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包容文化

首先,笔者认同这样的观点,中国现代化的成就,主要是结合中国的实际,学习世界现代化观念与经验的结果。

此外,笔者也认同,创新是对传统最好的延续。在现代的视野下,解读传统文化中对现代人有积极意义的方方面面,在对过去和现在的思考中解决新问题、增加新知识,或许是传承传统,形成新传统的有益探索。

在这个城市化的时代,哪些是传统中对现代仍然有益的东西呢?

中国已走过百年现代化的进程,今天,我们的生活与传统中国乡村社会似乎已经脱节。就范围和喜爱程度而言,在我们生活中外来的东西已经深深地影响了我们的生活——以前在民国流行的是外国的面包、西餐、牛奶、啤酒、红酒、芭蕾、漫画、西装、拳击运动、国际象棋、比基尼、钻石等东西,现在又加进了汉堡包、比萨饼、摇滚乐、行为艺术、卡拉OK、迪士尼乐园、好莱坞大片等在大小城市都风行的“世界元素”。

但是,像许多人所认同的那样,唐诗宋词仍然是对现代有益的东西之一。

在加快推动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今天,如果静一静心,读一些唐诗宋词,会感觉到中国文化寄情于山水园林,在花园城市中的节日狂欢以及迎来送往的节日礼俗,在今天也会有很大的魅力。

如果静一静心,读一些唐诗宋词,体会到中国古代意境中的小桥流水、庭院深深和日常生活中细微之处的优雅,在寻找自己文化精神资源的同时,也会加深对中外文化比较的认识。

高文化素质的国民,是国家兴旺繁荣的必备条件。对高端人才的渴求,也重新引起了人们对学习古诗古文等人文教育的重视。自西方文明在几百年前以“社会分工”、科技发展启动全球近代化历程以来,崇尚学习技术和专业在中国已经形成一种习惯和思维定式,“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理科成绩不好的,去学文科,文科成绩不好的,去学哲学”等观念存在于现实生活之中。

但是,从对西方历史的不断认知和对著名科学家的了解中,我们可以看到,人文教育与科学技术一样,也是推动人类文明和人的发展的基础性力量,是个人成功或文化传承的真正谜底。在解析杨振宁的学习生活时,人们不难发现“杨振宁加唐诗三百首”现象;在阅读爱因斯坦的传记时会发现,他是一位世界级的专家,但在读书和日常生活的爱好方面,有着强烈的“通识”和“博雅”趣味。这并不是少数现象,在许多大科学家以及大企业家的成长和成功经历中都会发现,支持他们克服人生和事业重重难关的,除了专业本领以外,还有良好的人文修养给予他们的信念和高雅的生活情趣。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力的增强,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被国家规定为法定节假日,不时耳闻目睹许多国家级以及地方的传统文化活动以及以传统文化为内容的文化创意产业,还有不断上升的显示古代艺术品价值的各种市场指标等。

市场化是一种不容忽视的巨大力量,在这些对传统文化有保护的市场行为中增加对传统文化的包容,多一些载体让我们持续地接触了解那些文化、亲近喜欢那些文化,或许正是我们现在需要努力的方向。

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起来的时候,让我们自己在文化传统方面也练练内功,花些精力把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中的具有活力的好东西带进我们现代的生活,让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活力融入世界文明潮流中,而不是任其“深院月明人静”——这样的观点、想法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和期盼。

《词中城市》这本书就是在这样的想法引导下努力的结果。

《词中城市》不是一本研究历史或者宋词的专著,只是笔者结合对宋词的学习,对城市研究以及对当前城市化发展的一些体会和思考,这些体会和思考只是个人的认识和看法,不完善和不对之处恳请读者指正。 vT+sn24HnvjBF2km34x0I58lANViwkjXkHbOoJHTCzQZaSNrslmGANgAcbJGewr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