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马回旋——灵山环形花岗岩峰林
“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正惊湍直下,跳珠倒溅;小桥横截,缺月初弓。老合投闲,天教多事,检校长身十万松。吾庐小,在龙蛇影外,风雨声中。
争先见面重重,看爽气、朝来三数峰。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我觉其间,雄深雅健,如对文章太史公。新堤路,问偃湖何日,烟水濛濛?”
辛弃疾这首脍炙人口的《灵山齐庵赋》,跌宕起伏,唱绝灵山千古,让全世界都知道了灵山以及灵山的峻美壮观。
灵山位于信州城北,自古被誉为信州的“来龙山”。从卫星云图上看,灵山是一个直径12公里的正圆形大陨坑,坑边峰林环绕,西北部的峰林在地壳运动中已无存,但留有鲜明的黄色印迹;东南部的峰林,呈新月形环绕陨坑壁立。从信州城中看去,灵山酷似一位睡美人,长发延额,秀美绝伦。眼、鼻、口、胸、腹俱全,无不惟妙惟肖。古往今来,灵山的神奇与壮美,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留下了无以计数的诗词文章。明大学士夏言诗:“立壁峭崖森似戟,攒峰悬峤蹙如螺。九华五老虚揽结,不及灵山秀色多。”大学士郑以伟诗:“灵山七十二,面面生奇峰。如琢亦如削,或开玉芙蓉。”广信知府谈纲赞其“灵镇嵯峨,耸七十二峰于天表;诸山环拱,若干若矛,若旗鼓车马,屏障之卫从。而白云红树,掩映其间,又若画图之揭碧落,山信美矣”。而诸多咏灵山的诗词中,又以南宋爱国将领、著名词人辛弃疾所作的《灵山齐庵赋》最为世人称道,成为他的代表作之一。
时光迅疾,转眼八百余年过去,斗转星移,灵山虽依然雄健,但历经数十年破坏性的开发,尤其是花岗岩山体和原始森林的大量开采,当年的山景多已不存。辛弃疾词中描绘的场景,是否还在?齐庵又在灵山什么地方?从古至今,无数游人与词人在灵山辗转徘徊,品味着辛公的词句,按词“索骥”,逐个寻找灵山的景致和辛公的遗踪,这几乎成了很多人来灵山的主要目的。2012年11月下旬,我随“中国李清照·辛弃疾学会”的几位资深专家,为寻找辛弃疾在灵山的遗迹,也驱车来到灵山。其中辛更儒教授(黑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是为他即将出版的新作——列入国家“十二五”计划的《辛弃疾笺注》中的注解,特意从北国哈尔滨来到上饶,实地考察辛弃疾在词中提到的上饶地名。
辛弃疾曾在灵山西筑庐齐庵,教学、读书,小住6月,其间遍游灵山,并作《沁园春·灵山齐庵赋》等词,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关于“齐庵”之名的由来,却众说不一:有人说因其建于灵山齐眉峰下,故名齐庵;也有人说其祖籍为齐地,因怀念家乡而取名齐庵。是耶非耶,都已无从考证。齐庵确确实实在灵山存在过,这有辛词为证。但它到底坐落于灵山何处?从词中描写的场景看,似应在茗洋湖一带,因为灵山古代只有茗洋关有偃湖,根据友人提供的线索,我们直奔传说有辛公遗迹的茗洋湖。
灵山茗洋湖
茗洋湖为高山平湖,位于灵山西部崇山峻岭中,其实是一座中型水库,库区呈宽带条状,水绕灵山逶迤北上数十里,面积57平方公里,湖面直径约6公里。水库大坝建在古关隘“寨门洞”上方——茗洋关峡口处,两山夹峙,形势险要。大坝建之前,关隘仅容两人通过,两侧山峰有“狮象把门”的景观。陪同的乡干部张为均在大坝上介绍:修建水库前,此处原有长达近十里的茗洋街,有店铺十数家,十分热闹。街道中间有一条小河名清溪,横亘东西,串起两口清水塘。水库修建后,这些古老的街道、店铺、溪塘,全都淹没水下。据《上饶水利志》记载:1958年修建茗洋水库时,茗洋村淹没耕地2900亩,拆迁房屋170余间。茗洋街居民除部分迁往外地,大多迁到水库岸边的茗洋村、东灵村等地。
茗洋湖群山环抱,森林茂盛,地势居高临下,周围山水丰沛,所以早在宋代当地就开始修建偃湖堤,并不奇怪。旧时的“偃湖新堤”与今天的水库大坝有无传承关系,时过境迁已难以求证,但从当地居民的叙述中,还可以看到一点大概的联系。清溪河虽然被水库淹没了,但茗洋村至今保留有地名“菖塘”,据说这地方过去菖蒲很茂盛。辛词中“灵山齐庵菖蒲港”,“菖蒲自蘸清溪绿”的句子,应该就是指茗洋湖一带的景致。
20世纪90年代全市旅游大普查时,灵山东灵村的老人反映,村里有几棵大松树,老辈人传说是辛弃疾和书童当年栽下的,这符合辛弃疾喜好植树种花的性格,同时也间接地印证——他在东灵村住过。于是我们又从茗洋湖前往东灵村。
东灵村位于茗洋湖附近的半山腰上,由水库大坝往右行不远,水泥路直通村里。村子背负大山,由几个自然小村组成,民居多随山势高低错落。其中的东山村有道深涧又长又陡,将山村一分为二,涧上小桥横架,桥梁和护坡石均为当地特产的花岗岩,呈现古老斑驳的苍黑色,显示出悠长的历史。站在坡下往上看小桥,小桥如悬半空。虽是枯水时节,深涧中仍溪流急湍,自高而下冲刷着巨石,若是五六月份山洪暴发时,那磅礴气势可以想见。这正是辛词中“正惊湍直下,跳珠倒溅;小桥横截,缺月初弓”的场景再现。
灵山因酷似美女横卧,故又称睡美人,而东灵村恰在美人头部北侧,是灵山峰林较集中的观景佳处。从村里望灵山,峰顶似乎近在咫尺:“争先见面重重,看爽气、朝来三数峰。”群峰荟萃如屏风南列,奇峰怪石在阳光的衬托下,形成一道长长的蓝色剪影,峰石错叠,参差嵯峨,“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仪态万千,妙不可言。
从东灵村出发,上行8公里左右的陡峭山道(约两小时),可登排方石、圆墩峰、龙头峰(龙上尖)、雨汛壁(发潮水)、百丈塔顶、老鸦尖等秀峰。登顶揽胜,可俯视茗洋湖十里烟波,山湖美景尽收眼底。从不同方位看灵山,峰石常呈现不同的景观效果,如果由南向北看,上述这些峰林正是组成睡美人头部、胸部的诸多山峰。而从北向南看则又不同:如圆墩峰,是睡美人的鼻梁;玉兔峰,是睡美人的眼珠和下眼睑。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灵山之雄深雅健,不深入腹地,难以体会。
从山顶的排方石、圆墩峰等处观看灵山,可见众多峰石向东倾斜,岭西则慢慢下沉,绕水而没。在南峰塘、老鸦尖等峰顶,峰林交错呈环形回旋状,据说这环状峰林在世上极为罕见,仅凭此一点,灵山便可申报世界自然遗产。辛词中“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的词句,实在是毫不夸张的写实,也只有辛词才具这种高度概括、拟人拟物的精粹描述。
东灵村的几棵巨松,是最吸引我们的地方。传说那便是辛弃疾当年在灵山讲学时,和书童栽下的松树。这是几棵珍贵的黄山松,树身高直,枝干横伸,青翠高大远胜于周边杂树,在山林中如鹤立鸡群,气势非凡。据说原先有10棵,现仅存4棵了。20多年前还砍过一棵,锯成板子分给全村各户,用作表演板龙灯的道具。旅游普查后,人们知道了名人手植树的珍贵,仅存的4棵古松便被保护起来。
我们向一位路过的老妪打听树的由来时,她很自然地回答:哦,那是辛公种的。这几棵松树直径达数十公分,要有两三人合围,根据黄山松的生长速度测算,树龄至少也有八九百年。在林木中,黄山松是松树中长得最慢的树种,新发一根枝条都需好几年,说明这几棵黄山松树龄的确古老。住在古松附近的一位老太太和几位老人说,他们自幼看着这些松树长大,松树和几十年前一样,似乎一点都没有长。
有人分析可能是县里为了旅游开发的需要,而将松树往辛弃疾身上联系。关于这一点,家住东灵村的张为均向我保证说,确确实实是祖辈传下来的传说,不是县里布置安排村民反映的,也并非因为旅游开发的需要而附和的。那时的灵山村民,质朴而淳厚,还不懂为旅游开发制造舆论。这些巨松在村里已挺立近千年,当村里村外的大树皆被砍伐一空时,唯独这几棵松树得以保存,肯定有其约定俗成的原因,传说是辛弃疾所种松树,当非空穴来风。
据老乡们说,这种高大秀美的黄山松,原先在灵山上漫山遍野都是,后来因为大炼钢铁以及人口的增加,树身高直、材质优良的松树被大量砍伐,现在已寥寥无几,留在村中的也就这几棵了。村民的屋墙上,还刷有“保护森林,禁止砍树”的大幅标语。在人烟稀少的宋代,灵山上肯定是松林万千,才会有辛弃疾“检校长身十万松”的豪迈抒怀,及“吾庐小,在龙蛇影外,风雨声中”的感叹(“龙蛇影”喻松树)。
辛弃疾善品山水,其鉴赏的眼光往往高于常人,所以词文常迸出一种统领千军万马的英雄气势。他在词中所描绘的景物,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辗转灵山,到处都可以看到辛词描述的风光场景。《灵山齐庵赋》的词文虽然充满浪漫主义,但又实实在在是一首写实之词,以现实主义的手法,真实地描述了灵山风光。虽然最后也没有确定齐庵的所在地,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当年辛弃疾曾经走遍灵山,饱览灵山美景,将灵山的大好春光尽收笔下,浓缩在一首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千古绝唱中。
灵山石景
灵山精典景观——华表峰
“众山欲东”——所有山峰巨石都朝东倾斜
小桥横架深涧上
学者考察传说中的辛弃疾手植松
(本文照片由商建榕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