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九节
别为边听音乐边做作业纠结

心理导读: 意识具有统和 管理和调节身心系统 实现对行为的指 导功能 人们习惯于把个体外部行为归因于意识的作用 但事实并非完 全如此。

回味生活

在我小时候,经常听老人说:男抖腿贫,女抖腿贱。不知何时,自己抖腿却不能自制。只有当人提醒时,抖腿动作才能停一会儿,过后又不自觉地抖了起来。抖腿的坏习惯可谓是屡教不改,甚至是明知故犯。所以,我很少去指责他人抖腿,这不只是因为恪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准则,主要是清楚指责几乎没有多大的意义,反而让他人感到不自在。

在日常工作或学习中,各种约定俗成的规则制约着人们的行为,哪怕是不影响学习或工作的下意识动作,也可能遭到监督者的谴责。自己每当受到这类谴责,有时是恍然大悟,竟然在这种场合有如此动作;有时是极度冤屈,我也没有影响所干的事情,你管得也太宽了吧!但是,当自己站在了监督者位置,才发现许多他人的下意识行为,给我以不管不快的感觉。

基本常识

在日常生活中,意识似乎是一言一行的主宰。在意识的指引下去想、去做,除睡眠之外,感觉我们的行为总受意识的支配。事实真是如此吗?

一般是六点钟起床的你,若在晚上睡觉前,告诉自己明早必须四点半起床,到时你真的醒了。这并非生物钟的规律,也非意识主宰的行为,而是潜念的作用。再如,耳朵就像一台不停息的雷达,自动地接收周围的声波也是无意识的行为。据此你会发现,行为的主宰不仅仅是意识。

在我们的心田中,无论意念还是潜念,都是人们行动的脚本。在此,把意念引导下的内部行为或外部行为统称 为有意行为 ,潜念引导下的行为称为 无意行为

在意识活动中两个意念难以并存,亦即“一心不能二用”。意念的排他性,致使有意行为也具有 排他性 。犹如《韩非子·功名》中所言:“右手画圆,左手画方,不能两成。”在每一瞬间只有一种行为是有意行为。

有意行为的排他性时常遭到质疑,例如,熟练的汽车司机看着路况,听着周围声音,掌着方向盘,踩着油门,甚至还可以与乘客聊天等,多个行为同时俱存,互不干扰。这可谓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手足并用”。意念与潜念共生共存,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配合、相互转化,由此引起的有意行为与无意行为,也是如此。司机的开车过程中,每个有意行为之下,有多个无意行为与之并存,这并不否定有意行为的排他性。两种行为也可随注意的转移而转换。例如,有意行为是看路况,若注意到路况不好,降油门转化为有意行为,观看即为无意行为。无意行为的参与使司机得以轻松驾驶,甚至紧急情况下,无意行为能自动做出处理。

有时意念与潜念的高速转换,使人难以分辨行为是有意还是无意。但如学车伊始就非如此,必须一心一意地进行每个动作,这说明有意行为在多次重复、熟练掌握的情况下,才能转化为无意行为。

访谈案例

由于有意行为与无意行为的共存性,有的学生学习过程中,同时伴有某些与之无关的行为。所以,经常听到家长如下的埋怨。

交流摘要

家长:老师,在家中,孩子边听音乐边做作业。真不知如何是好?

老师:你们制止过孩子边听音乐边做作业的行为吗?

家长:每次制止,他都会犟嘴。理由还很充分,说什么听音乐学习注意力集中,还说什么配乐朗诵诗更让人振奋。现在的孩子让人难以理解。

老师:现在的学生边学习边听音乐,可以说是司空见惯的现象。你们制止所带来的副作用,不比所顾虑的音乐带来的副作用小。

家长:也不能总听之任之呀。

老师:关于听音乐与学习效率的事情众说纷纭。

过程旁白

一般认为学习活动是有意行为,意念的排他性不容许与之无关的行为伴生。也即,既听音乐又学习的两个迥然不同的意识活动,不可同时存在。但不容否认的是:一种活动为有意行为;另一种活动为无意行为,两种行为既可交替转换,又可同时并存。因此,边听音乐边学习有以下几种情况:

1. 若两种行为频繁转换 或听音乐的潜念激烈活动 则难以专心 学习 甚至是烦躁不安

2. 若听音乐是有意行为 学生就谈不上学习行为发生

3. 若听音乐是无意行为 听音乐的潜念一方面会抑制与学习无关 的心念活动 利于学习 另一方面会抑制与学习有关的心念活动 会影 响学习

延伸分析

常言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句话表达出有意识活动与无意识活动具有整体性和相关性。在意识活动中,对记忆中事物的检索,是将潜念转化为意念的过程。只有潜念不断转化为意念,意识活动才得以维持与深入。潜念受意识的影响,虽不被意识知觉,但也在做相关活动。意识活动与潜念活动有时相辅相成,有时也相互抵触,从而表现出不同的情绪、心态或无意识的出错等。也就是说,潜念活动对于当下意识活动,具有促进或障碍作用。

威斯康星大学神经学家保罗·惠兰说:“ 我们每时每刻的行动大部 分都是无意识的 如果每件事都处于意识的前沿 生活就会是一片混 。”认知神经科学家认为,人们仅在 5%左右的认知活动中是有意识的,因此我们大多数的决定、行动、情绪和行为都取决于超出意识之外的那 95%的大脑活动。

电影、电视剧、朗诵、会议、游戏、做操等经常使用背景音乐,在某些工作场所使用背景音乐也不足为奇。但是,数学课堂上使用背景音乐,就会成为奇葩之事。背景音乐可渲染气氛,也可聚气凝神,还可扰乱心智。我们因孩子边做作业边听音乐而纠结,孩子因家长的反对或反感而心堵,这种“剪不断理还乱”的事情,还是要和孩子在沟通中,争取相互的认同。

教育启示

我们对自我意识活动形成机制的认知极为有限,所能认知到的不过是冰山一角。因此,我们很难弄清类似边听音乐边学习的是非对错,供我们评判的只有这类学生的学习效率或成绩。

从意识活动来看,在专注的学习状态下,平缓舒畅的音乐引不起有意或无意注意,也就干扰不到有关学习的意识活动。若学习中遇到困难,听音乐就可成为有意行为,并能抑制与学习无关的心念活动,泯灭学习中次要信息形成的兴奋灶,便于重新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因此,喜欢边听音乐边学习的孩子,父母不宜盲目责备,要正确引导,尤其在选用音乐及何时听方面,协助孩子做正确选择,这样既可培养孩子对音乐的素养,又可促进学习效率。只有当学生培养起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出强烈的学习动机,才会自然断掉边听音乐边做作业的习惯。 3csfrfoJsxJ2GxHbdiEWlZGlxCZJhZFAznCXhle99mvj6oJva+IJ+7dsy/+ApYJ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