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涪陵”沿革的载籍记载,主要反映在历代正史和各类地方志著作之中。
中国是一个极为注重史学功能的国家,在浩如烟海的史学古籍中,对各地历代建置沿革研究来说,就其权威性和影响力而言首推得到王朝国家充分肯定的“正史”。从汉代到清末民初,主要是“二十四史”“二十五史”“二十六史”。二十四史主要包括:《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南史》《北史》《隋书》《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以“二十四史”为基础,加上《新元史》,成为“二十五史”,再加上《清史稿》,成为“二十六史”。
对“涪陵”沿革研究而言,涉及的“正史”主要有:《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周书》《南史》《北史》《隋书》《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元史》《明史》《新元史》《清史稿》。
站在沿革地理研究的角度,“正史”记载的价值主要表现在:其一是“正史”中《地理志》《舆地志》《州郡志》等,较为详细地记载了某个特定地域的建置沿革、属县、四至、道里、物产、风物等基本情况;其二是“正史”中的本纪、表、人物传部分,对某地的记述,有助于对某地进行沿革研究。
若以“涪陵”沿革而言,《史记》《汉书》对“枳县”“涪陵县”“平都县”“丹兴县”“巴东属国”“涪陵郡”“涪陵属国”“汉发县”等记载,可视为“涪陵”研究的最早描述。如中华书局 1973 年版《汉书》第 1603 页云:“巴郡……秦置。属益州,县十一:江州……枳……涪陵。”中华书局 1973 年版《隋书》第 825 页云:“巴,旧置巴郡,后周废枳、垫江入焉。”“巴郡……统县三……涪陵,旧曰汉平,置涪陵郡。”又如《晋书》卷 121 《李雄传》云:成汉李雄改元玉衡元年(311 年),“是时南得汉嘉、涪陵,远人继至……益州遂定。”则有助于考查西晋、成汉时期涪陵的地域范围。
关于“涪陵”沿革的记载,第二大类文献主要是各种类别的地方志。如《华阳国志校补图注》第 27 页云:“巴子时虽都江州,或治垫江,或治平都。后治阆中。其先王陵墓多在枳。”又第 26 页云:汉献帝建安六年(201 年),涪陵县令谢本“白璋,求以分置丹兴(治今重庆市黔江区)、汉发(治今重庆市彭水县郁山镇)二县,以涪陵为郡。”又第 43 页云:以涪陵县为中心,设立巴东属国。这是地方志类著作最早的相关记载。按:中国地方志按照不同层级,有不同的地方志。
涉及“涪陵”沿革的地方志,主要包括如下数类。
第一类是全国性总志。主要有唐代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图)志》,北宋乐史的《太平寰宇记》、王存的《元封九域志》,南宋王象之的《舆地纪胜》,元明清三朝的《一统志》。如中华书局 2008 年版《元和郡县图志》第 739 页云:“(涪)州城,本秦枳县城也,自李雄据蜀,此地积为战场,人众奔波,或上或下。”《元和郡县志》卷 30 《黔州》云:黔州“本汉涪陵县理……晋永嘉(307—312 年)后,地没蛮夷,经二百五十六年,至宇文周保定四年(564 年),涪陵蛮帅田思鹤以地内附,因置奉州,建德三年(574 年)改为黔州。”《元和郡县志》卷 120 《涪州》云:涪陵郡“自永嘉(307—312 年)之后没于夷獠,元魏之后图记不传。至宇文周保定四年(564 年),涪陵首领田思鹤归化,初于其地立奉州,续又改为黔州。”
又如中华书局 2007 年版乐史《太平寰宇记》云:“上有枳城,即汉枳城也。李雄据蜀后荒废。”“又《四夷县道记》云:‘东晋桓元子(笔者注:指桓温)定蜀,别立枳县于今郡东北一十里邻溪口。又置枳城郡,寻废。’”又“宾化县”条:“明帝武成三年(561 年)省桓元子所置枳县入巴县。”“乐温县”条:“后周武成三年(561 年)省桓元子所置枳县入巴州。”又云:“涪陵首领田思鹤归化,(北周)于故枳城又立涪陵镇。开皇三年(583 年)移汉平县于镇城,仍改汉平县为涪陵县,因镇为名。”又云:“至蜀先主以地控涪江之源,故于此立涪陵郡。”
第二类是通志。主要是指一省之志。共 3 部,其一是清康熙《四川总志》;其二是清黄廷桂等修纂的雍正《四川通志》,共 47 卷;这是四川省第一部内容翔实、体制得宜的通志。其三是清常明修、杨芳灿纂的嘉庆《四川通志》,共226 卷。
第三类是府州县志。府志主要有万历《重庆府志》、道光《重庆府志》等,州志主要有《酉阳州志》《酉阳直隶州总志》等。见表 1。
表 1 “涪陵”沿革相关地方志及其版本(部分)一览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