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得之于内”与“自得”

“得之于内”所谓的“得”,意为得到、获得。《说文》云:“得,行有所得也。”《玉篇》云:“得,获也。”同时,“得”又有晓悟、了解、满足、控制的意思,如《礼记·乐记》云:“礼得其报则乐。”郑玄注:“得谓晓其义。”而“得之于内”的所谓“内”,其本义为“入”。《说文》云:“内,入也。”桂馥义证云:“凡得外入为内。”这里的“内”,意为内心。《论语·里仁》云:“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由此可见,所谓“得之于内”,即首先主张创作主体应确有所得,含化于心。就其创作实践来看,司马相如作赋喜欢“以琢炼之劳,吐以匠心之感”,主张精雕细刻,认真推敲,这点可以通过司马相如与枚皋辞赋创作的比较来看。司马相如与枚皋是西汉武帝时两位著名的辞赋家,《汉书》卷五十一对他们有如下记载:“(皋)为文疾,受诏辄成,故所赋多。司马相如善为文而迟,故所作少而善于皋。皋赋辞中自言为赋不如相如,又言为赋乃俳,见视如倡,自悔类倡也……凡可读者百二十篇……不可读者尚数十篇。”司马相如和枚皋作赋,一个以质取胜,一个以量擅长,据《汉书·艺术志》记载,司马相如赋29篇,枚皋赋120篇,数量上相差悬殊。司马相如作赋精益求精,甚至呕心沥血,据《西京杂记》卷二记载:“司马相如为《上林子虚赋》,意思萧散,不复与外事相关。控引天地,错综古今,忽焉如睡,焕然而兴,几百日而后成。”司马相如是位风流倜傥的西蜀才子,创作《天子游猎赋》时恰值风华正茂的年龄,是创造力最旺盛的时期;尽管如此,他还是冥思苦想,废寝忘食,历尽艰难才最终完成。枚皋则不同,“上有所感,辄使赋之,为文疾,受诏则成,故所赋者多。”枚皋作赋几乎是不假思索,下笔成文,这就难免粗制滥造、敷衍了事。司马相如赋少而枚皋赋多,但是,提起文学史上的辞赋作家,许多人了解司马相如,而根本不知道枚皋。司马相如的主要辞赋都流传下来了,枚皋的辞赋至今却荡然无存。大浪淘沙,历史对待这两位赋作者还是公正的。钟嵘《诗品》在评论谢灵运的诗歌时称它“颇以繁富为累”,并且具体分析了造成这种弊病的原因:“嵘谓若人兴多才高,寓目辄书,内无乏思,外无遗物,其繁富宜哉!然名章迥句,处处间起;丽典新声,络绎奔会。譬犹青松之拔灌木,白玉之映尘沙,未足贬其高洁也。”谢灵运才思敏捷,又感慨良多,容易触景生情,睹物起兴;因此,他的诗歌创作速度快,缺少精雕细刻。他的诗有名言警句,但又显得枝蔓过多,如果他能写得慢一些,仔细推敲,那么,他的诗就会多一些挺拔的青松,少一些丛生的灌木;多一些无瑕的白玉,少一些灰尘泥沙。过分追求诗歌创作的高速度,成为谢灵运作品瑕疵的重要原因。在中国文学史上,宋代的杨万里,清代的乾隆皇帝,他们所写的诗都超过万首,但是,真正在文学史上大放光彩的不是他们,而是只有几百首、甚至只有几首诗歌流传下来的李白、杜甫、王之涣等人。由此可见,能否永垂不朽,不是由作品数量决定的,而在于作品所具有的水平,所达到的高度。

其次,从司马相如的创作实践来看,他认为,辞赋创作中,“赋家之心”的引发必须自然兴发,乘兴随兴,自得自在,自得于心。清代神韵派诗话作家王士祯在《渔洋诗话》卷上曾说过这么一段话:“越处女与勾践论剑术,曰:‘妾非受于也,而忽自有之。’司马相如答盛览曰:‘赋家之心,得之于心,不可得而传。’云门禅师曰:‘汝等不记己语,反记吾语,异日裨贩我耶?'数语皆诗家三昧。’”这里所谓的“得之于心”,就是“得之于内”,也就是“自得”。这种“自得”思想,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含义。

第一,“自得”有出自自性、自情、自心的意思,即辞赋创作应出自本心、发自肺腑,依自力不依他力。

第二,“自得”有自由、自在、自然之意,不是刻意为之,必须是从实际生活中亲身得来的感觉和体验。

在司马相如看来,赋的写作与构思应以创作主体自身的内在觉悟为原动力,不应依靠自身以外的力量。作赋的过程,是创作主体自身通过心物契合情景交融的意境观照自我心灵的过程。古人常说“诗乃心声”“诗主性灵”,这种心声、性灵,即诗人自己的内心世界、精神旨趣。因此,若想从前人的故纸堆或时贤权威那里乞求法宝,以他人的“心声”代替自己的“心声”,终究会一无所得。文学史上,不少诗人正是吃了这种苦头才幡然彻悟的,只有“自得”才是诗歌创作的唯一出路。如南宋著名诗人姜夔在《白石道人诗集自序》中说:“近过梁溪,见尤延之先生,问余师自谁氏?余对以异时泛阅之作,已而病其驳如也。三熏三沐,师黄太史氏,居数年,噤不敢吐。始大悟学即病,故不若无所学之为得,虽黄诗亦偃然高阁矣。”与姜夔同时代的杨万里在《荆溪集自序》中也谈到自己的体会说:“予之诗,始学江西诸君子,既又学后山五字律,后又学半山老人七字绝句,晚乃学绝句于唐人。戊戌作诗,忽若有悟,于是辞谢唐人及王、陈、江西诸君子皆不敢学,而后欣如也。”杨万里和姜夔之所以能在今天的文学史上独树一帜,可以说正是从“自得”中来。无论是“以健笔写柔情”的白石诗,还是新鲜活泼、幽默风趣的“诚斋体”,都是他们“自悟自修”的产物;反之,如果他们抱住前人不放,就不能有独特成就。袁枚在《随园诗话》卷四中说:“大概杜、韩以学力胜,学之,刻鹄不成,反类鹜;太白、东坡以天分胜,学之,画虎不成,反类狗。佛云:‘学我者死’,无佛之聪明而学佛,自然死矣。”为什么“学我者死”呢?因为在学他人的时候,已经失去了自己。从这点出发,受禅学影响极深的明代诗学理论家袁宏道也极力反对“从人脚跟转”。他说:“宏实不才,无能供役作者,独谬谓古人诗文,各出己见,决不肯从人脚跟转,以故宁今宁俗决不肯拾人一句。” 显然,司马相如“得之于内”说所主张的正是袁氏“宁今宁俗”也不依他力的一种可贵的“自得”精神。清人柯振岳《论诗》诗说:“陶冶性灵归自得,创垂堂奥各精神。我生若有江淹笔,不把浮光貌古人。”由此可见,坚持“自得”的诗人也正是在自己创造的诗歌境界里陶冶性灵、观照自己的精神世界的。南宋最伟大的诗人陆游也曾经经历了一个由“乞人残余”到“天机云锦自在我”的写诗过程。在《九月一日晚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中,他说:“我昔学诗未有得,残余未免从人乞。力孱气馁心自知,妄取浮名有惭色。四十从戎驻南郑,酣宴军中夜连日……诗家三昧忽见前,屈贾在眼元历历。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陆游这首诗可说是对“自得”理论最具体的笺释。

其一,它说明诗歌创作不是从向外求学,即“乞人残余”得来,而是靠自己体会得来。

其二,所谓“得之于心”并非自己闭门造车、暗中摸索所得,而是实际生活给予自己新鲜而独特的感受。

司马相如既具有纵横家的个性特征,又具有浓厚的入世思想,想轰轰烈烈,干一番经国大业,以实现儒家的道德理想。辞赋创作则提倡创新,主张“自得”说,要求另辟蹊径,独立门庭,以引起世人注视,以利于广结天下文林俊杰,来共传济世之道。此外,他也是为了创造一个崭新的艺术美的境界,他所主张的“得之于内”“得之于心”,就是追求独创之品的表现。的确,汉代能文的人很多,但写得好的人却很少,而司马相如、司马迁、刘向、扬雄却是当时文苑中最享盛名的巨擘。如果他们平平常常,“与世沉浮,不自树立”,那么就不可能撰写出垂范后世的杰作。可见,司马相如之所以提倡“自得”,正是他自我树立的表现。 f5/T/I9WM5LipFz9uoN9b5db+pD1y7ttxOXSfKd9AGUef2dczTijaSgabVDjoPu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