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涪陵”相关诸县县名考察

在“涪陵”相关区域,每县得名之由及其含义,有的能够考见,有的已经无法考证。

一、长寿区

今重庆市长寿区,历史上曾出现过长寿县、常安县、乐温县、温山县、永安县。

(一)长寿县

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 年),割据巴蜀、建立大夏政权的明玉珍设立长寿县。关于长寿县的得名,《四川省长寿县地名录》第 1 页称:《长寿县志》云:元末至正(1341—1370 年)时,明玉珍以县东北有长寿山(今罗围公社境内),居其下者,人多寿考为由而得县名。又第 9 页云:古为巴国枳县地。唐武德二年(619 年)置乐温县。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 年)明玉珍建立大夏国,以县东北长寿山改为长寿县。又同页云: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 年),明玉珍据蜀,建立大夏国,以县东北有长寿山得名。长寿县、城关镇驻地。

(二)常安县

三国蜀汉时期,刘备曾于今重庆市长寿区区域,设立常安县。参见四川大学出版社 1992 年版《重庆市志·大事记》、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 年版《长寿县志》。《四川省长寿县地名录》“长寿县概况”之“历史沿革”未有言及蜀汉设立常安县事。刘琳认为常安县,其地不详。云:常安县,两汉治无,也应是汉末设。其地不详。此置于垫江、乐城之后,疑在重庆以西。关于常安之得名,诸书未见注释,当系刘备设立郡县时,因其冀望长期安宁,而定名常安。

(三)乐温县

唐高祖武德二年(619 年),分巴县部分地置乐温县。关于乐温之得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重庆市卷》第 600 页云:“唐武德二年(619 年),分巴县置乐温县,因其地常温,禾稼早熟,民乐之,故定名为乐温县,隶属涪州。”

(四)温山县

唐高祖武德二年(619 年),分巴县部分地置温山县。关于温山之得名,未见解释,当与乐温县之得名大体相同,只不过,乐温县突出“乐”,温山突出“温”而已。

(五)永安县

唐高祖武德二年(619 年),分巴县、涪陵县部分地置永安县。关于永安县之得名,则与永安山有关。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 年版《长寿县志》第四篇《历史地理》第一章《建置沿革》第四节《隋、唐、五代、两宋时期》第 126 页云:“唐武德二年(619 年)分巴县、涪陵县置,以县北永安山(又名马鞍山,今长寿县双龙乡境内)名县,治阳关城,即今长寿县东南复元永丰场,一说‘治县西七里’,属涪州。开元二十二年(734 年)撤销永安县,其地并入乐温县。长达 115 年的永安县历史,由此结束。”

二、武隆区

在今重庆市武隆区,历史上曾出现过武龙县、汉平县、武隆县、枳县之名。

(一)武隆县

武隆县,因缘于武龙县。洪武十三年(1380 年),复置武龙县,改为武隆县。清康熙七年(1668 年),武隆县并入涪州,设武隆巡检司。民国三十一年(1942 年)置为武隆设治局。民国三十四年(1945 年),建为武隆县。

关于武龙县因何改名为武龙县,或谓与广西田州武龙县同名,故改名武隆县。《四川省武隆县地名录》第 1 页云:明洪武十三年(1380 年),因与广西省一县同名,故改“龙”为“隆”,寓兴旺发达之意,更名武隆县,相沿至今。

而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武隆县志》则否定了广西田州一县与武龙县同名之说,但未明确论证武龙改武隆之问题,参见该志第 743 页附录《武隆县名考》。

(二)汉平县

汉平县,蜀汉延熙十三年(250 年)置。见于《华阳国志》卷 1 《巴志》。但汉平县因何得名,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武隆县志》、《四川省武隆县地名录》均未见解释,刘琳注《华阳国志》也未见注释,只有汉平县的地域考证,第 88 页云:汉平县,在今涪陵县东南。《水经注·江水》:“江水又东迳涪陵故都(按即枳县,东晋于此设涪陵郡)又东迳文阳滩(按在今涪陵东北)……江水又东迳汉平县二百余里,左自涪陵东出百余里,而届于黄石东为铜柱滩。又迳东望峡,东历平都。”按其大意谓江水经文阳滩之后,即过汉平县界二百余里。盖大江之南即为汉平县地也。然此未言其县治所在。《寰宇记》卷一二〇:“汉平县盖在涪州东百十里罗浮山之北,岷江之南,白水入江处侧近。”此亦揣测之词,《通鉴》胡注、《方舆纪要》等遂以为定论,非。清《一统志》云汉平故城在涪州东南,较为审慎,大致在今武隆一带。按:汉平之得名,当与蜀汉时期渝东南民族地区徐巨之乱的平定有关。

(三)武龙县

武隆,原名武龙,始建于唐代。唐高祖武德二年(619 年),设武龙县。

关于武龙之得名,一说因境内有武龙山,其山麓有自然生成的上中下三座石桥,蜿蜒如龙,景致优美,武龙县名由此得之。《四川省武隆县地名录》“武隆县概况”云:武隆设治,始于唐武德二年(619 年)。据《寰宇记》载:“以邑界武龙山为名”。《明一统志》载:今核桃公社内,一山“逶迤如龙,下有空洞,即武龙山也”。一说原县治地的土坎曾有过五条龙,因名。但该说以为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武隆县志》所否定,认为“纯系无稽之谈,胡编乱造。”

武龙,在明代初期复置时,被改名为武隆。《四川省武隆县地名录》第 1 页云:明洪武十三年(1380 年),因与广西省一县同名,故改“龙”为“隆”,寓兴旺发达之意,更名武隆县,相沿至今。

(四)枳县

武隆县曾设枳县,参见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武隆县志》。北宋宣和元年(1119 年),改置为枳县,南宋绍兴元年(1131 年)复名武龙县。此枳县之名,系借用原涪陵之古称“枳县”。

三、南川区

在今重庆市南川区,历史上曾有南川县、南平军、隆化县、宾化县之设立。

(一)南川县

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 年),废旧南川县(治今綦江古南镇)和南平军及隆化县,于隆化县再置南川县。关于南川之得名,与南江有关。南江又名南川,发源于今南川县隆化镇,元世祖便在南川(江)的发源之地置南川县。今南川县由此得名。但南川县始置在今綦江县境。因之,今南川之得名实是南江“发源”和南川“位移”综合作用的结果。

(二)南平军

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 年),于铜佛坝(今綦江县赶水)设置南平军。南宋迁南平军于隆化,后省隆化县,县地并入军。南川使用“南平”之名,系沿用綦江“南平”并“迁治”的结果。关于南平之得名,当与北宋平定“南平僚”叛乱有关。

(三)隆化县

唐太宗贞观十一年(637 年),南川建县隆化,因县境有胜景永隆山,便取名隆化县。《四川省南川县地名录》第 1 页云:唐太宗贞观十一年(638 年),始由巴县分出独立设县,名隆化县(以城西永隆山得名),隶属涪州。按:《地名录》换算公元纪年有误,贞观十一年当为 637 年。第 10 页云:638 年设县隆化,以城西永隆山脉而得名。第 9 页云:隆化镇位于南川县中部,为县人民政府所在地。因处永隆山麓而得名。

(四)宾化县

唐玄宗先天元年(713 年),改隆化之名为宾化县。《南川县志》第 1 页云:唐先天元年(713 年),隆化县更名宾化县。关于隆化因何更名宾化,主要是因唐玄宗名隆基,为避帝名,故改名。《涪陵区建置沿革》第 77 页云:唐玄宗先天元年(713 年)避帝讳更名为宾化县。《四川省南川县地名录》第 1 页云:玄宗先天元年(712 年),避玄讳(玄宗名隆基)改名宾化县。按:避玄讳,有误,应是避玄宗讳。

四、彭水县

在今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历史上曾有彭水县、涪陵县、汉葭县、汉发县、洋水县、盈隆县、郎溪县之设置,还有黔州、黔中道、黔州都督府等军政机构设置。

(一)彭水县

隋文帝开皇十三年(593 年),在旧涪陵县境置彭水县。《四川省彭水县地名录》第 11 页云:隋开皇十三年(593 年)置彭水县。今郁江,当时称彭水,县以江名。关于彭水之得名,说法有两种。其一,乌江流水在彭水境西折而过,境内多峡谷,水流湍急,汹涌澎湃,水声象击鼓之声,鼓声就是“彭”的字义,县名由此得之。其二,彭是古代居住在本境内的一个部族名称,该部族对境内的山、水及城多以“彭”来命名。其中居住在郁江流域的人称作彭人,把所居的流域叫作彭水,设县时便以此定名彭水。

(二)涪陵县

西汉武帝建元元年(前 140 年),置涪陵县。治今彭水(自治)县郁山镇。关于“涪陵”之得名,历代未见注释。1984 年,刘琳为“涪陵县”作注时,亦更多关注的是治地和辖域,第 87 页云:涪陵县,《寰宇记》卷一二○说是汉武帝置。东汉、蜀、晋因。《元和志》卷三十:黔州,“本汉涪陵县理”。《寰宇记》《舆地纪胜》《通鉴》胡三省注等说均同。按唐黔州治彭水县,故城在今四川彭水县西二里壶头山麓,明代移理今治(参见同治《四阳直求州总志》)。汉县辖境甚广,包有今四川彭水、武隆、石柱、黔江、酉阳、贵州之道真、正安、沿河、务川、德江、印江、思南等县地。由于长期未对“涪陵”名义进行解释,故 20 世纪 20 年代后,引发了不同的解释,参见本书第三章《“涪陵”名义考释》。

(三)汉葭县

汉献帝建安六年(201 年),析涪陵县地置汉葭县,以该地为汉朝属地及多产葭草而定名。《四川省彭水县地名录》第 9 页云:汉葭,本为东汉建安六年(201 年)析涪陵县所置之县,以地为汉属且多葭草而得名。唐贞观四年(630年),彭水县与黔州都督府同时自郁山镇移治于此后,历代曾为道、州、府、县驻地,在行政上郡由县直属,故长期称为县城或彭水。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置镇,即以古汉葭得名,沿用至今。第 11 页云:汉葭,古为汉属地,多葭草(厥、苇),故名。县、区、镇驻地。

(四)汉发县

汉发县,一作汉髮县,汉献帝建安六年(201 年)刘璋分涪陵县置。为何名汉发或汉髮?诸书未见记载。刘琳作注时亦未言及,第 89 ~ 90 页云:汉髮县,建安六年(201 年)刘璋分涪陵县置。《晋志》《沈志》涪陵郡都有汉葭,无汉髮,有人怀疑“髮”为“葭”之讹;但《吴志·钟离牧传》也作汉髮,明非字误。盖本名汉髮,后改名汉葭。本书前文云:“涪陵谢本自璋,求以丹兴、汉髮二县为郡,初以为巴东属国,后遂为涪陵郡。”《沈志》云:刘璋“以涪陵县分立丹兴、汉葭二县,立巴东属国,后为涪陵郡。”此二说相同,唯一称汉髮,一称汉葭,可见汉葭即汉髮无疑。《寰宇记》卷一二○引《太康地记》:“汉葭在郡(按:指涪陵郡治汉复县,即今龚滩)东百里,澧源出县界。”据此,汉葭故城当即今四川酉阳县治。澧水即今湖南北部的澧水,发源于湖南龙山县与湖北来凤县之东,来凤之西即与黔江接界。盖晋初省丹兴县(今黔江)

并入汉葭,黔江、来凤、咸丰、龙山皆属汉葭县境,故云澧水发源于县界。

(四)洋水县

北宋嘉祐八年(1063 年),改洋水县为洋水镇。《彭水县志·大事记》云:嘉祐八年(1063 年),改洪杜、洋水二县为寨,改都濡、信宁二县为镇,隶属彭水县。《四川省彭水县地名录》第 277 页云:龙洋一名系清代置乡时以境内龙塘坝、洋水坝两地名各取首字组成。唐武德二年(619 年),由彭水县析置为盈隆县治。贞观二十年(646 年),由盈隆又分置都濡县(今属贵州省务川县)。先天元年(712 年),改名盈川县。天宝元年(742 年)改名洋水县。宋嘉祐八年(1063 年)县废入彭水,置为洋水砦。熙宁二年(1069 年)改置为洋水镇。清初置为龙洋乡。第 278 页云:龙洋公社,取境内龙塘坝、洋水坝首字得名。洋水桥,唐宋为洋水县治所。地处洋水两岸,有木桥相接,故名。龙洋公社驻地。集市。洋水桥大队,原名凉水大队。1981 年以境内洋水桥更名。有耕地1759 亩,907 人。

(五)盈隆县

唐高祖武德二年(619 年),彭水县析置盈隆县。参见“洋水县”条。

(六)朗溪县

郎溪县,西汉置县。《四川省彭水县地名录》第 286 页云:朗溪,水名,源出境内,由南向北流入长溪河。公社以溪得名。据《太平寰宇记》载,西汉时曾置朗溪县,不久即废。宋置为难溪砦。清至民国时属万足乡。第 287 页云:朗溪公社,以驻地朗溪场得名。朗溪大队,因驻地朗溪场得名。有耕地 2204亩,799 人。朗溪,以处朗溪之滨得名。朗溪公社、大队驻地。集市。

(七)洪杜县

北宋嘉祐八年(1063 年),改洪杜县为洪杜镇。地在今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五、黔江区

在今重庆市黔江区,历史上曾设置过丹兴县、石城县、黔江县。

(一)黔江县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 年),石城县改名黔江县。自此黔江县名沿袭至今。关于黔江之得名,《四川省黔江县地名录》第 1、7 页云:“‘黔江’县名的来历,众说纷纭,尚无定论。旧志一说‘以黔江名者,缘黔中所出之乌江以为名’;一说唐代县属黔江,因而‘以黔冠之者,以其江归之者,或为县所有也’。现多倾向于系因有乌江(古称黔江)的重要支流阿蓬江纵贯全境,遂以古乌江的大名冠之。”“黔江县,公元 201 年置丹兴县,后更名石城县,742 年始名黔江县。县的得名由来虽有诸说,但主要是因境内有古称黔江(今乌江)的支流阿蓬江纵贯全境而得名。”

《黔江县志》第 54 ~ 55 页云:“黔江自建县以来,曾有丹兴、石城县名,唐改黔江,沿袭至今。这些县名由来,考证如下……三、黔江,清光绪《黔江县志》:‘县本无江,以黔江名者,缘黔中所出之乌江以为名’。唐代黔江辖及乌江沿岸,时乌江亦称黔江,故县以黔江命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重庆市卷》第 547 页云:“唐天宝元年(742 年)因黔江(乌江)而得名。”

(二)丹兴县

丹兴,黔江区境最早所置县名。《后汉书·地理志》载:“丹兴者,刘璋析涪陵所置,以出丹得名。”常璩《华阳国志·巴志》:“丹兴县,蜀时省。山出名丹。”《华阳国志》刘琳校注第 87 页云:丹兴县,建安六年(201 年)刘璋分涪陵县立,见《沈志》。《寰宇记》卷一二〇:丹兴县盖在今黔州东二百里黔江县是。《纪要》卷六九亦云即今黔江县治。又第 88 页“山出名丹”云:“左思《蜀都赋》刘奎注:‘涪陵、丹兴二县出丹砂’。丹兴之得名即以此。此区与我国著名的汞矿产地贵州铜仁地区相接,故亦产丹砂。《史记·货殖列传》载秦始皇时巴有寡妇名清,其先得丹穴,成为累世富翁,盖即这一带所产。”

《黔江县志》第 54 ~ 55 页云:“黔江自建县以来,曾有丹兴、石城县名,唐改黔江,沿袭至今。这些县名由来,考证如下:一、丹兴,因县地盛产丹砂(即朱砂)而得名。根据史籍记载,丹兴县辖今酉阳、秀山两县和贵州松桃、铜仁的一些地方。这一带至今仍是全国的丹砂重要产区。”

(三)石城县

隋文帝开皇五年(585 年),黔江地域首次设立石城县。《黔江县志·大事记》云:隋开皇五年(585 年),置石城县,兼置庸州,州县治所均在今县坝老场。关于“石城”之得名,《黔江县志》第 54 ~ 55 页云:“黔江自建县以来,曾有丹兴、石城县名,唐改黔江,沿袭至今。这些县名由来,考证如下……二、石城,县治设于今县坝乡县坝村。此处北负石山,南面横岭,西北临河,且有雄关,因地势而命名。”

六、酉阳县

在今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历史上曾设置过酉阳县、洪杜县等。

(一)酉阳县

汉高祖五年(前 202 年),始置酉阳县(治所今湖南永顺王村)。五代时期,今酉阳为冉氏族酋所据,称酉阳寨。北宋复归思州所辖。南宋分思州置酉阳州(羁縻州),今酉阳县地为酉阳州所辖。元初仍置酉阳州,仁宗延祐元年(1314年),改为酉阳宣慰司。明玉珍据蜀时,改为沿边溪洞军民宣慰司。明置酉阳宣慰司,清雍正十三年(1735 年)实施改土归流。乾隆元年改酉阳宣慰司为酉阳直隶州。民国二年(1913 年),改州为县,从此沿袭至今。

关于酉阳县名之由来,有三种说法。其一,今酉阳为汉酉阳县的一部分,沿用汉旧县的名称。其二,蜀汉时曾侨置酉阳县,因此得名。其三,县境有酉阳山,因山而得名。目前,第一种解释较为可信。参见重庆出版社 2002 年版《酉阳县志》第 30 ~ 31 页。

(二)洪杜县

北宋嘉祐八年(1063 年),改洪杜县为洪杜镇。地在今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刘琳第 88 页曾引胡三省《通鉴》注云:“今黔州洪杜县是其故理。按宋之洪杜县即今酉阳县之龚滩,在乌江边上。”关于洪杜之得名,目前尚未见到相关解释。

(三)黚阳县

蜀汉章武元年(221 年),曾于今酉阳地域设立黚阳县。《酉阳县志》云:“三国时,昭烈帝章武元年(221 年)于汉酉阳县境西部酉水北岸设黚阳县,今县境界东部属吴武陵郡黚阳县地,西部属涪陵郡涪陵县地。”关于黚阳之得名,未见解释。

七、秀山县

乾隆元年(1736 年)始置秀山县。秀山县,以美丽的山而得名。今秀山县城西南旧时土司衙门——土司城傍倚秀山,山势高耸,林木葱郁,流泉怪石,碧水溪涧。处处景观,实属秀美,秀山便这样得名。《四川省秀山县地名录》第1 页条云:乾隆元年(1736 年)设县,名秀山。《秀山县志》记载:“司城之目稍北有高秀山,翠嶂丹崖,蕴灵表丽,县以受名。”

八、石柱县

在今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历史上曾有过石柱县、石砫县、南宾县的设置。

(一)石柱县

1959 年 6 月,国务院批准改“石砫”为“石柱”,石柱县名沿承至今。石柱得名,说法有二:其一,据《明史》和《大清一统志》载,石柱,以县境大山坪有石潼关、砫蒲关而命名。其二,今石柱城东有万寿山,山上有两尊数十米高的石柱,南北对峙,颇为壮观,当地有“男女石柱”之称。加之,万寿山又是明末抗清女将秦良玉长期屯兵御敌的地方,后来人们为了寄托对这位女将的钦佩,便把山上高耸耸的石柱看作英雄的化身。石柱由此得名。

(二)石砫县

南宋建炎三年(1129 年),分南宾县地置“石砫安抚司”。“石砫”之名初见于史册。元代置有石砫军民安抚司。明洪武十四年(1381 年),撤南宾县,部分并入丰都县,设为南宾里,其余归石柱宣抚司。明天启元年(1621 年)升宣抚司为宣慰司。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 年)“改土归流”后,升为石砫直隶厅。民国二年(1913 年),改石砫直隶厅为“石砫县”。

(三)南宾县

石柱建县始于唐武德二年(619 年),名南宾县。关于南宾之得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重庆市卷》第 1697 页云:“唐武德二年(619 年),此地为临州的南部,宾为宾服、顺从之意,以‘南境宾服’而得名。”

九、丰都县

在今重庆市丰都县,历史上曾有过丰都县、平都县、酆都县的设置。

(一)丰都县

关于丰都县,历史上曾有两次定名。隋开皇九年(589 年),复置平都县。隋文帝杨坚下诏取其境内丰民洲的“丰”字与平都山的“都”,便改平都县为丰都县。《四川省丰都县地名录》第 9 页云:“据传,隋开皇九年(589 年),隋文帝杨坚下诏取其丰民洲的‘豐’字与平都山的‘都’,改名叫豐都。”又第 11页云:“县境内因有作物丰腴的‘豐民洲’和风景优美的‘平都山’(今名山),取‘丰’字与平都山的‘都’字合并,故命名为‘丰都县’。”又第 9 页云:1958 年 3 月,国务院总理周恩来视察酆都时,见酆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努力建设家园,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建议改“酆”为丰收的“丰”。1953年 9 月 22 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将“酆都县”改为“丰都县”。

(二)平都县

东汉和帝永元二年(90 年),分枳县(今涪陵)辖地设平都县。因境内有平都山(今丰都名山),风景如画,古树参天,遂命名为平都县。《四川省丰都县地名录》第 2 页云:汉和帝永和二年(90 年),丰都由枳县划出单独设县,以境内平都山风景如画,古树参天而命名“平都”县。

(三)酆都县

明洪武十年(1377 年),丰都县并入涪州。洪武十三年(1380 年)又从涪州分出设置丰都县。《四川省丰都县地名录》第 1 页云:同年秋,朱元璋下诏,在丰都县的“丰”(繁体)字右旁添部首“阝”,改为酆都县。

十、垫江县

在今重庆市垫江县,历史上曾有过垫江县、魏安县、桂溪县、清水县的设置。

(一)垫江县

垫江县,南北朝西魏恭帝二年(555 年)始置。北周天和二年(567 年)改名魏安县,隋文帝开皇十八年(598 年),废魏安县复名垫江县。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 年),垫江县并入丰都县,另于原地设置临江镇巡检司。元末,明玉珍据蜀时,就并入丰都之地复置垫江县。从此,垫江县名沿袭至今。

垫江之名,历史上曾先后出现在今合川、重庆市中区等地。西魏时,才移名于今垫江县地。“垫”,重叠之义。今垫江县地,大都为古老的褶皱地带,地势低夷,狭窄多谷,其成因源于本境内溪水夹绕,沙土流沉,垒垒重叠,西魏移名垫江,似乎名副其实,县名由来,多为此种解释。参见(选自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垫江县志》第 770 ~ 771 页《垫江县名由来考》。

《四川省垫江县地名录》第 1 页云:垫江名称由来已久,几经演变。从秦代到西魏时,今合川境地属垫江县地,西魏恭帝三年(556 年)此地又改名石镜县。在汉代,古汉水(今四川嘉陵江)下游入长江一段称垫江。其上源即古桓水(今白龙江)、白水(今白水江)及西汉水上游,也有垫江之名。今垫江境地始名垫江县,是西魏时分临江县地(即今万县、忠县、垫江一带)而得名。为何从合川境地移名于此?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 年)重修《垫江县志》说:“疆域之广袤成分或并或署或省,沦桑屡更,已不可考矣”。重修《垫江县志》又曰:“垫江之垫作褺,音叠,谓水如衣之重叠,此汉褺江也。今之垫江,有容溪合诸小水入桂溪,西魏移名于此,或亦取重叠之义欤?”故垫江河流纵横、溪沟交错、地势低夷、溪水冲刷沉积,取其重叠之意。第 6 页云:垫江县,西魏恭帝三年(556 年)分临江县地置垫江县,以河流溪沟纵横交错,地势低夷,冲刷乘积,取其重叠之意。

(二)魏安县

北周天和二年(567 年),改垫江县名魏安县。关于魏安之得名,《垫江县志》第 7、45 页云:“武帝天和二年(567 年),以蜀虽云亡于西魏,实为宇文泰所自取,遂改垫江县名魏安县,隶属治所仍旧。”

(三)清水县

唐高祖武德二年(619 年),置清水县。《垫江县志·大事记》云:武德二年(619 年),析临江县地置清水县,治今垫江县高安场,隶属临州。关于清水县之得名,未见解释。

(四)桂溪县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 年),改清水县为桂溪县。《垫江县志》第 8 页云:天宝元年(742 年),改清水县为桂溪县。关于清水改名桂溪的原因,第 45 页云:“同年(742 年)清水县为免与陇右清水县同名,取以溪多桂树之意,改名桂溪县。” yYoEjOroUWhq4V0wxIMts9suvfldBX/D7mCD2/tcrCKoqynW7m6+DyRiZO4X5vL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