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manage),是一个很现代又很古老的话题。自弗雷得里克·W.泰罗创造管理科学以来,学术界对“管理”一词的定义一直是众说纷纭。有人认为管理是通过别人的工作实现自己为组织确定的计划和目标,有人认为管理是通过研究和组织活动使系统不断呈现出新的状态。赫伯特·A.西蒙( Herbert A. Simon)指出管理的本质是决策,法约尔的结论是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过程,等等。综合前人的研究,笔者倾向于认为管理应该包含上述所有的理论认识。拿企业管理为例,让我们先来分析一下管理本身的含义:(1)管理不同于生产,管理活动是两方或多方相对人(含组织)之间的活动,即管理应该具备管理主体(管理者)和管理客体(被管理者)两个或多个相对部分;(2)管理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一是组织目标,二是个人目标(如生活、自我价值的实现等),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有各自相应的目标;(3)管理必须讲究方法论。管理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它必须讲究技巧、手段,这些技巧、手段可以是制度化的,也可以是约定俗成的,还可以是临时性随机应变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纠偏、控制和检验的过程以及方法。三者齐全,才能称为完整或真正意义的管理。
如果说“设计管理自设计出发、流经设计过程、归结于设计解决” ,那么设计管理其实就是一个完整的运动管理、过程管理。设计产业管理自然就是针对设计产业活动进行的运动性过程管理,属于设计管理的分支,是设计管理中的专项管理。
对照本节第一段的描述来分析和界定设计产业管理,我们同样应该考虑三个部分的内容:
第一,设计产业管理主体应该就是对设计产业行为实施宏观、中观和微观管束和调配的组织,以及个人、政府、文化机构、生产机构、设计行业协会、设计企业、生产企业、设计市场资源调配者等,毫无疑问都是设计产业的管理者即设计产业管理主体。其中,政府主要是设计产业政策的制定者和监督者;文化管理机构、生产管理机构是政府管理职能的外派机构;设计行业协会包括设计产业协会是社会自发产生的行业性、区域性设计产业自治组织,一般情况下,设计行业协会并不具备政府背景或身份,由政府组织成立行业协会的情形并不多见;设计企业、生产企业、设计市场资源调配者往往就是设计市场的主体性参与者,为了在竞争中获胜,它们会想方设法对自身进行各种各样的调整与管理,也会间接影响竞争对手的调整与管理,如设计企业之间开展的人才争夺战就是设计人力资源管理在设计企业间的具体表现。设计产业管理的客体或称管理对象包括设计组织(主要是设计企业)、人(如设计师)、财(资金)、物(设计产品、设计原料、生产设备等)、时间(工作计划的安排和时间的运用)、信息(内外部信息的搜集与整理、上报等)、设计创意与设计思想等,而不能简单地把管理客体界定为人和组织。当然,设计产业政策管理的客体是宏观的设计产业本身。
第二,设计产业的管理目标也较细化,大致可以划分为几大块:保证全局性设计产业的有序发展;促进设计市场的全面繁荣;推动设计商业活动走出国门,为国争光;完善设计创意的商业环境,鼓励设计行业出精品、出经典;改良国民的物质生活,倡导人民健康美好的生活习惯,开辟设计创造生活的发展之路;保护优秀的设计传统和设计遗产,将过往精湛的设计生产技艺发扬光大。这些目标的实现也是大国战略的基本追求。归根结底,设计产业管理是一种产业性的管理,有时候起码是运用商业手段、经济手段、市场运作手段来发展本国的设计,产业管理与商业和市场活动脱不了干系,因为“产业管理主要是以市场竞争、商业活动、经济盈利为主要目的的,服务性功能比较隐晦和次要”。 这恐怕是设计产业管理与设计事业管理最本质的区别,即两者目的之异。
第三,设计产业管理的方法包括技巧、工具手段也非常重要,方法手段的运用要讲究科学性、系统性、计划性、实效性,而其中艺术性尤显重要。柔情管理、尊重设计师的精神追求和艺术抱负,给予设计师宽松自由的创意施展空间,以朋友的身份平等面对员工,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都是设计产业管理合适、有效的方法,但这些在一般性产业管理中都较通行。设计产业是一个个设计项目构成的,设计项目是设计运营大局中的基本单位,没有项目的概念和实践就不存在所谓的设计世界。在研究设计项目管理的方法时,笔者提出过七大类方法体系,“弃车保帅法、浑水摸鱼法、迂回跳跃法、借尸还魂法、刮骨疗伤法、废长立幼法、金蝉脱壳法” 。这些就是设计产业项目实操层面细致而具体的管理法。另外,法律调节、经济调节、市场调节、税收调节、行政调节等,是设计产业宏观政策管理层面常用的管理方法与管理手段。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所谓的设计产业管理就是设计产业管理者通过对设计产业的企业实体、人、财、物、信息、时间和设计创意等实行有计划地组织、协调以及开发利用,从而使设计产业世界实现最大的商业价值和尽可能大的文化与社会效益。其中文化与社会效益目前的最高定位就是利用产业战略让本国的设计文化最大化满足本国需要,以及走出国门、影响甚至征服世界。什么是大国?就是在情理和实力上征服世界。如何做到?靠产业战略。
作为商业型设计战略,这既是设计产业管理的要义,同样也是设计产业管理的最高使命。最大化满足本国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是设计产业的内向型战略之一。利用设计展现自身风采、征服世界是外向型战略,这种外向型战略没有硝烟、没有武力,却更加深入人心、改造人心,此乃真大国。
中国的设计产业真正征服世界的开端其实就是中国不再是世界工业、世界设计艺术的加工厂,而是成为世界设计创意的中心极之一,开始将自己的设计品牌大力输往国外,让他国成为中国设计品牌的生产工厂。今天代加工的温州模式、宁波模式有朝一日与他国能调换一下位置,就说明中国的设计开始征服世界了。中国大国战略的推进依赖已经位居世界前列的军事力量还远远不够,能将国内的制造业特别是日用商品设计和生产的国际竞争权牢牢掌控在自己的手中才是关键。当前世界,现代大国之间军事上的全面开战并非易事,而商业以及文化上鱼死网破的明争暗斗,一刻也没停止过。
在前言中,笔者已经提及设计产业管理实际包含三层管理:政府对设计产业的宏观调控与管理,设计行业对所辖区域内设计产业的管理,设计企业自律式的企业管理。由于以政府为管理主体从事的管理行为实际上是一种行政管理或指导性政策行为,我们大可以称之为设计产业政策管理或设计产业行政管理,因为政府对产业进行的管理行为在国外早就有比较合理的称谓:产业政策。日本经济学家贝冢启明在 20 世纪 70 年代出版的一本书就叫《经济政策之课题》,在该书中,他把产业政策定义为:“产业政策为通产省执行的政策。”其实就是内阁的辅助机构、总理府以及下属的外局和日本行政省的政府部门对本国各种经济产业从事的行政干预与调控。后来美国学者布莱昂·辛特利说得更为明确:“产业政策是装有政府直接影响产业结构的措施的皮包。”英国的阿格拉也说:“产业政策就是与产业有关的一切国家的法令和政策。”美国社会经济学家埃利斯·霍利的说法更为犀利:“产业政策是(国家)为了实现国家的经济目标而发展或抑制某些产业的政策。” 这一认识基本已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同。而设计产业自身自为的管理就是经济管理、企业管理、工业管理的综合概念,市场盈利是设计产业自我管理的根本目的。事实上,我们常常将企业管理和中介管理放大到代替产业管理的地步,因为“企业管理和中介管理已越来越成为产业管理的重头戏,我国在计划经济时代曾经风光一时的文化艺术产业政策管理如今已日显暮气,其在产业管理中实质性的地位也越来越为淡化”。 今天看来,这是实践界的误区,并非理所当然的归宿,作为学术界仍然应当要从科学化的角度为政府的宏观调控给予正名。
特别在市场经济异常发达、功利思想极度泛滥、现实世界快速滑坡、人心所向唯利至上的今天,政府对产业管理的特定地位越发显得不可或缺,产业本身就代表了一国一地区经济的集群体系。这不再是单笔的买卖行为,而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导向性表现,政府岂可袖手旁观、任其兴衰?这也是本书所要论述的“大国战略”的要害所在。既然是国家性战略就应当是全国重视、全民同力的大事情,如此才能设计救国、创意兴邦。