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枳”之得名

涪陵古称名“枳”,故首先需要考察“枳”之得名。

一、“枳”与涪陵

就目前所知,关于“枳”的最早历史记载,见于《逸周书·王会篇》。文云:“鬼亲枳已”。按:《王会篇》,主要记载周成王“成周之会”各地方国“贡献”方物的事情,时间在周成王三年(前 1113 年)。按照中国古代“先名后称”的逻辑思维,这至少表明周成王三年之前就有“枳”名的存在。又按:中国古代对“方”国称谓的使用,虽然可以追溯到黄帝时的“传说时代”,但主体使用则在商王朝时期,如“巴方”“蜀方”“鬼方”“羌方”等,因此,“鬼亲枳已”,鬼即鬼方;亲即“亲近”,或有亲缘关系,或处于友好状态;“枳已”,据蒙文通考证,即“枳巴”,属巴方的范畴;“鬼亲枳已”当是“鬼方”和“枳地”巴方建立了友好的方国关系。据此,“枳”之得名有可能就在商代。

成周之会以后的先秦时代,枳地先后有枳邑、枳县的设置,直到东晋穆帝永和三年(347 年)以后,枳县西迁巴郡东北潾溪口(今重庆市长寿区洛碛镇附近)。到当代,仍有枳城区的设置。

二、枳之取象

在中国古代,每一种称谓均有一定的来历,均与一定的物象、事项密切相关。或因山名,或因水名,或因避讳等。那么,枳之取象是什么?很显然,与“枳”相关。如此,“枳”为何物?

许慎《说文解字》第 117 页云:“枳,木似橘,从木,只声,诸氏切。”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第 207 页云:“枳木似橘,从木,只声。《考工记》:橘逾淮而北为枳……《后汉书·冯衍传》:楗六枳而为篱兮,注:枳,芬木也。”

《辞源》第 1550 页云:“枳……木名,木如橘而小……果小味酸,不能食,可入药。”

《辞海》第 1415 页云:“枳,植物名……亦称枸橘、臭橘……未成熟和成熟果实均入药。”

枳,据《辞海》解释,植物名,学名Poncirus trifoliata,亦称“枸橘”“臭橘”。芸香科。灌木或小乔木,有粗刺,复叶,小叶三片,有透明腺点,总叶柄具翅。春末开花,花白色。果实小,球形,成熟时暗黄色,密被柔毛。果肉少而味酸,不堪实用。性耐寒。用播种、扦插、压条等法繁殖。我国北至山东,南至广东,均有分布。在古代,枳的用途较为广泛。

(1)可作木桩。《尔雅·释宫》云:“枳谓之杙”。晋代郭璞注说:“橛也”。清代邵晋涵《正义》谓:“古谓之橛,又谓之枳,又谓之杙,其状不一,或邪而锐,或大而长,其用至广”。

(2)可为砧木。枳可作柑橘砧木。砧木,一名“接本”,意即植物嫁接繁殖时与接穗相接的植株。

(3)常栽作绿篱。即将植物成行密植用以代替篱笆、栏杆和城垣,具有分隔、防护或装饰作用。可根据需要进行修剪,增进美观。一般采用的植物有枸橘(即枳)、珊瑚树、黄杨、茶树、扁柏等。

(4)可以入药。枳含有挥发油和黄酮类成分,故枳之未成熟和成熟的果实均可入药。成熟果实入药称为枳壳,枳壳即其干燥的成熟果实,功效同枳实,而力较和缓,可治子宫脱垂、脱肛等症。未成熟果实入药称为枳实。枳实,中药名,芸香科植物酸橙、香圆和枳等的未成熟果实。性微寒,味苦酸,功能破气消积,主治食积、胸腹气滞胀痛、便秘等症。如金代李东垣《内外伤辩惑论》就有中成药名枳实导滞丸。由大黄、枳实、六曲、茯苓、黄岑、黄连、白术、泽泻八味制成,功能消积滞、消清热,适用于肠胃湿热积滞、脘腹痞闷、便秘以及腹部下痢、里急后重等症。不仅如此,以枳命名的“枳椇”也具有药用功能。枳椇,学名Hoveniadulcis,亦称“拐枣”“鸡距子”“枸”。鼠李科,落叶乔木,叶广卵形,具三大脉,边缘有锯齿。夏季开花,花小型,带绿色,聚伞花序。果实近球形,干燥。产于我国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亦产于日本。中医学上以其种子入药,功能清利湿热、解酒毒。

(5)可以食用。以枳命名的“枳椇”具有食用功能。枳椇花序分枝扭曲,熟时肉质红棕色,味甜,可以食用,亦可酿酒。

(6)喻指谗佞,即枳棘。枳棘,本指多刺的树或恶木。《韩非子·外储说左下》说:“树枳棘者,成而刺人”。《后汉书·仇览传》云:“枳棘非鸾凤所栖”。喻指谗佞之人。《文选》载左思《咏史诗》云:“出门无道路,枳棘塞中途”。吕向注说:“枳棘,有棘之木,喻谗佞也”。

三、枳之得名与定名

涪陵上古名枳,因何名枳呢?对此,综合学术界的探究结果,主要有三种说法。

其一是读音说。1941 年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教授鲁智深在《涪陵名称的由来》中考证后认为涪陵汉时名枳,枳和涪的古音都读如“巴”,且《华阳国志·巴志》有巴子“其先王陵墓多在枳”的记载,故涪陵因“巴国先王之陵墓多在其地而得名”。

其二是植物说。著名巴蜀史专家徐中舒认为此地原始村社共同体的人们,喜欢以枳棘之类的灌木构围(干栏式房屋的“围墙”)村寨,枳因以得名(蒲国树《关于枳》)。

其三是蛇图腾说。蛇即枳首蛇、歧头蛇、两头蛇。枳,通“枝”,歧出。《尔雅·释地》云:“中有枳首蛇焉。”郭璞注:“岐头蛇也。或曰:今江东呼两头蛇,为越王约发。亦名弩弦。”宋沈括《梦溪笔谈·杂志二》:“宣州宁国县多枳首蛇,其长盈尺,黑鳞白章,两首文彩同,但一首逆鳞耳。”清黄遵宪《题樵野丈运甓斋话别图》诗:“中有枳首蛇,飞飞从鸧鹙。”在中国传说故事里,双头蛇是不祥之物,见者非死即伤。怪蛇头部往下 2 厘米处呈V字型分开,有两个大小、花纹一样的头,各自有嘴巴、眼睛。双头蛇属于一卵双胎,在发育过程中由于受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形成畸形胎。据此,卢木《枳的本义是蛇》认为“枳”的本义与蛇有关,巴人是以龙蛇为图腾的南方民族。而枳即枳首蛇,枳巴是巴族的一支,是以枳首蛇为图腾或神物的一支巴人。蒲国树更有《关于枳》一文,专论枳、枳邑、枳县的有关问题。

其实,涪陵名枳,当与古代枳地人民对枳的认识和利用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也许,枳地先民对“枳”的认识不一定如现在这样全面、系统、深刻,其利用也不如现在这样充分、广泛,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与古代涪陵人民对“枳”的认识和利用密切相关。枳地居民用枳作木桩,建枳棘,围篱笆,立村寨,因以名地,故上古涪陵名枳也。枳围之制古已有之。当时原始村社共同体的人们多以枳棘之类构成村寨,如战国时期楚国就有许多棘围,《国语·吴语》云:“(楚灵王)匍匐将入于棘围,棘围不纳”。棘围就是以荆棘围成的村寨。又(宋)洪迈《容斋随笔·六枳关》条云:“盘州种枳六本,以为藩篱之限。立小门,名曰六枳关。”又引《逸周书·小开篇》云:“……登登皇皇,维在国枳,国枳维都,都枳维邑,邑枳维家,家枳维欲无疆。”自古巴楚同俗,故对枳亦当如是理解。枳地的古代居民用枳棘之类构筑村寨,枳因之而名。故该说被徐中舒、蒲国树等所论证,写入了《涪陵市志》和《涪陵辞典》之中。

关于枳地的范围,在“枳”名存在的历史上,因历史变迁的缘故,从先秦到南北朝,各时期的“枳地”并不一样。《逸周书·王会》云:“鬼亲枳已”。四川大学教授、著名巴蜀史专家蒙文通等在《巴蜀古史论述》第 28 页中将其解释为“枳巴”,意为枳地的巴国,其地域甚广,包括今涪陵、武隆、丰都、垫江、长寿、南川等地。尤中《中国西南民族地区沿革史(先秦至汉晋时期)》第 20 ~ 21 页认为“巴国时期的枳城在今长江、乌江汇合处,地居乌江东岸,与今涪陵市区隔江相对。巴国以枳城为中心进行统治的区域,包括今涪陵、长寿、丰都等区、县之地在内。今黔江两岸至乌江各县之地亦当在枳城的管制之内”。丰都县系从枳县分离而设,而“平都城辖地当即今丰都东南至石柱、黔江、酉阳、秀山及湖南保靖、龙山和湖北来凤、咸丰一带”。

《涪陵辞典》第 3 页云:枳,植物名,枳壳、枳椇等树的省称。枳椇,俗名拐枣树,涪陵各地皆有。上古地名。约今乌江下游流域及长寿以东、丰都以西、垫江以南部分之地。夏商时期,生活在这一带的原始村社共同体的居民,以枳棘之类的灌木构成村寨,因以得名。巴国地名。春秋战国时期,境内为巴国地,曾为巴国国都和巴族人的祖陵所在地。又同页云:枳邑,战国中后期,楚国吞并巴国枳地,置为枳邑(相当于县)。参见“楚国攻占枳条”。又第 3 ~ 4 页云:枳县,古代政区名。涪陵区境较早的县级行政建置。前 277 年(秦昭襄王三十年),秦国以楚枳邑置枳县,隶巴郡,治今涪陵城区。境域约有今涪陵、南川、长寿、丰都等区县市地,及垫江、武隆县的部分地,面积约 1. 37 万平方千米。秦朝至北周初期的 838 年中,枳县仍置,直至北周武帝保定元年(561 年),省枳县入巴县(今重庆市中区),北周保定四年(564 年)于故枳城置涪陵镇,今涪陵称“枳”的历史从此结束。东汉时分枳县地置丰都县,三国蜀汉时又分置汉平县,枳县境域不断缩小。东晋时巴郡属县,晋穆帝永和三年(347 年)置,治地在今重庆市渝北区洛碛镇附近。宋代涪州属县。宋徽宗宣和元年(1119年)由武隆县改置,治地在今武隆县土坎乡以东(一说在今南川市水江镇),至南宋绍兴元年(1131 年)废。 eWAFWEUfe4rdSiqIWfMCy6A4+hx/e7fCkPIfcjUS1XnAnpagS/n9uG9r/bkzsbz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