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生态文明的阐释与解读

生态文明是在“解构” 工业文明的范式中产生的一种新文明。虽然目前还没有出现被广泛认可的、具体化的生态文明范式,但从全世界的角度来看,人类对生态文明的认识和研究,已经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上向前迈进,它要求我们转变工业文明的自然观与价值观,建构生态文明时代的物质生产方式、生活消费方式以及经济增长方式等新范式,在自然生态进化规律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建设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时代。因此,需要我们对生态文明的概念、特征,以及哲学理论基础有一个更加明晰的认识和理解。

一、生态文明兴起的背景

(一)日益恶化的环境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我国的环境问题已经到了非常严峻的程度,生态环境恶化、自然资源枯竭,严重影响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据统计,中国人均不可再生资源储备不到世界平均值的1 /2,贫矿多,难选矿多,中小型和坑采矿多,大型超大型矿与露采矿少,而单位产值资源消耗率约为世界平均值的3倍,中国森林覆盖率约为9%,居世界百名之后,人均0.1公顷,不到世界人均森林面积的1 /10;中国的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2200立方米,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 /5,美国的1 /6,印度的1 /8,加拿大的1 /60,名列世界第122位,被列为世界13个贫水国之一;建国60年来,中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已增至262.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7.3%,18个省(区)的471个县近4亿人口的耕地和家园处于荒漠化威胁之中。严重水土流失的国土面积有36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38.2%);中国污水排放总量极大,每年约排放800亿—900亿吨,其中80%以上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海。法国每5000人就有一座污水处理站,而中国迟至70年代才有了第一座污水处理厂。90%以上的城市水环境恶化,可饮用之水越来越少;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以及长期的污灌,造成农牧渔业产品严重污染和农业生态环境的极大破坏,农作物和水产品的残毒极高。报载,某大城市在10个菜市场抽查了60个蔬菜样品,结果含铅量全部超过最大限量标准(0.5毫克/公斤)。在其他的一些抽查中,发现蔬菜中含汞、硝酸盐等全部超标。

(二)国际环保趋势

20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全球环境污染的进一步恶化以及“能源危机”的冲击,在世界范围内各种环保运动逐渐兴起。伴随着人们对公平(代际公平与代内公平)作为社会发展目标认识的加深以及对一系列全球性环境问题达成共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随之形成。1979年全球气候变化问题首次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在世界气候组织召开的第一届世界气候大会上,各国对以地球大气层迅速变暖为特征的气候变化予以高度重视,并共同发表声明号召“预见并防止可能对人类福利不利的潜在的人”。1980年联合国制订《世界自然保护大纲》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在此之后,直到1988年对于气候变化问题的国际合作才有了实质性的发展,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气象组织的所有成员国成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简称IPCC),1990年8月IPCC通过了第一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这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提供了科学和技术的基础。1992年6月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正式签署,并于1994年3月21日生效。这份公约最大限度地将国际社会的成员纳入到气候领域的国际合作机制中,它迈出了建立国际合作机制进程中的第一步,并最终在1997年12月11日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2005年2月16日世界各国迎来了《京都议定书》的生效,而正如世界自然基金会的专家斯蒂芬所说,“这表明,全球大多数国家正协同一致,来应对全球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危险的气候变化问题。”截至2007年12月,共有176个缔约方批准、加入、接受或核准《京都议定书》。 2007年12月3—15日,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第13次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缔约方会议第3次会议,此次会议的主要成果是制定了“巴厘路线图”,进一步确认了公约和议定书下的“双轨”谈判进程。2009年12月7日至19日,来自全球192个国家的代表齐聚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商讨《京都议定书》第一个承诺期结束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道路该何去何从。2010年11月19日《京都议定书》第六次缔约方会议在墨西哥坎昆举行,会议通过两项应对气候变化决议,推动气候谈判进程向前。2011年6月6日,联合国新一轮气候谈判在德国波恩举行,为班德峰会做准备。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大会暨《京都议定书》第七次缔约方会议在南非港口城市德班召开,经过曲折而艰难的谈判,会议决定实施《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并启动绿色气候基金。环境保护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最广泛和最高级别的承诺,而且还使这一思想由理论变成了各国人民的行动纲领和指南,为生态文明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

(三)传统文化传承与社会主义发展趋势

中华文化的基本精髓从社会政治制度到文化哲学艺术,无不闪烁着生态智慧的光芒。中国哲学的基本理念讲究的是“天人合一”。 儒家强调“天地变化,圣人效之”,道家强调“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佛教所谓“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如来常住无有变异”,从人文、自然、因果联系等方面阐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观。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为实现生态文明提供了深厚的哲学基础与思想源泉。同样,社会主义作为对资本主义的超越,代表了一种更高级的文明形态,代表了一种更美好的社会理想。“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消除种种危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人与自然的对抗,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人与自然的和解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很早就把自然、环境和生态摆在对人的优先发展的地位,他们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当然受自然规律支配。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但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否则一定会受到历史的惩罚。可以说,生态文明为社会主义理论在更高层次的融合提供了发展空间,社会主义为生态文明的实现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生态文明概念的界定

生态文明不是一种局部的社会经济现象,而是相对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一种社会经济形态,它是比工业文明更进步、更高级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应该说,生态文明是一个既高度复杂又有广泛认同的概念,如何对它加以科学的界定和阐明,需要把文明和生态的概念融入到生态文明的内涵中。

按照美国学者摩尔根的观点,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文明是与蒙昧、野蛮相对应。他认为在人类最近的10万年历史中,蒙昧时期占6万年,野蛮时期占3.5万年,文明时期只有5000多年。一直以来,文明是指人们改造世界所获得的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有价值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具体表述为:文明是指人类借助科学、技术等手段来改造客观世界,通过法律、道德等制度来协调群体关系,借助宗教、艺术等形式来调节自身情感,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基本需要、实现全面发展所达到的程度。 它既从历史的纵坐标反映人类社会的发展程度,又从历史的横坐标反映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水平与整体风貌。因此,文明是表征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

生态,在英文中用“ECO”表示,源于希腊文“Oikos”,意为“人和住所”。原始的生态概念,是在生态学中用它来表示生物有机体与其他生物之间、与非生物之间的关系。随着人们对生态问题的研究与深化,“生态”的含义可理解为“生物和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环境与生态并非同一个概念。任何事物的主体都有环境,但并非任何事物都有生态。生命和非生命都处于一定的环境中,但只有生命处于生态中。生态是生命的环境,对生命而言,其环境都是一个生态系统。这里所指的环境不仅包括无机环境如土壤、气候等,也包括有其他生物组成的有机环境。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是通过食物链环环相扣地运行着,任何一种自然物都在这个系统中发挥着自己特有的功能。人是生物群落中的消费者。他处在与生物群落中生产者和分解者的关系中,处在与非生物环境的能量交换中。在有人参加的生态系统中,主要存在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这两个子系统的统一。生态系统的平衡就是这两个子系统及其相互之间的平衡,即自然——人——社会的生态系统平衡。 因此,目前对人类的生态环境的理解不仅包括自然环境,还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

由于对生态和文明概念的不同理解,造成对生态文明概念的界定也是众说纷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归纳起来有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的概念,是针对包括人在内的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为目标而界定的,比如,俞可平认为,“生态文明就是人类在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做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它表征着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进步状态” 。直接反映出其概念提出的实践意图,保护与恢复自然生态平衡,它是生态生产发展水平及其成果的体现,是社会文明在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领域的扩展和延伸。第二种类型的概念,是针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而界定的,能更好地与当前可持续发展战略相吻合,生态文明就是要求人类通过有意识、有目的的实践活动,创造人类所需要的各种物质产品,满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做到既改造和利用自然,又保护自然,维护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尤其对解决当前工业文明造成的生态危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第三种类型的概念,超越了人与自然关系,认为生态文明不仅要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时也要协调和优化人与社会的关系。这是一种理想的要求,也是生态文明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如国家环境保护部潘岳提出的,“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它所追求的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的境界与马克思所讲的共产主义理想相一致,“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 。从生态文明概念的不同指向,表明对生态文明的认识与理解有很大的差距,同时也反映了生态文明概念逐步递进的发展理念。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形成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充分体现了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对于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大意义。生态文明是人类存在的基本形式之一,它涵盖了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紧密相连,是涉及人类生存、生活甚至生命的一种精神追求和价值关怀。因此,生态文明是在和谐的生态发展环境、科学的生态发展意识和健康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良性循环与发展。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文明,也是人类社会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三、生态文明的主要特征

文明的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目前,生态文明正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之中,其内涵也在不断丰富之中,为了了解生态文明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我们需要通过深刻理解生态文明的主要特征来把握。生态文明具有以下五个主要特征:

(一)生态文明是以生态为本的文明形态

从世界演进的过程看,先于人类而存在的自然界,是人类社会产生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为构成人类社会客观实在性创造了物质条件。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也是自然界的产物,良性的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客观物质基础。如果人类不能保持自身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那就会危及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生态文明的根本出发点,就是以承认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为前提,承认以生态为本。所谓以生态为本,就是强调以生态利益为根本出发点,以生态建设为中心,主张人类应该尊重和顺应自然本身的发展规律,合理调节人类与自然之间的资源互换关系,以消解人类与自然的对立,最终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坚持以生态为本,抛弃了人类中心主义和主客二分的思想,将自然作为权利主体,纳入到道德共同体中。它引导人们关注自然自身的内在价值和生态公正,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以生态为本,它重建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关系,体现了人类认识的重大转变,这不仅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生态文明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二)生态文明是以生态建设为中心的文明形态

生态文明主张将生态建设作为中心。工业社会的到来,使得人类的物质欲望和工具理性倾向极度膨胀,这种利欲需求不断引导着人类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和物质享受。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忽视生态环境建设、无视大自然自身的环境承载能力的人类行为,导致一系列生态危机的产生,这直接危及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值得人类深刻的反思。发展生态文明,就是要以生态为本,按生态规律办事,把生存作为第一要务;就是要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逐步调整到以生态建设为中心上来。具体体现在:在生产方式上,转变高污染、高生产与高消耗的工业化生产方式,以生态技术为基础实现社会物质生产,使生态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在生活方式上,倡导科学、合理、适度消费,使绿色消费成为人类生活的新目标与新时尚;在文化价值上,清醒认识自然的价值,树立符合自然生态规律的价值需求、规范和目标;在社会层面上,使生态化渗透到社会结构之中,实现人类活动对生态的最小损害并能够进行一定的生态建设,从而使人类与自然变得更加和谐,这才是合乎社会发展规律的。

(三)生态文明是以生存作为第一要务的文明形态

因为生存与发展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两大永恒主题,因利益因素而追求一时的发展与享受所导致的环境危机,威胁着人类的生存,所以生态文明强调将生存作为第一要务。生存与发展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生存是发展的前提,没有生存就谈不上发展,一切发展都只能在确保生存的基础上进行;而发展又依附并服务于生存,发展是生存的保证,发展是为了更好的生存。从关系的递进上来看,生存是第一位的,发展是第二位的。人类首先必须要生存下去,然后才能谈得上发展。因此,生存是第一要务。

(四)生态文明是以生态公正为目标的文明形态

在生态领域,分别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来看,生态文明追求的生态公正目标具有丰富的内涵:从横向上看,是不同国家、地区、城乡之间的生态公正,这是代内之间的生态公正。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着国际生态殖民主义,因经济发展不平衡,发达国家掠夺发展中国家的资源、转移污染等;从纵向上看,是指代际之间的生态公正。体现在上代人为了满足自己的物质利益,而使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负载能力透支,从而直接威胁到下代人的生存和发展需求,继而威胁到整个人类的继续生存和发展。人类的发展不仅要讲究代内公正,而且要讲究代际之间公正,亦即不能以当代人的利益为中心而不惜牺牲后代人的利益。同时,生态公正同社会公正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生态不公正严重恶化了人类与自然、人与人、人类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且往往还会导致社会不公正,这更是直接关系到生态社会的最终实现。

(五)生态文明是自然规律与社会发展规律相融的文明形态

生态文明强调了人的自律与自觉,强调了人与自然环境的共荣共生、相互促进,既追求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而且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的前提。生态文明区别于工业文明,它是以尊重生态规律为前提的文明形态。自然有着自身特有的发展规律,虽然人类社会可以改变这种规律发挥作用的条件,把自然纳入人类对象化的改造范围之内,但是人类却不可以任意改变和取消自然发展规律,因而生态文明是符合自然发展规律的文明形态。人类文明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这三大发展阶段,工业文明的发展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世界性的生态危机。这客观上就需要开创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生态文明因此应运而生。它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尤其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结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发展理念、模式、道路的重大进步,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因此它符合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只有将自然规律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相融合,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才有重大进步。 zsJyAV213AdpdpEBvSDPSa/27rP7WmJyJudGbLljcvlE4f+iLDXAeCbiGOxl+6F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