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特定地名的准确含义,究竟怎样定义较好,笔者以为首先就是要确定其考察的维度。第一,必须考虑该地名出现的时间和地域,以免发生时间的紊乱和地域的移位;第二,应当从地名合成的角度进行思考,毕竟地名多因合成而生;第三,应当充分结合史料进行证明;第四,应当充分继承前辈时贤的成果,以便寻求相对可靠、准确的比较优势。
在历史上,今重庆市涪陵区、合川区、武隆区、彭水县均曾出现过“涪陵”地名的行政机构设置。按:“涪陵”地名,最早出现在彭水县,时间在汉武帝建元元年(前 140 年)。最后定位在今涪陵区,时间在唐代武德二年(前 619 年)。因此,若从词源学的角度考察,尽管今涪陵区对“涪陵”可作“增义”或“变义”解释,但最拥有“涪陵”解释权的当为彭水,且对“涪陵”之解释亦当从彭水地域、地貌、地情、历史、人文等考察。
“涪陵”地名,由“涪”和“陵”合成或构成,因之理当考察其带“涪”字和“陵”字的地名。在历史上,曾经出现的“涪”字地名主要有涪州、涪江、涪县、涪川县、涪陵等。其中《辞海》第 968 页收录“涪”字地名有涪州、涪江、涪县、涪城、涪陵 5 个。《四川政区沿革与治地今释》具体收录有历史时期的“涪”字郡县设置,见表 3。
表 3 《四川政区沿革与治地今释》所见“涪”名郡县设置
续表
续表
续表
从历史上“涪”字地名的得名看,主要与“涪水”有关。而“涪水”有二,其一是涪江(嘉陵江)。四川绵阳的涪县、涪城县,三台的涪城县,重庆合州的涪州、涪陵郡等均与涪江(嘉陵江)有关。其二是涪水(乌江)。乌江古称甚多,其中有涪水、巴涪水、丹涪水等称。贵州的涪川、重庆的涪陵等均与涪水(乌江)有关。另云南的南涪,则与魏晋六朝时期民族移动所产生的郡县侨置有关。
在历史上,曾产生过极多的“陵”字地名。各地理工具书即多有收录,对理解“陵”字地名的产生、命名、含义不无帮助。这里辑录《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所见地名,见表 4。
表 4 《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所载“陵”字地名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四川政区沿革与治地今释》亦收录有各历史时期的“陵”字地名,见表 5。
表 5 《四川政区沿革与治地今释》所见“陵”字郡县设置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从“陵”字地名得名看,因中国历史发展久远、王朝政权更迭频繁、并存地方政权殊多,故“陵”字地名多带有“帝王陵墓”的含义。但亦有一定数量的非“帝王陵墓”的“陵”字地名,当与“高平曰陵”的丘陵有密切关系。
在研究“涪陵”得名含义的诸种解释中,有两则史料需要加以特别提出和说明。
《华阳国志》卷 1 《巴志》中有巴子“其先王陵墓多在枳”的记载,于是有人引东晋庾仲雍《江记》“楚都丹阳所葬,亦犹枳之巴陵矣,故以故陵为名也”为证据,进而认为“枳”“涪”古音均为“巴”,因之“涪陵”即巴陵。按:此乃事实性陈述,并非音韵学陈述,将“枳”音为“巴”,《江记》所言将变得更加理解,“枳之巴陵”,则会变成“巴之巴陵”“涪之巴陵”“涪之枳陵”“枳之涪陵”“涪之涪陵”等。
汉武帝建元元年(前 140 年),分枳地设涪陵县。王莽时期,曾将涪陵县改为巴亭县,于是有人据此提出“涪”即“巴”。其实,巴系指居民构成而言,亭本为军事设置,巴亭强调在巴地的军事设置,同时监控巴人巴地。按:王莽新朝,擅改少数民族称号,变易西汉原有机构名称甚多,其名称含义大体可分为两类,其一可以互训。如临江,今重庆市忠县,王莽改曰监江,“临”“监”均有“监临”“监控”之义。其二不能互训,且主要针对少数民族及其地区。如高句丽,王莽改曰下句丽,“高”“下”既不能音训,也不能“义训”。巴亭亦当如是解。
《华阳国志》卷 1 《巴志》有巴子“其先王陵墓多在枳”的记载,1971 年涪陵小田溪巴王墓群被发现和发掘,迄今已经发掘巴王陵墓 20 余座,出土有大批考古文化实物,对深度破译巴文化,接开巴文化的神秘面纱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充分证实了《华阳国志》记载的真实性。但需要说明的是,涪陵县虽为枳地分析而设置,但作为巴文化重要地域的涪陵县地并不存在巴之王陵,因此,以“王陵”去定义“涪陵”于理不合。按照古代帝王陵墓命名地名的实际规则,是因陵墓之地而命名,如陕西的茂陵、杜陵、武陵。若此,小田溪之巴王陵则当命名为“枳陵”。可事实是枳地并无“枳陵”之命名,相反则是在并无巴王陵墓的彭水产生了“涪陵”之地名,因之,“涪陵”因“巴王墓群”而命名有待进一步深入论证。
关于“涪陵”之得名,后世研究者考虑到“涪陵”一名出现的时间和地域,强调两千多年前的汉武帝初年(前 140 年),涪陵得名于今彭水郁山镇,是彭水县的旧名。涪,指涪水;陵指台地或山堡。因流经郁山镇旁的郁江当时名涪水,涪水旁有很多台地、山堡。涪陵县便以此得名。有关涪陵地名由来,诸说不一,主要有以下三种:其一是从“涪”“陵”二字含意解释,涪,沤水泡,音声,形容水流湍急;陵,丘陵。涪陵地名是因其地为水流湍急的丘陵地区。其二是因古涪陵治所在今彭水壶头山——形如酒壶(或葫芦)一样的山陵,后因“壶陵”演变为涪陵。其三是强调涪乃水中泡沫;陵乃山堡。以此字义联系古涪陵治所——今彭水郁山,有清河,其岸有一盐泉,含盐之泉在水里激起泡沫,绕流山堡脚下。涪陵因此得名。对此,《四川省涪陵县地名录》第 1 页云:“涪陵古称为枳,以这里的古代原始村社共同体的居民,用枳棘之类的灌木构成村寨而得名(《涪陵县续修涪州志》载:‘涪陵出产枳椇’)。‘涪陵’的由来传说颇多,尚无定论。其一说,乌江古称涪水,巴国先王陵墓多葬于枳,故名‘涪陵’(据《华阳国志·巴志》载:巴国‘其先王陵墓多在枳’)。其二说,‘涪’为沤水泡之意,引申为水流湍急,‘陵’为大土山或丘陵,故名‘涪陵’。其三说,古涪陵治所在彭水壶头山下,‘涪陵’或由‘壶陵’谐音演变而来。(据《酉阳直隶州总志轶事》载:‘古涪陵治彭水壶头山麓’。《寰宇记》“壶头山,山形似壶”)。”又第 7 页云:“涪陵县,古为枳,隋置涪陵县至今。‘涪陵’含义尚无定论,多以‘地处涪水旁,巴国先王陵墓多葬于此’说之。”
比较诸说,或许第二之说更为接近“涪陵”的初始本义。因为,第一说,解释了“陵”字,未解释“涪”字。用“涪水”说明“涪”系本末倒置,并未对“涪”加以解释,或者说没有考察“涪”字含义。从事物的命名规则看,是先有“涪”,后有“涪水”“涪陵”等。第三说,解释了“涪”字,未解释“陵”字。认为“涪陵”“壶陵”系谐音演变的结果。若如此,则会衍生诸多之解释,如“涪陵即壶陵”“涪陵即虎陵”“涪陵即凫陵”“涪陵即濮陵”“涪陵即巴陵”等。只有第二说,利用《集韵》对“涪”字的解释,本为“沤水泡”,引申为水流湍急。陵为山陵、丘陵、台地。结合彭水的山水地势,“涪陵”的原初本义,当为水流湍急的江水(乌江、涪水)流经山地丘陵之义。当然,“陵”字是否可以解释“凌”,“涪陵”即“湍急的水流相互碰撞、凌逼”,因“凌”“陵”音变亦未可知。
今涪陵区境于秦统一中国前后建县。以巴国祖王陵所在地——枳,命名为枳县,是今涪陵区建县之始。北周保定四年(564 年)省枳县地入巴县。原枳县地设置涪陵镇。隋开皇三年(583 年)改巴县涪陵镇为汉平县涪陵镇,开皇十三年(593 年)改汉平县为涪陵县,涪陵镇即废。唐武德二年(619 年)设涪州涪陵郡,从此“涪陵”一名最终被定位在今重庆市涪陵区。
关于涪陵区的“涪陵”得名,实际上是因为“地名位移”而袭用早已有之的“涪陵”之名。若要对涪陵区之“涪陵”的含义进行解释,只能是扩展性解释,不能为原初本义解释。现在,对“涪陵”之解释,主要是袭用 1995 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涪陵市志》的成果,对于这一成果究竟应当怎样看待和对待?是否需要对之更正、修改,甚至否定。愚意以为:对现今涪陵区来说,并不需要原初解释,有扩展性解释即可。理由如下:
第一,现行的“涪陵”解释已经通用,考虑到政治属性和社会稳定问题,没有必要更正或否定该解释,否则不利于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
第二,现行的“涪陵”解释毕竟经过先辈大家、时贤硕彦的较为充分的论证,其成果不宜茫然否定。
第三,现行的“涪陵”解释在大众传媒的时代,应当考虑“涪陵”的传播——接受和影响力及形象问题。
第四,现行的“涪陵”解释已经被各种文献所吸纳,并为人们接受。如《辞海》《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涪陵辞典》等。《四川省涪陵县地名录》云:“‘涪陵’含义尚无定论,多以‘地处涪水旁,巴国先王陵多葬于此’说之。”《涪陵乡土知识读本》第 1 页称:“涪陵因乌江古名丹涪水,巴国陵墓多葬于此而得名。”马培汶著《历史文化名人与涪陵》第 175 页云:“涪陵地处长江、乌江交汇处,因乌江古称涪水,巴国先王陵多在此而得名”。王希辉等编著的《乌江流域建置沿革》第 1 页说:“乌江古称涪水或巴涪水,巴之先王陵墓多在枳县,故枳县一带又称涪陵”。
当然,从政治属性角度,不宜否定是一回事,但从学术争鸣进一步充实、完善则未尝不可。
对于“涪陵”的得名及其含义,笔者总体认为其原初本义为水流湍急的乌江(涪水)流经彭水丘陵之地,或者本义就是涪水水流凌逼而音变的结果。延至唐代,涪陵区取得“涪陵”的最终拥有权,其得名是“地名位移”而袭用的结果。延至当代,对“涪陵”之解释多达十余种,考虑到政治属性和社会稳定、文化传播等因素,涪陵仍可袭用“巴陵”之说进行解释、宣传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