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前,我们国家许多地方的住房还比较紧张,五六口人或七八口人住在一、两间房里是常有的事。现在的家庭人不像以前那样多,城市里一个家庭一般都是三口人,三口人住几百平方米,那要空出很多房间呢;对于不管是上班族还是其他所有人来说,屋子里角角落落保持卫生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所以,现在也有一些夫妻搬出大房子,只要两室一厅,一间自己住,一间作为客房。
但是,现在城市里很少看见或者听人说住在几百平方米、几千平方米的大树林边,就是像“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那样的房子。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朋友家房子的外景:葱茏茂密的绿树环绕房前屋后,清幽宁静;远处的青山横亘在天外,给人以开阔感,同时又给田园般的家围起了一道天然的屏障。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老朋友杀鸡做饭,邀请诗人到他家去做客,“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田家”没有山珍海味,一盘肥鸡、自酿的米酒、五谷杂粮是老朋友待客的佳肴。宴饮时,看看窗外的打谷场和青葱的菜园,年景收成成了主客热情交谈的话题,“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除了主人的热诚接待、宴饮的可口之外,使孟浩然感动的还有那房子外面的青山绿水,“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那一派美丽的田园风光。
文人孟浩然不断为朋友的热情和田园风光所感动,也为朋友的热情以及那种田园风光所带来的愉悦深深吸引。临走时,他向主人请求在秋高气爽的重阳节再来拜访,“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做完客,孟浩然走了。
孟浩然走了,他的诗留下了。
孟浩然走了,他的诗永远留下了,几百年、上千年。《过故人庄》不只是留在“故人”那里,也留在了中国文化里。
环顾城市化的今天,大多数住宅小区里高楼大厦鳞次栉比,而绿树就像房屋的化妆品,点缀在楼角边,或者低伏在高楼的包围下;屋子里面大到可以放两个乒乓球桌,屋子外也许只有一个乒乓球桌大的一点小花坛;很多人喜欢以住多大面积为荣,而不是以住在有很多树的地方为乐。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这平凡而自然中表现出的山水美丽和田园生活的宁静,仅仅是中国传统中的标志性符号还是存在于我们血液中的基因?在现代成了一个问题,常常引人思考。
那份平凡中的简朴自然、自然中的美丽山水、山水中宁静的田园生活,我们渐渐知道,不只是属于过去。
从无数的教训中,我们明白,那些也是我们现在生活中必需的。因为我们和先辈一样,不能够离开空气而生活。
活得好,必须要新鲜的空气;活得健康、愉快,还需要红花绿草。
从无数的经验中,我们也知道绿色与长寿有关。据报道,东京大都市里长寿老人都住在树木多的地方。看了这则消息后,留心了一下我认得的几个常在院子里晒太阳、活动的长寿老人,一个 100 岁,一个 95 岁,一个 91 岁,一个 86 岁,他们都住在市中心的一个单位大院里,这个院子有一片生长了 50 多年的大树林,有几个足球场那样大。从外面进到院子里,第一次来的人总会感叹,在都市中心区还有这么大的有大片树林的花园,空气很好啊;也有人看到都市里的这片大树林、大花园、林荫道,夸奖像人间仙境。
这人间仙境,仅仅是少了几幢高楼,多了一片大树林和花园。
我们如何取舍——在需要昂贵的金钱购买的商品与没有现代价值概念的自然之间?在树林花园和高楼、大房子之间?
受现代教育的人们常常发怵。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不是只有英国、美国、丹麦、瑞士……那些国家才有的田园风光。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是祖国过去的田园风光,相信,也将是现在的城市风景:如果在城市引进最新绿化观念和技术——立体绿化,如果坚持生态文明建设。
最后,让我们再读一遍《过故人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