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认知词汇学的方法论

认知词汇学的方法论是折中主义方法论。方法论与方法不同,方法是人们认识,改造世界所应用的方法和手段。人们认识、改造世界,必然要进行一系列的思维和实践活动。这些活动所采用的各种方式,统称为方法。方法论是关于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式、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方法论同世界观是统一的。人们对世界的基本观点和总的看法就是世界观,而拿这种观念做指导,转过来研究和解决世界上的问题,就是方法论。一般说来,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既没有离开世界观的单独方法论,也没有不是方法论的单独的世界观。在以往方法论研究中,学者们认为只有两种方法论,要么是辩证法方法论,要么是形而上学方法论,两者是根本对立的。我们认为世界上不只两种方法论,在两个极端的中间还有多种 。它们既不是完全的辩证法方法论,也不是完全的形而上学方法论,是一种折中主义的方法论。

折中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马赫(Ernst Mach.1838—1916 年),他出生在波希米亚布拉格北部的雷伯奥镇。其祖父约翰·约瑟夫·马赫是个农民,父亲约翰·尼波姆·马赫受过高等教育,后来成了家庭教师。马赫是奥地利著名的物理学家、生理学家、心理学家、科学史家和科学哲学家。无论从哪方面讲,马赫都是一位众所周知的、注定不会被历史忘记的人物。作为科学家,他在物理学、生物学和心理学诸领域都进行了精湛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作为科学史家和科学哲学家,他发表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论著,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马赫哲学属于经验论范畴,这种经验论既有对传统经验论的继承,也有超越、突破和创造,从而具有较为丰富的内涵。马赫的经验论是感觉经验论,它虽然激进和彻底,但并不极端和狭隘,体现出折中的本质。

“要素”一词是马赫的要素一元论的核心概念。在马赫看来,构成世界的要素并不是完全独立的,但是为了分析和研究的方便,可以将它分为三组。第一组是外部要素或物理要素,指由颜色、声音等组成的复合体;第二组是内部要素或生理要素,包括我们身体的,在前一类复合中以某些特点为优异标志的一部分复合体;第三组内部要素或心理要素,它们是由意志、记忆印象等构成的复合体。按照马赫的观点,要素是构成物理和心理世界的最简单的基石,到目前为止人类不能再做分解的成分,即最后的组成部分。虽然要素依照联系的方式,时而表现为物理要素,时而表现为心理要素。然而这些要素是一样的,是一个种类的,一切要素都是等价的。从形式上看,马赫的要素概念与原子假设有某种共同之处。但是,从实质上看,马赫的要素比原子更广泛,实在论者或唯物论者是在本体论的意义上使用原子概念的,而马赫提出的要素概念并无本体论的含义。马赫虽然暂定地赋予要素以终极的基元地位,但他并没有陷入独断论,没有把要素视为至高无上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宝物。马赫进而强调要素不是最终的,它们正如炼金术的要素和今日化学的元素一样,是尝试性和初步的,没有必要把研究的每一个片段都归功于它们。从这些论述可以看出,要素既像本体论中的原子,又不是本体论中的原子,充分体现了马赫的折中主义方法论。

马赫的要素说与笛卡尔的广延和思维对立的二元论,莱布尼兹的单子论和多元论以及后来的亨普尔的理论面和观察面的两面论格格不入,他在要素的基础上建构了一元论的世界观,即要素一元论。马赫认为谁想把各种科学集合成为一个整体,谁就必须寻找一种在所有科学领域内部能坚持的概念。如果人们将整个物质世界分解成要素,它们同时也是心理世界的要素,即感觉的要素。如果更进一步将一切科学领域内同类要素的结合、联系和相互依存关系的研究当作科学的唯一任务,那么人们就有理由在这种概念的基础上形成一种统一的、一元的宇宙结构,同时摆脱恼火的、引起思想紊乱的二元论。

马赫意识到他的要素一元论陈述不够明确这一缺点,他相信完全可以克服。他坚持反对把自我与世界、精神与物质、主体与客体、属性与实体绝对对立的二元世界观。按照马赫的观点,心物二元论是人为的、不必要的,主体与客体对立并不存在。马赫给感觉在认识论中以很高的地位,他的简单与基本的感觉仿佛是“经验原子”。他认为感觉比形式逻辑或数学定理和假定更可靠,他并不把分析真理看作神圣不可侵犯的。马赫的经验论不仅把感觉置于科学认识的起点(唯一源泉)和终点(最后检验),而且把科学认识的对象限制于感觉世界,否认感觉以外或之后的形而上学的“物自体”之类的东西。他还站在经验论的立场上,以当时的科学成果为背景,以语义分析和句法分析相结合的办法为工具,通过感觉要素的内在结构分析,揭示感觉的认识功能,消除形而上学哲学家们在感觉概念解释上的歧义和对立。马赫这一探索,在对感觉这一重要概念的哲学解释中,无疑具有不可忽视的“划时代”意义,对那种仅仅将感觉作“唯物的”或“唯心的”机械语义分析哲学家来说无疑是具有意义的矫正。

作为哲学科学家的马赫,既不愿意盲目地追随某个有体系的哲学家,而是博采众家之长,也不想自己构造庞大的哲学体系,而是面对现实问题随机应变地做“折中主义”处理。因此,他的哲学内涵丰富、外延广泛,几乎包容了经验论的主要变种成分,也融进了非经验论的诸多因素。马赫这种折中主义方法论非常有利于语言词汇研究,语言是世界上最复杂的事物,语言词汇更是反复无常,很难用一种理论全面准确地解释词汇。语言词汇的形成与使用,既有客观成分,也有主观成分,是二者统一的结果。语言是折中的产生,用折中主义方法正好与语言实质相一致,是阐释语言词汇认知的最佳方法论。

折中主义在中国曾受到不公正的对待,认为折中主义是把各种不同的思想理论机械地拼凑在一起的一种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在哲学上,折中主义者企图把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混合在一起,建立一种超乎二者之上的哲学体系。大规模地批判马赫主义,认为马赫主义就是“折中主义杂拌”的典型。这是对马赫主义的一种误解,他并不是机械地拼凑各种理论,而是灵活地吸收各种理论的特点,否则他怎么能在物理、生理、心理上取得那么大的、被世界公认的科学成就。马赫主义是基于他的科学成就而延伸出来的哲学思想,是基于自然科学研究成果,而不是空想而来的。马赫主义的特点就是从现实需要出发,吸收唯物主义辩证法和唯心主义辩证法的优点,形成一种一元要素辩证法。通过求同存异的方法,调和两者的根本对立,使两种根本不相容的东西结合起来,这就是马赫对社会科学的最大贡献。马赫主义在中国已经重新得到了认可,建设和谐社会就是调节好各种矛盾,集中力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充分体现了马赫主义和中庸之道。

折中主义方法论是与中庸之道相近的方法理论。中庸之道是儒家的伦理思想和方法论。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甚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他把“中庸”说成是一种最高的道德。“中庸”也叫作“中道”“中行”,意为“无过”与“不及”,即对立两端之间的调和、折中。《中庸》指出:“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这种所谓“执两用中”之说,亦即中庸之道。朱熹说:“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四书集注·中庸》)儒家提倡中庸之道,目的在于调和矛盾,反对所谓无所忌惮的过火行为,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孔子说:“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论语·泰伯》)对于不仁的人,过分地痛恨,会引起祸乱。因此,孟子赞成孔子“不为己甚者”,具有中庸之德,从不做过火的事情。孔子提出的“过犹不及”的中庸思想,作为一种方法论,与马赫的折中主义方法论有异曲同工之妙,具有很多的合理因素。把这些合理因素用在社会建设中,可以形成和谐社会,造福广大民众。把这些合理因素用在词汇认知研究中,可以解决以往语言理论争论不休的问题,达到更深地认识语言词汇的真正目的。

认知心理学和格式塔心理学是认知词汇学的心理基础。认知心理学是探索人们如何获取知识和使用知识的一门学问,是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在西方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它是随着信息论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语言学、神经科学等的迅速发展而兴起的,并成为发展最快的心理学分支之一。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主要是认知过程,例如注意、知觉、表象、记忆、思维和语言等。认知心理学与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相反,研究那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内部机制和过程,既具有难度,又令人神往。 IjlOuqSqmsxIFvTGLxQKqjgY6xu1WoE5ORHZSj1EMlKKmB4lJgg1vcoucNTHJMw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