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历史的延续与传承,也是时代精神的展现与发展。当代大学生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需要不断积极学习,努力加深对中国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的理解,需要具备科学、正确、合理的文化观态度与认知,努力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是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定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必然选择。为充分了解大学生文化观现状,本研究结合量表对大学生的文化观认知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为大学生树立正确文化观提供理论参考和现实依据。
对于文化观的概念,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有学者认为,所谓文化观,简言之,就是人们对文化问题的基本态度和观点(周德新、黄向阳、周启华,2010)。郝桂荣(2016)认为文化观这一概念有“文化”和“观念”两层含义:“文化”是人类认知的一个重要客体,没有文化的存在,人类的文化观念便没有形成和存在的基础;“观念”则集中反映人们的文化价值取向。文化的价值,就是“客观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一定文化需要的特殊性质或能够反映一定文化形态的价值属性,反映了一定的知识、思想与认知主体之间所构成的需要与被需要的关系”。王凤才(2019)则认为,文化有三层含义:广义的文化是自然的人化;中义的文化是与经济、政治并列且受经济决定、政治影响的文化;狭义的文化是指文学艺术等具体的文化形式。他主张从广义、至少从中义上看待文化。同时,他分析了批判的含义、四种模式以及批判理论的不同用法和三期发展,并对文化批判与批判文化进行了概念分析。
文化观作为历史与时代融合的呈现,不同的时代会呈现不同的文化观。大学生在自身学习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对于文化观的认知和意愿表达。本研究认为,大学生文化观即是处于一定文化环境中的大学生群体,通过共同学习生活所逐步形成的,为绝大多数成员所共同认可的基于国家、民族、社会、个体层面的对文化观念的认知、了解和认同状况。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力;由于这个缘故,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变了的条件下继续从事先辈的活动,另一方面又通过完全改变了的活动来改变旧的条件。”文化即是“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中的非物质形态的东西。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人在改造自然的对象化活动中,将自然界变成他的作品和现实,并在劳动这种生命活动中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
左亚文(2010)认为文化的本质是多义的。马克思从其创造的“新唯物主义”或“实践的唯物主义”出发,将文化的本质定义为创造性的对象化活动。马克思既从劳动实践的维度规定了文化的本质,也从“时代精神”和“文明的活的灵魂”的维度上定义了文化的内涵,从而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辩证特质。陈仙歌、金莹(2014)认为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即是马克思主义对文化发展普遍规律的深刻揭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的根本观点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文化建设思想。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揭示了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普遍规律。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考察,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蕴含于一系列经典作家探索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体系之中。马克思、恩格斯等从不同角度、多重意义上使用了文化概念,展开了对文化现象的考察,逐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理论体系。
研究者们从不同视角对文化观进行研究,探讨了社会文化环境、家庭文化背景、高校文化观教育等因素对大学生文化观的影响。
陈金龙(2016)通过当今文化环境变迁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的分析,探讨了如何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以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从引导大学生正确进行文化选择、文化消费的具体路径等方面进行了说明。
靳敏、李潮欣、蔡姿云(2017)对不同家庭文化背景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以父母受教育程度来测量家庭文化背景,以父母任意一方是否接受过高等教育为标准划分,结果发现不同家庭文化背景的大学生在文化素养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学者对高校文化观教育的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围绕教育理念、内容、方法以及高校文化建设不足等影响大学生文化观的因素,表现为一些高校对文化素养教育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对大学生精神文化建设仍然存在重视不足、资源配置不完备等问题。
近年来,关于文化观的相关研究呈增长趋势。学者们主要围绕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大学生文化自觉培养、文化认同教育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文化发展等方面开展研究。
骆郁廷、魏强(2012)认为文化发展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内在的本质联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我国文化繁荣发展的需要,找到文化发展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度,不断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自觉,建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高地,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含量,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潜能,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郝桂荣、贾博(2015)从多元背景分析了大学生文化自觉的影响因素,认为既有来自大学生主体的内源性因素,也有社会环境相关的外源性因素。刘玲、李亚慧(2015)则认为引领大学生提升文化自觉素养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王媛媛(2020)认为当前大学生文化认同存在着文化要素流失、文化主导弱化、文化传统疏远、思想观念位移等困境。因此,需要树立新媒体“文化领袖”,促使大学生实现文化自省;整合新媒体“工具价值”,推动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弘扬新媒体“兼容并包”,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打破新媒体“无边无界”,打造大学生的文化自强。张国祚(2019)认为,文化自信的首要问题在于理论自信,没有高瞻远瞩的理论指导,文化的生命力与影响力将十分有限。今天坚定文化自信的首要任务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赵永明(2019)认为文化是驱动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潜在力量,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走进世界舞台中央的灵魂与动力。周德新、黄向阳、周启华(2010)认为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文化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需要,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需要,是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的需要,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需要,也是推动中华文化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需要。
还有诸多学者针对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如何融入红色文化的教学方式方法等进行了探讨。虽然关于大学生文化观教育研究的角度不同,但综合学者的研究成果,可以得出一些共同点,学者们普遍认同高校是文化育人的重要场所,大学生文化观教育应该涵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高校开展大学生文化观教育,必须以转变思想观念为前提,以优化课程设置为基础,以提高教师素养为根本,以拓展隐性教育为重点,以整合内外资源为依托,通过开设文化素质课程、完善校园文化建设、加强主题网站建设、举办专家讲座和校园活动等方式,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张冰一,2019)。
石书臣、张杰(2013)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文化素养状况展开了调查研究,研究表明从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文化素养状况是积极健康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普遍重视提高思想文化素养,但整体水平有待提高。55.6%大学生认为现在大学生的整体文化素养状“一般”,还有5.2%的大学生认为“很低”;二是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兴趣浓厚,但对高校传统思想文化教育现状不太满意;三是认同马克思主义思想文化的主流地位,但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积极性不高。仅有64.6%的大学生认同马克思主义是我国当前的主流文化;四是受西方思想文化影响增多,但了解不深而易受误导。69.8%的大学生认为西方文化对大学生有影响。陈仙歌、金莹(2014)从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认知度、接受度、评价现状、学习与拒绝的原因等四个方面,围绕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现状进行了调研,发现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接受度较高,均值达到4分,处于“比较赞同”水平,选择比例达到80.67%。董祥宾、沈壮海(2016)对当前大学生文化观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当前大学生高度认可文化建设的意义与价值,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度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并对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前景充满了信心,但大学生群体对中华文化发展历程的了解以及警惕西方文化价值渗透的意识有待提高。王绍霞(2015)就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心、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对中西方节日文化的看法、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学习意愿等几个方面针对大学生文化观与文化素养进行了调查。认为当代大学生具有积极的文化观和较高的文化素养,能够对文化进行谨慎分析和理性看待,具有极高的文化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对中华文化历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能够正确看待中西方节日文化,对传统文化表现出了较高的兴趣和学习意愿。崔军艺(2016)则通过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现状的调查研究,认为影响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因素分为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从主观因素来看,学生对专业课程的重视和高校开设中华文化系列教育资源配置的不足,导致了只有58.6%的学生理解中华文化的主要内容;客观因素方面主要是文化多元及全球化导致的中华文化认同受到冲击,有62.1%的学生认为当代大学生更热衷于西方节日,但也有72.7%的学生认为应该重拾古人过节传统,也展现了大学生学习、了解中华文化的强烈意愿。樊雪峥(2019)在对大学生传统文化观现状展开的调查中发现,学生对中华文化有着极高的自豪感,95.5%的学生赞同“我为中华文化感到自豪”,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同世界各国优秀文化一道造福人类”的赞同度也达到了90.6%。从总体看来,我国当代大学生的文化素养较高,基本树立了积极向上的文化观。
综上所述,本研究旨在了解大学生文化观现状,以及各人口学变量对大学生文化观的影响,从而为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文化观提供一定的现实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