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抗日战争的胜利

1944年至1945年,在华北敌后战场,抗日军民的对日攻势作战,使日伪军遭受了沉重的打击。日军在战略上急剧收缩兵力采取守势,陷入完全被动的局面。

大厂地区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逐步转入反攻阶段。在这段时间里回民队配合大部队,出生入死,浴血奋战,狠狠打击敌人,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

一、回民队英勇抗战

冀东各联合县村政权的建立和地方主力、游击队的频繁活动,大量杀伤敌人,使得日伪军惶惶不可终日。1943年底,敌人从天津调来战役宪兵千余人,分驻冀东各县,加紧对其占领区的控制,经常集中优势兵力追剿抗日武装力量,实行更加疯狂的扫荡。妄图以速战速决的方式,消灭抗日地方主力和游击队。大厂地区回民队与其他兄弟部队英勇地投入了反“扫荡”斗争。

(一)以少胜多的天兴庄战斗

1944年1月19日(农历腊月二十四)回民队接到情报,敌人要扫荡“三关”。当时误认为是大厂西部的大东关、小东关、西关。回民队决定到那里打伏击。部队刚要出发,又接到从夏垫来的情报,说敌人要“扫荡”的不是大厂西部的“三关”,而是三河县北部的程关营、石关营和贾关营。回民队又马上向三河的“三关”急行军。还未到贾关营,忽然得到侦察员的报告,说敌人这次“扫荡”共有日伪军一千多人。而回民队指战员仅73人。根据这一敌众我寡的情况,回民队决定撤退以避敌锋芒。但撤到天兴庄(现隶属三河市)时,被敌人包围了。敌人迅速运动,把天兴庄包围得水泄不通。村子南面是夏垫的“狗备队”,北面是伪满洲军,西面是日本兵,东面是治安军,一场恶战势不可免。

面对这种严重局面,教导员纪心泉、大队长何臣和副大队长何凤如等领导干部沉着冷静,立即商量对策。开始本想迅速突围,但因敌人太多,四面火力又没有摸清,感到突围要冒很大风险。这时战士们纷纷请战,要和敌人痛痛快快地干一场。经过冷静考虑,决定要尽快地做好战前准备,利用房屋和工事先杀一下敌人的锐气,然后再寻找机会突围。随后,大队长何臣带3个班守在村西和村北,副大队长何凤如带4个班守在村东和村南。战士们进入阵地后,迅速在墙上掏好枪眼,利用地形地物严阵以待。

清晨6点多钟,敌人的轻重武器疯狂地向村内开火,在强大火力的掩护下,四面敌人一窝蜂似的向村内扑来。战士们看着敌人的嚣张气焰,两眼喷火,却一弹不发。当敌人距村三四十米远时,一声令下,战士们的手榴弹一齐甩出,炸得敌人血肉横飞。紧接着,机枪、步枪猛烈开火,敌人一片片倒下,活着的哭爹喊娘狼狈逃窜,当官的急红了眼,又组织第二次冲锋。回民队战士越战越勇,不让一个敌人进村。大队长何臣双手使用两把手枪,边打边压子弹,打得像轻机枪一样,枪声响处一群群敌人应声而倒。直到黄昏,回民队共打退敌人4次冲锋,消灭敌人200余名。敌人因伤亡太大,变羊群式的冲锋为三五个一组的进攻。

回民队也立即改变用密集火力消灭敌人为节省子弹的方式,组织神枪手来对付敌人。他们让新战士压子弹,老战士瞄准射击。神枪手们弹不虚发一枪一个,消灭了大部分进攻的敌人。敌人气急败坏,命令向村内开炮,炮火过后又是大规模的进攻。战士们有了前面的战斗经验,根本没把敌人放在眼里,用猛烈的火力打退敌人之后,又发起反冲锋。缴获了敌人不少枪支弹药,用敌人的弹药,武装自己。战斗整整打了一天,战士们忘记了饥饿、忘记了疲劳,斗志越来越旺。

天渐渐地黑下来了。村东、村西两面汽车马达声隆隆——这是敌人从顺义、通县、唐山调来的增援部队。敌人越聚越多,大约已达3千多人。一时枪声四起,如狂风大作。这时回民队决定趁对面不见人的黑夜,巧妙突围。回民队停止射击后,敌人各地方部队就像潮水一样往村里涌。何臣、何凤如分别带着两部分队员从村西和村南往外冲。由于敌人的部队多,番号乱,又来不及统一口令,回民队和穿梭出入的敌人竟然混在一起了。敌我都穿着草黄色的军装,在黑夜中难以分辨出来。敌人问:“哪部分的?”回民队答:“通县的!”一会儿另一伙又问:“警备队吗?”回民队又答:“警备队!”就这样,队员们机智地混出了村。敌人进村后到处搜查,八路军已踪影皆无。回民队撤出后,不久就在事先约定好的贾关营会合了。查看人数,回民队只少了一名侦察员,在黑夜中与回民队失去了联系。据老乡说,他藏在一个柴火堆里,被敌人抓获,后来在通州遇难。天兴庄一战,回民队与大于自身40倍之敌(包括增援部队)奋战一昼夜,消灭敌人约300人。受到军分区的通令嘉奖。并在贾关营为回民队开了庆功会。从此,回民队声威大振,群众神话般地传颂着他们的英雄事迹。

(二)英勇顽强的马庄战斗

天兴庄一战,日伪军受到严重打击,总想再聚集几个据点的兵力报复。1944年2月6日,回民队和二区队在夏垫以北的马庄村宿营,两支队伍不过300人。敌人得知以后,从马坊、燕郊、高楼、夏垫等处调来200多日军和4个伪军中队共计近700人,天还未亮就包围了马庄。面对这种形势,指战员沉着、冷静准备战斗。二区队和回民队的指挥员研究了战斗部署后,命令战士立即进入阵地,回民队坚守村东和村南,其余方位由二区队坚守。

天亮了,敌人边打枪边向村里冲锋。先是猫腰跑了一阵,距村几百米就开始爬行。当敌人冲到距村三四十米远的地方,战士们立即甩出手榴弹。敌人被这一炸,立即爬了起来,有的想往前冲,当时被战士用机枪、步枪打死,往回撤的也被抗日队伍强大火力打倒一片。日军军官气炸了肺,立即命令村东南坟地里的日本兵架设重机枪,妄图压住回民队火力。敌人的企图当时就被回民队发现了。副大队长何凤如立即命令神枪手盯住这挺重机枪,绝不让其发挥作用。神枪手陈捷三用三八大盖步枪瞄准敌人机枪阵地。这时正有两个日本兵往坟上架机枪,陈捷三一枪一个,两个日本兵应声倒了下去。敌人连续4次架机枪,结果七八个鬼子送了命。重机枪架不起来,敌人再也不敢发动大规模冲锋。只是在村外向回民队阵地盲目地开枪、开炮射击。时近中午,敌人被大量杀伤后,开始调整兵力。他们把重兵大部集中在村东。兵力部署完后又发起第二次冲锋。敌人冲锋的那一套,早被战士看熟了。战士们奋勇杀敌,很快打退了敌人的第二次冲锋。趁着硝烟未散,回民队又发起了反冲锋,兜着敌人的屁股打,大量杀伤了敌人,并拣回了一些枪支弹药。不久,敌人仗着人多,又发起了第三次冲锋,敌人的号兵刚吹起冲锋号,就被神枪手杨光发现了,杨光一扣扳机,子弹从号口打进去,敌号兵脑袋开了花。日伪军一片混乱,士气大减,这次冲锋又被打退了。在回民队与敌人激战的同时,二区队也同样打退了敌人的三次冲锋,敌人虽付出很大的代价,但村子一直控制在抗日部队手中,敌人没打开一个突破口。

天近傍晚,敌人为了报复,拼命向村里打炮,战士们一面机智地躲开敌人轰击的目标,一面用掩体和有利地形向敌人还击,不断杀伤暴露的敌人。大队长何臣边向敌射击,边指挥战斗,突然,他面前落下一颗炮弹,因来不及躲闪,两条腿不幸被炸断,战士们立即把他抢上担架抬走了。天渐渐黑了下来,回民队和二区队决定趁着夜色突围,于是战士们就向村东和村南猛打一阵,又迅速集中兵力由敌人兵力较弱的村北突破了包围圈,安全转移了。这次战斗,歼灭敌人100多名,回民队一人负伤。突围后,通过抗日政府内线,把何臣抬到了平谷县的大松各庄去养伤,但因流血过多,医治无效,不久以身殉国。何臣的遗体被转移到大厂北侧的回族村——芦庄村(原名何厂),村里群众和回民队全体指战员都参加了何臣的葬礼。他们怀着万分悲痛的心情,按照回族的礼仪安葬了这位抗日英雄。1947年,何臣的家属把尸骨起回,安葬在故乡——通县于家府。

(三)浴血拼搏的岳各庄战斗

1944年农历五月初,回民队和二区队在顺义杨镇附近驻防,听到别庄的日伪军虐待和残害百姓的消息十分气愤,决定攻打别庄。五月初四,回民队和二区队一举打下别庄,消灭伪军4个小队共计80多人,烧毁了那里的炮楼。这时八路军十三团也在顺义东部活动,住在杨镇的日军顾问十分恐慌,给顺义伪县长打电话说:“十三团有向河西顺义扩展之计划,望县长将白河所有大小船只,全部搜集白河之西岸。”据此,十三团、二区队和回民队于5月4日晚,主动撤到平谷进行休整。十三团和回民队驻岳各庄宿营,二区队驻赵各庄宿营。汉奸将抗日武装的活动情况报告给日伪,日伪连夜纠集通县、顺义、密云、三河、平谷之日伪军共计1000多人,奔袭岳各庄、赵各庄。第二天拂晓,岳各庄一名群众,发现村北敌人,赶忙报告十三团首长,团长舒行立即部署战斗。这时村东首先打响。原来是通县警备队500多人前来帮助伪军抢粮,气焰十分嚣张。当接受袭击岳各庄任务后,连续派3个伪军侦察,结果一枪未发,就被抗日武装埋伏的战士俘虏。敌人见派出的伪军一个也没回去,就气急败坏地派出100多个伪军往村里冲,并边冲边喊:“我还没见过八路军哪,今天瞧瞧八路军啥样。”一直冲到村东口,正要端枪闯进村,抗日武装一齐开火,一阵猛烈的枪声,打得敌人躺倒一片,只剩下13个伪军,躲在一个大坑里不敢动弹,有一个刚起来窥探动静,就被回民队神枪手一枪打个仰面朝天。就这样,伪军除一人逃走,其余全部被歼。

这时,村西、北、南三面,机枪全部响了起来。抗日武装连续向南北两面冲锋,结果没有成功。岳各庄的党员、干部和群众纷纷出门给抗日武装带路、抢救伤员、抬担架,表现十分勇敢。有的群众负了伤,仍不后退半步。在群众的帮助下,十三团和回民队英勇地坚守着村庄。敌人用钢炮和迫击炮向村内轰击,战士们一弹不发,当敌人冲锋时,被战士们甩出的手榴弹和强大火力压了回去。回民队和十三团的神枪手专门对准敌人的机枪射手,一连打死6个。但回民队3名特级射手也英勇牺牲,日伪与抗日武装双方在相距不到300米的战线上整整打了一天。

在岳各庄激战的同时,驻在赵各庄的二区队也跟日伪军展开了激战。时至深夜,八路军十三团、二区队和回民队全体指战员,大枪上好刺刀,一手提枪,一手握着手榴弹,决心与日伪展开“肉搏战”。面对日伪顽敌,目标近的就用刺刀挑,远的就用手榴弹炸,掩护群众和伤员分三路向南突围。敌人见到抗日武装浴血拼搏的突围阵势,不敢阻击,吓得连连后退,抗日武装全部转移。

在岳各庄这次战斗中,日伪以优势兵力奔袭抗日武装,但损兵折将300多人。抗日部队缴获敌人机枪两挺,步枪20余支,抗日武装在战斗中有100多名战士英勇牺牲。其中,回民队里张明、张久如、忠正、王士武、刘希福等十几名英雄战士,为民族解放大业献出了自己宝贵的年轻生命。

在这段时间里,回民队这支抗日地方武装,除去外围作战外,经常活动在大厂地区,在粉碎敌人“重点扫荡”的同时,有力地配合了大厂地区的锄奸运动,推动了这一地区各项抗战工作的迅速展开。

日伪军的“重点扫荡”连连失利,但却不甘心失败。他们同地方伪政权狼狈为奸,利用所谓“怀柔政策”,大搞“建设班”“宣抚班”等反动组织,宣传“东亚共荣”,“安抚”诱惑抗日干部投降。同时又向抗日基本区、游击区派遣大批特务、汉奸刺探八路军和地方武装的活动情况。

鉴于抗日武装多次被敌包围都因汉奸告密这一情况,根据中共中央的锄奸政策,回民队于1944年夏重点开展了锄奸运动,杀了一批效忠于敌的铁杆汉奸和特务。这年的夏天,回民队驻在芦庄,据抗日地下工作者情报得知,大东关住着一个叫白胖子的“坐地探”,专门刺探抗日地方干部和回民队的活动情况。回民队经研究后,陈捷三立即带领于德水等几名战士星夜赶到了大东关,扑了空。又迅速赶到西关,一举抓住了这个特务。经审问,他招认了罪恶活动,还招供出一个已打入回民队的特务彭××。经过核实证据确凿之后,在活埋白胖子时,彭× ×也跟了去,但他尚不知已经暴露,当他持枪把白胖子推下了坑时,回民队战士也立即夺下了他的枪,并把他推下了坑,两个特务一起被处决。锄奸、锄特为抗日军民除掉了隐患,震慑了敌特和汉奸,使他们再也不敢为所欲为。

二、建设根据地,准备大反攻

在迎接抗日战争大反攻到来的日子里,冀东抗日军民在各级党委领导下,在解放了的地区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法令,加强各方面的建设,积极支援前线大反攻。在解放了的地区,彻底摧毁了残存的伪政权、伪组织,进一步建立健全各级党的组织和人民政权,发展农会、青会、妇会、武委会等群众团体组织,吸收大量积极分子加入党组织。

1944年8月,全区大部分村庄,除靠夏垫几个村子属于敌我两面村外,苇子庄以南的村庄均建立了抗日政权。为迎接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二区区委发动广大回、汉族人民在全区展开轰轰烈烈的根据地建设。

发动群众最主要的一个方面是减轻人民负担。党和政府为减轻人民负担,改善人民生活,在新开辟和新解放的地区大力推行减租减息、合理负担、统一累进税等经济政策;恢复较早的老区在实行减租减息、合理负担的基础上,动员开明地主和多田、余田户献田献粮,分给无地少地农户。同时,清理村财政,查处维持会、伪大乡内的贪官污吏。开展说理斗争,清算并追回其赃款赃物。对执行政策出现的偏差,则及时予以纠正。群众情绪被引导到减租减息、发展生产、团结对敌、支援抗战的正确方向上来。

大厂地区首先强化了党组织建设和村政权的建设。全区各村不但建起了党支部,而且还建立了工会、农会等组织,它们的主要任务是领导广大人民建设根据地,开展“减租减息”和“工人增加工资”运动。

减租减息政策是1937年8月党在洛川会议上提出的。它完全符合抗日战争的特殊历史条件,是对封建土地制度的一次初步改革。在大厂地区,这一政策的执行,对调整贫、富、中农的租佃关系,调动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发展农业生产,支援抗战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大厂地区的“减租减息”和“工人增资”运动,从1944年开始,到1945年推向高潮。在这期间,依据群众的实际生活情况和抗战情绪,每当穷人没粮食吃而情绪低落时,区委就领导减租减息斗争。减租减息都是以村为单位进行。区委负责给村干部开会,形成决议,然后秘密地把党员发动起来,通过工会、农会组织,发动群众。工作中一直坚持“二五”减租的方针。原来地主租出1亩地向穷人要1石粮食,通过减租,就要给佃户退回2斗5升,这样穷人手里就有了粮食。减息的斗争也很激烈。地主阶级剥削穷人,有的3分利、5分利,有的还是“驴打滚”利。实行减息,地主只能要2分5厘利息,多余的部分都要退出来,光退多余的部分还不行,还要按2分5给穷人打利,这样退减息才能通过。否则就要开斗争大会解决,对抵制运动的不法地主进行斗争,责令他们按政府的政策办事。通过这一运动充分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伟大力量。

工人增加工资的斗争,具体执行的政策是按照雇工工资以维持一般农民生活为原则,以养活1人至1个半人为标准。达不到这个标准的,一般按雇工给雇主扛活年限为准增加30%工资。全区大多数雇主执行了这一政策,给工人增加了工资。但也有少数的不法地主公开抗拒,不给雇工增加工资。如霍各庄的地主李玉贵,他家有120亩土地,长年雇四五名长工,平日还有短工。他依仗离夏垫据点近,拒不执行给工人增资这一政策。还恫吓群众说什么:“谁拿走我1斗小米,共产党走了,你们要还我10斗米!”反动气焰十分嚣张。区委得知这一情况后,马上由组织委员彭子刚、宣传委员王永华来霍各庄村秘密串联了全村的党员,发动群众组织了工会、农会。选举了王德为工会主任,孟德荣为农会主任,对地主李玉贵等人展开了说理斗争,迫使地主退还了佃户的租粮,增加了雇工的工资。例如,工会主任王德给李玉贵家扛活十几年,按照当时增资政策,从他家找回小米22石。

这次斗争的胜利,也大大震慑了其他边缘村庄的一些不法地主,使全区的减租减息、增加工资的运动得到了顺利开展。通过这一运动,一般群众都不同程度地增加了收入,提高了生活水平,削弱了封建制度的统治,也加强了基本群众的政治责任感,调动了他们的抗日积极性。在开展这次运动的同时,还注意了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对地主分子按抗日表现分别对待,以团结他们一道抗日,巩固抗日根据地。不仅使党和政府的威望得到提高,广大群众也更加信赖党和抗日政府。

为了建设根据地,保证减租减息及增加工资运动的开展,各村还相继建立了民兵组织(当时的汉民村称民兵,回民村称自卫队),一般大村有武装民兵二三十人,小村十几个人或几个人。村武装的建立明显体现了它的特殊作用。比如大厂镇自卫队有武装民兵20多人,由海久恒任队长,他们不但肩负保卫村政权的重任,而且经常配合地方武装和区小队以各种形式打击敌人,积极按上级指示开展各项工作,为准备大反攻、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军民齐努力,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

建设根据地以来开展的一系列斗争,使全区的抗日斗争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广大农民经过组织“双减”斗争和“增加工资”运动,抗战热情极为高涨,无论在人力物力上都为抗战的最后胜利做出了很大贡献。

1944年下半年,随着抗战形势的迅速发展,保证部队军需供给成为抗日地方政府的一项主要任务。为了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全区人民克服一切困难,积极完成上级政府交给本区的粮款、鞋袜、柴草等各项征收任务。据抗战胜利后统计:大厂地区自从建立政权以后,每年都为抗日政府征收小米20多万斤,柴草40多万斤,几千双军鞋、军袜和其他物资。这些物资,除地方武装就地征用一部分外,其余部分由群众用毛驴驮送北山根据地。

为了支援前线,一些抗日骨干力量还冒着生命危险到外地为抗日武装购买军需物资。如西关的张士禄(当时是工会主席),通过亲戚关系到北平一次为抗日政府购买2000双胶鞋。他以拉煤为掩护,把胶鞋埋藏在煤球下面,混过了一道道关卡,冒着生命危险运到根据地,为抗战支前做出了贡献。

大厂地区地处平、津、唐三角地带中间,时刻处于敌人重兵驻守的大城市包围之中。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里,广大回、汉族群众,虽然自身的吃和穿都很困难,但是为保证抗日工作人员的生活和正常工作,男女老少省吃俭用,满足必要的供应。这里征收、转运了大量的粮、款和其他物资。从1941年至1945年,无论环境多么险恶,这项工作从未停止过。为夺取胜利,掩护抗日干部、战士和抗日机关,回、汉族群众不顾生命危险,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和动人的事迹,不惜付出鲜血和生命的代价。

1943年8月,在冀东顺义沙子营战斗中,时任八路军三通香支队长的李梅溪,受伤20多处,被辗转送到北坞村回族群众李有志家秘密疗养。

北坞村,现在是大厂县境内最大的回族村,当时属三河县管辖。李有志一家是一个贫苦的回族家庭,在当时缺衣少食的条件下,想方设法倾其所有,给李梅溪增加营养。虽然自家人吃了上顿没下顿,却专门为他做可口的牛肉挂面,专门请村里医术高明,思想进步的宛大夫为其精心疗伤。李有志一家人把这位汉族子弟兵当作自己的亲人,每天精心护理,关怀备至。当时的北坞村正处于敌我“拉锯”的前沿,距离夏垫的日军炮楼不足3华里,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在敌人眼皮底下冒着生命危险,保护子弟兵亲人。

有一天,令人担忧的事突然发生了:李有志被传唤到村公所。在这里的日军对他连踢带打,打得他遍体鳞伤,逼问他村子里隐藏八路军伤员的情况,把他押到夏垫镇的日军守备队据点。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李有志被日军绑在老虎凳上拷打,灌凉水,受尽了非人的折磨。但是他始终一口咬定:“我是老百姓,什么也不知道。”

关押拷问到第8天,日军队长小林在最后一次拷问无果后,凶狠地下令要在守备队院内将他枪毙。小林命令一下,立时有两个日本兵,一左一右将他架到院子当中。此时,李有志已横下一条毅然赴死的决心,宁死不屈地走向刑场。只听“叭叭”两声枪响,敌人从他身后连开两枪。但他并没有倒下。这时才知道是敌人在他身上施展的最后一招:以死威胁的“假枪毙”。最后敌人看到再也诈不出什么就把他释放了。回村后,他并没有被日军的恫吓吓倒,全家人一如既往地精心地护理和保护李梅溪,直到其康复归队。

李有志一家和村干部,用自己的生命保护了抗日伤员。伤愈后,李梅溪担任了三通香支队队长、主力部队团长等职务。每当提及往事,他都激动地说:“三河(当时北坞村正属三河县管辖)不是我的家乡胜似我的家乡,三河人民不是我的父母胜似我的父母。”

在此后几十年的峥嵘岁月里,李梅溪同志的戎马生涯,从北国的杀敌战场,到南下的行军路上……直到西安离休,纵横驰骋千万里,风雨沧桑几十年,他从未忘记这段历史,这段交织在回族与汉族之间,人民军队与老百姓之间的深情厚谊,他永远忘不了那位回族老妈妈,自己忍饥挨饿却给他端上来的那碗可口的、令他刻骨铭心的牛肉挂面;他永远忘不了,那位回族兄弟,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和身家性命来保护他的生死情缘。几十年来,他一想起这段往事,总是激动不已。

(2003年的抗战胜利纪念日,耄耋之年的李梅溪还不能忘怀这段往事,通过陕西省《三秦都市报》和大厂县委党史研究室取得联系,在党研室同志的帮助下,找到李有志家,并与李有志的家属通了电话。)

在抗日战争的前沿,回民队和地方武装向敌人主动出击,拔掉敌人据点,打下日军炮楼的胜利捷报频频传来。1944年夏,麦收后的一天,三河县的伪警备队等敌伪武装计划到抗日堡垒村大东关抢粮,区委得此情报后,立即带领区里的几名干部和区小队几个人来到大东关,一面组织群众坚壁粮食、撤离村子;一面组织村里的民兵做迎击敌人的战斗准备。敌人进村后,即遭到抗日民兵的迎头痛击,王士贤、王桂英等人靠熟悉地形的有利条件,一会儿出现在村东,一会儿出现在村北,抓时机狠狠打击敌人。经过将近一天的战斗,敌人没有抢走一点粮食,只摘了20多副门板,抬着尸体和伤兵扫兴而去。在整个战局逐渐有利于抗日军民的形势下,地方武装抓住敌人兵力不足的要害,对敌人据点采取了围困、逼退和各个击破的方法,使其彼此更加孤立。9月底,敌大厂据点被八路军主力五十一团逼退,他们利用夜间逃往夏垫,同那里的敌人会合在一起做最后的挣扎。

1944年,冀东根据地不断扩大,除了一些老区得到恢复、巩固以外,又建立了三通香、三通顺等联合县。抗日武装力量迅速壮大,日伪军则龟缩在一些重要据点里,不敢轻易出动,抗日战争已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冀东三河、香河两县,香武宝支队于9月底扩编为冀东十八军分区五十九团;三通香支队4个连加上各区小队骨干,于10月底扩编为冀东十四军分区五十四团。

1944年底,回民队编入三通香支队,支队长李梅溪、政委李光远。支队共4个连,回民队为三连,连长何凤如,副连长杨占才,指导员陈捷三,副指导员尤永春。

1945年上半年,三通香支队主要是打游击战,消灭从据点出来抢粮抓丁的日伪军。下半年开始攻据点,解放被敌人占领的村镇,7月初打下通县以南的马头,烧毁了炮楼,消灭日伪军70多人。7月底攻下通县东南的永乐店据点,烧毁了那里的炮楼,俘虏100多人。

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9日,百万红军进入中国东北,打垮日本关东军。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2次分别向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放原子弹。日军的崩溃已成定局。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展的形势下,解放区军民进入对日全面反攻。8月9日,毛泽东主席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号召:“中国人民的一切抗日力量应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密切而有效力地配合苏联及其他同盟国作战。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人民军队,应在一切可能条件下,对于一切不愿投降的侵略者及其走狗实行广泛的进攻。”8月10日,朱德总司令连续发布7道反攻命令,命令共产党领导的各解放区的军队立即向其附近敌占城市和交通要道的日伪军展开进攻,向其指挥机关发出通牒,限期投降,如遇敌拒绝投降缴械,即应予以坚决消灭。

1945年8月11日,中共中央做出关于《日本投降后我党任务的决定》,指示要“放手武装基本群众,不应稍有犹豫”,“各地应将我军大部集中,脱离分散游击状态,变成超地方性的正规兵团,以便在解决敌伪时保证取得胜利。”冀东军区积极落实中共中央指示,迅速将地区队、县支队、县大队升编为主力团,同时大力扩充地方武装,区小队升编县大队,民兵升编为区小队。这是贯彻中共“七大”政治路线,发展壮大人民武装力量,准备对日大反攻作战,夺取抗日战争胜利进行的一项十分重要而急迫的工作。

随着抗日战争形势的发展,八路军要在大反攻作战中担负夺取大城镇与交通要道及最后驱逐日本侵略者出中国的任务,战斗规模升级,战争形式由游击战向运动战过渡,因此,必须大力发展主力兵团,增强部队的机动能力和战斗能力,准备打大仗、打恶仗。同时,原来的地区队和县支队、县大队、区小队等地方武装和民兵,在长期的抗日斗争特别是1945年春夏季的反攻作战中得到了实战锻炼,军政素质大为提高,具备了升级条件。因此,升编、扩编主力兵团,既是形势发展,也是水到渠成。

8月11日,蒋介石也发布了反动命令,要八路军等人民武装力量原地驻防,不得向敌人进攻、受降,要伪军维持地方治安,要日军原地作有效的防卫,等待国民党军队的接收,企图夺取抗战的胜利果实。

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大厂地区抗日军民无不欢欣鼓舞,欢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后,三河县城外围各据点残敌胆战心惊,大部纷纷撤退,唯有驻夏垫据点的伪军孤立死守。为了保卫胜利果实,积极对日受降,8月24日,三通香支队包围了夏垫。当时,在夏垫东门外岗楼里的日军已感到末日来临,走出岗楼,表示愿意签字投降等待接收。

日本侵略军垮台后,驻扎夏垫的伪军把蒋介石的反动命令当作起死回生的灵丹妙药,重新振作精神,固守据点,拒不向抗日武装投降。支队首先向伪军连续10天展开政治攻势,劝他们投降。然而,以队长刘伯文为首的一伙伪军拒不接受,并负隅顽抗向抗日武装开枪、投手榴弹。抗日部队战士只好还击。战斗打响以后,回民队27名神枪手,个个大显神通,只要敌人一露头,就一枪一个被击毙。有个伪军小队长叫胡歪子,他企图报复,刚用枪瞄准回民队的一名战士,就被神枪手陈捷三一枪打死。敌人被吓得心惊肉跳,再也不敢轻易露头。

围困一直坚持到9月3日深夜,三通香支队向敌人发起了总攻。伪军负隅顽抗。回民队负责攻西门,队员们在西门西南以土墙为工事向伪军猛烈开火,几名机枪手一齐向敌人横扫,吸引了西门守敌的火力。其他战士在夜色的掩护下,趁机冲到敌人火力左侧,跃墙冲进了大胡同,一直向北,兜回来向敌人的屁股开了火,随即打开了西门。回民队战士一拥而入,敌人慌了手脚,立即放下武器举手投降。回民队乘胜前进,占领制高点,向敌人炮楼开火。敌人妄图逃命,有二十几个人开东门冲出,又被抗日武装打得死的死、伤的伤,攻东门的战士就势冲入镇内。刘伯文看大势已去,只好让伪军打出白旗。夏垫一仗,打死敌人几十名,俘虏100多名,缴获大枪100多支,机枪4挺,还有很多弹药和粮食。夏垫据点打下后,大厂地区全部回到人民的手中。大厂地区的人民终于彻底摆脱了日伪军的欺压和迫害,群众高兴万分,到处传颂胜利的喜讯。

在抗日战争中,大厂地区广大军民,为挽救祖国危亡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千百名优秀儿女参加了八路军、回民队,和敌人进行殊死的搏斗。数百名优秀的党员、干部、革命群众为夺取抗日战争胜利而英勇地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大厂地区广大回、汉族军民在党的领导下经过短暂的和平建设,就又踏上了解放战争的征程,投入了新的战斗。 veOsOHkZXfGukaRXlXmw/jJ7vCj0cOYezPNM6L+ggJqn6pq9VvRNLWm+n/Z8Wbh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