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中华民族复兴要做好的大事!

2018 年 4 月 26 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武汉主持召开的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必须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自我发展和协同发展的关系,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为了开好这次座谈会,4 月 24 日至 25 日,习近平先后深入湖北宜昌市和荆州市、湖南岳阳市以及三峡坝区等地,考察化工企业搬迁、非法码头整治、江水污染治理、河势控制和护岸工程、航道治理、湿地修复、水文站水文监测工作等情况,实地了解长江生态环境和发展战略实施情况。

习主席的指示以及党中央的一系列重大举措,说明推动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是大事中的重中之重。

大家越来越有共识:发展不是目的。宜居是目的。没有良好的生态休憩系统,人也失去了休养生息的家园。

人不可能在恶劣的环境里有怡然自得的幸福。

面对快速工业化、城市化的现实,田园山水、怡然自得、诗意宜居——是梦想?还是可以改变后的美丽家乡,全在于我们心态和观念的改变、我们思考后的行动。

重建与自然的缘分,改变恶化的生态环境,是时代给我们这一代人不得不做好的作业。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生态环保观念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近 300 百年来推动世界发展的一些现代化的人文理念,如“民主”“自由”“理性”“人权”以及基于这些理念制定的“法律”“制度”等,对生态环保中出现的问题却未起到多大作用,反而是因为其中的一些观念的极端化,如对“人本”的重视导致了过度的“以人为中心”观念,使得在工业化、现代化的过程中,生态环境日益受到破坏。

如今,已经实现现代化的发达国家,也在不断反思这些现代化的副作用。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已经成为现代文明的重要内容。

如果说今天的国人偏爱现代化的住房和装修而忽视外围环境的绿树、花草,喜爱现代化的精美设施而忽视对自然环境的美化,也是自 1840 年开始、近 170 多年的现代化进程的副产品,而并非中国人的传统和本性。

读一读唐诗,“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那些记录和描写自然美丽风景的诗歌,怎么能够说中国人不热爱、不欣赏自然?

诵读那些描写自然风光的古诗词,不管是记叙良辰美景、春花秋月,还是描写小桥流水、高山大海,在使人心旷神怡的同时,也会被作者对大自然的细心关注和独特体会而感动。

那些古诗词中自然而然流露出的中国人“天人合一”的乐趣、美感,对我们今天生态观念的树立、和谐生活的建设来说,是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

不管哪个季节我们都会看到许多美景,也仍然能从中感受到经典诗文里描写过的诗意美景,也仍然能感受到自然对我们的厚爱。即使冷雨寒风的冬日,阶前的一丛绿草、一池碧水也会带给人无尽天真诗意绵绵:细雨阶前草愈绿,初冬木落风渐寒。故乡梦里多少次,绿水青山庭院前。

今日,随着科技的进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国际上最新的绿化技术、生态学术观念创新的最新实践——立体绿化,也已开始在中国生根开花。

宜居,诗意的宜居,源自我们祖国 3000 年的经典诗文,源自我们早就与自然的缘分。

人类的一切根源于自然,人类应该把从自然而来的爱和温暖回报给自然万物——基于此,有了《景观诗话:重建与自然的缘分》一书。让我们在快速工业化、城市化的时代,在我们一边握手新世界的时代,也让我们一边复习流传千百年的那些古典山水田园诗词,在现在的自然和过去的自然中寻觅、思考那些与自然的缘分。

所以,《景观诗话:重建与自然的缘分》不是一本用传统文学专业的眼光和角度解读唐诗的书;是个人结合现代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从加强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角度学习唐诗的心得笔记。千百年来,人们都在不断地读唐诗,但愿今天在《景观诗话:重建与自然的缘分》里读唐诗的读者,在本书中读出有当下感的、不一样的感觉——景观唐诗,重建与自然的缘分,改变我们对自然的陌生和疏远。保护生态环境,你我他都是志愿者,也是受益人。

(欢迎读者朋友一起交流经典诗文,本人微信号:taotaolin2015)

吴琳
2018 年 4 月 27 于武昌 3amKQi4+G+KM6Ubq4/djQLzrRHodNPVygsT7HWTBRgIL/CKOurjHnVSvtfPTVLk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