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十节
心念冲突导致的负面情绪

心理导读: 有意行为体现了个体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的主观能动 无意行为却是个体行为的基础与保障 二者冲突 又是负面情绪的 根源

回味生活

我们看到他人发“无名之火”时,会猜疑他背后的原因。可自己偶尔出现莫名其妙的消沉、愤怒、郁闷、烦躁或冲动等心境时,会发现连自己也说不清为什么。于是,经常会听到有人发出警告:“ 我今天心 情不好 谁也别惹我 !”

在医生看来,人的心情可能与身体的内分泌有关,而且心情也会影响内分泌。在许多情况下,我们的心情会因某件事情的出现随之改变,这似乎又与内分泌没有多大关系。例如,在我们郁闷时,意外的收获会使心情会立刻发生转变。

一般来说,心情受到外部刺激、食物与药物、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等影响,作为教育者更多关注的是其心理因素。了解内在心理因素的变化,探索调节心情的措施或方法,创设有利于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良好心情,这是心理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始终面对的重大课题。

基本常识

许多学生学习时,伴有与学习无关的动作,若对这些无关动作并无知觉,即为无意行为,或者说下意识行为。无意行为在被意识知觉前,通常并不影响有意行为。在较强刺激、积极思考和紧张的状态下,无意行为会减缓或消失。故此,时常把学习时伴随的无意动作视为不专心。

细观身心运动,无意行为遍及身心各处。在许许多多的无意行为参与下,促成身心整体的行为产生。例如,你使用电脑录入时,不需要意念指挥手指的伸曲,手指就会自如地根据意识要求敲击;足趾被砸伤,腿会无意识地弯曲。无意行为是个体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案例如下。

访谈案例

若教育者谴责学生学习中的的无意行为,他们会产生冤屈感。因此,在指责学生与学习无关行为时,首先要了解其行为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纠正那些不良无意行为,不可操之过急。防止严厉的指责造成其观念冲突。

交流摘要

学生:最近物理老师总看我不顺眼。

老师:班级中那么多学生,物理老师怎么就看你不顺眼呢?

学生:我明明很认真地上物理课,他却说我上课不认真。

经了解,原来物理老师看到他转笔,就提醒他专心上课。但学生没有意识到是自己的小动作,误认为老师看他不顺眼。

当物理老师与学生相互沟通后,问题又来了——

学生:老师,这段时间我上物理课真的不专心了。

老师:又怎么了?

学生:每次听课我都提醒自己别转笔,但听着听着就又转起来。每次发现自己转笔就懊恼,闹得我上课经常分心。

老师:你上课不用笔时,就把笔放在课桌上。做笔记时再拿起来,用完就放下。经过一段时间训练,你转笔的习惯就没有了。

过程旁白

在本案例中,学生的转笔开始于有意行为,长时间的转笔将有意行为转化为无意行为(也称习惯行为或下意识行为)。在暗示或提醒下,这种转笔的无意行为可转化为能自我控制的有意行为,可是,转笔的潜能依然在剧烈运动,这就造成控制转笔意念的冲突,从而出现负面情绪。当转笔的潜能转化为意念时,这又可能就会与学习的意念相冲突,也会导致负面情绪产生。

延伸分析

支配转笔的潜念遭到意念的制止,转笔的潜念还处在强烈地冲动之中,肢体可能同时受到意念和潜念两个相悖的指令,这种潜念与意念的冲突,会使人处于欲罢不能的状态,感到身心不自在,乃至于焦虑、烦躁,甚至出现整个身心的呆滞。

访谈案例

在班级工作中,有时会遇到下列情况。

交流摘要

学生:每到临近期中考试,我到下午最后一节课,心里就开始烦躁。

老师:最近改变生活规律了吗?

学生:这几天由于复习紧张,下午课外活动不再打球了。

老师:是不是心里还很想去打球?

学生:心里一点也没有打球的想法。

老师:课堂上集中精力学习,课外活动继续去打球。

学生:这不好吧,我还有许多内容需要挤时间复习。

老师:烦也学不下去。不烦就学习,烦就决定去打球。

谈话后,该生当天下午最后一节课没烦躁,也没去打球。

过程旁白

每天都去打球,已成为无意行为,烦躁情绪是学习的意念与打球的潜念冲突所致。老师的建议成了他的心理暗示,化解了意念与潜念的冲突。

延伸分析

许多负面情绪源于支配行为的心念冲突。意念间的冲突,以及能查明的潜念与意念冲突,形成原因明确的焦躁。不能查明的潜念与意念,或潜念与潜念间的冲突,形成无名的焦躁,甚至是无名之火。

心念冲突或瞬间急速转换,有时会造成行为呆滞,甚至是行为障碍。例如,恐惧蛇的人,突然遇到蛇,生理机制反应速度与心念转换速度不能同步,致使大脑一片空白,乃至出现行为束缚。再如,处在专注状态,突然听到剧烈的响声,引起外部刺激所成心念与正在活动的心念冲突,致使生理机制无所适从,出现心跳、呼吸、内分泌等生理异常现象。极端的心念冲突,使个体产生一时回不过神来的体验,亦即出现应激反应。

教育启示

有意行为体现了个体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主观能动性,无意行为虽然不被意识知觉,却是个体行为的基础与保障。二者的相辅相成形成身心协调、和谐的整体行为,可谓是“有意”展现、“无意”奉献。反之,违背意念的排他性,或心念间的相互冲突,就会产生身心不良反应。

无意行为与有意行为的协同是潜能开发的重要方面,二者的冲突又是行为障碍或心理障碍的成因之一。了解有意行为和无意行为,有利于分析学生某些行为或情绪产生的原因。环境因素、生理因素、无意行为与有意行为,是对学生行为或情绪分析的四个重要侧面。 z+2f8Irdi6Mpspunqzc/47xtnVTCcqlJcKJKommDk2fXr62BlfAMj7DAaX/gzq+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