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浅谈马家窑文化的源头和类型

马家窑遗址由瑞典学者安特生于 1923 年首先发现于甘肃省临洮县的马家窑村,由于安氏最初认为该遗存是仰韶文化的一种地方类型,为了与河南、陕西的仰韶文化相区别,故称之为甘肃仰韶文化。1944 年,夏鼐先生到甘肃进行实地考古发掘,认识到所谓甘肃仰韶文化与河南仰韶文化有颇多不同,应将临洮的马家窑遗址作为代表,另定名称,始有马家窑文化一词。在 1961 年出版的《新中国的考古收获》一书上开始正式使用马家窑文化这一考古学文化名称。

马家窑文化出现于距今 5700 多年前的新石器晚期,前后持续接近2000 年。主要分布于黄河上游地区及甘肃,青海境内的洮河、大夏河及湟水流域一带,在甘肃东部的泾河、渭河上游及西汉水、白龙江流域也有不少遗存。马家窑文化的主要特点是制陶业非常发达,其彩陶器型丰富多彩,图案极富变化、绚丽多彩,是远古先民创造智慧的完美体现,是世界史前文化发展史上无与伦比的造物奇观,是我国彩陶艺术发展的顶峰,享有“新石器时代彩陶之冠”的美誉。它辉煌的艺术成就不可能一蹴而就,长期以来关于马家窑文化的归属、源头问题,以及和其他考古学文化之间的关系讨论一直没有停止过。

一、马家窑文化的源头和石岭下类型

石岭下遗址位于甘肃省武山县石岭下村,是裴文中先生于 1947 年在甘肃进行田野调查时首先发现的。新中国成立后,又多次复查,1962 年甘肃省博物馆在该遗址复查时得到了一批研究价值较高,造型、制式、花纹都十分特殊的器物。人们将它们作为一种具有独特特征的文化类型提出来,并正式命名为“石岭下类型”。自“石岭下类型”的概念提出以来,关于它的归属问题的争论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种看法:一、认为石岭下属于独立的史前文化,应该名之以“石岭下文化”;二、认为石岭下归属仰韶文化,属于仰韶末期,由庙底沟类型发展而来;三、认为石岭下属于马家窑文化,是马家窑最早的类型,也就是马家窑文化的源头,曾经长期主持甘青考古发掘工作的谢端琚先生就持这一观点。

武山县石岭下村出土的石岭下类型器物虽然比较少,但是其彩陶独特的制式和花纹(特别是它独有的棕色彩绘和变体鱼鸟纹),还是为其研究提供了类型标准。后来在天水罗家沟遗址发现了庙底沟、石岭下、马家窑从下到上的三叠关系,为三者之间的先后顺序及相互关系提供了重要的例证。1980 年,考古工作者在青海民和阳洼坡遗址发掘中发现石岭下类型器物,这是该类器物最西的分布地。1981 至 1990 年发掘的天水师赵村和西山坪两处遗址,都发现了大量石岭下类型的器物。甘谷灰地儿出土器物表明,它是一处以石岭下类型为主的遗址。另外,秦安大地湾四期出土器物与石岭下类型基本一致。大地湾考古为甘肃东部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发展序列,揭示了在这一地区史前文化的整体面貌以及发展历程。大地湾四期下层大地湾三期属于庙底沟类型,上层大地湾五期非常接近马家窑类型。

从一系列的考古发掘来看,石岭下类型出土范围主要集中于陇山以西的天水、武山、甘谷一带,最远辐射到青海。其地域范围没有超出马家窑文化的地域界限。就石岭下陶器来看,石岭下类型和马家窑类型在陶器的形状、制法、纹饰等方面相近和相承的因素很多。石岭下类型器物多以瓶、壶、瓮为主,盆、罐次之,器物向高发展,陶质以橙黄为主,这些都与马家窑器物特征相符。另外,石岭下陶器壶、瓶、瓮口沿多外撇(即喇叭口),与马家窑类型器物一致。从纹饰上看,变体鱼鸟纹为石岭下所独有,石岭下变体鱼鸟纹无论从飞跃的动感还是以圆点定位做二方连续水平展开的骨式法则来看都和马家窑类型的水旋纹有更多的关联,只不过马家窑的旋纹更繁复罢了。以圆点、弧线填充,形成图案是石岭下类型和马家窑类型纹饰中的共同特征。

马家窑类型与石岭下类型遗存分布范围大部分是重合或交错的,尤其是在渭河上游均为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差别只是马家窑类型往西边延伸得更远些。从师赵村、灰地儿、傅家门、西山坪、大地湾四期等多个遗址采集的石岭下类型碳标本经过碳 14 年代测定,其绝对年代为公元前 3690—前 3023 年,和马家窑类型年代上早晚衔接较紧,且多处遗址发现两者在地层上存在叠压关系。从文化内涵上观察,它们也存在着较多的上下承袭关系的遗物,反映出它们是一脉相承的。可以做这样大胆的推测,马家窑文化接石岭下类型的薪火在天水一带开启,向西传播,并影响到青海、宁夏。考古资料表明马家窑类型不可能从异地迁徙而来,因而只能由从陇山以西的石岭下类型发展而来。

石岭下类型自被提出至今没有发表过正式的发掘报告,其资料多源于与其他类型文化有叠压关系的遗址,缺乏典型资料,标准比较模糊,但就目前考古资料来看,石岭下器物特征明显,纹饰独特,鲵鱼纹、变体鸟纹及连弧纹这三种典型纹饰不出现在其他任何一类型的器物之上,具备很高的艺术价值。石岭下类型虽然上接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但是石岭下器物表现出的文化特征和庙底沟相比较更接近马家窑类型,因此,石岭下应归属于马家窑文化,并应视为马家窑文化的早期类型。

二、石岭下类型彩陶的艺术特色

石岭下类型的陶器陶质细腻,陶色以橙黄色和砖红色居多,造型和着彩都很有特色。首先,从造型上看,器形有瓶、罐、盆、壶、瓮等,与仰韶文化相比较器物向高发展,特别是长颈瓶,颈部细长,体现出礼器特征。瓶、壶、罐口沿部位均向外翻,形似喇叭,盆和瓮数量较少,也口唇外翻,陶器制法以泥条盘筑法为主,有明显经过慢轮修整的痕迹。器皿对称规矩,器表多进行抹、压、磨、刮等修整工序,因此光滑明亮。其次,着彩独特。石岭下陶器上多施有彩绘,彩绘有红、黑、白三色,但均单独呈现,没有复彩和先以一色打底再用另一色描绘的现象。偏褐色的红彩在石岭下彩陶上最为常用,彩绘有的饰满全身,其彩绘纹饰既不同于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又有别于马家窑类型。具象图形和抽象图案兼具,有非常高的学术价值和艺术观赏性,主要纹饰有人面鲵鱼纹、蛙纹、群虎相扑纹饰,变体鸟纹、旋涡纹、平行纹、波浪纹、网纹等,其中鲵鱼纹和变体鸟纹最为特别,为石岭下陶器所独有。现分述如下:

鲵鱼在天水当地因其叫声似婴儿,前爪酷似人手又称“娃娃鱼”,生活在天水、陇南一带的溪水中。现出土石岭下鲵鱼纹瓶早期结合人面,身体与肢爪部分形象逼真,栩栩如生。以后鲵鱼纹身体部分被夸张变宽向方形发展,头部尖圆、四肢变短,体现出图案化特点,最后抽象为不规则的圆形网格纹。鲵鱼纹不仅为石岭下所独有,而且拥有完整的发展序列和独特的文化含义。有学者将鲵鱼视为龙的早期形象。国内学者何新、刘志雄、杨静荣经考证后认为,彩陶上的鲵鱼纹是“龙”的早期母图。也有学者认为马家窑文化半山、马厂时兴盛的神人纹是经由鲵鱼纹演变而来。以上两论虽有争议,但人面与鲵鱼身体的结合所表现出的寓意表明,鲵鱼当是石岭下史前先民的图腾应无异议。(图 9)

图9 精美的马家窑文化石岭下类型彩陶

变体鸟纹主要表现鸟的头部和颈部,一般作为主要纹饰与中心为杏圆的莲弧纹饰相配合,以二方连续的形式配置在陶器颈部或者上腹部。图形旋动精美、寓意深刻,从其自身演变过程可以清晰地反映出马家窑类型彩陶水旋纹的演变过程 ,对于揭示两者之间前后承袭关系意义重大。(图 10)

图10 马家窑文化变体鱼鸟纹到旋纹演变图示

另外,1979 年在甘肃秦安大地湾四期M211 号灰坑出土了一件石岭下类型的两兽相斗纹彩陶罐,猛兽双耳耸立,两目圆睁、龇牙相扑,身上的花纹和蜷举的长尾似为虎形,为彩陶中仅见的猛兽纹样,为揭示史前渔猎生活提供了重要参考,也体现出石岭下类型陶器的艺术水准。

三、关于边家林类型的确定

长期以来关于马家窑文化的分期和包含的类型,学术界多有分歧,马家窑文化的分期,按目前较为流行的说法一般分早、中、晚三个阶段,即马家窑、半山、马厂三个阶段、三种类型。《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马家窑文化”条目中也指出,马家窑文化一般分为马家窑、半山和马厂三个类型,分别代表三个发展时期。但是随着实物资料的增加,上述三类型的划分明显不够精细,不利于研究工作。当然,随着考古资料的增加和研究的深入,新的文化或类型名称的出现和淘汰,都属正常。

前面已经就马家窑文化的源头和石岭下类型的归属进行了论证,因此,应该把石岭下类型纳入马家窑文化,它属于马家窑文化的早期阶段,是马家窑文化最早的类型。另外,随着考古资料的增加,表明在马家窑和半山两类型之间存在着一些过渡性器物,这些器物以康乐县边家林遗址和武都掌坪遗址为代表,原来它们都被统一归入马家窑类型,但是从近 20 年甘肃各地出土的马家窑彩陶器物来看,它们和马家窑类型体现出较大的差别,似乎二者之间有必要再进行细分,在马家窑和半山两类型之间再分出边家林类型或许更加科学。

1981 年发掘的康乐县边家林墓地出土的一批器物较为特殊,后来发现的小坪子遗址,武都掌坪遗址出土的器物都与边家林高度相似。它们既和马家窑类型差别较大,又异于半山类型,另设类型有利于彩陶研究的深化。实际上,对美术考古学和彩陶研究非常之深的张朋川先生认为应该以边家林、掌坪等遗址为代表单列一新类型,他在其著作《中国彩陶图谱》中把马家窑文化列为文化三,将掌坪、边家林等遗址出土的陶器单列为文化三-3,位于马家窑类型(文化三-2 )和半山类型(文化三-4 )之间

边家林一类的彩陶既异于马家窑又异于半山,“这一时期不仅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自身的文化特点也很鲜明。陶器以壶为主要器形,出现并流行单耳器” 。边家林一类的彩陶独特的重点在于彩绘上。首先,从彩陶着色上看,马家窑彩陶以黑彩为主个别兼具白彩,而边家林以只饰黑彩为主,个别红黑两彩并用。其次,从彩陶图案上看,马家窑彩陶以旋纹、水波纹、同心圆等曲线构成的图案为主,线条匀细,饰彩部分和不饰彩部分宽度非常接近,图底面积对比均衡,体现出工笔画般柔美细腻的艺术感受。而边家林彩陶除旋纹、水波纹、同心圆等曲线构成的图案以外,还有大量的十字纹、米字纹、折线纹、网格纹等直线为主构成的图案,线条宽窄变化剧烈,饰彩部分图多底少,面积对比夸张,体现出因对比强烈产生的大开大合的美感。再次,从彩绘骨式法则上看,马家窑彩陶中圆点定位的骨式法则在边家林中不见,边家林多以上下层次划分中的粗线为骨式,水平方向上对称分形,完全不同于圆点定位曲线流转的马家窑。另外,马家窑彩陶中没有的黑红彩加锯齿纹组合,在边家林彩陶上已经出现,这种半山彩陶的典型装饰风格证明了边家林和半山的前后继承、替代关系。而边家林彩陶也不同于半山,一是,边家林不见半山类型中最常见的神人纹,半山不见边家林类型常见的折线纹;二是,边家林类型通体着彩的典型装饰手法在半山彩陶中几乎绝迹。所以从彩陶艺术研究角度出发将边家林另列类型是很必要的。

如前所述,关于马家窑文化的分期和类型,应该在马家窑、半山、马厂三个阶段、三种类型的基础上增加石岭下类型和边家林类型。石岭下类型属于马家窑文化早期;马家窑和边家林类型属于马家窑文化中期;半山和马厂类型属于马家窑文化晚期。 ceQBRiGhEGe+xRmBgiYTuljV38XEwqMKx59852m6z6lwCZ2Aa1rMkPZ2xEoAnxX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