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自序

有一首关于江南的歌,这样唱道:

如果你来江南

请备好一把油纸伞

那吴侬软语会化成雨

淋湿你的心

不肯说再见

有一首绿雨中的诗

低吟着小桥流水 碧螺春讯

二泉映月 台城柳烟

啊 江南 永远的江南

让你化作一片云

飘过天目湖 洞庭山 果林茶园

如果你来江南

请千万别踏上小船

那清渠如网会织成湖

缠住你的心

让你永流连

有一支划过千年的桨

带你去周庄古镇 华西新村

江中绿岛 金陵城垣

啊 永远的江南

让你变成一轮月

融进太湖水 运河船 幽幽青山

江南 永远的江南

魂牵梦绕的美丽江南

江南之美,江南之魅,只有生活在江南的人自己知道。早就想写这样一本关于江南的书,不是纯理论,但有研究和思考,有自己的解读和观点;也不是纯粹的散文,又带着些许的诗情和画意。一向认为,江南文化的学术之旅,应该是一场令人愉悦的美的旅行,没有那么多刻板和生硬,没有外来的强迫与压力,也并不虚幻和缥缈,更贴合于学术追求真谛的本性。

任何单调乏味的文字,都会辜负了江南。所以一开篇就这样有些任性地盛赞了江南:

在华夏民族的生息区域,这是一片神奇而充满魔力的板块。历史学家说她“悠久”,地理学家说她“温润”,语言学家界定她的关键词是“吴语”,气象学家总结她的气候特征叫“梅雨”,而美学家们对她的评价是“诗性”。在经济学家看来,她是“富庶”与“繁华”的代名词,而在文学家、艺术家们的眼里,她就是诗词歌赋,就是画山绣水,就是说不完也道不尽的风花雪月。在历代统治者眼里,她是朝廷源源不断的财赋,是“苏湖熟,天下足”的大粮仓,而在平民百姓的心目中,她则是人世间独一无二、无可比拟的宜居天堂。她的名字,叫“江南”。

江南文化是在吴越文化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吸纳融合,取舍扬弃之后,逐渐发展起来的诗性特色极为鲜明的区域文化。作为中国诗性文化的半壁江山,这种诗性特质超越了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精神桎梏,成为中华民族纾解心灵与诗意栖居的内在追求的动力,它使人们的生活更人性化,也更具趣味和意义。江南,在为我们营造了无比旖旎的自然风光之外,也赋予历代文人墨客以无限的灵感与遐想。

江南的灵山秀水,江南的多彩文化,那些文化的丰富内涵,那些内涵独有的特色,还有那些在历史上结缘江南、邂逅江南的人物……无论散文随笔,还是论文著述,零零星星、琐琐屑屑、雪泥鸿爪其实一直在我的笔端游走,数十年来已成为一个生命中挥之不去的情结,只是并未形成一个系统的架构。

这些年,研究的动力全然发乎于内心,探究的轨迹也十分清晰,从城市文化到吴地文化再到江南文化,后面的脚印覆盖了前面的足迹,但内在维系,环环相扣,由浅入深,由散乱而变得系统;江南的形象也由模糊而清晰,由感性而知性。于是,“写一部好看的、比较系统的江南的书”成为一个挥之不去的念头,这个念头在日复一日的忙碌中每每沉沦隐去,但每到一定的季节就又会被唤醒:每当踏春于鼋头渚、鹿顶、太湖;沉醉于春涛卷雪般的如云樱花;或是游走于桃红柳绿、草长莺飞的蠡湖堤岸,怀想当年范蠡西施泛舟五湖的传说;抑或是在早春时节捷足先登,一窥疏影横斜、暗香浮动的梅园;尤其是在万里清秋的日子里,在惠山脚下汩汩千年的二泉旁聆泉品茗,与六百七十多岁高龄的老银杏低语相拥;或踏进康熙、乾隆每下江南必要驻跸的寄畅园,内心总会涌出要写点什么的冲动。更不消说,在姑苏的七里山塘,看船娘腰肢舒展摇起满塘的涟漪,在网师园听评弹艺人轻启朱唇吟唱“月落乌啼霜满天”,在杭州西子湖畔的苏小小墓旁遥想旧时佳人的浪漫情愫,在断桥边感受那些早已风流云散的“三生石上旧精魂”了。正如有人说的那样,“这真是一片特别能招惹浪漫情怀,特别能撩拨起闲情逸致,甚至是几分荒凉心的土地”。

2008年,在一个特殊的背景下,我策划并主撰了大型人文纪录片《说吴》,虽历经波折与艰辛,但与央视新影视中心的编导们合作得十分愉快。2009年6月片子在央视“探索发现”栏目首播后引起很大社会反响,2010年元旦CCTV纪录频道开播的第一天,这部片子又被选为首日播出片,后来又远播海外多个国家频道。在朋友们的怂恿下,我将原先八集的纪录片解说词进行了修改扩容,出版了同名图书《说吴》,居然销售极好,书店、网上很快销售一空,并获得了2010年度“全国优秀(古籍通俗类)图书奖”。一段时间内,我不断接到电话和书信询问书哪里有卖,这让我忽然意识到竟然这世界上有那么多人和我一样深爱这片土地,深爱这里的文化。

2014年11月,江苏省电视总台计划拍摄一部名为《江南文脉》的系列纪录片,省委宣传部还将其列入了“五个一工程”重点项目,但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撰稿人,多方打听之下找到了我。本来以为那一次的南京之行,只不过是充任一个顾问的角色,只需将想法心得与编导做个沟通交流,殊不知最后片子的撰稿任务竟然又落到了自己的头上。12月签约之后,要求5个月之内完成。尽管长期研究地域文化有了不少感悟,尽管担任江南文化与影视研究中心主任的虚职,尽管头上有几个文化研究会会长、副会长的顶戴,尽管写过无数关于江南文化的零星文字,但是,要完成这样系统、完整、宏大的叙事构架,又要在浩瀚的资料堆里筛选、淘洗出可以用镜头来加以表现的内容,尤其是必须准确无误地提炼出江南文化的特质,这一切,对我而言压力仍然巨大。

十五个篇章,是当下纪录片少见的宏大叙事构架,感性与知性的交织,言简意赅的表达,具有镜头感、表现力的文字,是纪录片的基本要求,要做到并不容易。而且明知道即使是纪录片也要躬身俯就观众,我内心想要表达的东西未必能在片中得以完整呈现,明知道今天浮躁的市场更喜欢缤纷抢眼的花段子,明知道纪录片制作者也不得不媚俗,明知道有些挚爱的内容即使写了也不一定会拍,虽然有许多个“明知道”,但我还是接受了任务,我想至少自己有机会在文字中传达、呈现我的所思所想,至少有机会去尝试希冀企及的思想高度和审美高度,至少对有着江南情结的我而言,可以借助这一外来的任务,逼迫自己在一个较短的时间里完成心中久已有之的“江南”书写夙愿。

此后的五个月里,我埋头资料,不惜牺牲视力和颈椎,放弃所有的节假日和休息日,在不辨晨昏的节奏中终于从混沌走向清晰,从杂乱走向系统,在不断地审思搭建、推倒重来、修改再修改中逐渐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江南诗性文化”解读体系。虽然,有遗憾、有不足、有遗漏,虽然还有一些零星的感悟未能编织进这个架构之中,但终于有了一个完整的模样,我为此而感到欣喜和释然。

纪录片解说词是一种特殊的文体,对文字有着严苛的要求,既要有学术论文般的严谨和思想闪光,也要有鲜活的形象性、可读性,甚至可听性,更重要的是要具有镜头可以表现的视觉内容,不可独立或游离于片子之外。那时的想法真如余光中先生说的那样,“真想在中国文学的风火炉中,练出一颗丹来。……我尝试着把中国的文字压缩、槌扁、拉长、磨利,把它拆开又拼拢,折来且迭去”,这于我显然是做不到的,但却是我写作时的心情。余先生所追求的那种“有声、有色、有光、有木箫的甜味和釜形大鼓骚响的”散文世界倒更像是为纪录片解说词所定位的文字风格。

应该承认,解说词的这种对文字的特殊要求,很大程度锻炼打磨了我的文笔,至少让自己的文字不至于枯涩、无味。因此,在写作《诗和远方——江南诗性文化的多元解读》这本书时,虽然与解说词不同,加入了一些论证性的阐述,但是我还是延续了颇受欢迎的《说吴》一书的风格,尽可能深入浅出、兼顾雅俗地去表达,尽可能摒弃枯涩而采取有丰润诗意的表达方式,尽可能在有限的篇幅中表现更多的情思。不过,在出书之前,因为纪录片的15集内容并不能完全对应本书的主题,所以最后还是割去5篇,只留10篇,宁缺毋滥。

前两年,我邀请余光中先生为我负责编辑的刊物《江南文化》和主编的《江南学人文丛》题几句话,收到后分外欣喜,因为余先生寥寥几句正点到了要害,说出了我心里的话:“桥外有桥,橹声迢迢;寺外有寺,钟声悠悠;风景待人欣赏,文化待人研究。”先生说得太好了,江南的迷人之处并非只有自然风景,梦入烟水、画船听雨的后面,还有悠远而厚重的人文,有多少风景让我们品咂不够,更有多少灿烂的文化留待我们潜心研究。故而敬置于书前,作为全书的主旨。 dbX3IiZtQ7td1iGRSb7BPwCauAvWsaMGn6rJ58mQLH12E5ZoOp14wDKqenfN86k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