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物”

(一)关于物的概念

1.物的本意

什么是物?“百度百科·物”词条的解释是这样的:“本义是指杂色牛,引申指毛色、杂色,这些意义只见于上古。因杂色含有众多的意思,故引申为万事万物。另一意说,物本义指万物,引申指具体的物品,还特指自己以外的人、事、物,多指众人。”物在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牛”为形旁,“勿”为声旁。甲骨文有上下结构和左右结构两种构型。从甲骨文字形来看,左半部分或下半部是头“牛”,右半部或上半部是声旁“勿”字,“牛”是表示“牛”的形象;“勿”表示人以刀屠牛血流溅射的状态。《说文解字》云:“物,万物也。牛为大物,故从牛勿声。”(清·陈昌治刻本卷[牛部]《说文解字》)“物”字最初反映的是“人”和大物“牛”的关系,但这里的“物”还只是感官认识意义上的,严格说来还不是哲学意义上的。“物”字在周初古籍中不多见,春秋时代则大量出现。据统计,《国语》《左传》中出现过百余次,其含义颇为丰富,有一部分是与哲学无关的,但大部分是应该列入哲学范畴的,能够反映春秋时代人们的认识水平。

古人讲“物”大体上有三个方面的含义:

图1 物的字形演变(百度·百科)

一是指自然之物。这是指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东西,可以是人认识和改造的对象。《国语·周语》云:“夫利,百物之所生也,天地之所载也”,“物生而后有象”。《老子·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荀子·天论》:“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愿于物之所以生,孰与有物之所以成!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这里所言物是指人在实践中遇到的自然物,属于自然客体,是基于人与自然关系层面上的客观事物,有较浓厚的哲学色彩。

二是指社会生活中的“物”。如《国语·周语》云,“昭明物则以训之”,“更姓改物以创制天下”,“大物其未可改也”;《诗经·大雅》,“天生燕民有物有则”;《左传·隐公》云,“凡物不足以讲大事”;《墨子·尚贤》云,“上之所以使下者,——物也;下之所以事上者,——术也”,“昔者三代暴王桀纣幽厉之所以失措其国家,倾覆其社稷者,已此故也。何则?皆以明小物而不明大物也。”这里“小物”和“大物”指的是小事理和大事理。

三是指一般存在物。包括自然中的“物”和社会生活中的“物”。《老子·六十二章》:“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这是说“道”是万事万物的主宰,善良的人将它看作完善自己的法宝,不善之人也会用它来保护自己。《管子·内业》云:“万物以生,万物以成,命之曰道。”《易传·序卦传》云:“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唯万物。”这里的“天地”即为乾坤,有了天地,万物就会产生,充盈天地之间的唯有万物。《荀子·天论》云:“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万物得到大自然各种因素的调和而生长,得到大自然的滋养而成熟,看不到大自然在做事情而只看到成果,这就是“神”。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是不因外物的优劣状况和自己的得失而感到愉悦和沮丧,这里的“物”类似于我们今天所讲的“事物”,既是日常生活中的物,也是哲学意义上的物。

可见“物”在古代哲人那里含义非常宽泛。当然在不同时代也会有不同的相对应的概念,如物与德、物与心、物与天、物与道等,这表明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不断加深。总的说来,“物”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是可感知的现象世界,即“万物”。

2.从物到物质

物的含义非常宽泛,往往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

(1)常识语境中的物

日常生活中人们所说的物就是自然之物,即感官所及的自然界中的各种东西,这是一种经验实在,包括天然之物和被人的实践所改造的东西。一块石头、一只小鸟、一件衣服等都可以视为自然之物。总之常识语境中的物就是本身所具有的颜色、气味、广延、密度等物理性质的真实存在。在常识范围内物、东西、事物没有严格区分,可视为同义词。

(2)科学语境中的物

在科学视野中,物是事或关系的基础,是一种质料聚集系统。聚集意味着它是由多个因素组成的系统整体,是一种独立性的存在。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1889—1976)从存在者之存在的角度去思考存在者本身。他通过词源学考证,认为德语的“物”(thing)这个词意味着“聚集”,如果生活常识中的物只是人的感官经验所及的各种自然物,那么科学语境中的物则是人的思维从生成意义上把握的结果,揭示出物是由性质、能量以一定的方式构成的系统,或如马克思(Marx,1818—1883)所说的“物质的原始形式”,这是事物“内部所固有的、活生生的、本质的力量,这些力量使物质获得个性” 。这就是说形成了在时空上可以被描述的物质聚集系统,表现为各种实物。马克思的这个思想似乎被现代物理学的发展所证实。现代物理学认为,所谓基本粒子(如质子和中子),都是处于强相互作用的两个较低形态,其地位与重子、介子以及比氢重的原子核基本无区别。既然强相互作用粒子都是动力学结构,这种结构把粒子的存在归因于相互作用,这样粒子就不再是属性或性质的承担者了,因为粒子也只是一个关系系统的连接点而已。德国哲学家海因茨·霍尔茨(1927—2011)认为:“我们从哲学意义上也可以把性质看作是规定者,因为正是它才构成了粒子。另外,性质的变化同时也就是粒子的变化”。他认为,“物理现象中所发现的关系和性质本身也不需要任何固定不变的承担着,性质本身就是客观实在,粒子完全是由其性质构成的”,“正是性质构成了承担者”。 这是说物作为由性质构成的系统,依赖于性质的存在和认定。可见,科学对于物的考查,侧重于实体的性质、构成成分、结构与功能以及它对于人的价值等方面。基本粒子、分子和物体等都属于自然物质客体的实体;个人、社会组织、团体等属社会物质客体的实体。物质客体的实体和属性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3)哲学语境中的物

哲学上所讲的物通常有三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物质形态。宏观上说就是山川草木虫鱼鸟兽等形形色色的物质形态以及像高楼大厦、飞机、电脑等各种人化自然物。这与常识语境中的自然物类似,但也有不同的内容,如分子、原子、基本粒子、电磁场等就是常识中物不包含的。

二是物自体,又名自在之物,即自行存在或自在的东西。“自在之物”是相对于“为我之物”而言的。如果说“为我之物”是指能够被人所认识和掌握的东西,具有属人性;那么“物自体”就是不能被人认识和掌握的。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John Locke,1632—1704)就认为物自体作为精神实体和物质实体都是不可认识的。后来康德发挥了这个思想,认为物自体是人无法认识的东西,究竟什么是物自体康德也没有说清楚。现在人们对物自体做了新的解释,赋予了新的含义。例如孙学章认为一切现象之物或纯粹现象都源于物自体,没有物自体就没有世界万物,物自体是产生世界万物的动力,这种动力就是能量。在常识语境中如果把物体所有的物理性质去掉,不考虑感觉因素,这个物体就是物自体。物自体有两类:一类是能量物自体,即引起现象的物自体;另一类是隐在者,即不产生现象的物自体。 可见物自体是一种没有任何形式和性质的单纯存在物,与能量、物质具有等值性。

三是指与精神、意识相对立的范畴,即主体活动的客观对象,包括自然物,也包括社会的物质关系或生产关系,如马克思的人的发展的三个阶段理论中的第二个阶段就是“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阶段,“物的依赖关系”中“物”的主要商品和经济关系。

“物”在哲学词典里是这样解释的:“与意识相对的一切可感知的客观实在的东西,一切主体活动的客观对象。” 这个定义指明了物是客观实在的具体的东西,即物质的具体存在形式,把物和物质区分开来。这种区分是必要的,因为日常生活中人们提到的物也总是有所指的,都是具体的东西,而不是指物质本身。当然,把物看成是主体活动的客观对象严格说来也有不妥之处。因为并非任何“物”都是主体活动的客观对象,物与客体也是不能等同的。众所周知,客体是主体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对象,是相对于主体而言的,无主体即无客体,只有进入主体活动范围,并与主体发生联系或成为主体改造的对象的东西才是客体。物作为客观存在的一切现象,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成为客体。那些虽然客观存在着,但没有被人认识的物就不是客体。当然,现代人认识不到的东西,将来的人会认识到,正如对古人不是客体的东西,很多已经成为现代人的客体。在潜在意义上或者从可能性上来说,物就是客体。

作为哲学范畴的物质概念就是对各种物进行抽象的结果,从物抽象出物质是人类思维发展的结果,也是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深化的表现。恩格斯(Engels,1820—1895)指出:“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抽象出来的是什么?恩格斯没有作答。列宁(1870—1924)发展了恩格斯的思想,回答了恩格斯未能回答的问题。列宁指出:“物质这个概念在认识论上,正如我们已经讲过的,指的只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且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实在”就是经过实践证明的客观存在。山川草木虫鱼鸟兽等都是物质的具体存在形式,而“物质”这一概念就是从物质存在的具体形式中概括抽象出来的。物质就好比是水果,物质的具体存在形式就是苹果、梨、香蕉、葡萄、橘子等。在这里“物”就是物质的具体存在形式,是个别,有个性;而物质是一般,无个性。日常生活中人们提到的“物”也总是有所指的,即指称具体的东西,而不是指物质本身。所以,不能把物质的具体形态和物质本身等同起来,正如不能说水果就是苹果一样。

在一般意义上,可以说“物”就是指在空间上可以被描述的客观存在的一切实体性的东西,包括被人认识到的实体性存在和未被认识到的实体性存在,也包括天然的和人造的。正如“360 百科·事物”词条所言:“存在的一切是为物。自然环境里,不因人的存在而存在的本身通过认识能用空间概念来描述的一切就是物。物的存在是一切有无和存在包括人出现的基础。”

(二)物与实体

物与实体是两个含义相近的概念。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物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包括被人认识到的也包括未认识到的。人们通常是在广义上使用“物”这一概念的。狭义的物是相对于“事”而言的,成为“事”的基础,相当于实体。实体(substance)是西方哲学的概念,其英文源于拉丁文substare,有本质、具体事物、个别主体、现象的支持者等意义。一般说来哲学上所讲的实体是相对于关系而言的,是指能够独立存在的、作为一切属性的基础的东西。可见物与实体相比含义更为宽泛,物包括实体,也包括实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或由此产生出来的各种属性(事)。

从人类认识史的角度看,实体包括宏观的和微观的,在此基础上,人们又发现了辩证实在和关系实在,标志着对实体认识的深化。

1.宏观实体论

人类早期只能根据生产、生活经验来思考世界。因此,古代哲学中的实体都是在宏观层次上说的,或者在日常生活的层面上讲的。亚里士多德(公元前 384—公元前 322)的实体观就非常典型。亚里士多德曾对实体做出过比较深入的分析,认为实体是独立存在的东西,是一切属性的承担者,从语言和逻辑上说它处于主词地位,其他表示数量、性质的范畴依附于实体,处于宾词的地位,是对主词的说明。实体的主要特征是:它是“这个”而不是“如此”,实体是独立的,可以分离存在的;亚氏认为实体是一切存在的基础(或称为“万有之有”),一切宾词(属性、动作)的主体以及事物的本质等都以实体的存在为依托。他在《形而上学》中归纳了实体的四种含义:一是指单纯的物体,如土、水、火之类,以及由此类单纯的物体组成的事物和它们的各个部分。它们不作为别的主词的宾词,而别的事物却为它们作宾词;二是作为“存在”原因的事物;三是事物借以成为独立个体而存在的界限或基础(如它毁灭,事物也全毁灭);四是事物的本质。 对此亚里士多德又做了两点解释:其一,凡属于最底层再没有别的事物被它所说明了;其二,那些能够分离独立成为一个“这个”,即质料、形式以及作为二者之统一的个体事物。

亚里士多德还从逻辑学、认识论、本体论三个方面规定了实体。认为实体有三个“先在”的特征,即“(1)定义上在先,(2)认识次序上在先,(3)时间上在先。” 从本体论上说,实体是独立存在的,它不依赖于其他东西。至于其他范畴,如数量、性质、关系都是属于它的。在认识论上,实体是认识的对象,认识就是要搞清楚“是什么”“为什么”。在逻辑上,实体是主词,而其他的词、概念是宾词。一方面,实体是属性的基础或依托,无实体即无属性。亚里士多德认为,正是依靠实体这个范畴,其他的任何一个范畴才会成立。可见,实体是绝对意义上的“有”,属性是相对意义上的“有”或称“有限制意义”上的“有”,实体是作为存在之存在而存在的。另一方面,实体是单一的,而属性是多样的,实体稳定,属性多变。实体本身性质可以不变,但由于实体自身的运动状况的变动,就会产生不同的性质或状态,例如,同一个人可以有时健康,有时生病,但仍是这一个人;实体是变中不变的东西,是生成变化的基础。亚里士多德认为这是实体“最突出的标志”。

亚里士多德在谈到实体和属性的关系时说:“实体无相反者,属性则有相反的东西,如性质上的好坏,数量上的多少。实体是不容许有不同程度的。” 如不能说比别的时候更像苹果或更不像苹果。属性是可以有程度的区别,如颜色深浅、温度高低、体积大小等。

亚里士多德从质料和形式的角度分析实体,认为实体是质料与形式的组合,质料、形式及二者组合的个体在某种意义上都叫实体,严格说来却只有形式,即本质才是实体,形式与质料组成的个体构成第二实体。在《形而上学》第 12 卷中,他又认为最高的实体是永恒不动的、无生无灭的,是万物运动终极动因,即第一推动者——神。亚里士多德关于实体的观点在日常生活领域是充分有效的,符合经验事实,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个台阶。

2.微观实体论

在亚里士多德谈论宏观实体的同时,也有不少人在思考微观实体。主要是古希腊哲学原子论,代表人物是古希腊哲学家留基波(生活在公元前5 世纪)和德谟克利特(约公元前 460 年—公元前 370 年)。他们认为原子是组成万物的最小微粒。原子只有大小、形状和位置的差异,这就把原子看成是最基本的实体。近代唯物主义者依据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提出物质就是原子,原子是最基本的物质实体,具有质量不变、不可分割性的特点,成为“宇宙之砖”。这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英国化学家约翰·道尔顿(John Dalton,1766—1844)和意大利化学家阿莫迪欧·阿伏伽德罗(Amedeo Avogadro,1776—1856)提出了原子—分子假说,认为物质由分子构成,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和分子的种类不同,其性质、大小、重量也不相同,但都是处在永恒的运动之中的,这是对原子实体说的发展。

3.辩证实在论

亚里士多德关于实体的思想在历史上有深远的影响。从他开始形成了西方哲学实体本体论的传统。这一传统把实体理解为先于其他东西而独立存在的、固定不变的作为其他东西的主体、基础、原因和本质。西方中世纪的经院哲学从论证神学的需要出发,利用亚里士多德关于实体思想中的唯心主义成分,贬抑人和自然界,论证上帝是最圆满的实体。近代西方哲学家们基于最新科学成就,在批判经院哲学的同时,提出了各具特色的实体观。法国哲学家、数学家勒内·笛卡尔(René Descartes,1596—1650)认为实体即“能自己存在而其存在并不需要别的事物的一种事物”,他把实体分为三类:自我(心灵)、物体和上帝,其中上帝是主宰者。荷兰哲学家巴鲁赫·德·斯宾诺莎(Baruch de Spinoza,1632—1677)认为实体是万物存在的基础和根源,实体是“自因”,具有唯一性、无限性和永恒性。从莱布尼茨开始,实体本体论开始受到质疑。德国哲学家、数学家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1646—1716)反对用机械论观点来看待实体,认为实体有内在的活力,不是僵死的东西,“能动性是一般实体的本质”,他把实体规定为无限众多的精神性的“单子”,认为每个单子是独立自存的“单纯实体”。德国古典哲学代表黑格尔(G.W.F.Hegel,1770—1831)改造实体这个范畴,认为“绝对理念”才是最高、最丰富的范畴,实体只是绝对理念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而对实体的认识必须经过一个辩证的中介过程。他提出“实体就是主体”,即是说:实体是一种独立自存的、能动的精神存在,它能自我产生,能创立自己的对象并且扬弃自己的对象而返回自身,是一种自我发展过程的实体。马克思指出:“把实体了解为主体,了解为内部的过程,了解为绝对的人格。这种了解方式就是黑格尔方法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扬弃了历史上的实体概念,立足辩证唯物主义,以物质概念取代实体概念,科学论证了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实在就是“存在”,独立于人心之外。在认识论意义上,实在就是“主—客统一体中的可客观化的方面”或者说“客观实在即是‘物质(质料)—实践’统一体中的可客观化方面”。

马克思恩格斯从人与自然统一的观点出发,指出以往的哲学关于实体概念的形而上学性质。认为号称“当时哲学最高荣誉”的“斯宾诺莎的实体”,“是形而上学地改装的、脱离人的自然”。 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哲学家想象为“实体”的东西的现实基础,即“每个个人和每一代所遇到的现成的东西:生产力、资金和社会交往形式的总和,是哲学家们想象为‘实体’和‘人的本质’的东西的现实基础。” 哲学家们所谓的“实体”无非是经验现实的形而上学思辨的产物。

列宁虽然也使用“实体”概念,但其含义不同于传统的“实体”,不再像水果的内核那样坚硬,而是把实体概念看作认识发展过程的一个阶段性成果。“空洞的教授哲学所描述的任何其他的‘不变性’,任何其他的‘实质’,任何‘绝对的实体’,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都是不存在的。物的‘实质’或‘实体’也是相对的,它们只表现人对客体的认识的深化。” 列宁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基础上,进一步批判了形而上学实体观,用“物质”或“客观实在”取代了“实体”概念,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知感觉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从列宁的物质定义可以看出,物质是实体的观点已经被放弃,取而代之的是“物质就是客观实在”,同时也提出了何谓客观实在的问题,而这个“客观实在”是肯定包括实践在内的,并可以随着实践的发展而改变,人类生活世界的实体都是作为人的对象而存在的,都是实践的产物,于是实践的、辩证的实在论最终取代了形而上学实体本体论。

辩证实在论是对实体本体论的扬弃,它认为不存在不可分割的作为世界基元的实体,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4.关系实在论

关系实在论是关于世界万事万物以何种方式存在的学说。“简单地说,关系实在论,是主张关系即实在,实在即关系,关系先于关系者,关系者和关系可随透视方式而相互转化的一种哲学观点和理论。它期望通过‘关系’和‘实在’的相互诠释达到对存在的辩证理解,而破除形而上学的绝对实体观。” 这是一种尝试以关系的实在取代绝对实体的思路,同时也尝试通过实在对于关系的依赖性的阐释来消解坚硬的、绝对的形而上学之实体。

关系在常识意义上被理解为实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形或状态。“所谓关系无非是说什么与什么的关系,没有了这什么、什么,也就没有了‘与’(关系)”。 这是从传统“实体”视角,也是日常生活视角对“关系”做出的规定,自亚里士多德以来,人们都是这样理解关系的。但是关系实在论极力消解“实体”这个坚硬的球体,因而它所讲的关系更侧重于现实性和潜在性之间的转化与依存。关系实在论与中国古代的缘起论以及《周易》的阴阳论的致思路径是相似的。张东荪(1886—1973)、唐君毅(1909—1978)等人曾提出中国哲学无实体论的思想。罗嘉昌认为“欧洲哲学倾向于在实体中去寻求真实性,而中国哲学则倾向于在关系中去寻求。” 英国学者李约瑟(Joseph Needham,1900—1995)通过对道家、佛家思想的研究,认为中国哲学思维方式是一种“有机的关系模式”和“相互关联的思维”,他认为“无论如何,中国人的思想总是关注着关系,所以就宁愿避免实体问题”,“在所有的中国思想中,关系(‘连’)或许比实体更为基本”。 这种以关系即相对相关性为中心的思维方法,对西方哲学从莱布尼茨直到 20 世纪的怀海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佛教以华严宗为代表的无尽缘起论认为一切都是暂时的,没有永恒不变的自性,不存在任何独立自存的实体或事物,任何事物都依赖其他事物,都在一定的条件、关系(缘)中生成、突现(起)。宇宙本是造化流行、浑灏流转,此刹那显现为此存有者。这种思想与《周易》中阴阳相合化生万物的观点是一致的。无论儒家还是道家主要不是在实体意义上讲阴阳,即使涉及实体,也只是取其象征意义,所以不能把阴阳看作两个实体,而应理解为两种性质相反的事物、状态、功能、作用和力量。阳表示刚健之道,如:天,日,君,父,男,热等;阴表示柔顺之道,地,月,臣,母,女,冷等。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四十二章》)“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周易·系辞上》)显然,儒家、道家把阴阳看作世界的根源,就是一种关系实体论。丹麦科学家玻尔(1885—1962)在 1937 年访问中国时,对中国古代哲学用阴阳来表示对立面的互补性感到震惊,他认为他提出的互补概念与中国古代哲学阴阳和合思想是一致的。他受此启发,选用表示阴阳互补关系的太极图作为自己的家族族徽的中心图案。

现代科学的发展加深了人们对“实体”的认识。在广义相对论中,作为引力场的“源”已不再是“质量”(或实体),而是能量(能—动量张量)。在微观领域,正电子与电子相遇会发生湮灭,转化为光子的能量,这就表明实物的质量可以完全转化为能量,动摇了传统的“质量是物体本身的属性”的传统观点。正如德国物理学家沃纳·卡尔·海森堡(Werner Karl Heisenberg,1901—1976)所说:“能量实际上是构成所有基本粒子、所有原子,从而也是所有万物的实体。” 海森堡基于两个微观粒子高能碰撞产生新粒子的事实提出当真正不灭的实体即能量获得一定的形式时,就变成了基本粒子。原子及其之下的质子、中子可以视为微观实体或具有微观实体的性质。比质子、中子更小的夸克、正奇子、反奇子的非实体的性质是明显的。粒子越小,就越具有非实体的性质。奇子直径即等于普朗克长度,是 10 -33 厘米。物质不断分割下去,体积越来越小,而种类急剧减少,越来越趋同化,达到极限之后就剩下两种,但不会是一种,因为一种物质无论如何不可能构成多种物质,从阴阳的观点来看,阴和阳是相对而言的,二者相互依存,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单独存在,更不能化生万物。所以物质是由简单的二元素构成,即正和负或阴与阳,趋向无限小,但绝不会是零。可见,物体无限分割的结局最后归于阴阳或正负两种性质不同的力量,这就是非实体化,是为关系实在。

日本物理学家汤川秀树(1907—1981)在探究已发现的三十多种基本粒子背后的东西时,想到了庄子的一篇寓言:“倏”和“忽”在他们的好友“混沌”那里相会,“倏”和“忽”发现“混沌”面部没有七窍器官,于是他们强行在“混沌”的脸上安装了七窍器官形式,结果导致“混沌”死亡。汤川秀树由此受到启发,认定万物最基本的东西是没有固定的形状或形式,是一种无序状态的“混沌”,这也说明越是基本的东西就越是具有非实体性质。德国哲学家B.巴芬克认为,现代物理学不再需要康德所说的实体了,“今天的物理学家已经知道,他的原子或电子等等不再被认为是实在的硬块”,“整个关于实体的物质的概念在我们手中消失了” 这都表明了实体本体论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个阶段,这种实体观适合于日常生活领域。但随着人们对物质世界认识的深入发展,由实体实在论发展到关系实在论就是一个必然的趋势。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命题“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 此后就有很多哲学家称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实践唯物主义”,应当说这不是偶然的,这同辩证实在论并不矛盾。实践唯物主义认为现实世界从根本上说不是由坚硬的实体所构成,也并非从来如此,而是实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人们世世代代活动的产物。实践意味着多重关系,既有人与自然的关系,又有人与人的关系。实践活动本身就处在社会关系之中,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又何尝不是关系实在呢?当然这并不是说世界的本源就是实践,为此马克思还强调过自然界存在的优先地位。可见,实践唯物主义也支持关系实在论。 +Vf3BSp6KbkiHQeOG+TpEPTW77faCAOdfmG9ErVRJkBK5T5mPitlEfJU7qFxU7Z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