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神赋图卷》,东晋,顾恺之,绢本设色,27.1cm ×572.8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洛神赋图卷(局部)东晋 顾恺之
此画是画家根据三国时曹植的名著《洛神赋》而作的连环画式的画卷,表现曹植由京师返回封地的途中与洛水女神相遇而爱恋的故事。洛神是传说中伏羲的女儿,在洛水溺水后成为神。曹植所爱的甄氏,按照他父亲曹操的决定,被他哥哥曹丕夺去。甄氏在曹丕那里,没有得到爱情,后惨死。曹丕遂将甄氏遗物玉镂金带枕给了曹植。曹植离京路上经过洛水,夜晚梦见了甄氏来与他相会,悲痛之余,作了一篇赋,用神话来隐喻失落了爱情的哀伤,后被甄氏的儿子曹睿将其改名为《洛神赋》。
顾恺之的另一幅作品《烈女仁智图卷》中人物衣纹,同样运用层层晕染的方法,表现凸凹的立体关系。
画卷分段描绘赋中情节,开始部分是曹植带随从在洛水边凝神怅望,女神凌波微步而来,轻盈流动,欲行又止。接着表现女神在山间、水中歌舞游玩,曹植和洛神乘云车出游,众神皆来助兴。最后女神乘风而去,曹植在船中,思慕不已,无限依恋,满怀惆怅地上路。各段之间用树石分隔,以舟、车无情地飞驰离去反衬人物的依依不舍之情,构思布局打破了时空界限,洛神和曹植在一个完整的画卷里多次出现,连成首尾呼应的情节。
人物心理刻画细腻,从洛神的关切迟疑,曹植的惆怅思恋等神态,看到画家善于表达情感内容的精深造诣。从画卷的表现手法上看,顾恺之继承了汉代的传统并加以发扬。用笔细劲古朴,线条柔韧如蚕丝,色彩典雅鲜丽。人物的服饰、船盖四周下垂的红色帷帐等处,明显使用了层层晕染的方法。树的造型与树叶的画法与南朝墓室砖画《竹林七贤与荣启期》中树木的表现手法相似,兼有符号、装饰和写实的意味。“人大于山”是当时山水画未独立时画中山水的典型形象。《洛神赋图卷》的经营布局、人物造型、技法运用以及精神状态的表现等方面,代表了这一时期中国绘画的新的高度。
洛神赋图卷(局部) 东晋 顾恺之
顾恺之(东晋,约 345—406),字长康,小字虎头,今江苏无锡人,贵族出身,与大将军桓温父子交往甚密,曾仕散骑常侍。能诗赋,善书画,是当时伟大的画家和绘画理论家。顾恺之被当时人称为“才绝、画绝、痴绝”,其才绝显示在文学和绘画艺术上,谢安惊叹他“苍生以来未之有也”,他游历浙东山水的隽永之辞“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广为人们传颂。痴绝表现他对世俗事物的率直洒脱,如他曾寄存一橱自己的作品在桓玄处,却被桓玄全部窃去,他竟佯为不疑,微微一笑,戏曰:“画妙通神,变化飞去,犹人之登仙也。”画绝在他年轻时已显露出来。南京有个瓦棺寺刚建成,寺僧请士大夫捐助钱财,顾恺之许诺捐百万。他在寺中闭户一月,在一面墙上绘一幅维摩诘像。将要点睛时,他对寺僧说:第一天来参观的,每人出十万钱,第二天每人出五万,第三天随意。果然,及开户,光照一寺,施者众多,逐而得百万钱。顾恺之擅长画人物画。他画人物的特点:一是注意抓神态,对眼睛的刻画格外用心,有时画人物,时数年不点睛,人问其故,答曰“四体妍蚩,本亡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二是注意抓特征,借背景以烘托人物性格。他给裴楷画像,在颊上画了三毫。通过细节的处理,表现出俊朗的神采。画谢鲲像,以岩壑作为背景,以衬托其志趣风度。现存顾恺之的作品多为后人摹本,如《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卷》《烈女仁智图卷》等。顾恺之著有三篇画论分别是:《魏晋胜流画赞》《论画》和《画云台山记》。提出了“迁想妙得”和“传神”的理论。这与南齐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的“六法论”(六法论的内容为: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相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同是这一时期最著名的绘画理论,影响至今。而《画云台山记》在透视、倒影、色彩等方面,更是对画面做了西方油画式的设计,当时西方油画还未产生。顾恺之为一代宗师,他卓越的意识与实践成为这一时期绘画发展最为夺目的成就。
船盖四周下垂的红色幔帐,运用层层晕染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