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唐宋时期五台山的交通体系

唐宋时期五台山景观资源的丰富以及朝拜活动的兴盛也与当时通往五台山比较成熟、发达的交通体系有一定关联。

一、唐代通往五台山的道路四通八达

早在北魏时期,五台山就已开始创立寺庙。到唐代,形成文殊道场。以五台山为地域界标,南边的道路主要是以太原为枢纽,多途径到达太原后,或直接北上,或迂回东进再登台。之北则主要是从河北阜平或雁门关、朔州等地进入五台山。

1.南部地区以太原为枢纽通往五台山的道路

唐代,通往五台山的道路中,太原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大体来说,五台山以南地区的僧众朝拜,无论西南或东南,基本上都要经过太原,然后再行北上、东进朝台。

首先,由西北方向到达太原,再由太原北上忻州、定襄、五台县到达五台山。唐代西北的主要聚集地是京师长安,西北各地僧众先到达长安,然后再由长安往太原。这条道路在唐代应该是通用的大道,以至于远道而来的日僧圆仁参拜完五台山后,就沿此道路到达长安。他在《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很详细地记述了他于唐开元五年(717 年)7 月 8 日参拜完五台山后,从南台下山前往长安的沿途情况。比如由南台至忻州这段路途,《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载:“从停点普通院西行十七里许,向北过一高岭,行十五里,到竹林寺。……从竹林寺前,向西南逾一高岭,到保磨镇国金阁寺。”出金阁寺山门,掌岭向南上行二十里到南台西头,然后到五台县。又西南二十里过滹沱河,又西南三十里至定襄县。由县往西四十五里到忻州治所秀容县。由秀容至北都太原,再由太原至西安。可见,此条道路应该是时人常走的官道,应该人员众多,较为热闹。另外还有一条路,是从长安出发经同州沿黄河北行至韩城,从绛州驿,北行经临汾驿、益昌驿、永清驿、长宁驿到达太原都亭驿。

其次,由汾河峡谷区到太原。此条道路也是太原以南地区僧众常走的线路,大体走向为灵石雀鼠谷至介休至平遥、太谷、徐沟到太原。汾河峡谷区,东为太岳山,西为吕梁山支脉,两岸峭壁高耸,汾河穿行其间,从此路到达太原因水流湍急,所走的人并不很多。

再次,由东南方向到达太原,到达五台山。唐开元十年(722 年)与开元二十年(732 年),唐玄宗两次由东都洛阳北上到北都太原视察,都走这条路,敦煌遗书中《往五台山行记》记载某僧人从河南前往五台山途中所经过的路线与上述完全一样。《往五台山行记》载:“七日至天井关张家,吃返后至泽州(今晋城市)开元寺主院内宿。九日斋后,离泽州至新店宿。十日至口口县,十五里吃食斋,……十一日卯时起,行四十里到潞府城南…十七日巳时离潞府进行四十里,至积石骤乔家宿。至十八日进行四十里至太骤平王家受供养,又行四十里,至恩亭骡宿。……二十一日卯时发行,三十里于团城择赵家受供养,又行四十里到南石会关宿。二十二日卯时发行,到北石会关行十里,于忽延家受供养,又行四十里到团伯谷口普遍禅院宿……二十四日卯时发行三十里南桥受供养,又行十里到太原城内……”。帝王与普通僧人所走路线完全相同,说明此条路是官道。唐时,在这条路上设立了大批馆驿。主要有太原都亭驿、铜涡驿、秦城驿、盘陀驿、梁侯驿、太平驿、龙泉驿,渡孟律浮桥,至洛阳。如此完备的交通保障体系,为朝拜五台山的僧众解决了后顾之忧,也为他们顺利朝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唐代通过太原往五台山还有一条间接道路,即到达太原后不是直接北上,而是迂回曲折,由太原经榆次、寿阳、平定,冶桃河谷经井隆口,再往东北至鹿泉县,又五十里到达恒州,再由恒州到达五台山。这条路虽然也是以太原为枢纽的,但显然不是直接登台,因此可算是曲折路径。

2.北部地区通往五台山的道路

五台山以北地区登山的主要枢纽一为河北阜平,二为雁门关、朔州。

首先,由河北阜平入五台山。通过不同路径到达河北阜平后,沿着阜平、龙泉驿,经长城岭、射虎川、石咀到达五台山,唐代日本僧人圆仁就是循此道朝拜五台山的。他在《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二详细记述了沿途情况:唐文宗开成五年(840 年)四月二十一日“到镇州(治所今河北正定县)节度府。……正北行二十五里到镇州界行唐县。……一西北行二十五里倒黄山八会寺断中,……时人称之为上房普遍院,长有饭粥,不论僧俗来集,便僧俗,有饭即与,无饭不与,不妨僧俗赴宿,故曰普通院。……以上房行得二十里到刘使普通院宿,便遇五台山金阁寺僧义深等往深州求油归山,五十头驴,驮油麻油去。……二十四日天阴,发从山谷西北行二十五里,见遇一羊客驱五百许羊行。……寻谷向西行三十里,到解普通院。巡礼五台山送供人僧、尼、女人共一百余人同在院宿。……逾两重岭,西行三十里到塘城普通院。过院西行,岭高谷深。……西行十五里,申时到龙泉普通院宿,一行谷十里,到茶浦普通院,过院西行十里逾大复岭。岭东溪水向东流,岭西溪水向西流。……山岳崎峻,欲接天汉。二十八日,入平谷西行三十里。巳时一到停点普通院。未入院中,向西北望见中台,伏地礼拜。此即文殊师利境地。”从上述记述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条路为河北朝台的主要通道,同时也是商旅来往的交通要道。沿途每三十里则设一普通院,供来往僧俗吃住方便。在圆仁和尚的数日行程中,见山中寺僧一行驱驴五十头由深州运油,又遇卖羊贩子一次驱羊五百头,又曾经与百余送供的僧尼同宿一普通院中,可见此路虽为极峻险之山路,但交通还是比较频繁的。

其次,由雁门关、朔州入五台山。

这条往五台山的道路主要走的是雁门关、朔州、忻州、代州,再由定襄、五台入山。当时,这条路也是大西北一直延伸到河西走廊的敦煌僧众朝拜五台山的进香之道。据敦煌遗书《往五台山行记》记述:“……十里,有真身毗沙门天王。代州(今山西代县)圆果寺有舍利塔。去过雁门关,南至忻州,内有仁泽寺、开元寺、铁佛寺。一戊寅年出沙州(今甘肃敦煌市),二月二十至五台山,又名清凉山。五台山者,文殊菩萨居处。”据《往五台山行记》记述敦煌一僧人从沙州出发,到灵州(今宁夏灵武)北折,经丰州(今内蒙古五原县西南黄河北岸)、胜州(今内蒙古准格尔旗东北黄河岸十二连城)、朔州(今山西朔州西南)、代州、忻州、定襄到五台山。辛卯年十一月又从五台山返回沙州。

从以上记载可见,唐代通往五台山的道路不管是南方还是北方,既有重要的枢纽城市,又有分布广泛的大小道路,组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加上相对和平的社会环境,使朝台的僧众络绎不绝,寺庙辉煌、灵迹兴盛。

二、宋代通往五台山的道路与政局变化紧密相关

太平兴国四年(979 年),宋太宗平定北汉,五台山地区纳入宋朝版图。北宋时期五台山佛教的发展历程始于太平兴国四年(979 年),终于靖康二年(1127 年)。因此,大体来说,北宋年间,通往五台山的道路基本畅通,前期几位帝王对五台山也基本持扶植政策,去往五台山的路径与唐大体相似。如日僧成寻的入台道路是这样的:成寻在开封获得宋神宗的批准,并有给各地牒文,让各地官员沿路给予成寻方便。成寻于宋熙宁五年(1072 年)十一月一日从京城出发赴五台山,沿路经过祥符县、中牟县、郑州、荥阳县、汜水县、巩县、永安县,渡潞河,河阳县、渡黄河、孟州、怀州、泽州晋城县、泽州城、高平县、上党县、潞州、屯留县、襄垣县、铜鞮县、武乡县、祁县、太谷县、徐沟县、太原府、石岭关、忻州、代州、崞县、繁峙县,在十一月二十八日到达五台境,首先眺望到北台顶。成寻走的此条路径正如唐代以太原为枢纽登台的路径相似,只是通往太原的道路是多途径的,而且成寻的返程也基本为同样的路径,说明此条路径在宋代是交通较为畅达的朝台道路。

成寻一行沿途多食宿在驿站、马铺,而且用的交通工具马匹在每个马铺大都可以更换,这样路途上基本没有什么坎坷,可见此条道路不仅通畅,而且路上的给养一应俱全,这就为朝台活动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

宋太宗雍熙三年(986 年)八月,契丹诸路兵马都统耶律色珍追击知雄州贺令图,在五台山发生激战,死者达数万人。北宋末年金兵大举伐宋,五台山因与金朝接壤,寺院因战事再次受到冲击。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 年),忻、代二郡失守,金兵占领了五台山,五台山一带受到金兵烧杀抢掠。这一时期通往五台山的道路基本处于停滞阶段。

1127 年之后,宋金对峙,五台山纳入金控制的版图之内。金朝在灭辽和占领宋都汴京后,接受了辽、宋代社会盛行的佛教习俗,尊崇佛教“奉佛尤谨”。金代诸帝和女真族都景仰五台山,把五台山当作神灵居住之所,顶礼膜拜,遂使五台山的佛教有所发展。金天会十五年(1137 年),在五台山佛光寺修建了文殊殿,表示对五台山佛教的尊崇。金世宗时“天下鸿宁,释教大兴”,大定三年(1163 年)敕建五台山万岁寺。大定年间(1161 -1190年)于五台山新建了平章寺,重修了净名寺。金代于京城设国师,帅府设僧录、僧正,县级设维那。而对于五台山,别设僧官,专门负责五台山寺院,以示对五台山佛教的礼遇。由于局部社会环境相对和平,通往五台山的道路部分畅通。但从整体来分析,由于两个政权对峙,时战时和,与之前相比,道路的畅通程度多少受到一定的影响。

三、唐宋时期通往五台山的道路上存在大量“普通院”

1.普通院的大量存在

五台山地处偏远,平均海拔三千多米,在交通工具不甚发达的唐宋时期,朝台路上的食宿问题当是必须要解决的后顾之忧。唐宋时期五台山的景观资源丰盛与朝台人员众多,与能够解决朝台过程中食宿问题的“普通院”的大量存在关系较为密切。

日僧圆仁在《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详尽地记载了他进出五台山时,一路经过的一些普通院。他从禹城县(今山东省禹城市)渡黄河,往西北方向向五台山进发的。“一路上经德州、唐州、冀州、赵州、镇州等地,于四月二十三日到黄山八会寺,即上房普通院。院中唯有两僧,及一黄毛狗,此狗见俗慎咬,见僧则振尾畏驯。这是圆仁首次记载五台山普通院。接着,他西北入山寻谷行,在距上房普通院二十里处,到刘使普通院,当日便宿于此。廿四日,西北行廿五里,过一岭到两岭普通院,斋后,又西北三十里,到果苑普通院。”

“一什五日,西行三十里,到解普通院,在此碰见巡礼五台山送供人僧、尼、女人共一百余人。”

“廿六日到距北廿里之处的净水普通院,接着越两重岭,西行册里,到塘城普通院。从塘城西行十五里到龙泉普通院。”

“廿七日从龙泉西行廿里到张花普通院,在此断中,斋后行谷十里,到茶铺普通院,又越大復岭,行三十里,傍晚到角诗普通院。”

二十八日,圆仁来到距角诗三十里的停点普通院。这儿已能望见五台山的主峰,他遥望西北方的中台,只见树木异花不同别处,奇境特深,五顶圆高,状如覆盆,不禁伏地礼拜,潸然泪下。自二十三日在上房普通院起,开始进入五台山境,行到此时,入山谷行,已经过六天。停点普通院是个较大的普通院,又处于交通要道,所以来往僧俗较多。

五月一日,圆仁离开停点普通院,来到了五台山竹林寺,开始进行巡礼朝拜、访问清益的活动。其间转五月二十二日出北台东行廿里许,经上米普通院到东台。圆仁在五台山上共考察了二月有余,于七月五日回到上房普通院,并开始向西南的长安方向进发。六日经过思阳岭,到达五台山南山门处的大贤岭普通院,从那儿到五台县,渡过胡陀河(即滹沱河)、忻州定襄县,于九日中午到胡讨普通院。十日到宋村普通院,又行三十五里到关城普通院。十一日到大孟普通院,十二日到白扬普通院,并于当晚宿于古城普通院,次日到太原府,更西南行至清源县宿普通院,接着注有至晋州城内之市西普通院,再往西南行五十五里宿景云普通院。

宋代,普通院在五台山还有为数不少。《大宋僧史略》卷上“创造伽蓝”条中列举了六种伽蓝之名,其中第六种即为普通院。下面又注有“现五台山有多所”。

2.普通院的主要功能

圆仁在《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曾多次提到过“普通院”,他在进五台山途中,几乎都是投宿于普通院,并在普通院中休息。他在《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第二卷《开成五年四月廿三日》条中说:“普通院长常有饭粥。不论僧俗,来集便宿。若饭时即与饭,无饭时不与饭,不妨僧俗之赴宿,故曰普通院。”也就是说,普通院的主要是功能一是用以接待四方前来朝山巡礼的僧俗,为他们提供一定的食宿和休息条件。圆仁在刘使普通院和停点普通院曾两次遇到天台国清寺前来五台朝山的巨坚等四人,在解普通院又遇见前来巡礼五台的僧、尼、女人共一百余人,这些前来朝山者都是投宿于普通院中。正是这些普通院的存在,解决了朝台之人的食宿问题,使他们可以心无旁骛、克服路途艰险的困难而坚定登台。

此外,圆仁在大华寺曾遇见汾州头陀僧义圆,他是五台十二寺及诸普通兰若的供养主,十年来,每年送大量物品上山遍山供养。还有,圆仁在刘使普通院曾遇见过一支运送油料的队伍,他们是五台山金阁寺僧人义深等,于深州求油归山,所带的油和麻油要用 50 头驴驮运。不管是供养主还是供给粮食的运输队,都需要再普通院休息,说明普通院的另一项主要功能是供给五台山僧尼日常生活所需物品的中转站。也即普通院既是上山之僧众所必需的休息场所,也是五台山僧尼日常生活物品来源的补给转运地。

3.普通院的分布与规模

从圆仁的记载来看,普通院的分布没有固定的规则,一般是根据山势、地形等自然条件决定的。往往每隔几十里设置一座。这对于进出五台山的僧俗香客是非常便利的,他们每隔一定距离就可停歇休息,消除疲劳。五台山方圆五百余里,四面高峰张列,“从东入台山,入山谷行五百里,上至谷岩之顶,下到深谷之底,动经七日,方得到五台山地。其余三方四维,亦是远涉山谷,方到五台。诚知五台山乃万峰之中心也。” 由此可见,普通院的分布应是星罗棋布列于其中,没有固定的距离限制。

从圆仁的记载大体可以判定,普通院的规模大小不一。有的规模很小,只有僧人数名,而有的则规模较大,屋宇宽敞,能同时容纳百余人投宿。从经济情况来看,也大不一样,有的能供应粥饭,甚至能设百僧斋的,如龙泉普通院和张花普通院,都是“院有粥饭”供僧俗斋食,而停点普通院能“设百僧斋、赴请同斋”。由此看来,这些普通院的经济情况,相对来说是较为富裕的。但也有些普通院在经济上却相当拮据,如圆仁经过的两岭普通院,“院中曾未有粥饭,缘近年虫灾,今无粮食。”以致圆仁等人只能自行举炊。此外如角诗普通院,也是“院无粥食”。圆仁在谈到这类普通院情况时说:“普通院深山无粥饭。吃少豆为饭。从赵州已来直至此间。三四年来有蝗虫灾。五谷不熟,粮食难得” 。看来,连年灾荒、粮食歉收,使这些普通院的经济也受到极大影响。好在普通院主要是提供来往僧俗休息和投宿的场所,“有饭即与,无饭不与,不妨僧俗赴宿,”所以尽管经济状况不佳,却并不影响普通院履行其应有的职能。

五台山普通院可视作为唐宋时期五台山交通体系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因为普通院的大量存在,才使得通往五台山的交通体系较为完备。从此意义上来讲,普通院已超越了“普通”寺庙的含义,成为唐宋时期五台山文殊道场形成和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 7AXOVSt7pvQTYeKbGvoLlWaXRyNdawwfX7ET8RKMsJo4qVsVP7oSQTcUxfylrJi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