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隆一名,源于武龙,确定于明代改武龙为武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重庆市卷》第 1263 页云:“因境内五龙山而取名武龙,后因与广西壮族自治一县同名,故改‘龙’为‘隆’。”
蜀汉置汉平县
《华阳国志》卷 1 《巴志》第 88 页明确云:“汉平县,延熙十三年(250年)置。”《武隆县志·大事记》云:蜀汉延熙十三年(250 年),今武隆境曾置汉平县333 年。第37 页云:“蜀汉至隋,境西置汉平县333 年;第38 页云:“蜀汉章武元年(221 年)刘备在蜀称帝。延熙十三年(250 年)分涪陵、枳县地于今县境鸭江地置汉平县,隶涪陵郡(今彭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重庆市卷》第 1290 页云:“蜀汉时,在鸭江一带置汉平县。”《涪陵区建置沿革》第 77 页云:三国蜀汉延熙十三年(250 年)置汉平县,隶涪陵郡。《四川省武隆县地名录》第 1 页云:蜀汉后主延熙十二年(249 年)置汉平县,治地今鸭江公社。按:关于汉平县的设置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云:蜀汉时;《四川省武隆县地名录》云:249 年;《华阳国志》《武隆县志》《涪陵区建置沿革》均云:250 年。
南朝齐置涪陵郡、汉平县
《武隆县志》第 38 页云:“南朝宋(420—479 年),境地属益州巴郡(今重庆)。南朝齐(479—502 年),复置涪陵郡与汉平县,郡、县治地郡在今境西鸭江乡。南朝梁(502—557 年)、北朝周(557—580 年)郡县治地与南朝齐同。”《四川省武隆县地名录》第 1 页“武隆县概况”云:南齐至北周(479—581年),复置汉平县于鸭江公社,隶属涪陵郡。
隋置信安县
《武隆县志》云:隋大业十二年(616 年),曾在县内江口置信安县(后名信宁县)444 年。第 37 页云:隋至宋,境东置信宁县 447 年。第 38 页云:“隋大业十二年(616 年)县境江口的马鞍山置信安县,隶黔安郡。”“同年(按:指武德二年,619 年)信安县改为信宁县。贞观四年(630 年)治地由马鞍山迁至江口芙蓉江边罗洲坝,隶义州(治义泉,今贵州省眉潭县境)。贞观十一年(637 年)改属黔州(今彭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重庆市卷》第1278 页云:“隋大业十二年(616 年),置信安县于芙蓉江西岸马鞍山。”按:眉潭,当为“湄潭”
唐置武龙县
《武隆县志》第 7 页云:唐武德二年(619 年)析涪陵县地建武龙县。又第37 页云:“武德二年(619 年),分涪陵县地置武龙县。境内有武龙山(今核桃乡龙桥)得名。治所今土坎乡武龙村。”第 38 页云:“唐武德二年(619 年)建置武龙(后为隆)县,至康熙七年(1668 年)省,历时 1049 年(其中有 12 年易名为枳县,有 3 年省入彭水)。又云:唐“武德二年(619 年)分涪陵县置武龙县,治地在土坎乡,隶涪州。”《四川省武隆县地名录》第 1 页云:唐高祖武德二年(619 年),涪陵县分置武龙县,治地今土坎公社。《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重庆市卷》第 1282 页云:“唐武德二年(619 年),置五龙县于土坎场西二里五龙村。”《涪陵区建置沿革》第 77 页云:唐武德二年(619)置武龙县,隶涪州。按:武龙县,《武隆县志》《涪陵区建置沿革》《四川省武隆县地名录》均记为武龙县;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记为五龙县。
唐置信宁县
《武隆县志》第 7 页云:“同年(武德二年,619 年),信安县[隋大业十二年(616 年)置]易名信宁县,治所江口马鞍山。贞观四年(630 年)移至江口小河罗洲坝。”又第 38 页云:“同年信安县改为信宁县。贞观四年(630 年)治地由马鞍山迁至江口芙蓉江边罗洲坝,隶义州(治义泉,今贵州省眉潭县境)。贞观十一年(637 年)改属黔州(今彭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重庆市卷》第 1278 页云:“唐武德二年(619 年),信安县改名为信宁县;贞观四年(630 年),信宁县治迁至芙蓉江东岸边罗州坝。”按:《武隆县志》《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所载地名存在“罗州坝”“罗洲坝”之别,当为罗洲坝。眉潭,当为“湄潭”。
北宋置枳县
《武隆县志》第 8 页云:宋宣和元年(1119 年)改(武龙县)名枳县。又云:“宣和元年(1119 年),武龙县更名枳县。”又第 39 页云:“宣和元年(1119 年)武龙改称枳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重庆市卷》第 1263 页云:“北宋宣和元年(1119 年),武龙县改称枳县。”《涪陵区建置沿革》第 77页云:北宋宣和元年(1119 年)改名为枳县。《四川省武隆县地名录》第 1 页云:北宋徽宗宣和元年(1119 年),改(武龙县)名枳县。诸书记载相同。
南宋置武龙县
《武隆县志》第 8 页云:绍兴元年(1131 年)复称武龙。又云:“绍兴元年(1131 年),枳县复称武龙县。”又第 39 页云:“绍兴元年(1131 年)复称武龙县,仍隶涪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重庆市卷》第 1263 页云:“南宋绍兴元年(1131 年),复称武龙县,仍隶属于涪州。”《涪陵区建置沿革》第 77页云:南宋绍兴元年(1131 年)复旧名(武龙县)。《四川省武隆县地名录》第1 页云:南宋高宗绍兴元年(1132 年),复(枳县)名依旧(武龙县)。诸书记载相同。
元置武龙县
《武隆县志》第 39 页云:元“武龙隶重庆路涪州。”
明置武隆县
《武隆县志》第 8 页云:明洪武十三年(1380 年)复置并改武龙为武隆。又第 39 页云:“洪武十三年(1380 年)十一月,复置武龙县,并改‘武龙’为‘武隆’。”又云:明“洪武十三年(1380 年)复置,并改武龙县为武隆县,仍隶涪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重庆市卷》第 1263 页云:“明洪武十年(1377 年),因与广西省一县同名,故改‘龙’为‘隆’,更名为武隆县,仍隶属于涪州。”《涪陵区建置沿革》第 77 页云:洪武十三年(1380 年)复置,并改名武隆县。《四川省武隆县地名录》第 1 页云:明洪武十三年(1380 年),复置武龙县,改“龙”为“隆”,更名武隆县,隶属涪州。
明置信宁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重庆市卷》第 1278 页云:“明万历年间(1573—1619 年),改为信宁县。”
清置武隆巡检司
《武隆县志》第 8 页云:清“康熙七年(1668 年),武隆并入涪州,改设武隆巡检司,治所未变。”又第 39 页云:清“康熙七年(1668 年)省县并入涪州,原治所置镇,设武隆巡检司。”《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重庆市卷》第1263 页云:“清康熙七年(1668 年),原治地设置镇,设武隆巡检司。”又第1278 页云:“清康熙年间(1662—1723 年)。改信宁县为江口镇,设巡检司。”《涪陵区建置沿革》第 77 页云:清康熙七年(1668 年)省入涪州,设武隆巡检司。《四川省武隆县地名录》第 1 页云:清康熙七年(1668 年),改武陵镇为巡检司。按:诸书记载存在“武隆”“武陵”之别。又按:武隆巡检司,始设于清康熙七年(1668 年),终止于嘉庆七年(1802 年),共存在 135 年。
清置武隆分州
《武隆县志》第 9 页云:“嘉庆七年(1802 年),改武隆巡检司为分州。”又第 39 页云:“嘉庆七年(1802 年)改武隆巡检司为分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重庆市卷》第 1263 页云:“嘉庆七年(1802 年),武隆巡检司改为分州。”按:武隆分州,始设于清嘉庆七年(1802 年),终止于民国二年(1913年),共存在 112 年。
民国置武隆分县
《武隆县志》第 39 页云:“民国二年(1913 年)2 月,涪州改为涪陵县,武隆分州称武隆分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重庆市卷》第 1263 页云:“1913 年 2 月,涪州改为涪陵县,武隆分州称武隆分县。”《四川省武隆县地名录》第 1 页云:民国元年(1912 年),改州为县,由涪陵县析置武隆分县。按:武隆分县的析置时间,一在民国元年(1912 年),一在民国二年(1913 年)。
民国置武隆设治局
《武隆县志·大事记》第 42 页云:民国三十一年(1942 年)分涪陵县第五区建武隆设治局。第 12 页“三十一年(1942 年)7 月 1 日,涪陵县分出第五区成立武隆设治局,局长游泽培,局址巷口场。隶属四川第八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第 37 页云:民国三十一年(1942 年)复置武龙县(头两年半为设治局)至 1949 年 11 月武隆解放历 7 年。”第 39 页云:“三十一年(1942 年)7 月 1 日由涪陵分出第五区,建立武隆设治局,隶四川省第八行政督察区。”第 90 页云:“民国三十一年(1942 年),析涪陵县第五区置武隆设治局,有 22856 户、121841 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重庆市卷》第 1263 页云:“1942 年 7月,涪陵析第五区建立武隆设治局,隶属四川省第八行政督察署。”《涪陵区建置沿革》第 77 页云:民国三十一年(1942 年)分涪陵县第五区地置为武隆设治局,隶四川省第八区。《四川省武隆县地名录》第 1 页云:民国三十年(1941年),四川省府以涪陵县第五区幅员广大,决定划为武隆设治局,治地巷口镇。《涪陵地区民政志》第 50 页云:民国三十一年(1942 年),将涪陵县第五区析置武隆设治局,局址设巷口镇。按:武隆设治局的设立时间,存在民国三十年、民国三十一年之别,当系决定在民国三十年(1941 年),设立在民国三十一年(1942 年)。
民国置武隆县
《武隆县志·大事记》云:民国三十四年(1945 年)为武隆县。又第 13 页云:“三十四年(1945 年)1 月 1 日,武隆设治局升格为县。局长游泽培任代理县长。”又第 39 页云:“三十四年(1945 年)1 月,武隆设治局升格为县,隶属未变。”又第 90 页云:“三十四年(1945 年)改设治局为县,辖区未变,有23520 户,124656 人。”《涪陵地区简志·大事记》第 8 页云:民国三十四年(1945 年)1 月 1 日,武隆设治局改名武隆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重庆市卷》第 1263 页云:“1945 年 1 月,武隆设治局升为武隆县。”《涪陵区建置沿革》第 77 页云:民国三十四年(1945 年)1 月改置为武隆县。《四川省武隆县地名录》第 1 页云:民国三十三年(1944 年)复置武隆县,治地未变,直至解放,辖 4 个指导区,共 5 镇 13 乡,17 万人。《涪陵地区民政志》第 50 页云:民国三十五年(1946 年),武隆设治局更名为武隆县。按:武隆县设置时间,各书记载不一,《武隆县志》《涪陵地区简志》《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涪陵区建置沿革》均定在民国三十四年(1945 年);《四川省武隆县地名录》定在民国三十三年(1944 年);《涪陵地区民政志》定在民国三十五年(1946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置武隆县
《武隆县志》第 39 页云:“1949 年 12 月 5 日武隆县人民政府成立,驻巷口镇,隶川东涪陵区行政专员公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重庆市卷》之第 1263 页云:“1949 年 12 月成立(武隆县)人民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设武隆区
2016 年 11 月 24 日,国务院正式签发《国务院关于同意重庆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16〕185 号),同意撤销武隆县,设立武隆区。2017年 1 月 13 日,武隆区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隋省涪陵郡入渝州
《武隆县志》第 38 页云:隋“开皇三年(583 年)省涪陵郡属渝州,汉平县迁涪陵镇(今涪陵市);十三年(593 年)改汉平县为涪陵县。县地大部属巴郡涪陵县(今涪陵市),小部分(即今江口区)属黔安郡彭水县。”《涪陵区建置沿革》第 77 页云:隋代省入涪陵县。
宋省信宁入彭水
《武隆县志》第 7 页云:宋“嘉祐八年(1063 年),省信宁县为镇,入彭水县。”又第 39 页云:宋“嘉祐八年(1063 年)省信宁县为镇入彭水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重庆市卷》第 1278 页云:“北宋嘉祐八年(1063 年),省信宁县为镇入彭水县。”
明并武龙入彭水
《武隆县志》第 8 页云:明洪武十年(1377 年)并入彭水县,直到洪武十三年(1380 年)复置并改武龙为武隆。又云:明“洪武十年(1377 年)五月,省武龙县入彭水县。”共 3 年。又第 39 页云:明“洪武十年(1377 年)省武龙县入彭水县。”《涪陵区建置沿革》第 77 页云:明洪武十年(1377 年),省入彭水县。《四川省武隆县地名录》第 1 页云:明太祖洪武十年(1377 年),武龙县并入彭水县。
清并武龙入涪州
《武隆县志》第 1 页云:清康熙七年(1668 年)废县并入涪州。直到民国三十一年(1942 年)分涪陵县第五区建武隆设治局,三十四年(1945 年)为武隆县。从并入到设治共 296 年,到设县共 299 年。又第 8 页云:清“康熙七年(1668 年),武隆并入涪州,改设武隆巡检司,治所未变。”又第 39 页云:清“康熙七年(1668 年)省县并入涪州,原治所置镇,设武隆巡检司。”又第 40页云:“清康熙七年(1668 年)武隆并入涪州的四至:武隆司(今五龙村)至涪州 170 里。东 130 里至木棕河抵彭水县界;东北 90 里至鱼鳞箐、分水岭抵丰都县界;西北 80 里至牛皮箐分水岭抵涪州界;南 150 里至蒲溪镇抵贵州正安县界;西南 170 里至高坎抵南川县界。”又第 90 页云:“清康熙七年(1668 年),武隆并入涪州时人口 94739 人。”《涪陵区建置沿革》第 77 页云:清康熙七年(1668)省入涪州。《四川省武隆县地名录》第 1 页云:清康熙元年(1662 年),省武隆县为镇入涪州。
民国并武隆入涪陵
《武隆县志》第 39 页云:“十九年(1930 年)6 月,废武隆分县,以原分县为主体,设涪陵县第十六至二十一区。”“二十年(1931 年)6 月,涪陵县 21 个区并为 10 个区,时武隆为八、九、十区。”“二十四年(1935 年)5 月,涪陵县并八、九、十区并为第五区,区署羊角碛。”又云:“十九年(1930 年)6 月废分县,涪陵全县划二十一区,今武隆大部分属第十六至二十一区。”“二十年(1931 年)6 月,涪陵 21 区合并为 10 区,今武隆大部分为八、九、十区。区署分别设在永顺镇(今长坝)、羊角碛、火炉铺。”“二十四年(1935 年)5 月并八、九、十区为涪陵第五区,区治地在羊角碛。”
民国分涪陵设武隆设治局
《武隆县志》第 42 页云:民国三十一年(1942 年)分涪陵县第五区建武隆设治局。第 12 页“三十一年(1942 年)7 月 1 日,涪陵县分出第五区成立武隆设治局,局长游泽培,局址巷口场。隶属四川第八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第 37页云:民国三十一年(1942 年)复置武龙县(头两年半为设治局)至 1949 年11 月武隆解放历 7 年。1949 年 12 月后武隆县仍置。”又第 39 页云:“三十一年(1942 年)7 月 1 日由涪陵分出第五区,建立武隆设治局,隶四川省第八行政督察区。”又第 90 页云:“民国三十一年(1942 年),析涪陵县第五区置武隆设治局,有 22856 户、121841 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重庆市卷》第 1263页云:“1942 年 7 月,涪陵析第五区建立武隆设治局,隶属四川省第八行政督察署。”《涪陵区建置沿革》第 77 页云:民国三十一年(1942 年)分涪陵县第五区地置为武隆设治局,隶四川省第八区。《四川省武隆县地名录》第 1 页云:民国三十年(1941 年),四川省府以涪陵县第五区幅员广大,决定划为武隆设治局,治地巷口镇。《涪陵地区民政志》第 50 页云:民国三十一年(1942 年),将涪陵县第五区析置武隆设治局,局址设巷口镇。
春秋属巴国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重庆市卷》第 1263 页云:“春秋,境域属于巴国领地。”《涪陵区建置沿革》第 77 页云:春秋巴国地。《四川省武隆县地名录》第 1 页云:周、春秋(前 1841 年至前 476 年)为巴国属地。
战国属楚黔中郡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重庆市卷》第 1263 页云:“楚威王时(前339—前 329 年),置黔中郡,境域属之。”《四川省武隆县地名录》第 1 页云:战国至东汉(前 475—220 年),为枳县所属。
秦黔中郡地
《涪陵区建置沿革》第 77 页云:秦黔中郡地。
汉巴郡涪陵县、枳县地
《涪陵区建置沿革》第 77 页云:汉为巴郡涪陵、枳二县地。
蜀汉属巴郡涪陵县、黔安郡彭水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重庆市卷》第 1263 页云:“蜀汉时,境域大部分属巴郡涪陵县,小部分(今江口镇一带)属黔安郡彭水县。”
两汉分隶巴郡
《武隆县志》第 38 页云:“汉武帝时置涪陵县(今彭水县境),今境大溪河以东为巴郡涪陵县地,以西分属巴郡枳县。”
蜀汉隶属涪陵郡
《武隆县志》第 38 页云:“蜀汉章武元年(221 年)刘备在蜀称帝。延熙十三年(250 年)分涪陵、枳县地于今县境鸭江地置汉平县,隶涪陵郡(今彭水)。”《涪陵区建置沿革》第 77 页云:三国蜀汉延熙十三年(250 年)置汉平县,隶涪陵郡。
两晋成汉隶属涪陵郡
《武隆县志》第 38 页云:“西晋、成(汉)、东晋(266—420 年),境地均属涪陵郡(今彭水)。”
南朝宋隶属益州巴郡
《武隆县志》第 38 页云:“南朝宋(420—479 年),境地属益州巴郡(今重庆)。南朝齐(479—502 年),复置涪陵郡与汉平县,郡、县治地均在今境西鸭江乡。南朝梁(502—557 年)、北朝周(557—580 年)郡县治地与南朝齐同。”
隋朝分属巴郡、黔安郡
《武隆县志》第 38 页云:隋“开皇三年(583 年)省涪陵郡属渝州,汉平县迁涪陵镇(今涪陵市);十三年(593 年)改汉平县为涪陵县。县地大部属巴郡涪陵县(今涪陵市),小部分(即今江口区)属黔安郡彭水县。”
唐代武龙隶属涪州
《武隆县志》第 38 页云:唐“武德二年(619 年)分涪陵县置武龙县,治地在土坎乡,隶涪州。”《涪陵区建置沿革》第 77 页云:唐武德二年(619 年)置武龙县,隶涪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重庆市卷》第 1263 页云:“唐武德二年(619 年),析涪陵县一部设置武龙县,治地在今土坎镇,隶属于涪州。”
唐代信宁隶属义州
《武隆县志》第 38 页云:“同年(按:指武德二年,619 年)信安县改为信宁县。贞观四年(630 年)治地由马鞍山迁至江口芙蓉江边罗洲坝,隶义州(治义泉,今贵州省眉潭县境)。”按:眉潭,当为“湄潭”。
唐代信宁改属黔州
《武隆县志》第 38 页云:“同年信安县改为信宁县……贞观十一年(637年)改属黔州(今彭水)。”按,同年,指武德二年,619 年。
前蜀后属隶属武泰军
《武隆县志》第 38 页云:五代十国“前蜀、后蜀(907—960 年),武龙县隶武泰军节度、涪州。”
宋代隶属涪州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重庆市卷》第 1263 页云:“南宋绍兴元年(1131 年),复称武龙县,仍隶属于涪州。”
元代隶属涪州
《武隆县志》第 39 页云:元“武龙隶重庆路涪州。”
明代隶属涪州
《武隆县志》第 39 页云:明“洪武十三年(1380 年)复置,并改武龙县为武隆县,仍隶涪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重庆市卷》第 1263 页云:“明洪武十年(1377 年),因与广西省一县同名,故改‘龙’为‘隆’,更名为武隆县,仍隶属于涪州。”
民国属涪陵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重庆市卷》第1263 页云:“1913 年2 月,涪州改为涪陵县,武隆分州称武隆分县。1930 年 6 月,涪陵全县划分为 21 区,武隆大部分地区属第十六至二十一区。1931 年 6 月,涪陵 21 区后并为 10 区,境域大部分属八、九、十区,区署分别设在永顺镇(今长坝镇)、羊角碛(今羊角镇)、火炉铺(今火炉镇)。1935 年 5 月,八、九、十区合并为涪陵第五区,区治设在羊角碛。”
中华人民共和国隶属川东区涪陵专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重庆市卷》第 1263 页云:“1949 年 12 月成立人民政府,驻巷口镇,隶属川东涪陵区专员公署。”《涪陵区建置沿革》第 77 页云:1949 年 11 月 21 武隆县解放,隶涪陵专(地)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隶属涪陵地区
1968 年,隶属涪陵地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隶属地级涪陵市
《涪陵区建置沿革》第 77 页云:1995 年 11 月以后隶地级涪陵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隶属重庆市
《涪陵区建置沿革》第 77 页云:1997 年 12 月改隶重庆市。
表 7 武隆区建置沿革简表
续表
唐至明代区划
《武隆县志》第 41 页云:唐,武龙县 5 乡;宋,武龙县 4 乡;明,武隆县二里。
清初区划
《武隆县志》第 41 页云:清初,武隆县编户东、西二里。东里:一甲至四甲;西里:一甲至八甲、又七甲。所辖场市:土坎场、白马镇、朱家嘴、羊角碛、钻天铺、白果铺、木根铺、滥坝子、鱼鳞箐、接龙场、火炉铺、桐梓山、沙台铺、郭祥坝、龙洞场、上堡塘、木棕铺、关滩镇、巷口镇、石床镇、双河场、新滩镇、沧沟场、兴隆场、木花洞、永顺场、黄柏淌、义和场、广兴场、飞沙场、阡口场、凉水井、新庙场、百顺场、土沱场、中嘴场、大木峡、土地坳、后坪坝、西岸场、弹子山、平桥场、车盘洞、崇兴场。
清光绪区划
《武隆县志》第 41 页云:清光绪三十四年(1980 年),今武隆(江口区除外)为涪州东南区耀德乡(驻羊角碛)、树德乡(驻巷口镇)、福来乡(驻火炉铺)、桐子乡(驻桐梓场);正南区永顺乡(驻长坝场)、鸭江乡(驻鸭江场)。
清宣统区划
《武隆县志》第 41 ~ 42 页云:清宣统二年(1910 年)涪州设五个区,今武隆(江口区除外)主要属第五区。区署驻羊角碛。其时,鸭江乡辖鸭子塘、月生、庙垭 3 场;福来乡辖火炉铺、白果铺、钻天铺、沧沟、万峰、龙溪、火耳沟、关庙塘、徐家坳 9 场;树德乡辖大青树、杨家井、青裘坝、巷口、龙洞、中嘴 6 场;耀德乡辖羊角、长坡、土坎、清水、马溪 5 场;永顺乡辖长坝、大槽、弹子山、打厥沟、木花洞、平桥、白马、凉水、车盘 9 场;桐子乡辖桐子山、土地坳、后坪、文庙、梨子树、小坪 6 场;此外,今武隆凤来场隶当时涪陵县第三区同乐镇,滥坝子隶第二区白涛镇。民国二年(1913 年)设武隆分县,区划沿清末。
民国十九年区划
《武隆县志》第 42 页云:民国十九年(1920 年)6 月,废分县,改为涪陵第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十一区,区署驻地依次为鸭江场、长坝场、羊角碛、巷口场、火炉铺、桐子场。
民国二十年区划
《武隆县志》第 42 页云:民国二十年(1931 年)6 月,涪陵县并 21 个区为10 个区。原十六至二十一区并为八、九、十区。第八区驻长坝场,辖庙垭、和顺、凉水、百顺 4 乡,鸭江、永顺、百顺 3 镇;第九区驻羊角碛,辖土坎、中嘴、龙洞、长坡、青 5 乡,羊角、巷口 2 镇;第十区驻火炉铺,辖沧沟、桐子、梨树、龙坝、万峰、白果 6 乡,火炉 1 镇。
民国二十四年区划
《武隆县志》第42 页云:民国二十四年(1935 年),涪陵县并10 区为5 区。原八、九、十区改为第五区,区署驻羊角碛,辖巷口 1 镇,桐子、梨树、沧沟、万峰、火炉、白果、中嘴、龙洞、青、土坎、凉水、永顺、百顺、和顺、羊角、白马、长坡 17 乡。时鸭江、庙垭、木根划属第一区,凤来隶第二区。
民国二十七年至三十一年区划
《武隆县志》第 42 页云:民国二十七年(1938 年),龙坝并入火炉,第五区共 17 个联保。二十八年(1939 年)8 月改联保为乡镇。第五区辖羊角镇、永顺镇、火炉镇、桐子乡、木根乡 5 个甲等乡镇;巷口镇、百顺镇、白马乡、凉水乡、和顺乡、长坡乡、土坎乡、龙洞乡、中嘴乡、白果乡、沧沟乡 11 个乙等乡镇。时庙垭乡、鸭江乡、凤来乡属第一区。三十一年(1942 年)武隆设治局设 18 乡镇 220 保 220 甲。
1949—1985 年区划
《武隆县志》第 43 页云:1949 年,武隆县政府成立后,县境划为 3 区。第一区驻巷口场,辖羊角、巷口 2 镇,中兴、土坎、长坡、龙洞 4 乡;第二区驻火炉铺,辖火炉 1 镇,万峰、白果、沧沟、桐梓、木根 5 乡;第三区驻长坝场,辖永顺(长坝)、百顺(平桥)2 镇,白马、凉水、和顺、龙庆 4 乡。
1950 年 2 月,增设第四区,驻羊角碛,辖羊角 1 镇,长坡、龙庆、木根 3乡。4 月,增设第五区,驻桐梓场,辖桐梓、土地、凤坪、小坪、高坎、燕岩、至安、后坪 8 乡。年末,全县 5 区 5 镇 20 乡。
1951 年 4 月,增设第六区,驻平桥场,辖平桥、红岩、南坪、茅坪、里仁、和顺、兴顺 8 乡。年末,全县 6 区 3 镇 46 乡 380 村。
1953 年 10 月,彭水县第三区划入武隆为第七区,驻江口场,辖江口 1 镇,文复、黄草、石桥、天星、浩口、三会、三河、蔡家 8 乡。年末,全县 7 区 3 镇100 乡。
1954 年年末,全县 7 区 4 镇 89 乡 681 村。1955 年,全县 7 区 3 镇 59 乡。
1957 年 4 月,置鸭江区,驻鸭江场,辖凤来、庙垭、送月、鸭江、里仁 5乡。年末,全县 8 区 3 镇 56 乡 713 村。
1958 年 7 月,设白马区(后改称车盘区),驻车盘洞,辖车盘、蒲板、凉水、赵家 4 乡。年末全县 9 区 1 镇 45 公社 371 管理区。
1979 年,撤平桥、车盘 2 区。年末全县 7 区 1 镇 51 公社。
1985 年,全县 8 区(镇)、51 乡(镇)。
1988—2009 年区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重庆市卷》第 1263 ~ 1264 云:1988 年 4 月,设 8 区,2 镇、50 乡。
1992 年 9 月撤区并乡,新建 6 镇,扩大 2 镇、7 乡,保留 17 乡。
1995 年 10 月,再撤 2 乡设镇,同时恢复原 5 乡。
1998 年 11 月,恢复以前撤并 8 乡。年末,共 8 镇、32 乡。
2002 年,撤 1 乡改为镇。
2003 年,原有 11 镇、35 乡调整为 11 镇、15 乡。
2009 年 5 月,后坪、浩口、文复、石桥 4 乡划定为少数民族乡,同时撤和顺乡建和顺镇。
2011 年区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重庆市卷》第 1263 页云:“2011 年末,辖巷口、火炉、桐梓、江口、土坎、仙女山、羊角、白马、长坝、平桥、鸭江、和顺 12 个镇,接龙、土地、沧沟、双河、黄莺、赵家、白云、铁矿、庙垭、凤来10 个乡,后坪苗族土家族、石桥苗族土家族、浩口苗族仡佬族、文复苗族土家族 4 个少数民族乡,共 26 个乡级政区;辖有 24 个居民委员会、186 个村民委员会;下设 86 个居民小组、1356 个村民小组。”
清光绪辖域
《武隆县志》第 41 页云:“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 年),今武隆(江口区除外)为涪州东南区耀德乡(驻羊角碛)、树德乡(驻巷口镇)、福来乡(驻火炉铺)、桐子乡(驻桐梓场);正南区永顺乡(驻长坝场)、鸭江乡(驻鸭江场)。”
清宣统辖域
《武隆县志》第 41 ~ 42 页云:“清宣统二年(1910 年)涪州设五个区,今武隆(江口区除外)主要属第五区。区署羊角碛。其时,鸭江乡辖鸭子塘、月升、庙垭 3 场;福来乡辖火炉铺、白果铺、钻天铺、沧沟、万峰、龙溪、火耳沟、关庙塘、徐家塘 9 场;树德乡辖大青树、杨家井、青裘坝、巷口、龙洞、中嘴 6 场;耀德乡辖羊角、长坡、土坎、清水、马溪 5 场;永顺乡辖长坝、大槽、弹子山、打蕨沟、木花洞、平桥、白马、凉水、车盘 9 场;桐子乡辖桐子山、土地坳、后坪、文庙、梨子树、小坪 6 场。此外,今武隆凤来场隶当时涪陵县第三区同乐镇,滥坝子隶第二区白涛镇。”
1976 年武隆辖域
《武隆县志》第 40 页云:1976 年 7 月“全县总面积稳定为 2901. 3 平方公里,四至界畔为:东部沿木棕河越乌江至锣鹰山、广坪岩、车盘塘、貌嘴垭、大盖抵芙蓉江连彭水县;南部以磨盘石、大河坝、磨琢岩、大梁子垭口与贵州省道真县接壤;西南沿猫鼻梁、老鹰嘴、大洞河与南川县分界;西部以大梁子抵乌江,向北沿猫鼻梁、四方碑、狮子槽交涪陵县界;北部沿狮子岩、峦宝山、花尖岩、大尖山与丰都县接界;东西长 82. 7 公里,南北宽 75 公里。”
民国三十二年勘界
《武隆县志》第 40 页云:“民国三十二年(1943 年)武隆设治局与贵州省道真县的洛龙区,南川县政府,涪陵县的三窝乡,彭水县的第三区分别踏勘边界,树立界标。”“县城巷口镇至涪陵城水路 190 里。东 35 里抵彭水江口镇三倒拐;南100 里抵贵州省道真县洛龙区大塘界;西南180 里抵南川县上乐村界;西与涪陵以大溪河为界;北 130 里在牛皮箐与涪陵交界。”直至“1952 年前武隆境域未变。”
1953 年彭水划黄金、白石入武隆
《彭水县志》第 40 页云:1953 年 6 月彭水县合理乡划黄金、白石两村入第五区(桐梓区)。又第96 页云:“1953 年6 月彭水县合理乡划出黄金、白石村入武隆鱼子乡 2082 人。《涪陵地区民政志》第 98 页云:1953 年 5 月 11 日,四川省民政厅(53)字第 0880 号通知,彭水县合理乡白石村、黄金村划归武隆县管辖。
1953 年彭水划江口入武隆
《武隆县志》第 18 页云:“1953 年 10 月,彭水县第三区(江口)划属武隆为第七区。”又第 40 页云:“同年(1953 年)10 月彭水县划江口镇、文复、天星、黄草、石桥、三河、蔡家、三会、杨柳(浩口)乡入武隆置第七区(江口区)”又第 43 页云:1953 年 10 月,彭水县第三区划入武隆为第七区,驻江口场,辖江口1 镇,文复、黄草、石桥、天星、浩口、三会、三河、蔡家8 乡。年末,全县7 区3 镇100 乡。第96 页云:同年(1953 年)10 月彭水县划出第三区建武隆第七区 30793 人。第 106 页云:“1953 年 10 月,彭水县第三区(江口)划入武隆县,同时在江口镇设第七区委。”《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重庆市卷》第 1263 页云:“1953 年 10 月,彭水县第三区(今江口、石桥、文复、浩口)划属武隆为第七区。”《四川省武隆县地名录》第 2 页云:1953 年秋,彭水县江口区划入,并普选建政,置 7 区 104 乡。《涪陵地区民政志》第 99 页云:1953 年 10 月 5 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民秘(53)字第 077 号通知,彭水县第三区的江口镇、文复乡、黄草乡、石桥乡、三会乡划归武隆县管辖。11 月 1 日,彭水县第八区浩口乡划归武隆县管辖。
1956 年涪陵划鸭江等入武隆
《武隆县志》第 20 页云:“1956 年 6 月,涪陵县鸭江、送月、庙垭、凤来 4乡划归武隆六区(平桥区)管辖。”“1957 年 4 月,鸭江区成立,辖鸭江、送月、凤来、庙垭、里仁5 乡。”又第21 页云:“1958 年8 月,置白马区。1967 年改称车盘区”。又第 40 页云:“1956 年 6 月涪陵县划鸭江、庙垭、凤来、送月 4乡入第六区(平桥区)”。又第43 页云:1956 年6 月,涪陵县第八区区级机关率凤来、庙垭、送月、鸭江 4 乡入武隆第六区,驻平桥场。第 96 页云:1956 年 6月,涪陵县划庙垭等 4 乡入武隆平桥区 34701 人。又第 90 ~ 91 页云:1956 年,涪陵县庙垭、送月、鸭江、凤来四乡划入,年底县内有 54592 户,271663 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重庆市卷》第1263 页云:“1956 年6 月,涪陵县鸭江、送月、庙垭、凤来 4 乡划入武隆县,由武隆县第六区(平桥区)管辖。”《四川省武隆县地名录》第 2 页云:1956 年涪陵县鸭江区划入武隆县。《涪陵地区民政志》第 113 页云:1956 年 6 月 12 日,四川省人民委员会(56)省民字第0448 号批复,涪陵县庙垭区的鸭江、永兴、高建、凤来、七星、团结、庙垭、新华、人民、月升、送月、工农 12 个乡划归武隆县管辖。
1958 年武隆划龙塘入涪陵
《武隆县志》第 22 页云:“1958 年 11 月,羊角区龙塘公社划归涪陵县白涛区。”又第 46 页云:1958 年 11 月武隆划龙塘公社入涪陵白涛区。第 96 页云:1958 年 11 月,武隆划出龙塘公社入涪陵白涛区 7351 人。又第 91 页云:1958年,将龙塘乡划出,年末武隆县有 54516 户,285781 人。
1976 年彭水划东山入武隆
《武隆县志》第 29 页云:“1976 年 7 月,彭水县火石公社东山大队(今石坝子村)一至四 4 个生产队划归武隆县文复公社,组建沙坝大队。”又第 40 ~ 41页云:1976 年 7 月彭水县火石公社划东山大队 1 ~ 4 生产队入文复公社。1958 年11 月,武隆划出龙塘公社入涪陵白涛区 7351 人。又第 91 页云:1976 年 7 月彭水县火石公社划出东山大队 1 至 4 生产队入武隆文复公社 364 人。1976 年,彭水县火石公社东山大队 1 ~ 4 生产队划入文复乡,年末全县有 74305 户,355822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重庆市卷》第 1263 页云:“1976 年 7 月,为修建文复公社沙坝水库,解决库区占地问题,经江口区、文复公社与彭水县汉葭区、火石公社协商,彭水县火石公社东山大队 4 生产队划属文复公社,至此始形成武隆县行政区划规模。”《四川省武隆县地名录》第 1 页云:1976 年,彭水县火石公社东山大队划 4 个生产队入文复公社,置沙坝大队。《涪陵地区民政志》第 118 页云:1976 年,彭水县文武公社沙坝大队划归武隆县管辖。
表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武隆划入划出情况表
巷口区
《四川省武隆县地名录》第 5 页云:清宣统三年(1911 年),该区域为涪州第五分区的树德乡,辖巷口、龙洞、杨家井、大青树、中嘴、青裘坝 6 场。民国元年(1912 年)属武隆分县。1930 年划属涪陵县十九区。1931 年划属九区,场改为乡镇,辖巷口镇(杨家井并入),龙洞、青、中嘴、清吉 4 乡。1937 年撤青乡,部分划入巷口镇,部分置中嘴乡。1941 年划属武隆设治局。1944 年划为武隆县第一区,辖土坎、龙洞、中兴 3 乡和巷口镇。
长坝区
《四川省武隆县地名录》第 81 页云:清末民初在此设永顺乡,辖区包括今长坝全区,以及兴顺、和顺、平桥、车盘公社,属涪州第五分区。民国十九年(1930 年)为涪陵县第十七区。民国二十年(1931 年)辖区内置凉水、水口、白马、和顺、兴顺、鸭江、月升、庙垭、上庙乡和百顺、永顺镇,共 9 乡 2 镇。民国二十一年(1932 年),水口并入凉水乡,兴顺并入和顺乡,月升并入鸭江乡,上庙并入庙垭乡,改为涪陵县第八区。民国二十五年(1936 年),并入涪陵县第五区,区署羊角碛。民国三十一年(1942 年),武隆设立设治局,复置区,为第三区,并将鸭江、庙垭 2 乡划属涪陵县第一区,区署永顺镇。
羊角区
《四川省武隆县地名录》第 117 页云:该区自唐武德二年(619 年)起,至民国三十年(1941 年)为原武隆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清以前,土坎为武龙县、枳县、武隆县、巡检司治地。清末民初在此设耀德乡,辖羊角、碑垭、清水、土坎、长坡、艳山红 6 个公社,属涪陵第五分区。民国十九年(1930 年)为涪陵县第十八区。民国二十年(1931 年),清水并入土坎乡,原十七区车盘乡划入。民国二十一年(1932 年),马溪并入羊角镇,车盘并入龙洞乡,辖 5 乡 2 镇。民国二十五年(1936 年),原八、九、十 3 区合并,改为涪陵第五区,辖区包括今武隆县除江口区,鸭江半个区,双河、木根、鱼子公社外全部。民国三十年(1941 年)武隆成立设治局,在羊角置四区,辖羊角镇和长坡、土坎、龙庆乡。
桐梓区
《四川省武隆县地名录》第 145 页云:清末以来,桐梓区以区独立的形态为一乡,辖桐梓、土地坳、后坪、小坪(后为接龙场)、文庙、梨子树 6 小场,属涪州第五分区。1930 年划为涪陵二十一区,治地桐梓场。1931 年,析置桐梓、后坪、梨树、小坪 4 乡。1932 年,桐梓、后坪乡合并置桐梓乡,梨子、小坪合并置梨树乡,为涪陵县第十区所辖。1936 年撤第十区,属涪陵县第五区,治地羊角碛。1939 年,桐梓、梨树乡合并为桐梓乡,仍属涪陵县第五区所辖。1941年,武隆成立设治局,属二区辖,治地火炉镇至解放初。
火炉镇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重庆市卷》第 1273 页云:“1912 年后,境域为涪陵县第五区区公所所在地。1949 年后,成立火炉镇,是武隆县第二区区公所所在地。”《四川省武隆县地名录》第 46 页云:清末在此设福来乡,辖地与现区辖范围同,属涪州第五分区。民国元年至十八年(1912—1929 年),仍为福来县,属武隆分县。民国十九年(1930 年)为涪陵县第二十区。民国二十年(1931 年)改为涪陵县第十区,辖白果、万峰、沧沟、关庙、小坪、梨树、桐梓、后坪乡和火炉镇,共 8 乡 1 镇。民国二十一年(1932 年),火炉镇析置龙坝乡,关庙并入沧沟乡,小坪并入梨树乡,辖 7 乡 1 镇。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并入涪陵县第五区,区署羊角碛。民国三十年(1941 年),成立武隆设治局,复置区,区署火炉铺,为第二区。按:福来县当为福来乡
江口镇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重庆市卷》第 1278 页云:“隋大业十二年(616 年),置信安县于芙蓉江西岸马鞍山。唐武德二年(619 年),信安县改名为信宁县;贞观四年(630 年),信宁县治迁至芙蓉江东岸边罗州坝。北宋嘉祐八年(1063 年),省信宁县为镇入彭水县(其间为县治地 447 年)。明万历年间,改为信宁县。清康熙年间,改信宁县为江口镇,设巡检司。光绪四年(1878 年),改江口镇为遗爱乡,隶属彭水县第三区。1935 年复为江口镇。1953年划归武隆县,为第七区。”《四川省武隆县地名录》第 173 页云:该区在隋大业十一年(615 年)置信安县,直至唐初。武德二年(619 年),更名信宁县,至五代;北宋仁宗嘉祐八年(1063 年)废县并入彭水县,置县达 440 多年。明置信宁县,彭水县属,到清初。康熙至嘉庆年间(1662—1820 年),现境内设波惹堡、三会堡、下茶园堡,并于康熙六年(1677 年)置江口镇,以地处乌江、芙蓉江汇合处而命名,隶属彭水县。咸丰元年(1851 年),改堡为乡,直至民国二十二年(1933 年);1934 年,彭水县在此设区,以序数命名为五区,两年后改为三区,区署驻地均在江口镇。1949 年解放,亦在此置区,仍按序数命名为第三区。1951 年,辖黄草、文复、石桥、三会 4 乡和江口镇。1953 年,从江口镇分置蔡家、三河两乡,文复乡分置天星乡,三会乡分置浩口乡,共 8 乡 1镇。同年 11 月 1 日,划属武隆县,依序数而命名为第七区。
土坎镇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重庆市卷》第 1282 页云:“古属巴国夷地。唐武德二年(619 年),置五龙县于土坎场西二里五龙村。清光绪三十四年至宣统三年(1908—1911 年),属涪州东南区耀德乡下辖场。1930 年,土坎置乡,辖10 保。1949 年 12 月,属巷口区。1956 年 1 月,划属羊角区。”按:五龙县,当为武龙县。
鸭江镇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重庆市卷》第 1290 页云:“蜀汉时,在鸭江一带置汉平县。清康熙七年(1668 年),涪陵正南区在鸭江设乡。1949 年 11 月,属涪陵县第八区。1956 年 8 月,鸭江乡划归武隆县。”《四川省武隆县地名录》第 199 页云:鸭江区即涪陵县庙垭区划属后和武隆县平桥区合并而成。1941 年前同属涪陵县,也曾同区。请宣统年间(1909—1911 年)与原武隆县一起属涪州第五分区,凤来属第三分区。民国十九年(1930 年)置十六区于鸭子塘,辖庙垭、鸭江、月升 3 乡。凤来乡属二区,百顺、和顺等乡属十七区。民国二十年(1931 年),置八区,辖百顺、永顺镇和兴顺、和顺、白马、水口、凉水、上庙、庙垭、鸭江,共 2 镇 8 乡,凤来乡属二区。民国二十一年(1932 年)兴顺乡并入和顺乡,水口并入凉水乡,上庙并入庙垭乡,月升并入鸭江乡,共 2镇 5 乡,凤来乡仍属二区。民国二十五年(1936 年)和顺、白马、凉水乡和永顺、百顺镇,3 乡 2 镇属涪陵第五区,治地羊角碛。庙垭、鸭江 2 乡属涪陵第一区,凤来属第二区。民国二十八年(1939 年),庙垭、凤来、鸭江乡属涪陵第一区,直至解放。1950 年新置凤来乡第五区于庙垭,辖鸭江、梓里、酒店、马武、太和、青羊、聚宝、凤来、庙垭 9 乡;同年 7 月 10 日新置庙垭区,辖庙垭、凤来、鸭江、青羊、聚宝 5 乡。1951 年 8 月 26 日改为涪陵县第八区,并将青羊乡划出,新置骑龙乡。1953 年,分小乡,共 16 乡。1954 年,并小乡,辖庙垭、凤来、鸭江、送月、骑龙、聚宝 6 乡。1955 年 10 月九日,庙垭区并入白涛区。1956 年 6 月底将庙垭、凤来、鸭江、送月划属武隆平桥区,辖 10 乡。第 201 页云:三国到北周在境内置汉平县,历时三百余年。清末置鸭江乡于此,包括今庙垭、送月公社,属涪州第五分区;1930 年、1931 年涪陵县曾置十六区、十八区于此;从 1936 年至解放初,属涪陵县第一区;1950 年属涪陵县庙垭区。1953年民主建政时,析置工农、送月、月升乡。1955 年将工农乡并属,划属涪陵县白涛区。1956 年始划属武隆县平桥区。按:请宣统,当为“清宣统”。
庙垭公社
《四川省武隆县地名录》第 210 页云:该社原为鸭江乡辖,于 1953 年析置……1950 年、1955 年春,为涪陵县五区、八区区署治地。1955 年夏撤区,并入白涛区;1956 年划属武隆县平桥区。
凤来公社
《四川省武隆县地名录》第 213 页云:该社历史上为同乐镇下属一场,于1932 年析置,依境内位于凤凰山尾而得名的凤来场命名。1938 年前分别为涪陵县二区、三区所辖,区署治地同乐、堡子镇。1939—1949 年,与庙垭、鸭江一起属涪陵县一区,区署治地清溪、敦仁镇。1950 年,划属涪陵县五区、八区,区署治地庙垭场。199 年夏划属涪陵县白涛区。1956 年划属武隆县平桥区。
平桥公社
《四川省武隆县地名录》第 217 页云:平桥,又名百顺……1930 年前为涪陵县永顺乡下属一场。1931 年,析置为乡,后改为镇,辖区包括中村公社、鸭江和和顺公社一部。
和顺镇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重庆市卷》第 1292 页云:“1930 年,置乡,以乡邻和睦和顺命名。1931 年,兴顺乡并入,隶属涪陵县第八区。1935 年,隶属涪陵第五区。1942 年后,隶属武隆第三、六指导区。”《四川省武隆县地名录》第 222 页云:该社原为永顺乡辖地,属涪陵县第五区,1931 年析置。1932年,兴顺乡并入,属涪陵县第八区……1941 年后为武隆县第三区所辖,直至解放初。
凤来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重庆市卷》第 1307 页云:“1930 年,置乡,隶属涪陵第二区(驻马武)。1931 年,改属第一区(驻清溪)。1950 年,改属第八区。”
庙垭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重庆市卷》第 1309 页云:“唐代武隆建县开始,也就有了庙垭。1930 年,设置乡。1931 年,隶属涪陵第八区。1935 年,属涪陵第一区。1950 年 8 月,改属第八区,为区治所在。1950 年 9 月,第八区直接属西南军政委员会领导。1952 年 10 月前,庙垭属川东行政公署涪陵地区专员公署所辖的涪陵县管辖。1953 年 8 月,析云从、长岭村与鸭江乡狮子村一部分置新华乡(1955 年云从、长岭并回庙垭乡)。1953 年 11 月,庙垭属涪陵县第八区(鸭江片)。1956 年 6 月,划入武隆县平桥区。”
文复苗族土家族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重庆市卷》第1312 页云:“1953 年5 月,文复乡隶属中共彭水县第三区。10 月,划属第七区。1958 年 10 月,改建文复乡公社。”《四川省武隆县地名录》第 184 页云:该社建政较早,清时为下茶园堡治地,后改为下茶园乡,乡公所设文庙场(今老场)。民国二十一年(1932 年)改名文福乡,寓意文庙乃幸福之乡。民国二十七年(1938 年)农历十月十三日夜,文庙场毁于大火……该社原辖区较广……1953 年秋,划属武隆县……1976年,彭水县火石公社东山大队 4 个生产队划属置沙坝大队。
浩口苗族仡佬族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重庆市卷》第 1290 页云:“清末,属彭水县三会乡。1940 年,三会乡并入江口镇。1943 年 1 月,三会乡复置。1953 年 1 月,杨柳乡改建浩口乡,人民政府设在木耳山。10 月,由彭水划入武隆县。”
长坡公社
《四川省武隆县地名录》第 131 页云:清末为耀德乡(今羊角)辖地,于1931 年分置,以境内地形得名。长坡先后属第九区、五区。1941 年成立武隆设治局为第四区所辖。
木根公社
《四川省武隆县地名录》第 137 页云:木根铺,建场较早,原名龙盛场。木根、双河公社,清时为涪州东里一甲之地,宣统三年(1911 年)为白涛镇下属两场,于 1931 年分别析置建乡,因距离相近,于 1932 年合并为木根乡。1939年前分属涪陵县二区、十五区、七区辖地(区治地白涛)。1939 年 10 月划为涪陵县五区(治地羊角碛)辖。1941 年,武隆设立设治局,为第四区辖(治地仍羊角)。
桐梓公社
《四川省武隆县地名录》第 147 页云:桐梓,原名桐子……清末置乡,即现区辖范围。1931 年,将桐梓乡析置桐子、后坪、梨树、小坪 4 乡。次年,桐子、后坪乡合并为桐子乡,梨树、小坪合并为梨树乡。1935 年,桐子、梨树乡合并为桐子乡,属涪陵县第五区。1941 年,武隆置设治局始划属至解放。
接龙公社
《四川省武隆县地名录》第 154 页云:接龙场,原名“断头坝”……1931年置乡,次年并入梨树乡,1939 年梨树乡并入桐梓乡,属涪陵县辖,1941 年武隆置设治局始划属。
后坪公社
《四川省武隆县地名录》第 166 页云:该社解放前,涪陵、丰都县都通称桐梓山为后山……1931 年置乡,次年并入桐梓乡,属涪陵县。1941 年,武隆置设治局始划属。
鱼子公社
《四川省武隆县地名录》第 170 页云:该社原属彭水县合理公社,1953 年调整行政区划时,将麻子岩下靠近桐梓乡的白石、黄金两村划入新置。
送月公社
《四川省武隆县地名录》第 206 页云:此社原属鸭江乡,于 1953 年民主建政时析置,以境内清时修有一送月庙而命名。1955 年,并小乡,撤人民(原属庙垭显灵、明堂村)、月升乡并属。1956 年从涪陵县划属武隆平桥区。
兴顺公社
《四川省武隆县地名录》第 227 页云:该社清末为永顺乡辖地,属涪陵县第五区,1931 年分置……1932 年并入和顺乡,属涪陵县第八区。解放前后与和顺乡一起为武隆县第三区辖。
土坎公社
《四川省武隆县地名录》第 125 页云:自唐武德二年(619 年)至清康熙元年(1662 年),历时 1000 余年,为原武隆县治地。此后为涪陵分县、巡检司治地。清宣统年间(1909—1911 年)为耀德乡(治地羊角碛)所辖。1931 年,单独建政,乡因场而得名,属涪陵县第九区。1936 年,改属第五区。1941 年,武隆设治局成立,为第一区所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