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气象谚语是几千年以来中国劳动人民观天、测天经验的总结。宁波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冬季主要受西风带冷空气控制;夏季则受副热带高压,台风和西南气流影响,多异常天气,夏冬长,春秋短,四季分明,季风交替显著,雨量充沛,温暖湿润。千百年来,勤劳智慧的宁波人民在与变幻莫测的风云世界打交道的过程中,根据本地的气候规律和自然天象及观察生物状况等多方面总结出了许多气象谚语,并在生活和生产的实践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宁波气象谚语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由广大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经过长期传播,逐渐丰富起来的。在没有气象预报的年代,他们靠观天地、察气象、找规律,来掌握天气晴阴、风雨和寒暑,编成气象谚语口口相传,并自成体系。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具有宁波地方特色的气象谚语至少有一二千条。宁波气象谚语语句简炼,易诵易记,充满了鲜明的口语化、地方化色彩,长期传诵不衰,是宁波民间文学中最精短的形式,既有形象性,又有哲理性,是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结合体。作为记载宁波人民认识自然、崇尚科学的活化石,宁波气象谚语也是甬城大地上不可多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瑰宝。

经宁波广大劳动人民千锤百炼所形成的气象谚语,不仅内容十分丰富,而且种类也很多,它的发音韵节纯系宁波方言,且符合地方谚语特性,概括了人们生产生活实践中的经验及相关的气象、潮汐、天文、地理等认识,从各个不同角度揭示了天气变化的某些规律,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宁波气象谚语是人民生生不息的文化记忆和血脉延续。它之所以为宁波民众喜闻乐见而久盛不衰,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是因为它能便捷地帮助百姓估测常见的天气和气候趋势,安排生计。目前仍有许多气象谚语成为指导人们生产、观天测海的传世经典,成为人们掌握天象、自测气候的一种本领。有的气象谚语至今还是人们自测气候天象的一种简便方法,诸如“蜻蜓夹头飞,大雨在眼前”;“狗猫换毛早,冬季冷嘞早”;“耕牛田畈跑,天气一定好”;“盐甏还潮,阴雨难逃”;等等,这些以物候现象来预测气象的谚语,在旧时缺乏现代科学手段的宁波大地,是一种朴素而又含有一定科学道理的经验总结。

二是因为它字里行间充满浓郁的地方特色,承载着宁波人难以割舍的乡土情结,延续着生生不息的乡土记忆,如宁波象山、奉化一带出门便是海,自然、地理、气候、生产、生活及风俗习惯、气质风貌等,无不带上“海”的烙印。反映在气象谚语里,就产生了一大批具有浓厚海洋文化色彩的气象谚语,有关“海”“渔”“鱼”的鲜明特色在中华气象谚语之林独树一帜,别具风味。例如,“春潮五更改;夏潮黄昏送;秋潮两头大,冬潮太阳红。”“平风平浪天,浪生岩礁边;发出哨哨声,天气马上变。”“廿九、十四潮水旺,渔网扯断剩根纲。”“三月黄鱼要出虫,四月乌贼背板红。”“三北雨汪汪,海蜇如砻糠。”无不洋溢着浓浓的海洋气息和鱼腥味。

三是因为它言简意赅、韵味隽永、朗朗上口,具有浓厚的民间乡土文学品味。长期以来,许多宁波气象谚语经过人们不断地润色、加工而变得丰富多彩,富有诗意,在谚语中有对仗工整的诗句,如“处暑难得十日阴,白露难得十日晴”;“一朝冬雪招来财,一朝春雪带来灾”;“云朝南,道地里好撑船;云落北,河底里好晒谷”。有充满乡土气息的宁波民间俚语,如“立夏吃只蛋,气力大一万”“大小暑猛日头,晒开脑壳头”;“惊蛰过,暖和和,蛤蟆老哥唱山歌”。有用鲜明的比喻作为陪衬的语句,如“落雨落个泡,停落就好跑;落雨落枚针,落来落去落弗停”;“白露身弗露,赤膊当猪猡”;“六月日头,蛮娘拳头”。有以非常形象的事物来说明未来天气的,如“雨生蛋,落到明朝吃昼饭”;“小暑南风十八朝,晒得南山竹也叫”;“九月十三落,鞋匠老婆好吃肉”。还有大量的同义谚语,用不同的词汇表达出来,更是宁波民间文学中的特色,如“南风吹到底,北风来还礼”;“南风吹到头,北风来报仇”,“还礼”与“报仇”两个词用在这里恰到好处。

四是因为它忠实地记录了宁波人民对生活的切身体验,对自然的独特感悟,对人生的深入思考,蕴涵着淳厚朴实的哲理,有的还揭示了为人处世的深刻哲学,常常引人深思慧悟,如“行得春风有夏雨”。就自然规律来说,在每年的春风刮过之后,夏雨也会自然而然地来。宁波的民众就根据这个承前继后的自然现象,来比喻人做了好事后,必定会得到好的回报。“天上无云弗落雨,地上无媒难成亲”以云和雨之间的关系比喻媒人是促成婚姻的重要因素。“东方弗亮西方亮,去嘞日头有月亮”则借用自然界的天气现象,来说明一种“天无绝人之路”的人生处世哲学。

宁波是个口传遗产积淀厚实的文化古城,河姆渡七千年文明的古老土地上,民间口传文学源远深长、绚烂多彩。由一代代人口耳相传的宁波气象谚语,保留了原生态的宁波地方方言精华。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达,特别是现代气象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许多气象谚语已经渐渐淡出时世,传统的宁波气象谚语正逐渐退出现代人的生活,面临着被人们淡忘的尴尬及失传的窘境。但是,宁波气象谚语作为一种极富地域性、科学性、趣味性的民间口头文学遗产,仍然具有历史价值,是值得后人传承和研究的。由于宁波气象谚语多以顺口溜、成语、俗语、俚语、歌谣等形式流传于民间,往往受到押韵、字数、格式、方言土语和当时历史条件及生产、文化水平的限制,因而有的气象谚语的含义就不能充分地表达出来。此外,因为流传时间长,所以也难免有失真的现象,个别还会带有封建迷信的色彩。因此,要传承弘扬宁波气象谚语文化遗产,必须进行系统整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宁波气象谚语是宁波地方民间文化中一座极为丰富的宝藏,凝聚了无数先辈们的经验和心血。为了传承和延续宁波地方民间文化的血脉,挖掘宁波气象谚语的科学价值和文化内涵,去其糟粕,存其精华,自 2010年起,编者前后历时八年时间,寻访了上百位宁波地方文化专家和民间文学学者,参阅了 20余本宁波地方谚语、歌谣等民间文学专集,通过民间采风和文献查找等途径,终于搜集到流传于宁波地区的 1500多条气象谚语。在吸收、借鉴前人工作成果和经验的基础上,编者对这些气象谚语进行重新分类、注释。在此基础上,汇编成这本《宁波气象谚语浅释》。本书共入编流传于宁波地区的气象谚语 1200余条,这些谚语被分为天气要素、天体光象、气象灾害、长期气候、四季节气、物象物候、农业农事、海洋渔业、事理哲理等九大类。书中对入编的气象谚语逐条进行注释和解析,部分谚语还简要叙述了相关的科学知识,包括这些谚语的气象基础知识和基本科学原理等。此外,为展示宁波民间气象文化的多样性,本书还收录了流传于宁波本地的气象歌谣 30 余首。

《宁波气象谚语浅释》总结了宁波民间天气气候测报的宝贵经验,为广大中小学生和人民群众普及气象科学基础知识提供了学习载体,使更多的人感受民间气象科学的无穷魅力成为可能。同时,本书也为宁波气象谚语进课程、进课堂、进校园,在中小学开展教学传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范本,有助于将宁波气象谚语达到古为今用的教育功能。我们相信,随着《宁波气象谚语浅释》一书的出版和推广,必将进一步丰富宁波的地方民间文化和气象科学文化的内涵,更有效地促进宁波的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更有力地推进中小学生乃至全民气象科学知识水平的不断提升!

编者
2018年 7月 eh1QdcKSQonhfU1lvHPqfPrAx+xmubegZi7x3+yqNLa/NDXThS1MhhYpVaMw5tC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