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低碳经济:文明形态变革的必由之路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贪婪地追求经济发展与物质需要,无休止地利用化石能源,放任二氧化碳的高排放,把自己从农业社会的“原生态”低碳经济体系逐渐带入了工业社会的“高碳经济”体系,同时也把自己带入了全球变暖和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的尴尬境地。面对目前的困境,人类就必须寻找一条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建设一种新的文明形态。

一、低碳经济的由来

“低碳经济”一词最早见诸于政府文献的是英国于2003年2月4日颁布了《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正式提出英国能源战略的首要目标是实现低碳经济, 这是世界范围内第一次提出低碳经济理念。英国随后在各年度报告中评估了本国低碳发展的目标和确定了本国未来的走向。 《能源白皮书》讲述了英国政府在未来50年的能源政策,阐明了今后英国政府将如何实现《京都议定书》的承诺和确保长期能源供应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的措施等,并且设立了一个详细的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201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20%,到2050年减少60%,并在2050年要建成低碳社会。为了实现能源白皮书的目标,英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气候政策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其中成立碳基金和参与英国与欧盟排放贸易计划是其中两项重要的气候政策。

英国提出“低碳经济”有着其特定的国内外经济、政治、社会及能源与环境方面的背景 。首先,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英国的产业经济已落后于美国和德国,综合国力日渐衰落,尤其是二战以后被经济学家称为“英国病”问题,长期困扰英国的经济发展。20世纪70年代,英国一度沦为欧洲的“二流”国家,此时英国的经济亟须扭转,产业经济的重新塑造是这一时期英国经济发展中的重大变革。在世界经济不断发展形势下,强烈寻求变革来提升国际竞争力是英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动力之一。其次,在国力日益衰落的背景下,英国的国际影响力及国际地位也在下滑。在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和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逐渐形成这一新的历史环境下,英国政府以改革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应对全球化的挑战,积极调整国家战略和政策措施,从而抓住“低碳经济”这一未来发展机遇。最后,英国现阶段能源供应主要依靠进口,尽管它曾是西欧国家中能源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如果不改变当前的消费模式,预计英国到2020年所需能源的80%都必须依靠进口。而《京都议定书》为英国所确立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对英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更大的现实挑战。这些都迫切要求英国在能源的开发利用层面进行低碳转型。

由于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也是世界上最早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其白皮书的内容及所引领的未来政策方向备受瞩目。因此,英国提出发展低碳经济后,欧盟各成员国均认同这一理念,并提出相似的发展战略。随后,欧盟积极进行减排行动。2007年,欧盟能源技术战略计划(European Commission,2007)通过,鼓励发展低碳能源技术,面向一个低碳未来。2008年1月,欧盟委员会制定欧盟能源气候一揽子计划(European Commission,2008),并于同年12月通过。

美国政府也致力于气候变化及低碳经济的相关法案。2007年,《美国气候安全法案》(Americas Climate Security Act)在议会委员会层面上得到通过。2007年2月,美国参议员提出“低碳经济法案”。2007年11月,美国进步中心(Center for American Progress)为新政府提出《渐进增长,促进美国向低碳经济转型》的报告。2009年3月,美国众议院能源委员会向国会提出“2009年美国绿色能源与安全保障法”(America Clean Energy and Security Act of 2009)。政府大力推动绿色能源法案的出台。

日本在低碳经济发展上也非常积极。2008年1月,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首份施政报告中的主要议题之一为全球气候变暖。2008年6月,前首相福田康夫发表题为“低碳社会与日本”的讲话,倡导建立低碳社会。

在全球低碳热潮中,中国也展现了自身的积极方面。2006年,科技部、国家发改委、中国气象局、国家环保总局等六部委联合发布《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2007年6月,中国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提出建立低碳排放社会。2007年12月,《中国能源状况与政策》白皮书发布,将可再生能源列为国家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部分。2007年9月,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亚太经合组织15国领导人会议上,明确提出发展低碳经济。

二、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及特征

低碳经济是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一类经济形态的总称。它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低碳含量和高效能、高效率、优环境为基本特征,以应对气候变暖影响为基本要求,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目的,其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相对于高碳经济,发展低碳经济关键在于降低单位能源消费量的碳排放量,提高能效,实现低碳发展;相对于化石能源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低碳经济关键在于改变人们的高碳消费倾向,通过能源替代,抑制化石能源消耗量,实现低碳生存的可持续消费模式。

从经济理论的演变角度看,低碳经济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相关理论体系的支撑。低碳经济理论基础源于以下几个理论体系支撑:(一)“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最初是由环境学家和生态学家提出的。 1980年,“可持续发展”在《世界自然保护大纲》中被首次提出,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前景和途径,指出“持续增长”的概念是不确切的。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一份题为“我们的未来”(又称布鲁兰特报告)的报告中将“可持续发展”界定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等一系列文件,对“可持续发展”理论做了进一步的阐述。(二)“绿色经济”理论。绿色经济是一种“新经济”,它既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知识经济,又是人类创造绿色财富的经济。绿色经济作为人类文明演进的一个崭新阶段,它既包含着物质文明,又包含着非物质文明,是物质文明与非物质文明的有机统一体。 绿色经济是由英国经济学家皮尔斯1989年出版的《绿色经济蓝皮书》首次提出。雅可布(Jacobs)与波斯特尔(Postel)等人在1990年代所提出的绿色经济学中倡议在传统经济学三种生产基本要素:劳动、土地及人造资本之外,必须再加入一项社会组织资本(social and organization capital, SOC),从而完善了绿色经济理论体系。(三)“循环经济”理论。“循环经济”是以生态优先和物质循环理念重构传统的经济流程和工业发展模式,以清洁生产技术、生态化产业链集成技术、环境无害化技术、废物回收和再资源化技术为基础,以环境友好的方式永续利用自然资源,以和谐的方式处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实现资源消耗减量化和高效化,废弃物再资源化和无害化,经济活动生态化和循环化。“循环经济”的理念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K·鲍尔丁提出来的,1990年,英国环境经济学家罗伯杰(D.pearce)和珀曼(R.K.Tumer)在出版的《自然资源和环境经济学》一书中,重提了“循环经济”的概念并赋予其新的内涵。(四)“清洁生产”理论。1996年,UNEP(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清洁生产的概念定义为:清洁生产意味着对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持续运用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以期增加生态效率并减轻人类和环境的风险。清洁生产是关于产品生产过程的一种新的、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对于生产过程,它意味着充分利用原料和能源,消除有毒物料,在各种废物排出前,尽量减少其毒性和数量。 尽管国内外对于清洁生产概念的描述和界定有所不同,但其主旨和中心的内核坚持清洁生产理论是一致的,都是改变末端治理、提倡清洁生产的策略,发展从源头减少污染、治理污染,在生产全过程中贯彻综合预防为主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其理论基础也是一脉相承的。

从对低碳经济的概念与内涵的分析我们可以认识到,低碳经济是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危机的根本途径,是实现绿色环保和经济增长的重大引擎。低碳经济具有以下几点特征:(一)低能耗。在低碳经济三个基本特征中,低能耗是最基本的,也是其区别于其他传统经济模式的最主要特征。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世界经济和人类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能源的改进和更替也不断地推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都是建立在高能耗的基础上,经济得到发展的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随着低碳经济的提出以及低碳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在不久的将来能逐渐摆脱对于传统能源的依赖,建立一种全新的低碳经济增长模式和低碳社会消费模式,将低能耗体现在生产、生活中的各个环节。(二)低排放。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十分依赖化石能源,而化石能源充分燃烧或者燃烧不完全都会向空气中释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因此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向来都是温室气体“高排放”的代名词。低碳经济则正好相反,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如何解除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连带的高碳排放之间的联系,实现两者错位增长,最终达到此长彼消的状态。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低碳能源无疑会在能源市场上大放异彩。低碳能源是一种含碳分子量少或者完全不含碳分子结构的能源,燃烧的时候可以减少温室气体在空气中的排放,低碳能源具有可再生并且可持续应用、高效并且适应环境性能强、节能减排效果显著等特点。因此,如今的低碳经济无疑是“低排放”最佳的代名词。(三)低污染。随处可见的生活垃圾、臭气熏天的河流、不断恶化的空气质量是之前几十年来工业发展给环境带来严重污染和破坏的真实写照。人类总是热衷于关注自己的生活空间是否干净、整洁,而不太在乎整个地球生态系统是否清洁、无污染。因此,低碳经济的提出,给人类敲响了沉痛的警钟,地球家园因人类活动而变得千疮百孔。低碳经济所倡导的高效、节能的生产方式和节约、简单的生活方式,能将人类活动所带来的污染降到最低值。低碳经济所提倡的低碳能源更是低污染的“主力军”,其中的太阳能和风能在利用的过程中甚至可以达到零污染。

三、低碳经济推动人类文明形态的变革

美国科学院院士雷德·戴蒙德在《崩溃——社会如何选择成败兴亡》一书中指出,不要以为古文明覆灭的悲剧只会发生在过去,它其实已是我们今天无法回避的现实,甚至在当今世界最富庶强大的国家生态环境破坏最少的州——号称“苍穹之乡”,情况也不容乐观。人口增长、水质恶化、空气质量不良、有毒废物、森林火灾、土壤流失、生态多样性减少正全方位侵蚀着我们这个星球。而全球的气候将反复无常,气象灾害范围更大、更频繁和更严重,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人类文明再一次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

近现代的经济是基于“化石能源”的经济发展模式,这也意味着经济的发展与碳的排放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在技术发展日趋成熟、能源成本和碳成本不断攀升、国际减排呼声日益高涨的情况下,寻求“碳依赖”经济发展模式之外的新型发展道路成为可能,这一新的发展模式最典型的特征就是经济发展的“零碳化”。实现社会经济发展向低碳道路迈进,可以在保持经济增长活力的前提下,实现人类的气候目标。低碳道路面临政策保障、技术支持、资金成本、市场竞争等多方面的挑战。一旦国际社会建立起相对稳定和成熟的国际碳减排合作框架,那么确立经济目标与环境目标充分结合的低碳发展道路将成为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最根本、最现实的选择。应对气候变化是全球大势所趋,把发展低碳经济作为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途径,正逐渐得到全球越来越多国家的共识,其核心就是在市场机制基础上,通过制度框架与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创新,形成明确、稳定和长期的引导和激励,推动低碳技术的开发和利用,并且调整社会经济的发展模式和发展理念,促进整个社会经济朝向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模式转型。 2HD6lZAB0+t2rjumr2HtPH3sx/x76l6GaqlBWj20Z2t4Xr4xMh9xDZt+aFaugRO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