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六朝时期,在枳地曾有“涪陵镇”之设置。
北周置涪陵镇
北周武帝保定元年(561 年),省枳县入巴县。保定四年(564 年),原据渝东南一带的少数民族首领田思鹤于故枳城归附北周,北周于此设立涪陵镇,隶属楚州巴郡巴县,治今涪陵城区。《涪陵辞典》第 4 页云:涪陵镇,北周时政区名。周武帝保定四年(564 年),占据原涪陵郡一带的盘瓠族首领田思鹤,于故枳城归附北周,以其地置涪陵镇,隶楚州巴郡巴县,治今涪陵城区。镇,有守镇之意,初以田思鹤为最高军镇统领。《重庆市志》第 675 页云:周武帝保定四年(564 年),涪陵“蛮族”首领田思鹤“内附”,置涪陵镇(治今涪陵市)以安置之,隶属楚州巴郡。第 718 页云:周武帝保定四年(564 年),涪陵少数民族首领田思鹤“内附”,以原枳县的部分地区置涪陵镇安置之。《四川政区沿革与治地今释》第 137 页云:涪陵镇,周武帝保定四年(564 年),涪陵首领田思鹤“内附”置,隶楚州,今涪陵县城关镇。今涪陵区正式首度拥有“涪陵”之名。
隋代置涪陵镇
《重庆市志》第 675 页云:涪陵镇,仍置,隶渝州,并移汉平县驻涪陵镇。《四川政区沿革与治地今释》第 175 页云:涪陵县,隋初仍为涪陵镇。文帝开皇三年(598 年)徙汉平县来治。
唐高祖武德二年(619 年),升涪陵镇、改汉平县为涪陵县。《重庆市志》第 676 页云:武德元年(618 年)以渝州涪陵镇及巴县地置涪州。武德二年(619 年),升涪陵镇为涪陵县。《四川政区沿革与治地今释》第 249 页云:高祖武德元年(618 年)以渝州涪陵镇置涪州。涪陵县,州郡治,初仍涪陵镇,武德二年(619 年),升为县,今涪陵县城关镇。“涪陵镇”的历史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