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博学综理”:审美主体修养论

“苞括宇宙,总揽人物”的审美创作胸襟,离不开渊博、深厚的知识积累与创作视野。即如刘勰在《文心雕龙·才略》篇所指出的:“相如好书,师范屈宋,洞入夸艳,致名辞宗。”司马相如之所以能成为辞赋大家和一代宗师,除了天赋英才、才华盖世外,则和他后天勤奋学习所积累的广博知识,以及丰富的人生经验分不开。作为“西汉文章两司马”之一和汉唐文学的代表人物,司马相如才俊超群出众,与此同时,他更注重学问知识的积累。他勤奋好学,认为审美创作主体应加强后天的修养,努力增加自己的学识、丰富其知识积累,从而提高自己辨明事理、揭示审美对象深层意蕴的能力。据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记载,司马相如“少时好读书”,司马贞《索隐》说他曾读过“七经”,可见他接受过儒家传统的教育。司马相如20岁时,就已经满腹经纶,是一个诗文、剑术都非常精通的才子。青少年时期的他,踌躇满志、自视甚高,作赋“不师故辙,自摅妙才”(鲁迅语)。从司马相如的赋中可以看出,他胸怀宽广、眼光博大,思想开放自由,更有较强烈的历史感和现实感,能以历史、现实、人事为直接的观察、认识对象,注重对实际问题作具体的分析,不仅有自己独立的见解,而且论证充分,热情洋溢,很能显示出自己的个性特征。而这一切,都与他的勤学、博学有关。 nK7Gglid0cWZi4XyG2jFpUDdgwuDU2olxQxf8x+56S2yaPs2cHbI4UANbTB58T3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