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婴儿感知觉能力的发展

婴儿期的各种感知觉活动虽然看似简单,但却有惊人的发展速度,其发展成就往往是我们难以置信的,其中发展变化比较明显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婴儿视觉的发展 。婴儿视觉的发展主要表现为视敏度的发展、颜色视觉的发展、模式视觉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起客体知觉、深度知觉等高级知觉能力。

视敏度俗称视力,也就是指对物体细微差别的辨别能力。婴儿刚出生时,就能对光有反应,并用眼睛去注视物体,就表明婴儿具有一定的视力,但刚出生的婴儿的视敏度相比于成人来说,具有很大的差距。研究表明,新生儿的视敏度还不及成人的十分之一,也就是刚具备看到刺激图案的能力,而且图像是模糊的,到 6 个月时基本接近成人的水平,可以比较清晰地看到物体的细微特征。这就让我们联想到,为什么婴儿只有到 6 个月大时才表现出“认生”行为,因为只有此时他(她)才真正认识了身边的每一个人,在此之前所有人的模样都是一样的。

颜色视觉是对不同波长光线的辨别能力。我们周围的环境之所以是五光十色,不同的物体具有不同的颜色,就是因为光是由不同波长的光线组成,同时由于物体表面的反射特性不同所造成。人的肉眼所能看见的光线只是光的一小部分,这部分光被称为可见光,其波长范围为 380-780 豪微米。人所能接触到的光除人造光源外,最主要就是太阳光,太阳光是一种混合光,其中主要包括红、橙、黄、绿、青、蓝、紫,即人们常说的七彩光,人眼的许多视觉特性主要是长期适应太阳光的特性产生的。由于人不能将眼睛直接朝向光源,日常生活中我们所获得的光线主要是物体表面反射的光线,光本身就具有不同的颜色,加之不同物体表面具有不同的反射系数,因此当太阳光照射到不同物体时,不同物体所吸收和反射的光就不同,此时我们所看到的物体颜色就不同。对于婴儿来说,是不是一出生就能看到五光十色的世界,还是后来一点点才让自己的世界彩色化,这是研究者比较感兴趣的问题,也是长期困扰的问题,因为对此问题要想弄清楚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通过研究者的长期努力,现在关于婴儿眼中的色彩世界是什么样,其发展变化趋势如何,基本上有了定论。研究表明,新生儿就能进行一些颜色辨别,比如区分白色、黑色、红色和绿色,这在注视偏好实验中就有体现,发现他们对于不同颜色的同样圆形图案注视时间是不同的;2 个月时能对多数颜色进行区分;4 个月时对颜色的辨别能力基本接近成人水平。以后,随着视觉能力的进一步发展,接触环境的复杂化,婴儿的颜色视觉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模式视觉就是指把物体的各部分进行整合作为一个整体刺激物进行反应。周围环境中的各种物体都是由各种特征所构成,当它们作用于人时是以一个复合刺激物在起作用,让研究者感兴趣的问题是婴儿是否一开始就具备这种整体感知能力。早在范兹所做的注视偏好实验中,就已经发现新生儿偏好复杂的刺激模式,尤其更加偏好人脸模式,当把人脸上的各器官打乱呈现时,新生儿的注视时间要少于正常的人脸,这似乎暗示新生儿能把人脸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感知。以后随着视觉系统的成熟,接触环境的复杂化,婴儿的模式视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具有了客体知觉和深度知觉能力。研究表明,婴儿的客体知觉能力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能够对客体和背景进行初步的区分,即婴儿能够把环境中的各种物体进行立体上的区分,在他们的眼中,世界不再是平面的,初步有了立体感;二是能够在有运动线索的情况下对两个紧密接触的物体进行区分,否则只能区分两个相互分离的物体,对于紧密接触的两个物体而当作一个物体进行感知;三是能够在有运动线索的情况下对被遮挡的物体进行整体感知。以上这些客体知觉能力均表现为在婴儿 4 个月大时才能初步产生,在此之前不具备该种能力。

深度知觉是指个体能够对物体之间的距离及同一物体不同构成部分之间的位置关系从立体上进行知觉的能力。婴儿出生后多大才有深度知觉,研究者采用了很多办法来加以探测,比如采用偏好法探测婴儿能否辨别两维和三维刺激之间的差别,观察儿童的伸手行为的频率和性质是否随目标物距离或体积的变化而做出恰当变化,观察婴儿对逼近自己的物体是否能做出恰当的防御性反应。通过这些相对比较简单的探测方法表明,几个月的婴儿就已经出现了深度知觉的迹象。对婴儿深度知觉研究最经典的实验当属吉布森(J.Gibson)设计的“视崖”实验。实验采用一个桌面为透明玻璃板的大桌子,在玻璃板的一半下面铺上一层图案为黑白相间的格子布,在玻璃板的另一半垂直下的地面上铺上相同图案的格子布,这样在视觉上产生一种悬崖的感觉。实验时选 7 -8 个月刚会爬的婴儿作为被试,把婴儿放在桌子的一端,让婴儿的母亲在桌子的另一端,当婴儿看见母亲后就会爬向母亲,当婴儿爬到视觉悬崖处时,看他的反应,如果婴儿很顺利地爬过视觉悬崖,就表明婴儿没有深度知觉,如果婴儿在视觉悬崖处表现出恐惧或逃避反应,不敢再向前爬,就表明婴儿有了深度知觉。实验表明,绝大多数 7 -8 个月的婴儿都具有深度知觉。后来的研究者直接把 2 -3 个月的婴儿放在桌子上的视觉悬崖处,通过监测心率发现,此时婴儿的心率呈降低趋势,表明婴儿此时也能知觉到差异,只不过此时所产生的是好奇而不是恐惧,人在恐惧时心率会变快,而在好奇或感兴趣时心率则变慢。“视崖”实验表明,婴儿在 2 个月大时可能就已经有了深度知觉,当然此时的深度知觉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其发展完善还有待于日后各种感知觉和运动经验的积累和辅助。

婴儿听觉的发展 。婴儿的听觉发展主要表现为听觉的辨别力、声音定位、语音感知和音乐感知。胎儿就已经有了听觉,婴儿一出生就能听到声音,只不过此时的听觉阈限比较高,不是所有的声音都能引起婴儿的反应。尽管婴儿对声音频率的分辨能力不像成人那样精确,但其初步的声音分辨能力还是有的。研究者对出生 3 天的新生儿进行研究,让婴儿各自的母亲朗读故事并录音,作为测验的声音材料。当婴儿吃奶时,就播放这些声音材料,如果婴儿吮吸频率没有变化,就表明婴儿听到的是自己母亲朗读的声音,如果婴儿吮吸频率发生变化,就表明婴儿听到的不是自己母亲朗读的声音。结果表明,85%的婴儿会按听到母亲声音的频率吮吸,这就说明婴儿能够辨别母亲和他人的声音。婴儿的声音定位能力在刚出生就有所表现,在 2 -3 个月时似乎消失了,到 4 -5 个月时又再次出现,对此,研究者暂时还没有给出结论,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婴儿的听觉发展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对人类语音的敏锐感知。胎儿阶段就能感知到母亲的声音,并在出生后表现为对母亲声音的偏爱,相比于其他声音,婴儿更加偏爱人类的语音。这种对人类语音的偏爱,也许是一种进化选择的先天机制,它对婴儿与成人的互动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契机,使他们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人类的语言,并促使其社会性的完成。音乐感知方面,表现为婴儿偏爱轻柔、旋律优美、节奏鲜明的音乐曲调。米歇尔的追踪研究发现,婴儿 2 个月时就能安静地躺着听音乐,2 -3 个月时能区分音高,3 -3.5 个月时能区分音色,6 -7 个月时能区分简单的曲调。等到婴儿可以站立时,就可以伴随音乐节奏出现相应的身体动作和舞蹈动作。

婴儿触觉的发展 。婴儿的触觉相比于视觉和听觉似乎显得不是很重要,但其发展对于婴儿的环境适应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于触觉和压觉的存在,婴儿可以感受到外部刺激给自己带来的感受,因此成人轻拍哭闹的婴儿可以起到安抚作用,对婴儿给以轻柔的抚摸可以使婴儿感觉更舒适;温度觉可以使婴儿感知环境的冷暖,并向成人传递信息以寻求帮助;痛觉可以使婴儿感知伤害性刺激,进而帮助其对伤害性刺激进行躲避,以提高生存的能力。婴儿触觉的发展表现为可以通过触觉去探索周围的环境并获取相关信息,最明显的就是手的触摸和抓握动作。婴儿手的触摸动作起初都是无意的,随着接触事物的增多,这种触摸动作会从无意发展为有意,并在此基础上产生抓握和推拉动作,最后发展为利用手对事物进行操作,做出各种行为活动。因此,触觉的发展和动作发展是密不可分的,而动作发展对于婴儿日后的探究行为和操作行为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jYR4mcVRAb2brjKoY06x7lNXz/NpQvwMeekSZ7/o6pk3DC3A8kmS47elyEcfNg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