,领略到它的无穷魅力。

又如:我们儿时就熟悉的一些诗句也是自然美的真实写照:“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雪白的鹅,一尘不染,悠闲地在绿色的水里游泳。白的毛、红的掌、绿的水,仿佛画中一样美丽。它那优美的颈项弯着,弯出美丽的弧线,一边引吭高歌,令人欣赏赞美不已。“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春夜,风过之后,白天去看,呀!怎么满树的梨花在一夜之间全都开了?再看,不只是一棵树,满园的梨花都开了。雪白的梨花在朝阳下愈发耀眼。它白得像雾,像雪,置身其中如在画中。

大自然是个无尽的宝库,它以它神奇无比的魅力放射出无穷的光辉,吸引我们去体会欣赏。每当我们置身大自然中,或是看到、想到自然中的一片绿叶、一朵鲜花,我们心里是不是就有一种轻松、舒畅的感觉,是不是感到有一颗充实、快乐的心在跳动?这就是自然美给我们的感受。

为此,我们绝对应该感谢大自然以它博大的胸怀给予我们的恩赐!所谓“一叶知春”“一叶知秋”,一草一木都能让我们无限感动,产生无尽的联想。在这种联想之中,我们感到自己的心灵仿佛插上了翅膀在自由地翱翔。我们真切地感到,一草一木中浓缩了无尽的自然之美!更何况名山大川、江流飞瀑呢?

……

碧野的《天山景物记》中有一段对自然美的描写:“朋友,你到过天山吗?天山是我国西北边疆的一条大山脉,连绵几千里,横亘于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之间,把广阔的新疆分为南北两半。远望天山,美丽多姿,那千年积雪高插云霄的群峰,像集体起舞时维吾尔族少女的珠冠,银光闪闪;那富于色彩的连绵不断的山峦,像孔雀开屏,艳丽迷人。”

接下来,作者便以绚丽多彩的笔墨,向我们展现了天山的“美丽多姿”:矗立于蓝天下的巍巍雪峰、飞悬峭壁的雪水溪流、幽深寂静的原始森林、五彩缤纷的无边野花,长鬣飘曳的野马群、毛色发亮的旱獭、密如繁星的蘑菇圈、冰清玉洁的雪莲,还有一望无边的大草原、金碧辉煌的夏季牧场、明净如镜的天然湖、人迹罕至的果子沟……“处处有丰饶的物产,处处有奇丽的美景”。真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我们看到,构成天山自然景观的是自然物的物质特性本身。天山之“大”与新疆之“广阔”是由许多美的事物组成的。

矗立于蓝天下的高峰,近似巨大的三角形,呈现出稳固坚实的美;飞泻而下的雪水,“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呈现出宛曲流畅的美;还有五彩缤纷的野花的美,一望无垠的草原的美……天山地区的山灵水秀,珍禽异兽,奇葩异卉,共同构成了天山景物多样统一的和谐美。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名山大川比比皆是。像天山这样美妙的地方还有很多。那么,就让我们慢慢走,去欣赏吧!

但是,仅仅看到这一点并不能真正理解自然美的本质。天山的雪峰、溪流、原始森林、高山湖泊,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已存在;天山的天鹅、旱獭、雪莲、果树,即使没有人类的存在,也按照大自然的规律生长繁衍。它们的形体、色彩、声音、动作无所不备,可是那时却无所谓美。为什么呢?因为这是不和人发生关系的自然。文章中的天山景物却不是如此。它之所以美是因为它已不是一个纯客观的存在,而是一个社会的存在了。体味课文,我们可以发现:第一,天山景物是作家眼中的景物,它已成为作家的观赏对象。“远望天山”的一个“望”字就把“人”这个审美主体突现出来了。因此,文中描绘的一切都是作者“望”的结果,处处有人的感觉。如果它不能“迷人”也就无所谓美。第二,天山本身还有人的存在。骑着骏马的牧女、“温暖的家”一般的蒙古包、发现和开发果子沟的人……可见这是一种适于人生存的优美的自然环境。适宜的温度、明丽的阳光、可饮用可灌溉的溪水、可食用可乘骑的马群、可狩猎可采集的森林,以及“处处有丰饶的物产”,无不为人的生命所必需。天山之美追根究底与它的有用性是分不开的。正是旱獭那珍贵的皮毛,才使它那“胖墩墩、圆滚滚”的体形增添了给人的美感享受;正因雪莲是“很难求得的妇科良药”,它那光洁晶莹的色彩才有了更多迷人的魅力。也正因此,人之美与自然景物之美才能相映成趣。那牧场黄昏的灿烂云霞,不正是因为把牧场照耀得金碧辉煌,给蒙古包和牧女镀上了一色的玫瑰红而显得更美吗?雪山群峰不正是因为像维吾尔族少女的珠冠而更“迷人”吗?第三,作者是把天山作为“祖国西北边疆”的一部分,向读者介绍其迷人的风姿的,美的景色中到处充溢着作者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这种感情中包含着人与自然景物的特定关系,无此关系就没有此种感受。

上述事实说明,自然美虽以自然物的物质属性为基础,但最根本的还是因为它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在社会实践中发现了它的观赏价值、实用价值,并与之建立了特定的关系。这时的自然是人的生活和人的活动的一部分,蕴含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我们在观察自然美时,往往把它作为某种社会生活的比喻和象征,根源就在这里。一个天然湖的湖水竟然会是“一个不幸的哈萨克少女滴下的眼泪”,不就说明湖水是哈萨克人苦难生活的见证吗?自然美能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增强审美感受,与人的社会实践是不可分的。社会实践不同,所产生的审美联想、想象的内容也不同。

可见,自然美的本质并不在自然本身,它是人类社会实践的结果,但它又离不开自然,因而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明代著名旅行家和地理学家徐霞客,对黄山的奇丽景色推崇备至。他在《游黄山记》中描绘了黄山的奇峰、怪石、云海、劲松,惊叹“黄山当生平奇览”!

黄山奇,黄山美,奇在何处?美在何处?徐霞客注意到的是它美的形状和色彩。你看徐霞客笔下的黄山:“下瞰峭壑阴森,枫松相间,五色纷披,灿若图绣。”这是作者登山途中所见到的景色。俯瞰山下,青松苍翠,枫叶如丹,红绿相映,鲜艳夺目,还有浅红、橙黄、绛紫等各种色彩的枫叶混杂其间,真像图画、锦绣一样灿烂明丽,这是多么赏心悦目的色彩之美!作者登上天都峰顶,又是一番景象:“雾气来去无定,下盼诸峰,时出为碧峰,时没为云海;再眺山下,则日光晶晶,别一区宇也。”下望群峰,有时露出来像碧绿的山尖,有时被雾淹没了像一片银海;再眺望山下,日光晶莹闪亮,别有天地。这时,山尖碧绿,云海银白,日光晶莹更于色调和谐美之外,又增添了变幻莫测的神奇之美。作者登山途中,“石峰片片夹起”,使人想到刺破青天的长剑;既登峰头,“一庵翼然”,使人想起振翅欲飞的雄鹰;峰顶“石顶壁起犹数十丈”,使人想起支撑苍宇的天柱;奇松“曲挺纵横”、怪柏“平贴石上”,使人想起虬枝横逸的树根。这里山石树木,呈现出千姿百态的形状美,给人以新颖奇特之感,徐霞客所欣赏的,正是黄山变化无穷而又和谐统一的形式美。

徐迟的《黄山记》,注意的则是黄山的整体布局:“在周围一百二十公里、面积千余平方公里的一个浑圆的区域里,分布了这么多花岗岩的山峰。它巧妙地搭配了其中三十六大峰和三十六小峰。高峰下临深谷;幽潭傍依天柱。这些朱砂的、丹红的、紫霭色的群峰前拥后簇,高矮参差。三个主峰,高风峻骨,鼎足而立,撑起青天。”由火山喷发而形成的黄山地貌,千变万化而又和谐统一,自然天成而又似巧妙的安排。这种外观的整体美,同样是形式在起作用。

自然美的形式,不仅有诉诸视觉的线条、形状、色彩,还有诉诸听觉的声音之美和诉诸嗅觉的馨香之美。女作家菡子的《黄山小记》(见湖南人民出版社《现代游记选》)则以女性特有的细腻笔触,别开生面,着力赞赏黄山的奇花异草、珍禽异兽、飞瀑流泉、云海日出。首先作者给我们感受的是强烈的听觉美:“夏天的黎明,我发现有一种鸟儿是能歌善舞的……它的歌声清脆嘹亮委婉动听,是一支最亲切的晨歌,从古人的黄山游记中我猜出它准是八音鸟或山乐鸟。”

“急雨过后,水自天上来,白龙骤下,风声瀑声,响彻天地之间,‘带得风声入浙川’,正是它一路豪爽之气。……路边的溪流淙淙作响,有人随口念道‘人在泉上过,水在脚下流’,悠然自得可以想见。”这是大自然优美动听的交响乐!

其次是嗅觉美:“还有嫩黄的‘兰香灯笼’——这是我们替她起的名字……在一片雾气中,她亮晶晶的,在山谷里散发着一阵阵的兰香味,仿佛真是在喜庆之中;杜鹃花和高山玫瑰个儿矮些,但她们五光十色,异香扑鼻,人们也不难发现她们的存在。”在黄山蜿蜒的山路上攀登,你仿佛置身于温馨馥郁的芬芳世界。

假如把黄山的不同侧面综合起来与他山做一比较,它既兼有他山之长而又有其独特的风格。例如,在《黄山秋行》中黄山给老作家黄秋耘总的印象是:“黄山兼有泰山的瑰玮、武夷的秀逸、华山的峭峻、匡庐的飞瀑腾空、衡岳的层烟叠翠、雁荡的丛石嶙峋……真可谓集全国名山之大成。”正是这种综合之美,使人们认可了徐霞客的赞语:“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从上述对黄山奇观的不同描绘中,可以看出自然美具有如下的特点。

第一,自然美具有多面性。

不同作家着眼于不同的角度,都能写出黄山之美就是其多面性的确证。自然美的多面性根源于自然物本身的多面性。既然事物本身具有形状、色彩等因素,人们就可以从各自的角度去发现它的美。不同侧面与人的关系不同,给人的感受也不同。八音鸟的歌声与“兰香灯笼”的幽香使人感到优雅,山峤的突起与云海的变幻又使人感到雄奇。取其“秀逸”,它是优美的;取其“峭峻”,它是崇高的。这种多面性,使同一自然物能给人以丰富的美的享受。

第二,自然美重在形式。

美的事物都是内容形式的统一体,但自然美却更重形式,无论徐霞客关注的形状、色彩,徐迟关注的整体布局,还是菡子关注的音响和气味,都是外在的形式因素,不涉及任何社会生活内容。我们在观赏自然美时,仅只是色彩的艳丽、形状的奇异,音响的谐调以及外在的形式变化的巧妙,就令人惊叹不已,而不必考虑它们所表现的内在含意。正因为如此,对自然美的欣赏才较少有阶级的差别。清风明月,人所共赏;花香鸟语,人所共爱。赏、爱的就是外在的形式。形成这一特点的根源在于自然物属于自然生成,它的社会内容隐约模糊,人们无法确切地说出一座山一棵树的社会意义,因而只好从外在形式上去把握其美的特性。这是自然美最突出的特征。

但这并非说自然美没有社会性。而是说它的社会性也是通过自然性来表现的。如果松树没有四季常青、枝干挺拔的特点,它所寓意的大雪压顶犹能“挺且直”的“高洁”性格也无从表现。

第三,自然美具有变易性。

自然物因自然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它的美并不是恒久不变的。黄山的“枫松相间,五色纷披”,随秋天的过去而改变;“来去无定”的雾气,翻腾变幻的云海,会在刹那间化为乌有;雨后瀑布,因久旱而断流;扑鼻花香,因花谢而消失。至于日出、彩虹、朝霞等景观,更因时而变。自然美的这一特性决定了观赏自然美就要抓住特定的时机。但是人们并非都有条件在适当的时候去观赏某一景观,这又使有幸看到这一景观的人得到更多的审美享受。同时,自然又是人化了的自然,因而人对自然的破坏或改造,也是自然美具有变易性的原因。这也要求人们都要自觉地保护风景区,为人们保存更多的属于自然美的对象。

自然美,千姿百态,色彩纷呈,琳琅满目,不可胜数。但是就自然美与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关系而言,又可以大概分之为两大类。

一类是经过人类的智慧和力量或多或少地加工、改造过的自然景物,如千里运河、人造森林、青青禾苗、家禽家畜、风景名胜等;另一类是未经人类直接加工、改造的自然景物,如日月星辰、风云雷电、虹霓潮汐、山川湖海等。

先说未经人类加工改造的自然之美。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风起云涌、电闪雷鸣,目前人们尚不能控制。这些天文、地理、气候等自然现象本身并不存在什么美丑。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自然界起初是作为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的,人们同它的关系完全像动物同它的关系一样,人们就像牲畜一样服从它的权力……” 天地自然作为一种异己的与人对立的现象,并不可亲,因此原始人类对这种具有无限威力的神秘自然力量并不感到美。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生产力的逐步提高,人们对这些天文、地理、气象、物候的认识逐渐加深,能够掌握其变化的规律,从而利用自然为其服务。这时,日月星辰逐渐由人类的恐怖对象变为审美的对象。陶铸在《太阳的光辉》中写道:“山川大地壮丽奇瑰,可谓多彩多姿了,但如果没有太阳的照耀,它将顿然失去光彩;万物生灵蓬蓬勃勃,可谓生机万类了,但如果没有太阳的浴泽,它将逐渐枯萎以至死亡。更不要说,太阳的光与热给我们的生存所带来的必需的东西了。”陶铸的本意是借太阳来比喻党,阐明对待缺点错误的正确态度的。而他对太阳作用的概括也是正确的,正好说明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人类认识了太阳东升西落的规律,能够利用太阳的光和热,来为自己服务,然后它才能成为审美的对象。太阳之所以美,是因为它是人的有益的生活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人们离不开这个环境,因而也喜爱这与人同生存、共发展的自然环境中的一切。人们赞美旭日喷薄而出的辉煌壮丽,也欣赏夕阳落照的绚烂多彩。这不仅因为它色彩的迷人,也因为它在光明与黑暗的分界线上对人类的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正因此,白居易在其诗中,既赞美过朝阳“日出江花红胜火”(《忆江南》),也描写了夕照“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暮江吟》)。

这种未经人类直接加工改造的自然美,有的作为生活美、精神美的象征,使人联想到生活中人和物的美好形象。如鲁彦在《听潮》中描写“睡熟”的海:“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地,轻轻地,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零在水上。”有的使人联想到生活中美好的道德、品性,如鲁彦描写“愤怒”的海:“它咆哮着,猛烈地冲向岸边袭击过来,冲进了岩石的罅隙里,又拨剌着岩石的壁垒。”这不禁使人们想起冲锋陷阵的战士英勇无畏奋不顾身的气概。

总之,日月星辰等自然物本身,虽然未经人类直接加工改造,但这些自然物与人的关系却是客观存在的。这类自然物是自然“人化”的间接形态。

经过人类的智慧和力量或多或少地加工、改造过的自然景物,是自然“人化”的直接形态。它既是自然的生成又有人工的创造,是自然和人工和谐的结合体。它们身上留下了人类自由创造的印记,直接显示出人类有目的按规律改造自然、战胜自然的本质力量。

秦牧在《土地》中对珠江三角洲的土地之美尽力描绘之后,接着写道:“劳动者的力量把大地改变得多美!一个巧手姑娘所绣的只是一小幅花巾,广大劳动者却以大地为巾,使本来荒凉单调的地面变得像苏绣广绣般美丽了。”漫步祖国大地,从南国到北疆,从西部高原到东海渔村,到处可见耕耘、开发过的肥田沃土,修整、治理过的江河湖海,人工培育、种植的作物,人工饲养、驯化的动物……所有这一切,都是人实践活动的结果,显示了人的本质力量,都打上了人类创造的印记。但它们仍然是自然物,因而仍属于自然美。

自然界两类不同形态的美,有时界线分明,有时却又相互渗透。朝阳、落日是美的。但再加上高山、大海、长河、平原以及村落、庄稼等的陪衬就会更美。如丹妮在《野景偶拾》中写了落日之后,又写了漳河和太(原)长(治)公路,还写了庄稼:“我的脚前是一片谷子,沉甸甸的穗在阳光里,也发出白里透黄的光芒。眼前的一切都沐浴在阳光下,被照得亮闪闪的,放射出蓝的、绿的、黄的、白的光,一切大自然的产物都像是宝石制成的了,宝石制成的东西却没有这样自然、秀美。眼前的一切又像是天山仙匠精心镶嵌的一幅华美的贝雕画,只怕天山仙匠也未必能想象出这样的画境。……这就是大自然的美。”在这里,未经人加工的落日与曾经人改造的大地互相辉映,构成了自然的极致美。

第二节 自然美的双重审美特性

老虎的形象是美还是丑呢?试看下面的不同描绘:“突然,从下边传来一只猛虎的吼叫,非常愤怒、雄壮、深沉,在面对高山的峭壁上震荡着回声。”“雷声未停,从近处又传来一阵猛虎的深沉、威严、震撼人心的叫声,在四面山腰间回响……这一阵虎叫却特别引人注意,好像是替这一支小小的部队送行似的。”“隔着深涧,又传过来一声虎吼。”姚雪垠在《虎吼雷鸣马萧萧》中,三次写到猛虎的吼叫声,与隆隆的雷鸣、萧萧的马嘶,以及汩汩的急流、飒飒的松涛,组成一支威武雄壮的交响乐,为主人公李自成的讲话大壮声威,以表现这支农民起义队伍“不怕千辛万苦,不怕千难万险”“勇往直前,百折不挠”的英雄主义气概。在这里,老虎的吼声是作为雄壮、威严、勇猛、英武的美的象征而出现的。

然而,在另一部大家非常熟悉的古典长篇小说《水浒传》中武松在景阳冈上遇到的那只“吊睛白额大虫”,却毫无美感可言。你看它一窜、一翦,一扑,张牙舞爪,啖人无数,把这一带搞得路断人稀。在这里,猛虎是作为人——主人公武松的对立面,作为凶恶、残忍、暴虐、冷酷的丑的事物出现的。

在文学作品中,猛虎有时是艺术美的典型,有时又是艺术丑的化身。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把朝气蓬勃的青年誉为“小老虎”“虎头虎脑”“下山猛虎”“生龙活虎”“龙腾虎跃”;而把蛮横刁悍的泼妇讥为“母老虎”,把横行乡里的恶棍也称为“吃人的虎”。这种对同一自然物做出的不同审美评价就是自然美的双重审美特性。

对同一事物,为什么会有截然相反的审美评价呢?

首先,自然物本身具有双重审美特性。就老虎而言,那矫捷的身姿、斑斓的毛皮、劲健的尾巴和威猛的长啸都能给人以雄健的美感;但作为“兽中之王”的老虎,又是嗜血动物,它以弱小的异类动物为食,也会吃人,那眈眈而视的虎眼,那鲜血淋淋的虎口,那坚如钢锉的虎牙,那硬似铁钳的虎爪,又能使人感到恐惧可怖。老虎这两种不同的属性,必然会引起不同的审美感受。

其次,自然物的双重审美特性决定了它与社会生活有着不同的关系。还是拿老虎来说吧,景阳冈上的老虎,威胁到武松的生命安全;沂岭上的老虎,吃掉了李逵的老娘,当然是凶恶的。人们也不会去欣赏它的矫健。而动物园里关进铁笼子的老虎,已经不能逞强施威,人们可以毫无顾忌地欣赏它的美姿美色,所以成为人们闲暇时的宠物。色彩鲜艳,“落英缤纷”的“桃花源”虽为人们称道千古,但当桃花迅速凋谢时,又会被斥之为轻薄无情。

再次,自然物的美丑也与人的主观意识有关。人在不同环境中思想感情不同,审美感受也不同。一幅挂在地主家中的老虎画,在被逼租催债的农民眼中,就是吃人的虎的凶恶形象。同一幅画挂到翻身农民的家中,也能显示自己的威武与力量。在自然物面前,人们选取它的何种属性,全由审美主体自己决定。比如竹,一般人把它作为虚心劲节,坚强不屈的象征,袁鹰的《井冈翠竹》就是用竹来赞颂井冈山人的革命气节和革命精神;而杜甫曾写过“恶竹应须斩万竿”的诗句,把它比作横行无忌的恶少,应予斩尽杀绝。再说竹笋,人们爱用“雨后春笋”来比喻大量涌现的新生事物,竹笋的形象是美的;而在毛泽东的《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却用“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来讽刺那些徒有虚名并无实学的主观主义者,竹笋的形象是丑的。

总之,自然美具有双重性。同一自然物有时呈现出美的风貌,有时又显露出丑的面目。产生自然物美丑二重性的原因即在于:自然物本身的属性、特征是双重的;它与人类生活的联系也是双重的。这就决定了自然物的美在与人类生活的特定联系中,会得到不同侧面的显示。在不同的条件下,就可能出现美与丑完全对立的情况。

还应该指出的是,自然美重在形式,而形式美是有相对独立性的,它与内容的联系并不那么紧密,因而才可以作为不同社会内容的象征。同一老虎的外在形式,可以象征生气勃勃、威武雄壮,也可象征凶恶残忍、嗜血成性。但不能以为自然物的美丑完全凭人主观意识的爱憎好恶来决定。只有从人在社会实践中同自然物的特定关系中才能对此予以科学的解释。

狮子是食肉动物,常常显示出凶残的本相,一般用来比喻凶残的敌人,然而它又性格勇猛,毛色斑斓,因而又往往用来比喻勇猛无畏的英雄,或因其有王者风范,在众兽中所向无敌,因而用来比喻无所畏惧的英雄。同理,狼性凶残,在文学作品中它常作为“残、贪、凶”的代名词,而裴多菲的《狼之歌》则称狼是为自由而战的勇士,这是取其“顽强勇猛”的审美特征。在大家都熟悉的歌手齐秦的一首《狼》中,狼也不是凶残的形象,而成了孤独的英雄的形象,那苍凉的乐曲确实能打动孤寂的人心。德国诗人海涅的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则把狼看作是不畏艰难困苦、勇猛顽强的英雄,这显然是取其坚忍的审美特性。

这样看来,对同一自然物的审美观照就有种“各取所需”的味道。而经过人们心灵加工过的自然美就像一块多面镜,不同的面折射出不同的光彩。其实,有相当多自然美的审美意蕴还有待我们从不同角度深入开掘。

月亮是古往今来人们观照最多的自然美的典型。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古代诗人们眼中的月亮有多少摄人魂魄的美。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唐·刘方平《夜月》)这里的月是温暖的、春意盎然的。“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唐·李白《峨眉山月歌》)这里,月又是清冷幽静的。“黄尘古渡迷飞轮,白月横空冷战场。”(明·李梦阳《秋望》)这月又是慷慨悲凉的,透着寒气,让人觉得冷飕飕的,“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露里斗婵娟。”(唐·李商隐《霜月》)月是晶莹剔透充满神话色彩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月又是哀伤凄凉的。月是残月,离愁别恨全被这冷月无声地提升到无法表述、难以忍受的程度。望见此等残月,我们也许都会不禁垂泪。“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月是明亮幽远的,寄托着词人美好的思念、无声的祝愿,遥遥地寄向心中的远方。

从上面的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出,月亮真是太神奇、变幻莫测了!它能寄寓不同时代人们那么多不同的思绪。不同是显而易见的,月亮美的丰富、深厚就在这杂多之中。但杂多之中又有统一。月亮以它的柔光、温润、朦胧、纤细、纯净引发的人们的思绪,唤起的美,都是静谧的、平静的、柔柔的美,温暖的情。这与灼热的太阳所显现的灿烂,那种强烈的美显然是不同的。

虽然日月这种自然美归根结底是客观存在的,但在审美观照中日月的美除了它们不同的形态之外,诗人对它的欣赏,还寓托了人类自己的主观情感。主观欣赏在其客观基础上使其丰富、升华。当我们深入探讨美与美感的产生时,我们就会发现,美既不单纯是客观的,也不单纯是主观的,它实际上产生在主、客相互碰撞之中。也就是说,只有人去观照美的事物时,美感才会产生,美也才会被发掘出来。

自然美在受人们观照时被注入了人的主观情感,它变得不光是它自己了。于是在自然美的欣赏中我们看到了人本身。

第三节 望峰息心:自然美对美育的意义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这是南朝吴均《与朱元思书》中的名句,作者以简洁的笔触,勾画了江南晴日的天光水色,表达了置身于这一美好自然环境时舒心畅怀的审美享受。在描绘了清澈缥碧,“千丈见底”的异水和“负势竞上”“争高直指”的奇山之后,作者写道:“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里的意思是说,那些怀着对名利的渴望极力高攀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峤,就会平息淡漠他那热衷于功名利禄之心;那些忙于经营俗务的人,看到这优美的富春江景色,也会流连忘返。这两句抒情中兼有议论的对偶诗句,实际上讲到了自然美对人的多重美育意义。

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 这里所说的“环境”,应该说主要指社会环境,但与此同时,这一道理对自然环境也同样适用。一方面,人通过社会实践,可以使自然界“人化”为美的自然界,创造出适宜于人类生存的美好环境;另一方面,优美的自然环境也能反过来“化人”,即使人受到教育、陶冶而变得更完美、高尚。

自然美的审美教育意义,有以下几点。

第一,赏心悦目,丰富生活。

茅盾在《风景谈》中描写了抗日根据地延安的几幅“风景”,其中一幅是“桃园小景”。这里,虽然只有二三十棵桃树,半盘旧石磨,几尺断碑,但对于延安的革命青年来说,却是一处好“风景”。人们在战斗、工作、学习或劳动之余,来到这里品茶谈心,顿觉神清气爽,疲劳尽消,愉悦了身心,丰富了生活,使革命工作的精力更加旺盛。这与吴均所说的“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虽然主体的主观情趣有高下之分,但自然美对人的身心有愉悦作用,道理是基本相同的。富春江那清澈见底的江水,泠泠作响的山泉,清脆悦耳的鸟鸣,横逸掩映的绿荫,构成了一幅优美幽静的图画,一曲和谐动听的乐曲,使人们留恋不舍,乐而忘返。即使那些被世俗事务缠绕得晕头转向的人,也会头脑为之清醒,身心得到休息。

第二,陶冶情操,磨砺品性。

人的品格、气质、精神、情操是在后天的生活环境中逐渐培养、形成的,其中主要影响来自社会环境,但不可忽视的是,自然环境对人品格的影响力也相当大。我国幅员广大,地域辽阔,生活在不同自然环境中的人类群体,往往表现出性格、气质上的明显差异。大体说来,山里人憨厚,水乡人灵秀,草原牧民剽悍,沿海渔民开朗,北方农民淳朴,南国居民精明,等等,这等性情特质不能说与所处的自然环境的长期铸炼、陶冶无关。而人们如能走出自己的小天地,就会发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饱览祖国的名山大川,游历九州的自然风光,就会拓展人的视野,净化人的心灵,久而久之,也会对人的性格、气质产生有益的影响。

《与朱元思书》中,吴均所说的“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说的正是自然美对人的性灵的熏陶化育作用。你看,那些汲汲于追求个人名利,四处奔走,苦心经营的人,目睹“负势竞上,互相轩邈”的奇峰,聆听“泠泠作响,嘤嘤成韵”的美声,不禁心旷神怡,移情于山水而淡漠了功名利禄之心。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之一,把仕途生活称为“樊笼”“尘网”,因此为“守拙归园田”“复得返自然”而感到庆幸、欣慰;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公然宣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们都是在自然美的陶冶中,坚定了不随波逐流的志趣的。

千姿百态的自然美,呈现于人们面前时,能排除人们心中狭隘的功利观念,激起纯洁无瑕的审美感情,净化人的心灵,久而久之,就能使人的性格、气质受到潜移默化的陶冶与铸炼。自然美具有的象征意义,使人面对大自然的美好景色时,还可以产生无穷的联想,激起美好的社会感情。如陶铸看到松林,“油然而生敬意”,想到人应该有松树那样“要求甚少,给予甚多”的风格,想到鲁迅先生“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和血”的高尚人格,从而产生每个人都应具有松树风格的强烈愿望 。这就是自然美陶冶情操,铸炼品性的功能。

第三,激励弘扬爱国精神。宗璞在《西湖漫笔》中写道:“平生最喜游山逛水。……那五百里滇池粼粼的水波,那兴安岭上起伏不断的绿沉沉的林海,那开满了各色无名的花的广阔的呼伦贝尔草原,以及那举手可以接天的险峻的华山……曾给人多少有趣的思想,曾激发起多少变幻的感情。一到这些名山大川异地胜景,总会有一种奇怪的力量震荡着我,几乎忍不住要呼喊起来:这是我的伟大的、亲爱的祖国——”宗璞的这种感情是很多人都体会过的,不过程度有些差别罢了。我们的祖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有无数的高山平原、江河湖泊、森林草地、矿藏水产……经常接触,就可以增进对祖国的了解,从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中领略祖国母亲的伟大与可爱,从而激发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此外,自然美还能给人以哲理的启示。站在庐山的正面,人们看到的是绵延起伏的崇山峻岭,然而走到侧面,看到的却又是直插云霄的尖峰了。庐山依然是庐山,它本身并没有改变,只是由于游人观赏的角度变了,所以眼里的山才会显出“岭”与“峰”的不同图景。人们看到庐山美景在不同角度上的变化之美,就会体悟到一个深刻的哲理:对同一个人或同一件事,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立场,就会做出大相径庭的评价,所以看问题切忌主观片面。这正是自然美给人的深刻哲理启示。人们之所以在自然美景面前流连忘返,除了它们能给人以美的感受之外,能够由此受到思想的启迪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ElRSDEwLE2bGH0ljmgFOVIUxcjcVH2ARxRwo4aCOoA3re20nt9UyDBafLoYtsDv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