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灵牌的由来

在宁波象山一带,死了长辈,人们把桌子摆在堂前,铺上布,立一块木牌,会写上亡者姓名,这就是“灵牌”。人死了为什么要立“灵牌”,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村庄,住着母子二人,儿子叫等来,父亲早故,家道贫困。等来从小靠母亲养大,能耕能种,倒也减轻了母亲的劳动负担,但他就是不孝敬,经常打骂母亲。因此母亲终日提心吊胆,生怕自己做错了什么,遭到儿子的毒打。

有一天,等来拿把锄头到地头去翻土,叫母亲把午饭送去。到了中午,母亲正准备去送饭,家里来了客人,就只好让客人先吃了饭,再给儿子送去。等来在地里做了整整一个上午,肚子里饿得“咕咕”叫,还不见母亲来送饭,怨气满腹地靠坐在树脚下,脑子里盘算着:等母亲送饭来要好好打一顿,看她下次还敢不敢这么迟送饭来。

突然他看见,在离他不远的树林里,放着一只母羊一只小羊,小羊跪着吃奶,母羊静静地站着。又从树林里传来“咿明明”的叫声,等来的眼睛忙向叫声寻去,只见在一株大树的丫枝上,有一只鸟窝,窝里的小鸟伸着头张着嘴,轻轻地叫着;一只大鸟把口里含着的食物,一点点地喂给小鸟吃喂完了,就又飞出去,不一会儿又回来接着喂小鸟。

看到这种情形,他忖:“啊!我太对不起母亲了,小羊跪着吃奶,而我呢?养我长大,还要打她。我是多么不讲理啊!在我小时候,母亲不是也像大鸟对小鸟一样对待我吗?没有母亲的抚养……唉!我真是个不孝之子。从今以后,一定要对母亲孝顺了。”等来后悔了。日已当空,母亲还没有来,等来想:“母亲一定很忙,没时间送饭,还是我自己回家去吃吧!以后也不用她送饭了。”

这时,等来的母亲正为儿子送饭急急地赶路。那双小脚,怎么也走不快。她看看太阳,已经过午,往常只要有点事不称心,儿子就打骂她。现在,饭送不得,非她打不可。母亲想到这里,就伤心地哭了:“儿啊!妈妈老了,你可别再打了!你肚子饿,再忍耐一下,我就送到了。”

这时,等来手拿锄头走着回家,下决心以后对母亲要孝顺。猛地看到前路上,母亲正急忙地赶路,走路跌跌撞撞,他急忙跑了过来!等来握紧锄头,跑过去接她妈。母亲听到她儿子的叫声,看他拿着锄头狂奔过来,以为她儿子又要来打了,心想:不好,这一顿打一定不会轻的,还是死了算了。事也凑巧,路边刚好有条河,她就把饭桶放在路上,一转身跳进了河里。

等来见母亲跳进河里,知道母亲误会了。他不顾一切地扎下河去救他的母亲。摸啊摸,等来一边哭,一边摸,摸遍了整条河,没有摸着母亲,只摸到了一段木头。他只好爬上岸,把木头搂在胸前,伤心地哭了起来。回家后,等来把木头做了块牌子,放在饭桌上。每当吃饭的时候,他都拿出最好的菜,放在木牌前说:“妈妈,您吃吧!”

后来等来娶了老婆,这个习惯,仍然不变。当他有了孩子以后,他觉得木牌放在桌上不方便,就把它放在堂前,还时时教他的儿子:“那木牌就是你们奶奶的灵魂,你们以后要尊敬她。”每到节日,就捧出好的菜放在木牌前。年长日久,人们就把这块代表灵魂的木牌称为“灵牌”,这做法也流行开来,一代一代传下来。

选自《中国民间故事丛书·宁波余姚卷》
余华达 搜集整理 5AYXrkVPqMMdoX7Wd3sgPzCqlbTf1WsJDRUhF+40MOU6snqNlAbf2iIJIFnqw8j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