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调节注意指向,克服交往障碍

心理导读: 注意是意识活动的导向仪 也是意识活动的稳定器 可以把你引向烦恼的深渊 也可以把你带入快乐的彼岸

回味生活

周末邻居同事有事外出,把上小学三年级的孩子送到我家中,让我照看着她做作业。这孩子还算听话,坚持做完作业再玩。可是,孩子总归是孩子,安安静静地写了十几分钟作业,她就和我搭讪道:“ 爷爷 人若有三头六臂该多好呀 !”我反问道:“ 你为什么这么想啊 ?”她笑着说道:“ 那就可以一边做语文作业 一边做数学作业 还可以一边和你 玩呀 !”

童言无忌,现在孩子的作业多,这想法也太实际了。看到她说完后的无奈表情,我说道:“ 那你不就成了三个人了 若是做作业的那个想 去玩 做数学的那个想去做语文 他们若打起架来 你可咋办啊 ?”孩子听后叹了口气,撅着小嘴更加无奈地说:“ 都怪我不能成为孙 悟空。”

何止孩子有如此想法,我们成年人忙起来也会有分身乏术之感。在我们的内心世界,各种想法经常会交织在一起,有时主次分明,有时相互争执,在某些境遇下,相互协同。有时我们的内心斗争,还会“打”得不可开交,闹得自己顾此失彼、犹犹豫豫、焦虑郁闷。更为严重的是在某些情境下,还会因内心争执不下而畏缩不前,或因担心自己会出错、出丑,内疚、自责,怕受惩罚等而瞻前顾后,不敢作为。

在客观现实中,几乎每个人都饱尝过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无奈,事事难以面面俱到的苦恼。因此,我们除了尊重客观现实的制约外,还要了解自我身心机能的限制。既不可妄自尊大,也不可妄自菲薄,谋求主观与客观的和谐统一。

基本常识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心理是客观现实在脑中的反映。现代科学研究表明, 心理活动 产生的方式是脑的反射活动。从近代研究看,心理的生理机制是“刺激⇒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反射活动”。

按巴甫洛夫的反射理论来说,在外部刺激作用下,大脑皮层只有一个区域兴奋占优势,亦即建立一个 优势兴奋灶 ,其他区域则处于相对抑制状态。优势兴奋灶区域激活的信息形成意识活动中心,大脑中存储的其他信息处于蛰伏状态,即无意识状态。输入脑的刺激信号,大多未形成优势兴奋灶,而被意识所忽略。如果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优势相当的兴奋灶,人会出现无所适从或心理动荡的状态,直至其中一个兴奋灶的优势胜出,人才能出现有效的外在与内在行为。

我们的肢体只能接受大脑的一个指令,或者接受若干个互不冲突指令构成的复合指令。例如,眼睛不接受既看前方又看后方的指令;一只手不能接受既触摸前方又触摸后方的指令。也就是意识活动具有指 。身心是个有机整体,肢体运动都非孤立的或局部的运动,均需要整体的协同运动才能完成。因此,在某个瞬间,整个身心只能倾注于某个意识活动,这也就是意识活动具有的

心理学把意识活动中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叫作 注意 。注意从始至终贯穿于整个心理过程,只有先注意到一定事物,才可能进一步去观察、记忆、想象和思维等。它虽然不像认知那样反映客观事物的特点和规律,但没有离开注意的意识活动,也没有离开意识活动的注意。

注意的形成依赖于外部刺激的特征、生理和心理状态,注意是身心系统的功能。当注意选择或锁定某事物时,意识活动就会以此为中心或焦点,其他无关的刺激则被排斥在外,出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等现象,亦即注意具有 排他性 。因此,我们不仅感到分身乏术,而且在意识活动过程中,若不能有效地集中注意力,人的主观意识行为就难以顺利进行。咨询案例如下。

访谈案例

【注】本书案例中的人名均为化名,涉及有关个人隐私的内容均做了技术处理,个别案例也征得了当事人同意,切勿对号入座。

董玉洁原本是爱美、开朗、外向的女生。入学不久和同学们围在一起讨论问题时,一位同学突然对她说道:“离远点好不好,你的口臭臭死人了。”自此之后,董玉洁同学对口臭的事情耿耿于怀,虽经医生治愈后,她也不愿再接近他人,总担心自己再有口臭被人嗅到。慢慢地,她自我孤立起来,朋友越来越少,性格不再开朗、外向,并且时常出现躁郁情绪。

进入高三后,口臭带来的烦恼加上升学的压力,心理负担加重,董玉洁总感觉事事不顺心,难以安心学习。妈妈只好带她找到了自己上高中时的班主任……

交流摘要

老师:除去那位说你口臭的同学外,还有没有第二个同学说你口臭?

董玉洁:没有。

老师:你恨那个说你口臭的同学吗?

董玉洁:只恨自己。

老师:为何恨自己?

董玉洁:因为是自己口臭影响到了人家。

老师:知道你口臭的人是否走路、学习、睡觉都想着你的口臭啊?

董玉洁:这倒不至于,可我与人在一起就想起这事。

老师:你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关注过他人的缺点吗?

董玉洁:没有。

老师:是不是认为自己有缺点而他人没有缺点?

董玉洁:他人也有缺点,但不像我那样引起他人反感。

老师:我经常抽烟,身上烟味很重,你嗅到了吗?

董玉洁同学微微一笑,轻轻点了点头。

老师:我是不是也得向你学习呀?

董玉洁同学立刻摇头,表示不可向她学习。

过程旁白

先澄清该生对事件的认知,有利于帮助她客观地看待问题。

追求自身完美之人,时常因他人的负面评价或未实现预期而自责内疚,甚至不能接纳自己的缺点,并且容易扩大其缺点对事件的影响,造成与现实不符的不合理的认知。在此老师使用了夸张式提问,故意使问题泛化,促使其认识到所持信念的不合理性、不现实性。

延伸分析

刺激信号能否进入意识取决于注意的发生与否,因此意识活动受制于注意的选择。这如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 注意 是我们心 灵的唯一门户 意识中的一切 必然都要经过它才能进来 。”注意的排他性是意识活动目标性、任务性、计划性、有序性、连贯性和深入性的保障,但又会影响注意的广度、分配和转移等,以及障碍对其他信息的知觉。只有身心系统的协调运动,才能改变注意状态。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爱美者最忌惮自身引起他人反感的缺点,会尽力地完善自我。如果爱美者对于不能弥补的缺点,特别担心会被他人发现,并最大限度地掩饰缺点,这必将会增大其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负担。

过于担心缺点被暴露的人,也在无意中强化了缺点在交往中的重要性,易造成强迫式恶性循环。原本是小缺点,在爱美之心的驱使下,也有可能引起交往中对自我的有意注意,致使交往过程中,既要掩饰自我缺点,又要关注他人举止言行,还要与人应答交流。如此的一心多用,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内心慌乱、注意范围缩小,导致心灵门户变窄。

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为有意识的内在或外在行为。相对于生理的优势兴奋灶和相对于心理的注意,分别揭示的是意识活动指向与集中的特征,兴奋灶的优势越强,注意就越集中、越稳定、越长久,但这并不否定还蛰伏其他兴奋灶或无意识活动的存在与活动。特别是内心慌乱、注意力不集中时,蛰伏的心理活动相对增强,人就会产生无所适从感,甚至会出现焦虑、恐惧情绪。

如果较长时间出现上述不良状态,还可能会像本案例中的学生,造成性格改变或交往障碍。若一旦形成交往障碍,又必定压抑了青春期的交往欲,心中就可能再添郁闷或孤独感。

交流摘要

妈妈:学生的意识活动中心就是学习,谁会把你这点事情放在心上?

老师:妈妈说得对。当怀疑某件事情时,你会怎么做?

董玉洁:努力去证实这件事情。

老师:在与人交往时,你是否也在证实有没有被人嗅到口臭?

董玉洁同学点头承认。

老师:在交往时,你证实自己的猜度,这是交往的主体目标吗?

董玉洁同学摇头否定。

老师:你和妈妈坐得这么近,不怕妈妈嗅到你的口臭?

董玉洁:不怕,她是我妈妈。

老师:你怕他人嗅到口臭,也可以说你没把同学当亲密姐妹?(引导)

董玉洁:我也想把同学当姐妹,可又怕口臭让人鄙视。

老师:你有没有把口臭带来的烦恼告诉过某个同学?

董玉洁:没有。

老师:如果某个同学把她的缺点告诉你,你会怎样看待她?(引导)

董玉洁:她信任我,我会同情或帮助她。嘿嘿,我在这点上不够真诚。掩饰缺点是对朋友的不信任,我有些虚伪了。

老师:不容忍他人生理性缺点的人,可以成为朋友吗?(引导)

董玉洁:如此心胸狭窄的人,没有必要和他(她)成为朋友。

老师:你的缺点岂不是鉴别朋友的试金石了?何必耿耿于怀呢?董玉洁:确实不该耿耿于怀,可交往时还是担心。

老师:若再出现害怕口臭引起他人不适的念头,立刻把注意力转移到交往的主题,利用注意转移抛开不良念头,心境会慢慢好转。(肯定)

董玉洁:看来我的心理习惯还得慢慢改了。

老师:在交往时,能引起他人注意的不只是气味,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特征。如相貌、着装、仪表、言谈、举止、气质等。至于哪一方面成为他人注意的焦点,一是取决于哪个特征更为突出,二是取决于他人的内在心理倾向。你认为会被他人注意,他人未必能注意到。(引导)

董玉洁:也知道不必担心,可还是忍不住会去担心的。(顾虑)

老师:在交往过程中,通过优雅端庄的仪表,幽默或富有哲理的言谈,落落大方的举止,规范、真诚的礼仪,展现出自己的内在素养与气质,既可博得他人好感,又可避免人们注意到自己的弱点。当然,如果一个人某个方面具有突出的“闪光点”,也能起到“一俊遮百丑”的效果,降低人们对其弱点的注意度。因此,在交往过程中,通常不是关注自己的弱点是否被暴露,而是关注自己的优点能否得以展现。

董玉洁:道理是懂了,但难做到坦荡自然地与人交往。

老师:一般来说,通过外科手术切除病灶后,病人还需要较长时间的康复过程,我们要改变已有的习惯也是如此。开始察觉自己的习惯,就是改变自己的开端。

老师:你喜欢总掩饰缺点、爱表现自我完美的人吗?

董玉洁:这种人很虚伪,难以招人喜欢。啊,我内心也是这种人。(省悟)

老师:交往的出发点应是合理沟通,促成理解和信任,建立友谊。要做到这一点,还需要始终保持和善,即站在有利于他人的立场上。心底无私天地宽,人际交往正是如此。在交往中之所以拘谨,往往是因为苛求自我完美,担心缺点的暴露,图谋表现完美的自我,这恰是虚伪或者说自私的表现。

过程旁白

有时注意的焦点并非在事物本身,而是在证实自我揣度、猜测或怀疑。当然,有明确的注意目的、观察目标是对的,但若因此造成注意范围缩小,也会得不偿失。

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改变内在心理倾向引起的习惯性有意注意,首先需要改变其认知。借助其生活实践经验,是改变认知的有效途径。只有在认知改变的基础上实现习惯行为的改变,方可在未来的交往中,转移这种习惯性的有意注意。

事实上,人在每时每刻都有自己的意识中心,一般来说,与之相关的事易引起注意。即便与之无关的事引起注意,也会很快回到自我的意识中心。若某人与自己构不成利害关系时,一般不会在意他的言行、过失或缺点。

唯有从注意的特性理解这类心理障碍者,否则,一味地说教反而会加重他们的焦虑。老师建议该生在交往中,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别在意他人是否在意你;第二,关注展现美好的一面;第三,提高内在修养,不刻意掩饰缺点;第四,注意力集中在交流的主题上;第五,与人为善即可心地坦然;第六,改变自己的习惯需要毅力和时间,切忌急于求成。

延伸分析

谁都渴望完美,但不如意却占十之八九。如何使自己幸福与快乐,有人提了半杯水理论,即人生就像半杯水,很难有圆满的时候。同样的半杯水,有的人注意的是缺少的那一半,有的人注意的是拥有的那一半。如果只注意缺少的那一半,那就是在扼杀快乐,就是在自我折磨。如果注意到整个杯子,人们的心态就会变得平和。在交往过程中,这个原理同样适用。

注意是“意识的‘门户’,快乐的‘天窗’”。经常觉察自我的注意习惯,利用注意的选择性,避开干扰信息,使意识活动维持在既定目标上;利用注意的转移性,调节自我行为,摆脱烦恼的困扰,直奔既定目标;通过训练注意的稳定性,锻炼意志力,尽快地完成既定任务;借助注意的分配,训练综合技能,提高工作与学习效率;有意去扩大注意范围,更广泛地获取信息,提高综合认知能力。

教育启示

中学生处于青春期,自我意识尚不稳定,按照艾里克森的理论,建立亲密关系是他们的重要任务。中学生在人际交往中,通过他人评价获得自信,并调整或完善自我,促进自我身心健康成长。因此,中学生非常在意他人的评价,并对评价内容非常敏感。面对自我失态、失误、挫折、缺陷等,即便对他人没有造成影响,只要没能达到自我期望,均可能引起内疚、自责,乃至动摇自信心。在中学生心目中,交往与学习成绩几乎同等重要。

防止过于关注某事物,以免造成注意范围缩小、注意转移困难、注意分配不合理的现象。若被注意的是其最担心发生之事,还会产生紧张、恐惧或焦虑情绪,甚至诱发焦虑症、恐怖症、强迫症、抑郁症等。

有意转移注意力,并非只凭毅力就可以做到,还需要认知与信念的改变、兴趣与动机的转移,进而让有意注意转化为有意后注意或无意注意,否则就会感到疲惫。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帮助其培养优良的注意品质,这也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RlLvKp70GpeVWBc7ZQ9Jeo5X5S3AYiJ90aeDGiyfey6uj7VcH1hv1xJsfJPh6c8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