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恨水像
提起张恨水,人们总能想到《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姻缘》等脍炙人口的小说,他一生写了约3000万字的作品,中长篇小说达100多部,是由深受鸳鸯蝴蝶派影响的旧派小说向现代小说过渡的代表性作家,称为民国文坛奇观亦不为过。通俗小说只要冠以其名,便能轻易跻身畅销书的前列。“张恨水”三个字,俨然成了妇孺皆知的金字招牌。
张恨水原名心远,安徽潜山人,出生于江西上饶信州区。恨水这个笔名的由来,颇为耐人寻味,坊间流传张苦恋冰心未果,“恨水不成冰”,自然就“恨水”了。毛泽东亦好奇,在重庆和谈期间曾单独约见张恨水,也向他问起过这个笔名的原委,张恨水回答是从南唐李后主“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词中截取“恨水”作了自己的笔名,原是为了惜时,这样才能时刻鞭策自己,不要让光阴像流水一样白白东逝。相较之下,似乎前者更具名人轶事般的吸引力。当然,张恨水可充谈资的轶事,远不止这些。
青年张恨水
读书中的张恨水
他除伏案笔耕之外,也好琴棋书画,最擅长的是绘画,张恨水多才多艺,不仅小说写得好,琴、棋、书、画也样样精通,尤其对国画情有独钟。他的朋友中,有人说他的散文比小说好,有人说诗比散文还好,可他自己却说:“都不好,我的画好。”虽然这是自谦之词,但却足以说明张恨水对绘画的热爱程度。张恨水一生作过不少画,然而亲眼见过画的人不多,因为很少发表。他不是职业画家,只是业余爱好而已,他的画大多是自娱或赠友。抗战时期,蛰居重庆山村的张恨水,曾经将自己画的花卉画贴补国难房泥墙上的破洞,让陋室增辉。他有时甚至随画随弃,很少保存。曾有人送来丰厚润笔求他作画,却被他婉言谢绝,说这是“敝帚自珍”。张恨水的画以写意为主,无论是山水或者花卉,洒脱中蕴含着一股秀逸,和他的诗风相近,是典型的文人格调。
张恨水绘《菊石图》
张恨水自幼喜爱图画,很小就把《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念得滚瓜烂熟,后来连《论语》《孟子》等深奥的书也能朗朗上口,倒背如流。对于书中的插图,他更是饶有兴致地临摹。由于张恨水从小就对故事有特殊的偏好,10岁时已经读了几十本古书,后来更迷上了小说。第一部启蒙的作品是罗贯中《残唐演义》,上面还有插图,于是便迷上了这个图文并茂的叙事形式。连和弟弟妹妹们讲故事,也不忘配上自己创作的插图,虽然画得稚嫩,也是个萌芽般的起点,这一年张恨水才13岁。
张恨水与家人
随着年岁的增长,张恨水对绘画的迷恋与日俱增。他收藏了很多名家字画,还有画论。他不仅欣赏名家的画作,自己也认真练习,常对着《芥子园画谱》全神贯注地临摹。对于画,不管是国画还是西洋画,他都喜欢,有时还在报刊上发表一些关于绘画的文章,总爱用“画卒”署名。
1947年,老友张慧剑来北平公干,张恨水要尽地主之谊,特意请他和自己家人一道游览颐和园。这一天,晴空万里,阳光下颐和园古老的建筑金碧辉煌,湖光山色妩媚多姿。走到排云殿前,张恨水叫夫人周南带着大家去爬佛香阁,自己则坐在小马扎上写生。待众人从山上下来时,他已把佛香阁、排云殿和周围的景物一一画了下来,画得准确细腻,赢得众人的赞誉。张恨水有个习惯:除夕作诗、元旦作画,这习惯一直保持到去世。即使在烽烟滚滚的抗战岁月,在最艰苦的环境里,他照样挥毫泼墨。
1948年12月12日,张恨水辞去了《新民报》的职务,结束了办报生涯。紧张忙碌了大半生的张恨水,突然空闲下来,感到空虚、迷茫,内心充满了矛盾。在这段“难得清闲”的日子里,他除了为孩子们补习英语外,便是静下心来作画。张恨水的四弟张牧野,20世纪20年代中期毕业于国立京华美术专科学校,30年代成了颇有名气的画家。张牧野擅长画蛇,有时候也画点草虫、小动物,出版过专著。兄弟俩在一起的时候,总喜欢谈诗论画,或探讨绘画的技法,或共同完成一幅画作。兄弟俩不仅热爱绘画,还热心美术教育事业,期望能为国家培养美术人才。
张恨水在写作中
1931年,在四弟及一些朋友的鼓动下,张恨水决心出资创办北华美术专科学校。他将自己的稿费作为学校的开办经费,作了校董兼校长,张牧野任教务主任,李哲民任女生教导。张恨水虽身为一校之长,但并不过问校内事务,一切由他四弟打理。他只讲授国文,另外就是跑跑筹款。他平时就住在学校,主要精力仍放在小说创作上。
张恨水等题《许翔阶像》
张恨水和北平美术界的许多画家都是稔熟的朋友,在他热忱地敦请下,齐白石、于非闇、王梦白、许翔阶、李苦禅等先生都乐于到校任教。尤其是齐白石、王梦白两位先生同来授课,很是难得,因为二人素不往来,如今由于张恨水的友谊和情面,两位美术大师能在一校共事,成了当时画坛的一段佳话。
此期间,他经常向任教的画家朋友请教绘画的技法,有时还悄悄地坐在教室一角当“旁听生”,学习写意画的泼墨笔法。他甚至拜著名国画家许翔阶为师,专门学习山水画。为使北华美专办得更好,张恨水还特意聘请了他的老友、著名语言学家、新文学家刘半农为校董。当时,在北平的新文学家如胡适、周作人、钱玄同等,都瞧不起张恨水。可是,刘半农对张恨水的小说评价却很高,他在给美专学生授课时,称张恨水为“当今的小说大家”,说他的成就超过了李伯元、吴趼人、曾孟朴那些人。张恨水对刘半农也颇为钦佩,既钦佩他从“礼拜六派”幡然悔悟成为“五四”闯将,走在时代前列;更钦佩他留学“回国而后,不穿西服,不习跳舞,不吃大菜,不无故而说洋话,不无故而引用洋文”。刘半农的文学经历和他的为人及思想与张恨水很是相投,特别是他“不结党、不营私,专心致志于其所学”的人格,与张恨水的理想人格颇为相近。刘半农与张恨水“虽相见极疏,而交情甚笃”。他经常来过问美专的工作,为张恨水出了不少好主意。北华美专设中国画、西洋画、美术师范3个系,收费不高,在社会上颇有声誉。“九一八”事件爆发后,大批东北学生流亡北平,不少人慕名求学北华美专,学生最多时达400多人。当今一些著名艺术家,如张仃、蓝马、张启仁等,都曾是这所学校的学生。从东北流亡到北平的张仃,家境贫寒,虽然考上了北华美专,却没钱交学费。张恨水知道后,特意看了他的绘画和试卷,允许这位有才华的贫困学生免费入学。为了解除张仃的后顾之忧,张恨水又为他在《世界日报》找了一份勤工俭学的工作,帮助他渡过难关。
张恨水山水画
张恨水故居
张恨水手书便条
张恨水书法
张恨水信札
张恨水一生爱菊是出了名的,而他画菊更是声名远播。他在读书写作的间歇,总喜欢去小园种花、松土、浇水、施肥。秋季里,赏菊更是张恨水的最爱,除了自己培育花秧、自己接种外,还买了不少名贵菊花。每到秋菊盛开的季节,张恨水总是在庭院、廊道、书房里,高低错落、上上下下,陈列一二百盆菊花上品。有的一只独放、有的花开两朵、也有三星高照者。根据菊花的姿态和颜色,张恨水在旁边用各种秋花、小金鱼缸、嶙峋的奇石、绿油油的蒲草、丰盛的水果盘、乱真的假古董来作陪衬,成为一幅立体的画。
20世纪30年代,张恨水居于北平时,每到金秋季节,朋友们常来他家赏菊。张恨水曾在一篇文章中回忆道:“我常常招待朋友,在菊花丛中,喝一壶清茶谈天,有时也来二两白干,闹个菊花锅子。吃的花瓣就是我自己培养的。”满院菊花,万紫千红,群芳四绕,在这优雅的菊花阵中,既饱口福又饱眼福,这是多么惬意的文人享受啊。抗战时期,重庆南温泉桃子沟是张恨水的栖身之所。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张恨水依然眷恋菊花。每到秋天,他便去山野间采撷些黄的、紫的小菊花,插在瓶中,作为案头的清供。他在一首咏菊词中写道:“添得茅斋一味凉,瓶花带露供书窗,翻书摇落满瓶香。飘逸尚留高士态,悠闲不作媚人装,黄花同类哪寻常。”张恨水如此厚爱山野小菊,实乃人与菊花的品格相谋也。
晚年张恨水
张恨水爱菊、种菊、咏菊,更喜欢画菊,每到满园菊花盛开之时,他在写作之余,总爱仔细观赏各色各样的菊花,欣赏它们飒爽的英姿,品味它们斑斓的色彩。画菊时,他成竹在胸,信手挥洒,一枝枝、一朵朵菊花便活生生跃然纸上。
张恨水花鸟
观其于民国三十六年为新民报经理(《新民报》创始人)邓季惺先生所作的菊雀图,充满着文人的清逸之气。此幅为小写意,用笔洒脱放松。先以湿笔擦染出树干、枝条,再用淡墨及淡彩迅速勾勒菊瓣、茎枝,接下来是侧锋点染叶子,随彩墨碰撞,浓淡自如,生气摇落,飒爽多姿。盘踞在枝头上的麻雀,仅寥寥几笔,便觉栩栩如生、神气淋漓。张恨水笔下的菊,丝毫没有秋的萧瑟,散发的反而是春潮般向上的情感,豪放处有大噉秋蟹、痛饮美酒的豪情;细微处又有闲窗静读、细嗅暗香的娴雅。此幅上款人邓季惺(1907—1995),号鹣庐主人,四川重庆人,为《新民报》的创始人之一。她和丈夫陈铭德一起苦心经营,终使《新民报》扩展为南京、重庆、成都、上海、北京5社8刊,并在民众中有影响的民间报系。邓季惺任新民报总管理处协理,并先后任5社的副经理和经理。张恨水与陈铭德、邓季惺夫妇私交甚笃,与《新民报》也渊源深厚。曾任主笔、总社协理、重庆版经理等,直到1948年,张恨水才因故辞去北平《新民报》的所有职务,结束了四十年的新闻生涯。此幅恰好作于张恨水离任那一年,想必有着不寻常的纪念意义。
再看另一幅充满感慨书法作品“如此人生”,作于民国二十四年,是时张恨水正辗转游历西北,他以西北人民的生活为素材,创作了《燕归来》和《小西天》两部长篇小说。或许对“人生”的内涵有了别样的体会。四字虽为简单的题词,并无更多地可作依傍的注解,但其放任无束,刚健迅疾的运笔,却使人感到一种快意的通达,从这一点看来,是有着和其画意相同气息。知其所学、所养,再观其艺,复由其艺反注其人。张恨水书法和绘画作品的内涵,从这种不自觉的循环注解中,已经超出了作品本身的艺术层面,也许这就是文人书画值得涵咏玩味的地方吧。
张恨水书法《如此人生》
张恨水手稿
(作者简介:郑文卿,上饶市博物馆副馆长,文博馆员;李胜豪,上饶市文献学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