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导演和色彩

一、导演

关于导演陈凯歌的研究主要可以从他的两部自传体文字《我们都经历过的那段日子——少年凯歌》(1993)和《我的青春回忆录》(2009),以及他的导演体会《话说〈黄土地〉》(1986)和侯克明的采访《以作品定格时间——对话陈凯歌导演》(2018)作为主要参考。

通过中国知网(CNKI)学术平台等网络媒体查阅到与导演相关的学术论文 1000余篇。其中以王玉珍、王萍等系列论文影响较大,其成果多集中于对导演风格、导演动机的研究。

通过韩国(RISS)学术平台等网络媒体搜索相关的学术论文 50多篇,其中吕梦汉、金英美、董丽生、张容和等研究者撰写的论文影响力较大。其研究主要集中在导演风格、叙事特点、寻根意识、符号学等研究。

二、色彩

色彩史资料表明,最早的色彩理论著作是阿坦西斯·克尼奇的《光和影的技术》(1646)。德国诗人歌德的《色彩论》(1810),提出色彩与人的感情有一定相关性,色彩是人的主观心理感情的反映。包豪斯学校教师瑞士色彩学家约翰内斯·伊顿(Jogannes Itten)的《色彩艺术》(1961),是其毕生对色彩研究的总结,系统归纳了色彩学的理论。

中国彭德的《中华五色》(2008)系统地梳理了五色观的形成、发展、完善及其在祭祀、民俗中的应用情况,姜澄清的《中国色彩论》(2008)梳理了中国传统色彩观念的传承和发展,李广元的《东方色彩研究》(1994)和邓福星、丁宁的《东方色彩研究》(1994),梳理了中国古代史传文献,论证了中国色彩“以色明礼”“以色论道”的色彩观嬗变的影响。

韩国金贤成的《色彩学》(2001)、盛雨卿的《色彩学的理解》(2009)、I.R.I色彩研究所的《献给专业设计师》(2010)、郑淑英的《色彩美学:从色彩理论到应用》(2011)等著作也对色彩理论进行了详细论述。西由李的博士学位论文《基于阴阳五行的五方色彩研究》(2020),崔元中的博士学位论文《聚焦色和色名作为记忆色彩形成因素的研究》(2015),南海由的《染毛剂色彩分析与染色图系统化方案:以孟塞尔色系、KS系色名、PCCS色调分析为中心》(2015)等研究。

三、电影色彩

从黑白电影到彩色电影的发展史看,就是认识与实践电影色彩语言的过程。

电影色彩并不像想象的那么晚,从 20世纪 80年代开始,直到 1927年之前,在声音放进电影之前的那段岁月,电影工作者们一直痴迷于电影色彩的运用,早期色彩在电影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它可以将观众的注意力吸引到电影中来,所以,从手工着色到各种物理化学实验,单色染色、双色调色、三色工艺、多层彩色胶片和现代化数字技术,色彩在电影中的表现手法不断演变发展着。

早期电影色彩的运用,是一种独特的、电影史上被忽视的着色工艺,不仅产生了令人惊奇和着迷的图像色彩,也表达了一种电影色彩的最初风格。

图 1-2 《月球旅行记》 [1] Le Voyage Dans La Lune

最初电影中的色彩用来表现电影梦幻般的质感世界,手工着色虚构的色彩视觉是对现实世界的短暂逃避。这种强烈的色彩愿望促使电影技术工作者们进一步研究如何利用照相术,在电影胶片上获得透明的画面色彩。

这一时期,电影工作者们为了探索电影付出了很多努力。像托马斯·爱迪生(Thomas Alva Edison) 和他的助手最先发现电影需要光,认为电影会成为光的艺术。在滤光片、彩色胶片和相机出现之前,以托马斯·爱迪生和乔治·梅里爱 (Georges Méliès)为代表的创新者会给他们的电影手工着色,并获得令人激动的色彩画面(图 1-2)。他们直接在胶片上手工着色,以增强图像色彩效果,这也是最早的色彩校正形式。

开始,色彩就是电影的重要元素,后来,在电影胶片上进行手工着色,最初这项技术源于给幻灯片着色。使用这项技术最好的是乔治·梅里爱的手工着色电影《炼狱熔炉》(图 1-3)。导演大卫·格里菲斯 (D.W.Griffith)的《一个国家的诞生》(图 1-4),将电影印在染色胶片上,把着火的场面染成红色,爱情场面染成黄色,夜晚场面染成蓝色,用色彩来渲染氛围,表现故事。

图 1-3 《炼狱熔炉》 [2] Le Chaudron Infernal

图 1-4 《一个国家的诞生》 [3] The Birth of A Nation

这些早期电影工作者以手工着色的方式还原影像的细节,成为电影色彩实践的探索者。还有一个人物不得不提,她是法国著名色彩专家伊丽莎白·蒂利 (Elizabeth Thuillier),她给电影着色的色彩被描述为精细研磨的苯胺染料,这种染料可以创造出透明的色调。在一些电影中会出现二十多种色彩,这些色彩电影基本上都是用手工着色完成的。着色时,每个着色师被分配负责一种色彩,着色以流水线的方式进行。

为了增加工作效率和填色的准确性,他们大量使用模板。先把模板置于底片之上,然后在模板上进行着色。有时需要着色的区域非常小,只能用细到只有一根马鬃细的画笔才能描绘。

一般一段 15分钟左右的彩色胶片,胶片拷贝的成本为 6万~7万法郎,而当时拍摄一部电影要 2万~3万法郎,可以看出彩色胶片的拷贝成本很高,所以当时能做着色工艺的电影都是经典电影中的经典。由于这样手工着色及彩色胶片的拷贝存世很少,而且拷贝会随时间而脱色,现在能播放出的拷贝,都是无价之宝。

随着胶片长度的增加,印刷数量的激增,手工着色变得越来越不实用。亟须开发新的自动化着色方法来改进着色和调色。作为一种解决方案,帕特·弗雷(Pathe Freres)获得了路径色彩(Pathe Color)的专利,这是一种半自动化设备,它可以根据简单的色彩对应关系进行印刷。

在美国,一种较便宜的着色和调色处理方法是将黑白图像转化为化学色彩。然而,一旦在电影胶片上记录声音,着色和调色的实践就会受到威胁,因为着色影响声音的质量。

电影色彩校正是这样一个过程,原始胶片的色彩可以根据色调强度和目的进行校正,这样的校色可以达到摄影师和导演的原始创意,制造特殊氛围和意境。

历史上,第一个色彩校正是在电影实验室里完成的。在那里,色彩计时器会给每一个单独的镜头计时,校正肤色和整体的色彩感觉,无论是温暖还是凉爽,然后用修正的方法从胶片上印出一张新的胶片。随着媒介的发展,胶片可以转成数字化,并在视频控制台上进行色彩校正,从而有更多可以改变胶片上的色彩的机会。

其他工艺,如 1909年首次出现的基尼马色(Kinima-color 1906年获得的专利)。该工艺方法采用标准的双镜投影仪,用每秒 32帧旋转的红色和绿色滤光片做快门,获得了商业上的成功。然而,因为这种加色方法有缺点,很快被其他着色的方法取代,如柯达彩色胶片(1913年用于静态摄影,1916年用于电影),这是一种减色方法,彩色图像直接在赛璐珞上形成。

1920至 1940年的时间里,电影工作者们对电影中色彩的发展越来越感兴趣,因为色彩在叙述故事和表达情感方面,更具渲染力。因为早期无声电影通过手工着色给每一帧画面着色,耗费巨大时间和劳力,所以手工着色在当时没能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1926年,克劳德·弗里斯-格林使用父亲威廉·弗里斯-格林发明的贝尔彩色法 (Bio-colour),走遍英国,拍摄了纪录片《广阔道路》,使他能将整个英国的社会风貌以彩色的形式展现在银幕上。

图 1-5 《花和树》 [4] Flowers and Trees

1932年,当华特·迪士尼 发布了《花和树》(图 1-5)时,使用了三色工艺,全彩色的视觉效果受到观众赞美,当时引起了全球的轰动。

图 1-6 《浮华世界》 [5] Becky Sharp

1935年,电影《浮华世界》(图 1-6),第一次使用色彩要素表现人物冲突,从此色彩成为电影创作的重要元素之一。

图 1-7 《乱世佳人》 [6] Go with the Wind

后来,1939年美国导演维克多·弗莱明拍摄《乱世佳人》(图 1-7),在摄影棚布景前采用人工色彩合成技术,这个技术类似于我们今天的PS技术,它通过色彩的处理,强化电影场面的色彩气氛和色彩意境,突出色彩的象征和寓意。

意大利导演米开朗琪罗·安东尼奥尼 (Michelangelo Antonioni)拍摄了《红色沙漠》(图 1-8)。在电影中,导演安东尼奥尼将空间分成两种:一是喷发出黄色烟雾现代化企业的生产空间;二是被处理成色彩不饱度低的自然空间。把女主人公的生活空间刷成红、绿、黄、蓝等主观色彩,表达出色彩的客观世界给主人公的心理造成的压抑感。

图 1-8 《红色沙漠》 [7] The Red Desert

自 20世纪 60年代以后,一些国家逐渐用彩色电影替代了黑白电影。

关于电影色彩的研究,还有一位人物,是苏联的“谢尔盖·爱森斯坦 (Sergei M.Eisenstein),他在《垂直蒙太奇》《不是有色的,而是彩色的》《彩色电影》等文章中对电影色彩进行了深入研究,他通过对埃尔·格列柯绘画的音乐感分析,得出声画蒙太奇在声音和色彩、色彩与情绪对应方面的可能性” [3] 。《爱森斯坦文集》第三卷中收录了关于色彩的系列文章,包括《第一封关于色彩的信》《电影色彩的加工》《未完成的色彩研巧》《彩色系统》及《彩色电影》,研究了色彩电影的意义和音画融合等问题。

中国关于电影色彩方面研究著作不多,比较有影响力的是王树薇的《色彩学基础与银幕色彩》(1987),总结了有关色彩现象、艺术中的色彩以及电影色彩等方面的基本问题,理论阐述,深入浅出,并通过丰富的作品举例来介绍电影色彩方法的各种可能途径。梁明的《电影色彩》(2019)以物理学、生理学、心理学、化学为基础,透彻分析了色彩及其美学意义。周登富的《电影色彩》(2015)所涉范围包括色彩历史、色彩文化、色彩创意、色彩计划、色彩设计、色彩心理学、色彩美学等内容。张扬的《影视调色学》(2014)深入分析了影视色彩学科的主要内容。

韩国关于电影色彩研究的著作不多,姜声律的《电影色彩美学》(2017)和金钟国的《电影色彩美学》(2006)都是比较有影响力的著作。韩国信息平台中色彩与电影相关的学术期刊及学位论文 1800余篇。以张荣芳、堆晨、崔东赫《电影色彩的特性让我们和元叙事的关联性的分析》(2017),崔元稹、尤岩舒、崔京士的《后现代电影的色彩使用特性的研究》(2014),李光辉的《电影美学中色彩的运用研究》(2016),金钟国的《对电影色彩风格的思考》(2002),金钟国的《电影色彩的意识形态研究》(2003)等论文影响较大。

[1] 《月球旅行记》( Le Voyage Dans La Lune ,1902),导演为乔治·梅里爱,这部电影是梅里爱最著名的电影作品之一,是世界上第一部科幻电影,灵感来源于儒勒·凡尔纳的小说《从地球到月球》和H.G.威尔斯的小说《最早登上月球的人》。1902年发行黑白版和手绘彩版,全长约14分钟,在当时耗费了1500金路易巨资,后来失传,1993年严重受损的彩版被发现,2011年修复的完整彩色版在戛纳电影节首映。

[2] 《炼狱熔炉》( Le Chaudron Infernal ,1903),导演为乔治·梅里爱,手工染色奇幻短片电影,时长1分38秒。这部电影是梅里爱的特效探索大成之作,最大的亮点是三个白色的飘浮幽灵的特效效果,这一效果是采用遮罩和多重曝光技术完成的。

[3] 《一个国家的诞生》( The Birth of A Nation ,1915),导演为大卫·格里菲斯,单色电影,讲述了美国南北方黑人与3K党两个家族在内战前后的命运冲突的故事。

[4] 《花和树》( Flowers and Trees ,1932),华特·迪士尼出品的三色工艺的电影。

[5] 《浮华世界》( Becky Sharp ,1935),导演为鲁本·马莫利安,根据英国小说家威廉·梅克比斯·萨克雷的讽刺小说《名利场》改编,世界上第一部大型彩色电影,是真正意义上的三色系统彩色电影。

[6] 《乱世佳人》( Go with the Wind ,1939),导演为维克多·弗莱明,电影改编自小说《飘》,讲述了美国南北战争爆发后,塔拉庄园的千金小姐斯嘉丽与风度翩翩的商人白瑞德之间所发生的爱情故事。1998年,美国电影学会评选的20世纪最伟大的100部电影中其位列第4名。

[7] 《红色沙漠》( The Red Desert ,1964),导演为米开朗琪罗·安东尼奥尼,电影讲述了现代工业文明下一个名为吉莲娜的女子的精神状态和混乱的内心,该电影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色彩电影。 gOCW0p0dtzzd5ngOZ99lrA4BOHCbV91rWiDxGDnhMiYUf8I1DNn7kOW5R2qx/A8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