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教学案例
食物与营养

教学内容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5单元《人的呼吸和消化》

【设计说明】

本节课研究食物与营养,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认识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及作用,知道不同种类的食物含有不同的营养素。这部分内容分为两个小活动,阅读探究及实验探究。第二部分,知道不同种类的食物要讲究合理搭配,才能吃的营养又健康。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先让学生设计菜单,数自己搭配的菜单中的食物种类,思考荤素如何搭配才健康?再通过食物金字塔,膳食平衡盘学习,对自己设计的菜单进行完善,修正其合理性与科学性。

学生对食物非常熟悉,知道饮食要荤素搭配,不能偏食、挑食,但对于为什么要这么做,以及这么做背后涉及到的营养方面的知识却知之甚少。所以本节课关注重点就是针对这个问题。问题是探究的起点,更是贯彻整个探究活动的主线。本课通过故事情景导入,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真正实现学生在科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知道食物含有七大营养素,知道要合理搭配食物,不能偏食、挑食。

科学探究:通过滴碘液检测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能设计一份营养又健康的菜单。

科学态度:对食物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乐于参加科学活动。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初步了解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你们听过维生素C的故事吗?用动画将航海家航海历险记

2.提问:同学们,换了你是哥伦布,你会怎么想?

3.讲解:科学家们通过大量研究发现,食物中被人体吸收利用的物质叫营养素。

4.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食物与营养。(板书:食物与营养)

【评析】: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物是每个人天天离不开的物品,可并不是每个人对食物的营养都有关注。本课以故事导入,引起学生对食物的关注激起学生对食食物营养成分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从每天吃的食物入手,让学生明白,原来科学源于生活,生活蕴含科学。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它和我们的生活是紧密相连的。

二、研究食物中的营养

(一)阅读探究七大营养素

1.谈话:野果子里究竟有什么呢?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书本资料来找到答案。

电脑出示:看一看图片是哪些食物,再看这些食物中有哪些营养?这些营养的作用是什么?

2.指导阅读,选其中一幅图,结合讲解:米,面包、土豆都属于淀粉类食物,含有丰富的糖类,能供给能量。

3.谈话:像这样读一读,找一找,划一划,想一想其它几幅图分别有哪些食物?又有哪些营养?这些营养有什么作用?

4.学生阅读

5.交流汇报:图中有哪些食物,食物中有哪些营养,这些营养有什么作用呢?

结合讲解:油不能多吃,蔬菜既有维生素,还有膳食纤维,水是生命之源

6.小结:通过资料阅读,我们找到了食物的营养成分及作用,食物的营养就有这七大类。

(二)实验探究食物中中是否含有淀粉

1.谈话:话说当时由于船队携带的面粉数量不足,当面粉吃完的时候,大厨们就会把土豆蒸一蒸,捣成泥,做成土豆饼来代替面包。听到这里,你有什么想法?

2.提问:有什么办法来证明你们的想法呢?

3.讲解:我们看一下科学家们是如何研究食物中的营养的(课件)。学到这里,现在你会设计实验来检测食物中有淀粉吗?怎么做?观察什么?

4.学生实验

5.交流汇报

6.小结:同学们,通过阅读资料,我们已经找出了每种食物中的秘密,现在你知道为什么船员能活着回来的很少了吗?原来真正的海上凶神就是维生素、无机盐和膳食纤维,因为这些营养素可以让身体保持健康。

【评析】:本环节主要是探索食物七大营养素。通过阅读探究、实验探究两个活动来进行。在科学阅读中,教师通过指导阅读,组织交流,让每个学生参与其中,充分发挥学生自已的主观能动性。在探究土豆中是否含淀粉时,利用故事巧妙引入,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亲历探究过程,为能更好地理解食物中有哪些主要的营养素作铺垫。

第二课时

三、设计菜单

(一)经验设计

1.谈话:同学们,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你能为船员们设计一份健康营养的午餐吗?按照一人吃的分量进行设计,比如菜吃几份,肉吃几份。

2.学生设计。

3.交流。(找一份菜多,一份肉多的交流)

4.师:究竟谁设计的更合理?怎样吃更健康?我们听听营养学家是怎么说的?观看食物金字塔视频及平衡膳食盘。

(二)科学设计

1.修改设计:听了营养学家的建议,你能把你的设计重新改一下,让它更健康营养吗?

2.交流

3.小结:船员的悲剧不会再发生,因为我们都已经知道了每种食物含有不同的营养,而每种营养的作用又不一样.

4.谈话:想一想,我们平时应该怎么样吃更健康呢?

为了健康,我们要吃各种食物,补充全面营养。不吃垃圾食品,多吃安全、绿色食品。希望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每位同学都能吃得营养又健康!

【评析】:通过设计食物菜单,引起学生对食物搭配的思考,再通过食物金字塔,平衡膳食算盘的教学,让学生关注到不同种类的食物搭配的重要性,最后通过数的方式,了解在搭配时要注意量的多少,从而深刻了解平衡膳食算盘的意义,进而指导他们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菜单。

【教学精彩片段】

师:话说当时由于船队携带的面粉数量不足,当面粉吃完的时候,大厨们就会把土豆蒸一蒸,捣成泥,做成土豆饼来代替面包。听到这里,你有什么想法?

生:土豆里的营养成分跟面包一样。

师:完全一样吗?

生:我认为不是,不然的话,土豆不就是面包了吗?

师:其他同学有什么想法?

生:我认为可能里有些成分一样,有些不一样。

生:我觉得可能是主要成分一样。

生:我认为这两种食物中可能有碳水化合物。因为平时可以当作面包是主食,而面包里含有碳水化合物。

……

师:有什么办法来证明你们的想法呢?

生:实验

师:我们看一下科学家们是如何研究食物中的营养的(课件)。学到这里,现在你会设计实验来检测食物中有淀粉吗?怎么做?观察什么?

生:我们可以先用碘酒来检测面包中淀粉,观察现象,然后再测土豆,观察现象。

师:好主意!

……

【片段赏析】

教师再一次巧妙地利用故事,引导学生猜想土豆中的营养成分,引起了学生的大猜想,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营养素的兴趣与热情。对于土豆中营养成分展开了大讨论,教师老师不放过学生思维活动的细节,步步引导,学生各抒己见,自圆其说。而学生的“各抒己见”正是“提出问题、作出猜测,设计实验”的过程,在这过程中有生活经验的唤醒,有思维的碰撞、有深度的思考,最后达成共识,用实验来说明问题。这也自然而然回到了我们学习科学强调的要“动手做”,体现科学思维活动是科学探究的核心。

【教学评述】

科学课就是要让学生像小科学家一样去“亲历科学、感悟科学、体验科学”,因此教师要转变角色。教师在科学教学中不能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应该是学生科学学习的引领者、帮助者。课堂上的教学不能一味灌输,而是点燃火焰,不是告诉答案,而是不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要真正实现学生在科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本课教学通过故事导入,激起学生对食物营养成分的探究兴趣。如何获取这一科学知识,教师先引导学生学会阅读科学课本,指导阅读方法——“读、思、行”,还要再通过交流与反馈,经历一个个思维碰撞,在头脑中越来越明析。在这过程中,教师只是在学生需要的时候适当点拨。这一活动的设计不仅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自已动脑筋获取有效信息,更使学生的科学学习更具实效性。

科学学习应以探究为核心,其本质就是带领学生对科学家从事的科学活动进行亲自体验,从而了解科学的性质、掌握科学的方法,领悟科学的精神。本课中认识土豆中含有淀粉时,教师巧妙从故事情节入手,让学生进行大胆猜测、设计实验、观察现象,从而得出结论。这一活动的设计目的就在于要带领学生经历学习活动,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生在经历这种认识与实践相互交错的过程中,从自已的经验走向科学,从而对食物营养有更深的理解。

在设计食谱教学中教师根据建构主义理论,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为船员设计食谱,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相关知识储存系统和路径被调动起为,思维能力在不断地激活。通过食物金字塔,平衡膳食算盘的教学,让学生关注到不同种类的食物搭配的重要。通过修改食谱深刻了解平衡膳食算盘的意义。从而指导生活中食物搭配更科学、更合理。

从活动的设计到学生的参与度,无不体现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人,科学学习在真正发生,学生在经历有意义的学习经历。

(吕跃春) 7d3+EnCFUERao9ClcaoyLf/70N8EgK+D0kKIoQ7azTkIh2QsDoefAtYlrHvlgoV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