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载嫁妆风俗的来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慈溪三北水乡人家结婚,男方到女方家搬运嫁妆都用舢板船装载。少则一二船,多则四五船,嫁妆排列在前后舱和中舱的做台板上,让沿河的人们观赏,显出一派富丽堂皇的景象,引得交口称赞。

据说,三北地区这个风俗来自方家河头。明朝永乐年间,任家溪太公的女儿嫁给方家河头太公的儿子。十里红妆用扛箱抬,样样都嫁到。结婚酒席间,任氏有人说:“现在我们样样嫁到,你们要对任大小姐好些。”方氏族人接着说:“虽然样样嫁到,但水是总要吃我们方家的。”这句话气得任太公眼发直,他出钱买好地基,挖了一口井,取名任井。而方氏人说:“水总还是方家的。”村民都叫它“方井”。于是,两族矛盾开始激化,从此任、方不再结亲。

任、方两族不结亲后,方家河头太公宣布与范家陈叶、戎厉柴裘、沈家、观海卫和鸣鹤场等地的人家结婚。因为这些村庄河道密布,水路相通,方家太公提出:“改扛箱、箩担运送嫁妆习俗,一律用舢板船载,以便于让过路村子人们观赏嫁妆的富丽堂皇,把喜气带给他们。”从这以后,三北一带纷纷看样,都改用舢板船来载嫁妆了。载嫁妆的日期也就固定在婚前的一天。

近年来,公路四通八达,拖拉机、农用汽车代替了农船,舢板船淘汰了,人们结婚改用汽车载嫁妆了。这样既便于布置婚房,又无形中改革了用船载嫁妆的习俗。

任永江 口述
滕占能 搜集整理 Gou3sYx/TaKPnVv8yzONZk1ZLsEqcYieg3FCg/pYATT9ddnLnlJuS+iU36lERSn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