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唐宋时期五台山各台位置、方圆里数及自然景观

东、西、南、北、中五个台既是五台山主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五台山最具有代表性的地理标识。各台位置、方圆里数及自然景观,集中代表了五台山的整体概貌。

一、唐宋时期五台山各台位置

关于唐宋时期五台山五个台顶的位置,《广清凉传》中有如此记载:

据古图所载,今北台即古中台,中台即南台,大黄尖即北台,栲栳山是西台,漫天石是东台。(唯北台、中台,古时有异,东、西二台,古今无异)……至巨(大)唐,俨禅师,神异僧也,尝登南台之上,望见五顶皆有五色云覆之。随云覆者,配之为台。唯古之中台,即今之北台;古之南台,即今之中台(孝文封为南岳也)。余皆定矣。

从这条史料可知,在唐代俨禅师之前,五座台顶的位置与唐代不大相同,唐代北台为古中台、中台为古南台、大黄尖为古北台、栲栳山为古西台、漫天石为古东台,其中东、西二台唐与前代相同,但其余三台则发生了变化。

这一改变的依据是大唐的俨禅师根据五色云的位置确定的。五个台顶具体变换的时间,现代学界也进行过论述,崔正森先生认为是在唐中晚期,他在《五台山佛教史》的绪论中认为上述文献中的“俨禅师”是佛光寺的高僧“行俨”。行俨出生的时间不详,圆寂于公元 849 年,可以断定他生活的年代大约在唐代后期,也就是说古今五台位置发生变化的时间大概在唐中后期。 赵慧则认为发生变更的时间是在唐代初期,最迟不晚于公元 673 年。依据的标准是俨禅师与行俨并非同一个人,他所说的俨禅师是指《古清凉传》卷上中记载的俨禅师,因他于唐高宗咸亨四年(673 年)在五台山石窟寺圆寂,故而判定五台山五个台顶变化位置的时间是在唐初期。 上述学者在五台山台顶变迁时间上认识有一定差距,在此姑且将这一问题搁置不论,重点论述台顶位置的变迁问题。

关于五台山各台的具体情况,事实上《古清凉传》作者慧祥就有说明:

按《括地》等记言,诸台高下,远近里数,多相乖越,盖是取道不同,或指台有异。今聊据一家,存其大致也。

慧祥指出,在《括地志》等书的记载里,五台山各台的高低、远近、里数各家说法已经出现不同。《括地志》是唐初由魏王李泰主编的一部大型地理著作。可见,有可能在唐初或更早时期对五台山各台所指已经出现了争议,而且慧祥对此并不以为然,他说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上山时取道的不同,抑或是对各台的指称不一样导致的,慧祥的论述似更中允。唐及前代,因受测绘工具及交通工具所限,仅靠个人目测难免会出现认知结果的不同,史籍所载的某些结果未必代表是当时的共识。因此,唐与前代五台山各台位置应该没有发生大的变化,若有,则可能是指称的不同。

对于“指台有异”的问题,从慧祥到镇澄即有不同。慧祥在《古清凉传》卷上《封域里数二》载:“中台,高四十里,顶上地平,周回六里零二百步。” 但在《清凉山志》则谓“中台高三十九里,顶平广,周五里。” 慧祥与镇澄二人所载中台高度是有差异的,原因就在于镇澄与慧祥对中台与北台“指台有异”。镇澄解释道:

(北台)旧传(指慧祥《古清凉传》)三十八里,中台四十里。今登中台,不见北台地面,登北台,则见中台地面。是知北台高于中台,故易之。

可见,镇澄在此对慧祥的记载提出了质疑,但他认为之中的原因也是“指台有误”,因此,他在修志时将二者“易之”。类似的情况也极可能出现在唐及唐之前的时代。

接着,镇澄又详细分析了慧祥所记载的中台高于北台的原因,在于“误以古当今”:

古志以大黄尖为北台,叶斗峰为中台,翠岩峰为南台,蓝谷传以中台高于北台者,则误以古当今也。

并且,镇澄又指出:

况大黄尖,乃叶斗支山,比之叶斗,殆若培塿,固不足以当五峰之列。

即大黄尖和叶斗峰本就不在一个可比的序列当中,比起叶斗峰,大黄尖充其量是一个小土堆,根本不足以进入五峰之列。

如果大黄尖不足以进入五峰之列,东台、西台古今相同,叶斗峰成为北台,则需要论证的是中台与南台的位置。前述镇澄指出:“古志以……翠岩峰为南台”,但是在《古清凉传》中明确记载:

南台,……北去太华泉八十里。南有溪水源出此山,发源东南,乱流入东溪水。其山正南,延六十里,连五台县界当嵚岩寺

此处的南台已经和镇澄的记载相同,也与今天公认的锦绣峰位置相同,基本可以判定,在慧祥生活的唐初,人们的共识是将锦绣峰认作了南台。如此,按照地理方位来讲,原来的南台翠岩峰变为了人们心目中的中台。这样,唐宋时期五台山五座台顶的位置是北台在叶斗峰,中台在翠岩峰,南台在锦绣峰,西台在挂月峰,东台在望海峰,大黄尖从五座台顶中取消,增加了锦绣锋作为新南台。五座台顶看似在位置上发生了变化,但依据慧祥和后期镇澄的记载,更有可能的是古人认知方面的个体差异,或者指认方面出现的不同,是否一定代表着唐及唐前期五个台顶位置发生了实质性差异,则有待来日做进一步新的论证。

二、唐宋时期五台山各台方圆里数

1.中台

《古清凉传》卷上《封域里数二》载:“中台,高四十里,顶上地平,周回六里零二百步。” 可见,在唐初,中台高 40 里,大约 2124 米,顶上地势较为平坦,方圆周长六里零二百步,大约 3481 米。《广清凉传》中对各台的方圆里数及高度未有明确的记载,到镇澄《清凉山志》则谓“中台高三十九里,顶广平,周五里。” 前文已述,出现不同的数字,这是二人“指台有异”产生的结果。若依镇澄,则高度略有下降,周长大约为 2655 米,也略小一些。今依慧祥所记观唐宋时期的五台山中台,与现代中台“翠岩峰”相比,现代所测中台面积 200 余亩,周长 2500 米,海拔 2894 米。 其中周长和面积相差不大,差距最大的恐怕是高度,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恐在于古今测量高度的方法不同,现代以海拔高度计算,古代则以实际上山的山道距离计算。

2.东台

《古清凉传》卷上《封域里数二》记载:“东台,高三十八里,顶上地平,周回三里,去中台太华泉,四十二里。” 由于东台在记载中未发生“指台有异”的现象,明镇澄《清凉山志》所载:“东台,约高三十八里,顶若鳌背,周三里。” 二者所载基本相同,只是镇澄对台顶的描述更加形象化,突出了其像大海一般的辽阔与平坦。两人的记述,基本明确为东台高度大约为 20187 米,方圆周长大约 1593 米,与中台的距离大约为 22302 米。现代中台名“望海峰”,海拔高度 2795 米,面积 100 多亩,周长约 1500米。 古今基本相同。

3.西台

《古清凉传》卷上《封域里数二》载:“西台,高三十五里,顶上地平,周回二里。” 这一记载到明代基本相同。可见,唐宋时期西台的高度大约为 1858 米,山顶同样较为平缓,周长大约 1062 米。西台古今指称相同,现代名为“挂月峰”,现代海拔 2773 米,周长 1000 米,面积约 300 亩。 古今基本相同。

4.南台

《古清凉传》卷上《封域里数二》载:“南台,高三十七里,顶上地平,周回二里。” 前述,南台古今指称有异,但从慧祥的记载来看,基本可以确定,唐初的南台与明代镇澄所记载的南台基本相似,《清凉山志》中载:“南台,高三十七里,顶若覆盂,周一里” 高度大约 1964 米,顶部地势都较为平坦,只是周长稍多。现代南台为锦绣峰,海拔 2485 米,面积约 200 亩,周长约 1000 米,比慧祥所记略少,大体接近镇澄所记。唐宋时期南台可能比明朝及现在稍大。

5.北台

《古清凉传》卷上《封域里数二》载:“北台,高三十八里,顶上地平,三里。” 即在慧祥的记载中,北台高约 2017 米,顶上地势平坦,周长约1593 米。由于北台古今指称也存在差异,明代镇澄《清凉山志》载:“北台,高四十里,顶平广,周四里。” 关于之中的差异,前文已述,此不赘述。现代的北台“叶斗峰”,海拔高度约 3061 米,面积约 400 亩,周长约2000 米。 这一方圆里数更接近明代,可见,唐宋时期北台与现代稍有差距。

三、唐宋时期五台山各台自然景观

1.中台

关于唐代中台的自然景观特色,慧祥在《古清凉传》中有较详细的描述:

中台,……稍近西北,有太华泉(亦名池),周回三十八步,水深一尺四寸。前后感者,或深或浅不同。其水清澈凝映,未尝减竭,皆以为圣人盥漱之处,故往还者,多以香花财贿投之供养。台顶四畔,各二里,绝无树木,唯有细草藿靡存焉。诸台,无树有草,例皆准此。郦元《水经注》云:东峨谷水,源出中台。其水众溪竞发,控于群川,乱流西南,经西台之山,历东峨谷,谓之东峨谷。

从上文可知,中台的自然景观可概括为两方面:一为水资源景观,有泉水、谷水;二为高山草甸景观。泉水的位置在台顶西北处,名曰“太华泉”,长约 56 米,深约 0. 41 米。中台海拔较高,约 2800 多米。如此高的山顶上有泉水的出现,据现代学者的研究,这一现象被称为“热融湖”,是冰缘地貌的自然景观之一,其形成原因是由于此地气温常年偏低,多年冻土地下水沉陷形成洼地,融水和大气降水渐渐形成泉水。 这一泉水本身出现于山势雄旷的中台顶,给人以超凡脱俗之感,再加上“其水湛然,色若琉璃,澄澈见底。……神龙宫宅之所在焉。人暂视之,瘆然神骇,云雾祥映,难以具言”。 如此描述,给泉水本身加上了更加神秘的色彩,以至于往来之人都以此地作为菩萨的盥漱之处,将香花和钱币投于其中,赋予了其宗教意象。

中台除了太华泉之外,还有白水池、千年冰窟 和东峨谷水。白水池、千年冰窟的出现恐也与冰缘地貌有关。而东峨谷水与泉水稍稍有所不同,上文引《水经注》说,其水发源于中台,但并未形成泉水,而是受地势的影响,向西南方向流入东峨口,期间众多小溪汇入。

由以上可见,中台的水资源景观不仅有泉(池)水、常年不化的冰窟,更有随山势蜿蜒而流的谷水。如此的水资源景观不仅给雄伟的中台增添了不少的灵气,也滋润了山上的一草一木、珍禽瑞兽,使五台山更具活力。

中台的自然景观其二为细草芳菲、鲜花摇曳。整个中台顶四畔,各二里,没有任何树木,只有细草绒绒纷错覆盖台顶。《广清凉传》又载,中台有名花五:日菊花、孝文十二院花、五凤花、百枝花和钵囊花。这些花摇曳于草甸中,装点着中台,使其在雄壮中略显秀美。

2.东台

《古清凉传》对东台景观的描述为:“顶上无水,唯有乱石。” 《广清凉传》则说东台“台上遥见沧、瀛诸州,日出时下视大海,犹陂泽焉。” 可见,唐宋时期东台景观也有两大亮点:一为乱石;二为云海。所谓乱石,说明其上石头不仅数量较多,而且形状不规则。东台上的乱石较多,以至于“有叠石塔,高六七丈,中有文殊师利像。” 有关五台山石头景观的记载,在其他台顶也有,如北台“有磊落石” 中台“遍台砂石” 西台台顶有“盘石、石塔”。 石头如此众多,以至于朝山者在路上,即可利用石环、石网、龙蟠石等叠成石塔,表达自己心中的文殊情节。 可见,石头景观可视为五台山自然景观的特色之一。这其中,东台的石头是由绢英片岩、绿泥石英片岩和黑云母石角闪石片岩构成,砾径多为 10—15 厘米。 由于更突出,更具特色,形成了以东台乱石为代表的五台山石头景观。这一景观的形成与五台山独特的冰缘地貌现象有关,冰缘地貌又称冻土地貌,由多年冻土层中的冻融作用而形成的各种形态的总称。 冰缘地貌的表现形态各异,如冰缘岩柱、石海(俗称龙蟠石)、石条、石块、热融湖等。 这一地貌的形成与五台山较高的海拔、平缓的地势、偏低的气温有着密切的关系。

所谓云海,《广清凉传》有如下记载:“东台……,台上遥见沧、瀛诸州,日出时下视大海,犹陂泽焉。” 从台上可以隐隐约约见到沧州、瀛洲,一方面说明东台地势较高,极目之处可达沧、瀛一带;另一方面是遥见,说明因云蒸霞蔚,沧、瀛二洲的显现度并不高。云海景观在日出时更甚,从台上下视时,烟云缭绕,犹如大海一般,东台名为望海峰,其原因恐在于此。

东台的景观有乱石、有云海,可谓壮丽,但要观赏到如此壮丽的美景需要经过艰苦的历程。一是因为“诸台之中,此台最远” 即实际到达该地的距离非常遥远,二是“期间山谷转状,故见者亡失所怀。礼谒之徒,多不能至。” 山谷转状,说明要上东台,没有捷径,需要走过一个又一个山谷方能达到。有学者甚至指出,“须要登攀千尺的陡坡”是巡礼五台山最艰险的一条路线。

3.西台

《古清凉传》载:“西台,有水。东去太华泉四里。其山西北,延二十里,入繁峙县界西峨谷。” 此外,《古清凉传》还载“西台西有秘魔岩,岩之东西,壁立数千丈,石文五色,赩似朝霞,有松树数行,植根岩腹。于是两边渐降,合于西面,中间一路,才可容身。自余天然,状如城郭。” 从上述两条记载可见,西台的景观也主要有两点:一为水景;二为山岩。之中的水景没有更多的特色之处,与太华泉相邻,但亦可视为西台的景观之一。西台的山岩比较有名,首先岩石两边是数千丈深的峭壁,可谓险峰深沟;其次是其形状非常独特,像一个自然天成的城郭;再次是颜色独特,岩石五彩,绚烂亮丽,赩红像朝霞一般;此外其中有松树点缀,植根于岩石中,非常壮观。西台又名挂月峰,与此景完全匹配吻合。

4.南台

《古清凉传》载:“南台,……无水。北去太华泉八十里。南有溪水源出此山,发源东南,乱流入东溪水。” 《广清凉传》载:“南台孤绝,距诸台差远,林麓蓊郁,岩崖倾欹,最为幽寂。……三十里内,悉是名花,遍生峰岫,俗号仙华山。” 可见,南台的自然景观为水和花。这里的水为溪水,其源头就在南台,自南台上没有规则地流向他处,最后乱流汇入东溪河。可见,南台上的水资源较为丰富,不仅是溪水的发源地,而且由于溪水乱流,整个台顶的水流纵横交错,使其充满了无限生机。但由于南台“灵境寂寞,” 即《广清凉传》中所谓的“南台孤绝”“故人罕经焉”,说明到南台巡礼者甚少,这样反倒使南台的自然环境破坏相对较少,故而森林茂密,名花盛开,世人将南台名为“仙华山”,反映出南台溪水环绕、森林覆盖、漫山遍野鲜花盛开的秀美景色。

5.北台

《古清凉传》载:“北台,……顶上往往有磊落石,丛石涧冽水不流。其山正北,延二十里,连繁峙县界大柏谷。谷中有水,源出北台,流注滹沱。《山海经》云:‘泰戏之山,滹沱之水出焉’。郭璞注云:‘今滹沱,出雁门卤城县南武夫山’。《括地志》云:‘泰戏、武夫,即一山也,今名派(音孤)山’。” 《广清凉传》载:“北台顶上有天井,下有龙宫,白水池相连。” 唐宋时期北台的景观特色之为到处是磊落石,而且冽水、天井并杂期间。其中的磊落石与东台上的乱石景观相似。冽水不流、天井下有龙宫,都说明北台上的水景观为泉水性质。乱石、泉水的形成与前述五台山独特的冰缘地貌现象有着密切的关系。

五台山的这五座台顶,是它的显著地貌特点。其五台之外,称为台外;五台之内,称为台内。台内中心区,左襟右带,犹如怀抱,故名台怀。台怀为一盆地,东有黛螺顶,南有梵仙山,西有寿宁峰,北有灵鹫峰,称为“台怀四峰”。台怀是五台山寺庙的集群区,也是五台山政治、经济、文化、旅游和佛教圣地的中心。 xmwxpAIdQltlyF9rxPtbbBo3z5ayfHhEnJFcdFCwGrUVxI8KrgXFAPfgzOJ0Ar4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